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部《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从来没有写过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吴承恩对中国神话比较了解,虽然他已经颠覆传统,但是在《西游记》第二十六回有东华大帝登场,这东华大帝才是西王母的配对神,一个主阳一个主阴,虽然在他们是姐弟,但是这正好说明了玉皇大帝的存在根本就不是配对西王母,也就是说西王母和玉皇大帝不是对等的CP。要知道从历史考证来看待,西王母很可能是中国远古西方部落的首领,实实在在的人,玉皇大帝则全然没有人的原型,形象是完全扯不上关系的。玉皇大帝凭空出现主宰宇宙中所有神灵,其实是儒家文化的渗透所致,结合汉朝崛起大一统思想的出现,这个世界则必须有主宰,天庭的体制也是依照历代王朝制度编造出来的。玉皇大帝其地位在西王母和东华大帝之上,也就是说西王母应该是玉皇大帝的辅佐神,各种传说西王母是玉皇大帝母亲的更是胡说八道了。按照中国太极阴阳的观念,玉皇大帝就处于太极的虚空之位,西王母和东华大帝位于阴阳。更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玉皇大帝是张无忌,西王母是杨逍,东华大帝是范遥。牛郎织女的故事全篇只出现西王母,在变化中才出现玉皇大帝,而且是玉帝和王母斗诡计,如何能说明王母娘娘和玉帝是夫妻,难道只因为她有女儿?拜托,在远古战争时西王母就派自己的女儿九天玄女助皇帝打败了蚩尤,她的女儿比玉皇大帝出现得还早。如果还有什么民间故事明写玉皇大帝和王母是夫妻,大可举例出来一块讨论,别跟我说是现在没文化的编剧整出来的电视剧就成。要不是这些电视剧近年给玉皇大帝和西王母塑造的CP形象,从宗教历史的轨迹中都找不到太多依据说明玉皇大帝和西王母是夫妻的关系。从一大堆记载来看西王母生了一大堆女儿,从来没生过男儿,西王母本就有西方先天灵气化生,认盘古为父,她的爸爸也就是三清中的元始天尊。西王母以灵妙之气生出一些仙女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还有,西王母不是凶神,她掌刑罚和疾病是为维护世界和平。后人对西王母的崇拜源自于长生不老的传说,在明清时期对西王母的崇拜更加的繁盛。道藏中记载西王母姓自然,字君思。女神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女娲风格一样是很原始的女神。从汉代开始才逐渐将西王母打造成贵妇人形象,因为上古时期是母系社会,到了汉代儒家开始推行三从四德,自此西王母当然也不管刑罚、战争,形象转变为辅佐系的神。但从她教黄帝干掉蚩尤来看,分明很能打,什么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的法术全都会。西王母的女儿九天玄女就是中国早的战神之一,她帮助黄帝打蚩尤,九天玄女的故事本来就很多,也确实被当做战斗力方面的神来塑造。孙悟空能否打得过九天玄女都不一定。你们别不服,首先白猿是九天玄女的宠物,就是白猿教阿青剑法,然后阿青教越国士兵剑法打赢了吴国。诸葛亮、鬼谷子、张良、吕尚、刘基这些逆天人物的奇门遁甲之术,早的源头就是九天玄女所传。刚看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一些资料,发现维基对西王母和玉帝关系的分析谬误之处有很多。其实主要就是针对与《西游记》和《天仙配》就有误解,维基说:【《神仙传》、《墉城集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文献中记载天帝与王母共育有二十四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已明确身份】和百度百科的说法只多了天帝二字。你们去看《墉城集仙录》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里头的记载都说仙女是西王母的女儿,并没有提到玉皇大帝什么事。《西游记》也并没有把东王公和玉皇大帝弄混,去翻《西游记》第二十六回,是孙悟空去东方十洲三岛求复活人参树时遇到东华大帝,书中还提到西池圣母常来蓬莱仙境,介绍东华大帝时又说【武帝曾宣加寿龄,瑶池每赴蟠桃宴】,西游记作者把这对CP白纸黑字写在书上,他根本就没把东王公和玉皇大帝弄混。南朝梁·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这天帝就有可能是东华大帝、真武大帝、北极紫微大帝、李毅大帝以及三皇五帝,并没特指是玉皇大帝。只是民间读者认为天帝只有一人,所以王母以之为配,这些仙帝各自修行,并不一定结婚,王母娘娘只是对西王母尊称,因为天上只有她少数几位与帝齐肩的女神就被传绯闻了。而且孙悟空就是走错地方了,东华大帝也不老实,他主阳能复活世上的人,可是主阴的西王母就应该有复活人参树的本事,女神好歹是种树方面的专家,品种还比人参树要好。《西游记》还有一个细节,东方朔是东华大帝的徒弟,他也偷吃了蟠桃,可没被西王母处罚,因为西王母跟东华大帝关系友好。《封神演义》编的不如《西游记》严谨是明摆着的事,作者大有可能就是看了《西游记》产生误解的源头。玉皇大帝的CP是四御中的后土娘娘,西王母和东王公是西对东,玉皇大帝和后土娘娘是天对地,不过在级别上玉皇大帝比后土娘娘高,也并不一定是夫妻。在历史演变中后土是共工的儿子,还不是女的,逐渐成为大帝之神以后才变成后土娘娘。后土娘娘掌握大地间的阴阳和万物滋润,其实民间求子都是向皇天后土去求,才把王母娘娘搞错了。#东方溯的简介#
2、女孩子叫东方溯好听吗在德州陵城区神头镇神头村南侧,有一个村叫槐里村。这个村的香椿出名,槐里香椿已经是周边有名的特产,有时周边人出门就拿槐里香椿作为当地特产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春天马上来了,香椿也很快就要上市了,大家路过此地的时候可以买一点尝一尝。神头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东方朔这个西汉名人可谓是家喻户晓,陵城区有还有四大名门贵族,其中两家在神头,可见神头历史底蕴。说到槐里村,就不得不提明朝时期的该村名人——康丕扬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情况,陵城区神头镇槐里村人,字士遇,号骧汉。万历壬辰进士,授宝坻知县,调密云知县。在任修理城池,平反冤狱,擢陕西道御史巡视东城。僧人达观惑乱人心,康疏言速其罪;楚王府中尉华越与楚王互讦,丕扬斥华越,朝议是之。寻出按山西兼巡关兼河东盐道,霍州民变,丕扬单骑往谕化解矛盾,保地方安定。所在又厘正文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晚年归里,教子课艺,整理地方文化册籍,对地方文化事业有突出贡献。在德州志、陵县志里面对康丕扬多有记载。
3、男主角叫东方溯的小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朝。与皇帝耍嘴皮子,他堪称千古第一野士!古人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古代,还有一类士人,他们虽身处市井,却依旧不因世俗的礼教法度而刻意束缚自己。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高士就更厉害了,他不是隐于市井,而是隐于朝堂!和皇帝耍嘴皮子,连皇帝都不得不称他为“野士”,他就是东方朔。据《汉书》记载,东方朔在自荐书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开始读书,经过三年的刻苦,读的书籍已经够用;在十五岁时学习击剑;十六岁时学《诗》、《书》;十九岁时又开始学习兵法和作战常识,知晓各种兵器的用法,甚至能听懂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我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这样的人,应该能够做天子的大臣吧!”从才能到颜值,再到品格,东方朔可以说从全方面把自己夸了个遍。这样的自荐信,试问哪位皇帝不动心呢?很快,东方朔便被汉武帝选拔到朝堂为官。不过东方朔也确实有才,为官之后,他多次向汉武帝刘彻谏言政治得失,献上强国之计。但由于东方朔为人太过洒脱,不拘于朝堂礼法,经常在朝堂上谈笑风生,导致汉武帝虽认可他的才能,却一生未曾重用他。终其一生的高职务,也不过为俸禄一千石的太中大夫(从四品)。在今人看来,以东方朔之才华,未能在汉武帝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立下青史书名的功绩,也没有留下文人拜相、武将封侯的功名,着实是一大憾事。然而东方朔心中却自得其乐,他虽未在《汉书》里留下政绩,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他与皇帝之间的逸事。有一回,汉武帝在斋戒了七天之后,数十名童男童女好不容易才为他寻来了不死之酒,就在汉武帝刚要喝时,东方朔却说“我能识别这酒的真假,陛下请看”,说罢便一饮而尽。汉武帝勃然大怒,立刻就要砍了东方朔,东方朔却不慌不忙的诡辩道:“陛下如果杀了臣,就证明这酒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喝了能够不死,那么陛下就杀不死臣”,在权衡利弊之后,汉武帝不得已,只好赦免了他。
4、宋玉故里——阅遍湖北(105期)"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宋玉东墙”众典故,皆源于楚大夫宋玉。屈宋辞赋垂千古,楚王台榭空山丘。楚国远逝,然屈宋文骚,煊亮如日月,经地若江河。《史记》言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然三人可与屈原同提并论者,向以为唯宋玉耳。李白“屈宋长逝,无堪与言”①;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②;李商隐“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③;刘勰“屈宋逸步,莫之能追”④;而苏轼评价才人,乃用“屈宋之才”,以为高标⑤。明代梁朝钟有《宜城县宋玉墓》诗:“山色溪声马上增,古坟一半属鄢陵。……菉蘋江汉悲寒食,过客清明泪不胜。”可见宋玉在楚辞领域,在文人士子心中,唯在屈原之下。宋玉,字子渊,号鹿溪子,楚之鄢人。鄢即今之宜城,故城位于今宜城市东南,曾为楚国故都。楚迁都于郢,鄢为陪都。《水经注•沔水注》载:“宜城县南有宋玉宅(腊树村——本人注)。玉,邑人,隽才辩论,善属文而识音。”今当地人仍传唱一首古歌谣:“腊树园,城南角,古有宋玉墓和宅。宋玉本是楚大夫,《九辩》文章绝调歌,生养死葬在楚国。”方志载,明正徳时此地有宋玉墓,封土高两米余,直径近两米,墓前立多块石碑,后农田改造平为耕地,现搜索仅得清嘉庆年间立墓碑一块。宋玉宅上世纪五十年代尚存,文革期间夷毁。予于癸卯盛夏一日,自襄阳过宜城,专访宋玉故里。腊树村虽融入城郊,仍充盈乡村气息,豆棚瓜架,温室搭棚,路边一农用车横于“宋玉故里”标示牌前,令予拍照好生艰难。另一边青砖铺就约半多亩“腊树广场”一侧,立宋玉汉白玉雕像。沿小巷入内,民居侧有数米青砖鸟墙,上有两块招贴,一为宋玉年表,二写“偷窥墙”故事。再前行百多米,有一院落,隐于林丛间,为青藤豆秧所围,大门门额刻“宋玉墓园”。因“铁将军”守门,予不得入,先后问询三、四位村民,方找到掌管钥匙之人。进门一照壁,刻线描宋玉人物像及其简介。照璧右廊亭额“赋体开山”。左廊亭额“文学始祖”⑥。正中享堂,匾额“文采风流”。享堂前后门皆有联,然有联不合联规,似觉为憾。享堂背后,即宋玉墓。墓右有碑,刻李白“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⑦诗句。左侧有碑刻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诗句。唯墓正前方所竖嘉庆年间那块旧碑,字迹斑驳,是为古物,予上前细认,为东陈廷桂重修宋玉墓碑诗文:“儒雅风流妙一时,左徒弟于少陵师。《阳春》《白雪》千人废,暮雨朝云万古疑。《九辩》至今歆绝调,一抔何处听微问。断肠我亦悲秋客,落日招魂为涕洟。”其余一应皆为新制。宋玉距今约二千三百年,即使雄奇如楚之章华台,遗址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方于潜江龙湾被发现,何况一介士子宋玉之宅之墓乎!此亦不怪也。宋玉之成就,述之则言多。公认《九辩》为之代表作,《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极具文学史价值。宋玉于楚辞汉赋间,承前启后。此外,宋玉还有三宗特异,予欲作说明。一乃宋玉之帅美,为史上四大美男之一。唐代李商隐与宋代秦观,皆有诗描写;尤以唐代著名女诗人鱼玄机之诗句“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表述为明白。可见宋玉之美,已成模范。二乃宋玉崇尚老庄,其善辩为天下奇。有人状告宋玉好色,楚王问之,宋玉乃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词,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天下之佳人莫若楚,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这样美女隔墙偷窥宋玉三年,宋玉尚未答应,宋玉好色乎?此即“偷窥墙”之来由。他之“高唐“、”神女“之述,高邈玄妙,足见其智慧幽默诙谐,比之东方朔,惟过之而无不及。三乃悲秋。史上以宋玉为悲秋祖师:“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故宋玉亦为多愁善感之骚人。予景仰宋玉,仅次屈原。故予青年时曾名葛玉,用之多年。终因“玉”字过于女性化,吃亏不少,为添阳刚,乃名罡夫,又号长吟,老来再加号老隐。不用玉字,非因宋玉,实因“玉”字本身耳。予亦曾有《过宜城怀宋玉》⑧旧鄢临近地逾幽,新水初高小绿洲。一带平常风物在,千年褒贬是非休。天才独往伤游意,大隐悲歌咏落秋。一向文华追屈宋,如今学者润骚喉。#东方溯的简介#
5、有一次,汉武帝召见东方朔,看他衣着寒酸,便打趣的问道:“爱卿,朕前前后后赏赐了你不少钱财,你这都花到什么地方了?”东方朔立马憨笑道:“实在不敢欺瞒圣上,臣每年换一个妻子,钱财都花在成亲上了”。汉武帝听罢哈哈大笑,紧接着就又给他赏了不少绸缎、金银。试问朝中还有谁能有此殊荣?恐怕也就是东方朔了。《史记》、《汉书》中都曾经记载,东方朔是一个博学广闻、能言善道之人。在汉武帝身边,他虽然没能立下名垂青史的政治功绩,但是常常凭借着自己的巧思成功劝谏汉武帝。当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之时,求贤若渴,常常发出招贤的诏书。此时的东方朔也是少年意气,想要建功立业。他看到诏书后,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千多字的自荐书。这封自荐书写在竹简上,装了整整一大车,汉武帝更是看了足足两个月才看完。东方朔的这封自荐书简直就把自己夸出了花来,汉武帝看完也为他的丰富的自我介绍感到赞赏:“此人若真如自荐书中所写,真乃奇才一位。”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当即封赏他做大官:“但是其人太爱自夸,未免有些狂放暂且先让他做个公车令,以观后效。”于是东方朔就成了“待诏公车”。这个官职并不算高,俸禄也很微薄。东方朔既有壮志,当然不愿意屈居于这样一个小官。但是他这个职位平日里是见不到皇帝的,因此这一腔幽怨也是无处诉说。但是东方朔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法。这一天,他对给汉武帝养马的侏儒马夫说:“我听说皇上觉得你们一不懂种地,二不懂打仗,三又无益于治国理政,正打算处死你们呢。”马夫听完十分害怕,竟当然两腿战战落起泪来。东方朔又说:“你快别哭了,还是赶紧趁现在圣旨还没下来,去向皇上求饶吧!”侏儒马夫听罢,连忙跑去向汉武帝跪地求饶,惊得皇帝一头雾水。当汉武帝问清楚来龙去脉后,对东方朔的行径感到不解又愤怒,让人召他来问责。东方朔到了皇帝跟前,也不求饶,他说:“皇上,您的马夫身高才只有我的一半,可是俸禄却和我的一样多。您这样用人,岂不是要撑死马夫,饿死微臣。若皇上不愿意用臣,还不如抓紧把我遣回老家,免得浪费宫中的粮草。”汉武帝听完哈哈大笑,不仅没有处罚东方朔,还赏赐了他不少好东西,并命令他在金马门待诏。从这以后,东方朔就和汉武帝日益亲近了。东方朔熟读诗书,其中就有《易经》。因此,在汉武帝十分喜欢玩的射覆游戏中,他总能通过卦象猜出物品。这一技能也让东方朔屡屡得到汉武帝的赏赐。这样的遭遇必然会让人眼红,汉武帝宠幸的伶人郭舍人就因为嫉妒,向东方朔发起了挑战。终,东方朔不仅通过了挑战,而且赢得了汉武帝的喜爱,并被擢升为常侍郎。后来,东方朔还因为多次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向汉武帝进谏,并获得采纳而升官。有人会想,“物极必反、登高必跌”。东方朔一路升官发财,是否会引人妒忌,或者引起汉武帝的芥蒂呢?事实是并没有,东方朔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知道如何“自污”以明哲保身。当时,汉武帝经常给东方朔食物。但是这些食物东方朔一个人也吃不完,他会在用食后将剩下的饭菜打包装进自己的衣袖里,带回家给自己的妻子吃。久而久之,他的衣服上总是沾满了油污,又脏又臭。汉武帝也看不下去,常常给他赏赐布匹、钱财。但是赏赐了布匹,还是不见他换上新装,每天穿的还是破破烂烂,十分寒酸。这天,汉武帝便问他:“爱卿,朕赏给你那么多布匹和钱财,你都花到哪里去了?怎么成天穿的还是这些旧衣裳?”东方朔就直言自己都花在每年迎娶的新妇身上了。这就是典故“岁更其妇”的由来。东方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自己是一个好色之人。他亲手把自己的一个污点送到了汉武帝的手上,也是为了让他安心。毕竟,谁也不想有一个高深莫测,又无法掌控的属下。古代的臣子们“伴君如伴虎”,只有找到君臣之间的平衡,才能保全自己。不得不说,东方朔也是个聪明人。作者:福盎方参考资料:国学网《东方朔》
6、隐居在朝廷的狂人—东方朔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野。东方朔便是隐居在朝廷里的狂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流落在俗尘,避世金马门。”汉武帝时,齐地有位先生名叫东方朔,他爱好古代传下来的典籍,看了很多诸子百家的书,皇上让东方朔当郎官,屡次召他来谈话,他的言词让皇帝感到高兴:他的语言谈谐,有一次皇帝得到了一瓶不死仙酒却被东方朔抢先喝下,皇带气得要杀他,他说,如自己死了,说明不死仙酒是假的,皇帝听后,觉得有道理,便放了他。他的言词敏捷,与博士们辨论时,博士们嘲讽他官职低微,他引经据典用文人的语言,把博士们说得哑口无言。他的语言也十分滑稽多智,一次在长安城外, 一只像糜似的动物跑了进来,皇上问了好几个博学广文的人,但都没有结果。皇上便叫来东方朔,东方朔要皇帝赏饭,胡吃海塞一顿后又借机跟汉武帝要了块封地,心满意足后,才慢条斯理地告诉皇帝说:“这是邹牙,若有国投降,它就会来。”不久后匈奴果然投降,皇上赏赐了东方朔更多的财物。东方朔虽然很有才华,但终其一生只是一个侍郎,远离政治纷争,以滑稽诙谐的语言劝谏武帝,这正是他“流落在俗尘,避世金马门”的隐士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