契丹主却厚着脸皮对使者提要求,说让新王李嗣源把河北之地让给自己,如若不能的话,把镇、定、幽三州割让给自己也成啊!使者在心里大骂契丹主阿保机不要脸,但面子上还得敷衍着,说自己只是一个使者,这些国家大事又哪里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呢?使者嘴上敷衍着,但手上却很坚决,坚决不写割让书。但契丹主并不买账,他一气之下扣留了使者,并很快发兵攻下了扶余城,改名为东丹国,并留下长子镇守,而自己则带着次子回国了。谁料半路上阿保机居然生病过世了,在皇后的威压下,契丹酋长纷纷推举她偏爱的次子上位。次子耶律德光智谋过人,还孝顺,而自己的母后也一向足智多谋,在此之后,契丹一直在北方称雄,也与后唐井水不犯河水,和平相处,边境的百姓便也能过些安稳日子了。再说李嗣源称帝后,因为没有学识,在朝会之中,被两朝元老的两位宰相在言语间冒犯轻视,李嗣源是不识字,但是他既然能在众人的抬举中登基做皇帝,一系列新政之下让晋国重新复苏步入正轨,又岂非是一个草包呢?他虽然听出了两位宰相的不恭,但却隐忍下来了,因为,他深知自己还缺少一个除掉二位的合理理由和恰当的时机。人难免都有私心,两位宰相也在为子孙后辈铺路谋福利,这原本也很是正常。但是二位宰相不知道是心太大了,还是以为自己位高权重就应该行使特殊的权利。两位宰相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便宜好处占尽,百官自然心里不服,于是上表弹劾。李嗣源正想报复他二人对自己的敬之仇,两位大人就不长眼地撞了上来。处置完两位宰相,这职位也不能悬而不定,于是李嗣源就让自己身边的两位重臣安重诲和任圜来举荐人选。安重诲侍宠而骄,与任圜一向不对付,而人事问题从来都敏感,两人肯定都想举荐自己的人,利用机会d同伐异。安重诲受枢密使孔循的蛊惑,先推荐太子宾客郑钰,后又推荐太常卿崔协。任圜认为崔协才学疏浅,根本没有相才,所以他举荐御史大夫李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复杂,李琪与郑钰不和,孔循袒护郑钰,于是安重诲、孔循和任圜多次发生口角。任圜是个耿直的BOY,一次在御前争执时,愤然直言说安重诲受人蛊惑,并不了解朝中人物,这崔协虽然出自于名家,但并无什么才学,如若让崔协入选,不是平白添了笑话吗?任圜的话虽然说得十分有理,但是这一番话下来,可是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当然也包括大字不识的皇帝李嗣源。但李嗣源毕竟还算是明君,仔细想想任圜说得也不无道理,所以他想了想又把才学渊博的冯道给加上了,但由于安重诲、孔循从中作梗,硬是说李琪有不廉之疑,李嗣源对此一向深恶痛绝,所以李琪落选了。
2、东丹国地图1992年,一伙盗墓贼盯上了科尔沁草原上的一座贵族大墓,墓主人竟然是辽国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堂弟,尽管如此盗墓贼还是残忍的将棺木劈开,尸骨扯落一地。有句老话,善恶终有时。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月黑风高的夜晚,夜幕似乎是遮盖了一切,侧耳细听,窸窸窣窣的声音之间好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作祟,让人不禁想打个寒颤儿。在科尔沁草原上,某一个被本地人称为是“裂缝山”的位置突然闪现出几个人影,他们似乎对这里的地形了然于胸,游走在这个几近隐蔽的场所,原来他们是盗墓贼!毕竟是鸠占鹊巢,这几个盗墓贼在进入墓室后,紧张得心里像十八个吊桶打水,浑身颤抖,像是被刀劈开了胸膛,慌乱中将两副尸骨拉扯至洞外,但也不敢发出惊叫,怕是惊动周围的村民。他们根本来不及庆幸,只敢随手带走几件手边的东西,趁着夜色还浓,抛下已经损坏的墓室,转身落荒而逃,迅速消失在了夜幕之中。很快,科尔沁草原的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包括那个墓葬。人在做,但是天在看,世上哪有什么不透风的墙,当然也包括科尔沁草原的那个墓葬。很快,考古队员便接到了举报,村民们正在争相从一个“山洞”里往自己家运送东西,这些东西看起来价值不菲,有些东西甚至像是传统的金属装饰工艺—鎏金。尤其是一个常年在“裂缝山”的放羊人在发现了这里后,带走了不少金制的饮食器物。因此,据举报人推测,这个俗称“裂缝山”的场所疑似墓葬。果真,在考古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将这里封锁起来,并且在墓室中的碑刻上发现了“耶律羽之”四个字,初步判定是其墓葬。经过专业的考古挖掘人员的工作后,这个墓葬得以重见天日。古人视死如生,不把钱财看作是身外之物,想要将生前享用的安富尊荣带至安息后的世界之中去。这个崇尚厚葬的辽代的墓葬,向来都是盗墓贼们垂涎的宝藏。这样的墓葬绝不是俯拾即是的,可谓是凤毛菱角。墓葬出土了金器、银器、铜器以及瓷器等,甚至还有宝石器物。其中,金器多为器皿以及饰品;银器一般是分工艺制作的;铜器用于日常用具;瓷器大都为随葬品;宝石器物更可谓是精美绝伦。这些都是墓室主人曾经使用过的器物,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以及墓室的价值便也可见一斑了。然而,墓室的原始历史信息终究是被盗墓贼弄得灰飞烟灭了,令人感到惋惜。尽管在1992年的时候,这里被列为是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但这里反映的历史却不再完整。墓室的大门被盗墓贼们当作是垫脚石,全然不顾上面能够见证历史的绝妙图案,他们将穹隆顶的墓葬主室的丝织品暴力取出,甚至全然不顾墓室里的尸骨。一个是北床的耶律羽之,一个是东床的耶律羽之夫人,将其散落在地。他们连记录生活场景的壁画也不放过,终仅仅残存一副,其余全部被损坏。盗墓贼的疯狂行为对墓室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坏。据历史记载,耶律羽之本是辽国的开国功臣,在少年时期便跟随其堂兄弟耶律阿保机在草原上驰骋。后来,他对东丹国政治局面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被加封了不少头衔。其实,辽国的历史记载言之不详,本来耶律羽之这样大贵族的墓葬是对辽国这段历史的一个重要补充,眼下却也无以挽回了。在45天之后,盗墓贼终归被绳之以法,他们这种对历史亵渎的行为不可饶恕,可谓是罪有应得。
3、东丹国历史简介一人一件金银器。辽代四个著名大墓,基本撑起蒙博一个展厅。挑四件金银器分别做个代表介绍下:图一:吐尔基山辽墓公主金面具吐尔基辽墓墓主一直成迷,猜测可能是辽代萨满。图二:陈国公主金花银靴陈国公主,大名鼎鼎的萧太后萧绰的孙女,英年早逝。图三:辽代驸马赠卫国王轩錾金银盏托卫国王,耶律阿保机的女婿图四:耶律羽之金手镯耶律羽之,阿保机的堂兄弟,人皇王耶律倍出走后,成为东丹国的实际掌权者。
4、东丹国的前世今生东丹国(926年-952年)是辽朝灭亡渤海国后在其地设立的一个属国。东丹就是东契丹的意思。建都于渤海故都忽汗城,后改名为天福城(今中国黑龙江省宁安),后迁都到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市),(公元938年)将南京改名为东京(东京辽阳府)。(顺便说一句:辽国的南京就是现在的北京)。我今天要说的是东丹国在辽阳的王宫(就是耶律倍的王宫)。据说现在辽阳市中华大街207号,就是被当地人称为“金银库” ,现在是观音寺的所在。本来辽阳市内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可是东丹王宫这个地方要比周围地势高出十几米,你说奇怪不!据说金国的第五位皇帝完颜雍就是在“东丹王宫”登基的。(完颜雍的母亲是住在辽阳的渤海国大族李氏后人,是金国金睿宗完颜宗辅的贞懿皇后)在明代这里是辽东郡政府放金银的库府,所以在当地还被叫“金银库”,你说是不是好地方。现在是一处佛家寺院。来辽阳一定去看看吧!没准还能发现当年东丹王宫的好东西呢!
5、东丹国遗址介绍辽代时,辽廷尽有东北诸地,其东京道所辖:北界在外兴安岭,东界在大海边,其中库页岛也为其所属,西界大约以嫩江下游及诺敏河为界,与上京道相邻,其南界在今朝鲜北部于新义州到咸兴一线,与高丽相邻。辽代时,率宾府(绥芬)一仍其旧。因渤海国亡于辽。辽征服了渤海国以后,先是将国王大氏撤掉,以后各府及大臣基本上未变,虽改称东丹国(东部契丹国之谓),各地治所亦未变。后来,东丹国的国王耶律倍被徙至辽南(今辽阳),东丹国衰落,以后耶律倍流亡中原,渤海国人在长达十数年的南迁中,四下奔逃,当年渤海国所遗留的建制逐渐堙泯于历史的风尘中。而绥芬河(即率宾水)流域的民众乃由渤海部向女真部演进。#东丹国简介#
6、东丹是啥时期的国家926年,辽太祖病逝,皇后述律平抢先宣布自己临朝称制。随后以为先帝陪葬为名将太子一系大臣诛杀,汉臣赵思温见自己无法幸免,索性鱼死网破地反问:“先帝喜欢太后,您为何不下去侍奉太祖?要说知晓先帝心意的莫如太后啊!”事情要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驾崩说起,当时他刚刚征服了渤海国,并建立东丹国,将此地分赏给太子耶律倍,并敕封其为人皇王。耶律倍处事公允,行事低调,在朝中素有威望。而且,他的汉化程度很深,辽国上层的汉臣,都与耶律倍关系匪浅。不过,耶律倍的母亲述律平有些偏心,她一直不喜欢这个不善言语的大儿子,反而对次子耶律德光备加宠爱。在阿保机病逝后,按理说应当由太子耶律倍继承大统,这既符合人文法度,也是人心所向。但述律平声称“太子年幼,主少国疑”,非要在28岁的耶律倍面前摄政,不让他参与管理。代行皇权的述律平,想要趁着这段时间,把政权过渡给次子德光。于是,述律平动用权柄,大肆铲除她认为具有威胁的臣子们。在返回京师的路上,述律平把“太子系”的官员聚集起来,问他们:“先帝驾崩,不知众爱卿思念否?”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我等蒙受皇恩浩荡,永世难报,岂能不思”。大家本以为这是满分回答,谁知这是道送命题。述律平对这个答案很满意,点点头继续确认:“所言非虚?”在得到肯定回答后,述律平笑着说:“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去陪伴先帝吧。”于是,在场的数十位大臣都被拖出去给耶律阿保机陪葬。述律平认为这招奏效,其后又陆续以“托你给先帝传个话”、“先帝孤单且去陪伴”,斩杀了百余位臣子。辽国朝堂,人人自危。赵思温身为汉臣,自然与汉化程度颇深的太子耶律倍关系匪浅,述律平当然不肯放过他。在接连收到述律平的数封“陪先帝”的懿旨后,赵思温就是无动于衷。述律平当面质问:“先帝生前,与你亲近,如今应当追随才是,你为何抗旨不尊?”赵思温接过话柄:“太后,先帝的确待臣不薄。可若说亲近,先帝与您乃患难夫妻,谁有能比您跟先帝亲近?太后若先行一步,臣必定追随。”述律平越听越气,她开始变得面目狰狞,恶狠狠的盯着赵思温。接着,述律平抽出了腰间的佩刀,赵思温闭上眼,以为死亡将要来临。没想到,述律平竟然毫不犹豫的砍向她自己的右手,下令道:“把这只手放入先帝棺材中。”又故作平和的对赵思温说:“并不是哀家不愿追随先帝长眠于地下,只是朝局动荡,庙堂无主,诸子幼弱,我实在放心不下啊。”从那以后,述律平再也没有逼迫大臣为阿保机殉葬。不过,这位断掌太后也用自己的狠辣,宣誓了扶持德光上位的决心。朝野内外,再也无人敢提及拥立太子耶律倍即位之事。述律平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把太子耶律倍和次子耶律德光共同召集到宫殿中,又请了契丹各部落的酋长和文武百官。述律平单刀直入,指着耶律倍和德光说:“这两个孩子都是我的骨肉,都是皇位的继承人。谁能登基,并非我一人作主。我把选择新君的权力交给大家,你们认可谁,就执谁的鞍辔。”经历了之前的腥风血雨,众人都知道述律平对德光的专宠。于是,纷纷执起了德光的鞍辔。见此情形,耶律倍只好让位:“我才疏学浅,难堪重任。大元帅德光,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耶律倍自此退出了皇位争夺战,回到父亲给他的封地东丹国。不过,述律平与德光并不放心耶律倍,不断地派人监视,不停地予以打压。无奈之下,耶律倍留下一首五言绝句“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从海上逃往后唐。虽然耶律倍生前没能当上大辽皇帝,但他死后却成了君王。耶律倍虽然出走他国,但其子耶律阮仍留在辽国,并深受叔父德光的信赖。德光病逝后,述律平想拥立小儿子耶律李胡即位。不过,大臣们很同情耶律倍、耶律阮父子的遭遇,也很看好耶律阮的人品,于是立他继承大统。述律平曾派兵征讨过耶律阮,在耶律屋质的斡旋下,双方达成和解。耶律阮登基,是为辽世宗。接着,他又追封父亲耶律倍为“让国皇帝”。耶律倍的皇帝梦,终于在安息多年后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