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突然离世。朱元璋把朱标的支持者蓝玉剥皮实草,灭三族,并牵连一万五千多人。蓝玉临死前大喊:“詹徽就是我的d羽”。皇太孙朱允炆顿时起身,对侍卫说:“拿下詹徽”。自从洪武元年将朱标立为太子后,朱元璋一直不遗余力地培养这个传人,然而令他不满的是,这个儿子根本没有继承他的狠辣,相反却是宅心仁厚之人。按理说朱元璋应该感到高兴,可是他认为一个皇帝,不能太仁厚,否则坐不稳龙椅,于是他就总是在各方面苛刻地要求朱标,力求将他的心性培养得更狠一些。洪武二十五年初春,天寒料峭,朱标和吏部尚书詹徽视察监狱,看到犯人所受的酷刑,朱标不禁有些于心不忍。他和詹徽讨论如何判处这批犯人,朱标说道:“我的意见是从轻发落,能不入狱的就不入狱,能不重判的就不重判。”而詹徽则持相反意见,两人争执不下,就只能请朱元璋决断。未曾想到,朱元璋居然无视朱标的意见,反而对詹徽的想法极为肯定。朱标据理力争,结果朱元璋先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又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如果想要按照你的意思处理,那你来当这个皇帝啊。”这一声可把朱标吓得不轻,赶紧跪地磕头请罪,把脑门都磕红肿了,朱元璋才挥手让他下去。走在路上,朱标越想越害怕,当走上一座小桥时,脚一软掉进了御花园冰冷的河水里。虽然被快速救起,但是由于受到风寒,再加上心情沮丧,朱标得了重病,结果是一病不起,就此驾鹤西游。在死前朱标对儿子朱允炆说:“儿子,为父之所以会死,都是詹徽惹起的,要为我报仇。”朱允炆含着眼泪点了点头:“父亲您请放心,孩儿记住了。”朱标一死,朱元璋的所有传承大计全部打乱,他权衡再三,终于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来接掌国家。可是这样一来,本是为朱标准备的一把反腐“利剑”蓝玉,反倒成了一颗随时有可能弄死朱允炆的不定时“炸弹”。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妃吕氏所生,蓝玉却是朱标太子妃常氏的舅舅,常氏所生嫡长子早夭,第三子朱允熥只比朱允炆小1岁。如果朱允炆坐上龙椅而不是朱允熥,待朱元璋死后,蓝玉极有可能会仗恃武力,帮助朱允熥和朱允炆争夺皇位,届时大明必将陷入内乱。而且蓝玉此人桀骜不驯、专横跋扈,欺压良善、无法无天的事干了无数,手下不但握有重兵,一大批所谓的义子更是唯蓝玉之命是从,留着他危险系数太高了。朱元璋想留着蓝玉给朱标所用时,蓝玉做的坏事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当朱元璋想要杀死蓝玉,为朱允炆扫清阻碍时,蓝玉即使不做坏事,也一定要找出一件来。于是在朱标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有人告发蓝玉有谋反的嫌疑,朱元璋二话不说,直接将蓝玉一干人等全都拿下,根本没有丝毫的迟疑、含糊。随后也没有去核实一下蓝玉的真实情况,就命令将蓝玉及其掌权的义子、下属全部投入监狱,然后命令朱允炆与詹徽一同审讯蓝玉。初蓝玉还抱有一丝幻想,以为朱元璋只是吓唬和震慑一下自己,然而当那些皮鞭、火钳、老虎凳一类的刑具依次在身上使用过后,他知道朱元璋是真的想要自己的命了。作为一名从战火中走出来的猛将,作为一个早已将生命抛之脑后的勇士,蓝玉真的不怕死,但是以谋反的罪名治他的罪,他还真的不服。而这时候詹徽偏偏还要争功,他一边让人给蓝玉上刑,一边还碎碎念:“蓝玉,你就招了罢,你要是招了,就不会连累你的亲朋好友。”听到这里,蓝玉不禁怒从心头起,本来他都想要一言不发,就此结束一生,可这个詹徽实在是太讨厌、太可恨了。几乎所有的酷刑都是这家伙命人给自己上的,蓝玉心想:“既然你不让我好过,那我也不能饶了你,我要把你拉下水。”于是他抬起血肉模糊的双眼,直视着朱允炆:“皇太孙,我要举报。”朱允炆一听很是高兴,终于有成果了,于是他急忙问道:“你要举报谁?”蓝玉一字一顿地说道:“詹徽和我是一伙的,他之所以这样拷打我,就是想要把我打死灭口。”朱元炆一听心中大喜,这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自己正想着如何为老爹报仇,机会这就来了。他立即长身而起,大喝一声:“来人,将詹徽官帽除下,打入大牢。”结果就是蓝玉及其亲朋好友、下属一万多人被诛杀,在诛允炆的推动下,詹徽也没有逃脱一死的命运。蓝玉恃宠而骄、不知进退,詹徽爱耍小聪明、不留余地,两人都不能做到大智若愚、明哲保身,在古代那种动辄得罪君王的环境里,惨死就是一个必然的结局。文/蓝风烛尘
2、兰玉个人简介蓝玉案事件是缘何而起?被诛杀者多达1.5万人。公元1393年,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名将蓝玉被剥皮充草昭示各地,与此同时,又有15000人被问责斩首!说起明初四大案,谁都知道真实内情,说白了就是朱元璋未雨绸缪,为了后世子孙能得安宁,对功勋旧部展开的四次政治大屠杀。诚然,四大案被处决的人犯中,的确有犯上作乱、行凶不法的恶徒,但大部分都是受了无妄之灾,被牵连出来的文臣武将。明初四大案中的主犯,下场惨的,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明总兵官蓝玉。虽然由于他生前的贡献和地位,后免除了千刀万剐之苦,留下了一个全尸,但是他浑身的皮都被剥下来了,还被充满草昭示各地,也没有比千刀万剐好到那里去。蓝玉是安徽定远人,明初名将常遇春的内弟,一开始名声不显,就是常遇春麾下的一个马前卒。但是他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又兼有军事谋略上的天赋,很快便在军中脱颖而出,并经常遇春的举荐,成了朱元璋的心腹爱将之一。后来常遇春成了太子朱标的岳父,至此蓝玉也多了一层身份,成了太子朱标的丈舅。如此一来,太子朱标继承大统之后,岳父已经在征战中暴毙,丈舅蓝玉在大明王朝的地位,就成了如日中天无人能及的存在了。事实上,蓝玉也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太子d,不管多么骄狂浮躁,甚至连朱元璋的意愿都敢违背,但是对太子朱标可是俯首帖耳无有不从。也正因如此,朱元璋才能忍受蓝玉的骄横跋扈所行不法,想要给太子朱标留下一个,能够统领武将集团的得力臂膀。说实话,如果后来有蓝玉在,朱棣有再大的能耐也掀不起风浪。别说臣服于太子朱标的文官集团不会同意,被太子朱标舍命保下来的兄弟诸王不会同意,光蓝玉统领的武将集团就足以把朱棣摁在地上摩擦了。然而事与愿违,太子朱标天命不佳,还没有来得及开创伟业就英年早逝了。随即抚平伤痛的朱元璋,为了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执掌乾坤,就拿蓝玉开了头,展开了第四次血腥的清洗,铲除了自认为能够危及皇权的隐患。从《逆臣录》的记载来看,朱元璋给蓝玉安的罪名是犯上作乱、意图谋反。但是从史料中却丝毫看不出蓝玉有这样的心思和举动,仅凭锦衣卫指挥蒋瓛的一面之词,根本说明不了问题。但蓝玉之所以会被处死,也并不是毫无依据可言,只能说蓝玉是自作自受,狂得没边了。蓝玉逐渐崭露头角之后,就逐渐恃功自傲目中无人,蓄养庄奴侵占良田,独霸军权黜陟将校,很多府卫的头目都出自他的麾下。更有甚者,他认的义子就有一千多个,比朱元璋认的义子多出了好几百倍。朱元璋老早就想收拾蓝玉,关键问题不是蓝玉有没有谋反的心思,而问题在于,只要他想反就有反的实力。尤其是有一次,蓝玉率部扫除元朝残余势力返回时,因天色已晚,驻守喜峰关的军士没有及时开关迎接。他就下令,直接用大炮轰开了关门,打死了好几个守关的军士,可谓是猖狂到了。正因为蓝玉表现出来的种种劣迹,让朱元璋觉得皇太孙继位之后,压不住这样的武将,所以就找了个借口大开杀戒了!#兰玉明朝简介#
3、明朝大将蓝玉个人资料1393年,朱元璋处死蓝玉时,蓝玉说道:“刘先生真是神算子!”朱元璋问道:“哪个刘先生?”当蓝玉说出那个人的名字时,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立即下令:“快去抓住那个刘先生!”明朝的大谋士刘伯温众人皆知,民间素来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美誉。然而,蓝玉所说的刘先生,却并不是刘伯温。1392年,明朝的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痛不欲生,可是再痛苦,也要考虑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这时,朱元璋便和大臣们商量,想立燕王朱棣为太子,当时的朱棣,节制沿边兵马,声势浩大,并且对皇位觊觎已久。当朱元璋说道要立他为太子时,大臣们都怕得罪人,谁也不言语。只有正直的翰林学士刘三吾,说道:若立四子燕王为太子,那么,您让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如何想呢?现在,太子虽然去世,可是太子的儿子已经长大了,按照制度,子殁孙承,这才合乎情理。朱元璋听后,没有言语,含着泪走了。后来,朱元璋不管经历了一番怎样的思想斗争,还是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可是,当时的朱允炆才15岁,朱元璋对这个未来的小皇帝,并不放心。他担心若自己去世了,朱允炆登基,根本就控制不住战功赫赫的武将集团。当时的武将蓝玉,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在朝中权势熏天、炙手可热,于是,朱元璋立即以谋反罪,将蓝玉诛杀。蓝玉在临刑前感叹道:刘先生真是神算子啊!朱元璋不禁问道:哪个刘先生?蓝玉答道:刘日新。朱元璋听到这个名字后,立即下令:捉拿刘日新。刘日新在元末明初,以看相、看风水而闻名。多年以前,当朱元璋还是义军首领时,打下婺州后,听说了他的名字。于是就把他招来,让他给手下的将领面相。刘日新看了朱元璋手下将领的面相后,说他们都很富贵,有的可以封公爵,有的可以封侯爵。在为朱元璋面相时,刘日新说了四个字:极富极贵。朱元璋听后呵呵一笑,让他把这四个字,具体的解释一下,刘日新却不解释,可朱元璋缠着他,就得说清楚。无奈,刘日新只好让所有的人都出去,当屋里只剩下刘日新和朱元璋的时候,刘日新才神秘的说道:富到了富有四海,贵到了贵为天子。朱元璋听后,喜得合不拢嘴。朱元璋在建国称帝后,没有忘记给自己面相的刘日新,于是他问刘日新:你想富吗?刘日新答道:不想。朱元璋又问道:想贵吗?刘日新答道:不想。朱元璋不禁问道:你想要什么?刘日新答道:我只想得一符,可以遍游天下。朱元璋明白了,刘日新不愿入朝为官,而是要游历天下。朱元璋立即赐给他一把扇子,还在扇子上题了一首诗。刘日新拿着朱元璋赐给的这把扇子,遍游天下,走到哪里,都受到欢迎。刘日新在游历天下十二年后,突然回到了家里。他开门见山地向妻子说道:不久后,我要死于非命,今天特意回来告诉你,并与你作别,以后,我们便不能相见了,我要去京师等死了。说完之后,他就去了京师。当时,战功赫赫的蓝玉,刚刚班师回朝,听说大名鼎鼎的刘日新在京师,便找到他,并让他给自己看相。刘日新向蓝玉说道:将军将被封为梁国公,可七日后必有一险,我当于将军同死。蓝玉听后,似信不信。不久后,蓝玉果然被封为梁国公。可惜,当初刘日新给他面相的事情,他早就忘得干干净净了。一天上朝时,虎背熊腰的蓝玉,身着红色袍服,站在朝堂之上,恰巧阳光洒在他的身上,让人看上去更觉得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朱元璋见了,不禁夸赞道:将军的形象,不仅敌人见了害怕,朕见了,都有几分胆寒呀!其实这些话里,已经满是杀气,只不过,蓝玉没有听出来。紧接着,就有人密奏朱元璋:蓝玉骄横不法,横行朝野,将来若皇太孙继位了,恐怕驾驭不住他。这话,真是不偏不倚的,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于是,在朱元璋的暗示下,立即就有人上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马上就把蓝玉下了大狱,审理几天后,便将其处死。蓝玉在临刑前,不禁想起了刘日新,感叹他算得准,朱元璋听了此话后,立即就命人去抓刘日新。当刘日新被抓到以后,朱元璋问他:你是不是给蓝玉看过相呢?刘日新答道:是的。朱元璋又说道:那你有没有给自己看看,还能活多长时间?刘日新答道:看过了,今天就是我的死期。朱元璋听后,冷冷的笑道:你确实算的挺准。之后,便将其处死。其实,刘日新不像蓝玉一样,会威胁到朱明的江山,可朱元璋还是没有放过他。那么,您觉得朱元璋为什么不放过这个,对朱明江山,构不成威胁的刘日新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4、蓝玉的后人在明朝怎么样公元1393年,临死前的蓝玉破口大骂:“朱元璋,你打天下时,就想到我们。现如今天下太平了,我们就得落一个不得好死的下场吗?”在场的人当即喝断还在骂骂咧咧的蓝玉,义正言辞道:“蓝玉你这个狗东西,不知好歹,皇上是真龙天子,怎能容你随意谩骂。你恃宠而骄,死不足惜。”一代名将蓝玉以这样的方式走到了自己的人生尽头。蓝玉在被锦衣卫告发有谋反异心后,朱元璋当即下令斩杀蓝玉,并在斩杀蓝玉时,提出了一个相当“特殊”的要求,他下令将蓝玉“剥皮实草”,传示各地,起到警示。蓝玉案件牵连甚广,人数多达一万多人。从蓝玉被剥皮实草一事上,足以证实朱元璋确实是个铁血无情的君王,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生性多疑的君王。蓝玉被锦衣卫告发后,得到消息的朱元璋连正常的流程都不愿给蓝玉,直接来个快刀斩乱麻,在主谋蓝玉被处以极刑后,才慢慢的把牵连人员一并清算。被朱元璋处以极刑的蓝玉,是否真的对朱元璋有了异心,起了谋反的邪念,那就不得而知,但蓝玉确实在恃宠而骄一事上,着实做得过分了。蓝玉的时代,是在常遇春暴病而亡后才正式拉开帷幕的。一开始,蓝玉是在常遇春帐下听令的,做事很有谋略,面对敌人也是英勇善战,为此,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赞蓝玉,说他能力强,是个相当不错的人才。后来,在南征北战中,总是能见到蓝玉的影子。尤其是在常遇春的时代结束后,蓝玉的个人魅力也越来越上升。公元1388年,蓝玉作为主帅,带领15万人北征。这是一场极其残酷而富有挑战性的战争,北方恶劣的气候条件,在行军过程中带来了重重阻碍。再者,这是一场蓝玉主动出击,而敌人在何地却未知的战役。战场的不可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茫茫大漠,敌军不见踪影,天空又不作美,蓝玉的主战场真让人不禁为他捏把汗。蓝玉终究没让人失望,在得到探子来报说元主在捕鱼儿海时,就抄近路星夜赶往。到了捕鱼儿海后,蓝玉下令士兵穴地而居,不见一丝烟火。同时,他还派了王弼为前锋,带领骑兵前往八十里地,逼近敌营。当天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的天气,元军想着这种天气明军水草匮乏,又是极端天气,断然不会在今日出兵,就放松警惕。当元军聚众畅饮时,王弼带领的骑兵犹如天降,杀入敌营,蓝玉也火速率军前来支援,这一战,彻底把元军老巢给收拾了。捷报传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龙颜大悦,把蓝玉比作卫青,给予奖赏。后蓝玉班师回朝后,被晋封为凉国公。而后蓝玉多次统领大军,建功立业,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对他礼待有加。可蓝玉却一味骄纵,不仅蓄养很多家奴,收养颇多义子外,还强占民田,御史去查,蓝玉还火大了,把御史给赶走了。蓝玉在北征南返时,深夜抵达喜峰关,守门的兵吏未能及时打开城门迎接。蓝玉不管不顾地让士兵毁关,破门而入。远在京城的朱元璋得知蓝玉如此居功自傲,心里是大大的不爽。要知道蓝玉纵兵破坏的城门可是在大明的地界,在大明地盘如此嚣张行事,蓝玉确实太骄横了。蓝玉在西征班师回朝后,被封为太子太傅,这可是朱元璋给他的恩典。可蓝玉却不开心,他不愿屈尊在宋,颖两公之下,还大言不惭抱怨:“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这事传到朱元璋耳中,朱元璋又默默在心里记在蓝玉的一笔烂账。此后,蓝玉多次参与议事,朱元璋几乎都不采纳他的建议,蓝玉心里也是相当窝火。君臣之间的博弈,朱元璋和蓝玉之间的博弈,胜算几乎都在朱元璋手中稳稳地握着。很快,朱元璋对居功自傲的蓝玉下手了,只听命于朱元璋的锦衣卫告发蓝玉意图谋反。因此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朱元璋要收拾蓝玉,一方面是蓝玉不知收敛,居功自傲,一方面也和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有关。要知道朱元璋心目中理想的皇位继承人就是太子朱标,蓝玉一直都是太子d,也是朱元璋为朱标留下的可用性人才。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不得不把孙子朱允炆立为新的皇位继承人。皇孙朱允炆年幼,想要震慑蓝玉这般居功自傲的老将,着实让朱元璋不放心。因此,趁着蓝玉已经嚣张跋扈到了不可忍的时候,朱元璋给蓝玉来个痛快,并借着将蓝玉处于极刑后,震慑示威一番,为皇孙朱允炆坐稳帝位做了前期铺垫。历史即人心,人心即历史,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我们应多读历史故事,提升自己的思想格局,从历史故事中,总结为人处世,和领导相处的大智慧。读明史我推荐读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全书以一种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年的历史故事、人物,重点刻画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书中典故富有哲理,生活中时常会遇到雷同的场景,古人的处理方法值得借鉴,甚至照搬活用。如今这部作品还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是众多名人、名流的枕边书。下方横条图解升级版全套9本,特价149元,感兴趣的读者可点下方横条购买
5、兰玉新消息蓝玉案爆发后,朱元璋对一大臣说:我答应过你父亲,给你留个全尸太子朱标这句诺言之所以能兑现,一切都源于太子朱标。朱元璋开创明朝后,立了喜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天资聪颖、刻苦勤奋、仁善宽厚,在一众皇子中出类拔萃,太子之位实至名归。朱元璋称王时,就格外重视这个长子,对他悉心栽培,希望有朝一日能担当大任。1368年,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准许他参与政务。只是,父子二人的意见不一,常常争吵到面红脖子粗。即使朱标和朱元璋政见不合,感情却没有丝毫间隙,是明朝和睦的父子。可是,朱元璋没想到,自己爱的儿子竟然会早自己一步离开。失去爱子的朱元璋悲恸不已,只能再改立继承人。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可是朱元璋放着这样的儿子不选,却选了孙子朱允炆。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也许是爱屋及乌,朱元璋宁愿选择一个年纪小的孩子当太子,也不愿选择儿子朱棣。可是,朱允炆却没有皇帝应有的谋略胆识,这不禁让朱元璋担忧孙儿的帝王之路。为了提前扫清孙儿称帝后的障碍,朱元璋开始清理对朝政有威胁的势力。首先是丞相胡惟庸,此人权势滔天,朝中遍布同d,把持朝政。于是,朱元璋首先将胡惟庸以“谋反”罪斩杀,随后,将与胡惟庸有关联的所有官民一起捕杀,共计3万多人。胡惟庸案清扫了一些阻碍,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有异心的人远没有处理完,于是朱元璋发动了又一大案,史称“蓝玉案”。蓝玉案蓝玉作为开国的元勋,与太子朱标私交甚好,在朝中处处维护他。从关系上来讲,蓝玉是常玉春老婆的弟弟,所以太子朱标得称蓝玉一声舅父。由于这层关系,朱元璋也开始重用蓝玉。只是,朱标死后,朱元璋认为蓝玉有异心,他的权势地位对明朝的统治存在巨大的威胁,于是朱元璋暗中谋划除掉蓝玉的法子。而事实上,蓝玉这个人也的确和胡惟庸一样不是安分之人。他自恃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战功赫赫,在朝野之上行为举止也是自大狂妄、嚣张跋扈。譬如私吞财物,玷污元妃,炮轰自己家的城门等,朱元璋这样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自然是把这些都记到了自己的小本本上。朱元璋早就想除掉他,只是一直苦于没有什么好的借口,毕竟凡事都得出师有名。终于有一天,朱元璋得到锦衣卫的密报。密报称,蓝玉认为自己开创明朝的功劳比朱元璋大,意图策划谋反,自己来当这个明朝的皇帝。至此,蓝玉案正式拉开序幕,从调查、抓人、清算开始揪出许多有关和无关的人。朱元璋实施的速度快,这起案件一共牵连到了15000人。其中便有朱升的儿子朱同,也一并被斩杀。虽然朱同只是跟蓝玉聊过此事,并未答应蓝玉一起谋反,但同样是犯了欺君之罪。在当时,犯这种罪就是有免死铁卷也是不行的,会被治罪。对于主犯蓝玉,刑法之重惨不忍睹;他被施行明朝严酷的刑法,就是把身上的皮割下来,然后用草填满,游街示众。朱同则因为父亲朱升与朱元璋有言在先,免了被肢解的痛苦,而得一全尸。朱同之父朱升朱升是朱元璋智囊团,在朱元璋成为开国帝君的道路上,可谓是帮朱元璋一路披荆斩棘,提供了不少的锦囊妙计。在朱元璋打算称帝之前,朱先生就建议他称帝之前先要备好粮食,修筑城池,以防意外发生,告诉他称王一定不能着急。因此留下来了比较有名的一句话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朝成立的时候朱升已经年过七十,他对朱元璋的品性也是十分的了解。虽然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但是他有很多次都向朱元璋请辞,回家种田,多次之后朱元璋才答应了他。他离开的时候,朱元璋还亲自出来送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他请求朱元璋一件事儿,他说自己深知儿子本性桀骜不驯,这样的性格是不适合当官的。如果以后儿子冒犯到了朱元璋,犯下弥天大罪,请朱元璋给他留一个全尸。朱元璋当时就答应他,赐予他儿子朱同免死的特权。只是,在蓝玉案出来的时候,朱元璋只是想着如何干脆利索地清除掉潜在的危险,当面对朱同这个隐患时,曾经许诺的“免死”特权也就不复存在了。朱元璋告诉朱同,你父亲当年对我说,如果你犯下死罪,让我留你一个全尸。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你父亲当真是料事如神。之后,朱元璋便赐了他三尺白绫,让他自行解决。其实,历史上的相关文献并没有明确记载蓝玉谋反的证据。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记载,蓝玉案谋反的原因是蓝玉嫌自己的官职太低,而且蓝玉认为皇帝对自己有疑心。《逆臣录》则记载,蓝玉造反是因为他掌管天下兵权,大权在握,自然生了异心,妄图推翻朱元璋,自己取而代之;并且当时朱元璋重病缠身,太子刚去世不久,朱允炆年纪尚小。其实,朱元璋所做的这些都是因为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铺路,使得孙子朱允炆的皇帝之位将来能坐得更稳当些。由此看来,在古代皇权的争斗中,人命和公理往往是不重要的。胜者为王,他想让世人看到什么样的真相,就是什么样的真相。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6、兰玉真实结局1388年,蓝玉率15万大军北征,活捉80000蒙古贵族。朱元璋大喜:“朕要封你为梁国公。”蓝玉回了一封信,朱元璋大怒,蓝玉却哈哈大笑。蓝玉,是明朝开国名将,也是朱元璋时期的战神。他智勇双全,用兵如神,在姐夫常遇春去世后,他就成了大明王朝的顶梁柱。1388年,蓝玉对战北元主力,在贝尔湖以骑兵快速突击,大败北元兵团,彻底歼灭北元力量。此战以后,北元彻底衰弱,再也没力量和明朝相抗争。而在这一仗中,蓝玉活捉了蒙古贵族男女近8万,喜得朱元璋当场派人去前线,给蓝玉传递消息。“你做得很好,我们商议后,决定封你为梁国公。”蓝玉开心,当场给朱元璋回信:“这是我应得的。”不得不说,这封信狂妄。朱元璋看了信后,很不开心,但他还是把蓝玉封了公,只是,他把“梁”字,改成了“凉”字。一字之差,虽然没有本质区别,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朱元璋的敲打。“梁”,在春秋战国时,是魏国的别称,而魏国地处中原膏腴之地。如果蓝玉被封为“梁国公”,无疑是朱元璋对他的无限嘉奖。“凉”,则是指凉地,地处甘肃,在当时还是荒凉的不毛之地。朱元璋将蓝玉的封号改成“凉国公”,可见他当时已经很生气了。(《明史》:“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奏捷京师,帝大喜,赐敕褒劳,比之卫青、李靖。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师还,进凉国公。”)蓝玉的人缘不错。朱元璋生气后,立刻有人悄悄给他报信:“皇上生气了,你快去赔罪。”岂料,蓝玉听了,一点都不害怕,还哈哈大笑:“如果活捉8万蒙古人也是罪,那这个国家谁还有功劳?”不得不说,蓝玉确实太狂妄了。伴君如伴虎,谁还管你是不是国家的大功臣。但蓝玉真的没心眼吗?当然不是。有一次,蓝玉从北方回南京,专门拜访太子朱标。见了面,他就对朱标说:“燕王朱棣可不一般,他有天子气象,你要早做准备。”原来,蓝玉曾和朱棣合作过几次,此后,他就知道,这个驻守北方的王爷不一般。蓝玉是坚定的太子拥护者。他是太子妃的舅舅,自然也是朱标的心腹。只是,朱标为人宽厚,根本没在意蓝玉的提醒。他自信:“燕王对我毕恭毕敬,你说的事,不可能发生。”既然能看出朱棣的不凡,蓝玉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人。那他为什么对朱元璋这么狂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蓝玉很清楚,只要太子朱标不倒,他的地位就会稳固。比如,讨伐北元后,蓝玉回南京,结果天色已晚,城门早已经关了,蓝玉就直接命人破关而入。朱元璋气坏了,质问蓝玉,蓝玉却满不在乎:“城门是限制普通如的,我立下如此大功,限制我干甚?”而不久后,有人向朱元璋告状,称蓝玉捉了北元皇帝的小老婆,还据为己有。朱元璋火冒三丈,把蓝玉叫来臭骂了一顿,要不是太子朱标打圆场,蓝玉估计都没办法回家吃饭。但事实确实如此,只要蓝玉坚定拥护太子朱标,朱元璋就不会动他。可是,谁也没想到,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死了。此时,蓝玉拥护朱标的嫡次子朱允嗵,而朱元璋则中意庶长孙朱允炆。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朱元璋的屠刀,便挥向了蓝玉。【灵枫历史阁】1393年,蓝玉因谋反罪被处死,剥皮实草,传示各地。这是一场冤杀,牵连1.5万人以上,被称为明初四大案之一。其实,蓝玉虽然骄横跋扈,但是有勇有谋,有大将的才华。只可惜,一代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权力的争夺之中。而朱元璋可能也想不到,自己为朱允炆筹谋良久,终,皇帝之位被他不喜欢的儿子朱棣夺了去。若是留着蓝玉,或许朱棣也没办法顺利篡位吧。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关注我@灵枫历史阁,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兰玉明朝简介#
7、明朝蓝玉的姐夫叫什么公元1393年,蓝玉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有人说蓝玉是明朝第一代后的名将。果真如此吗?未必见得。名将不只是会打仗,还要“德艺双馨”,就像艺术家,蓝玉做到了吗?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常遇春在世时,他的光环一直被其掩盖着,只能说是个小弟。小弟向大哥认真地学习着,跟着大哥东征西讨,立了一些战功。公元1363年的洪都保卫战,洪都以区区几万人,能在陈友谅60万大军的猛烈进攻下坚持85天,的确值得大书特书。可电视剧张冠李戴,将洪都保卫战的主帅说成是蓝玉。其实那是朱文正和邓愈的功劳,根本没蓝玉什么事儿,他那时应跟着朱元璋在打庐州。公元1372年,朱元璋命人兵分三路远征大漠。蓝玉也只是演的配角,他作为徐达的先锋,英勇善战,冲锋在前,在前几次战斗中表现出色,初露锋芒。但徐达这一路沙漠远征的结果却不甚理想。徐达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中了王保保的诱敌之计,差点覆没。好在徐达作战经验丰富,中了计之后,仍领军杀出了包围圈。蓝玉也被王保保一路追杀,这成了他一生的耻辱。后来,蓝玉先后跟随着傅友德出征云南、大理,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永昌侯(侯爵)。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他并不满足。公元1387年,朱元璋再次下令远征,目标是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的元太尉纳哈出。蓝玉主动请战,但还是被分为了副将,冯胜为主帅。蓝玉雄心勃勃,想再立新功。虽然他的头号死敌王保保已病死,但他已经为自己设立了新的目标:荡平北元,他把这视为自己的使命。正月初二,大雪。蓝玉作战前动员:“昔日唐时名将李愬冒雪一举攻下蔡州,立下不朽功业。今天又降大雪,这是老天爷在给我们机会!各位,共勉!”这时的蓝玉确实有名将的灼灼风采。他命令军队在恶劣的大雪天急行军,如天兵天将般降落在敌军城门前。此时的元军刚揉着眼睛起床做饭,刹那间被打得人仰马翻。蓝玉首战大捷,攻下庆州。接下来的仗不用打了,因为朱元璋用钱帮他们搞定了。在足够多的金钱利诱下,纳哈出决定带着20万军队投降。有时候,智取比硬攻的效果要好多了。而我们说蓝玉不是名将,从这里就开始初露端倪。按说老大帮你搞定了一切,你总能做好善后吧。可是,蓝玉能把受降这事儿搞砸了。纳哈出是个好面子的人,投降也讲究个范儿。他带着几百人参加受降仪式。出于礼貌,蓝玉也设下盛大的筵席,准备隆重款待他。这时问题来了,两人见了面,蓝玉在敬酒时看到纳哈出穿得比较破旧,就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给纳哈出穿。蓝玉没有想到,纳哈出是蒙古族,跟汉人的习惯并不同。敏感的纳哈出觉得蓝玉这样做,是在臊他寒碜,是对他的侮辱!所以坚决不穿。按说到这时候,人家不穿就算了吧?可蓝玉还非要让人家穿,纳哈出就是不穿。这下双方僵持不下,陷入紧张气氛。后主帅冯胜出来打圆场,事情才了结,一场受降宴就这样不欢而散。这次远征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但朱元璋不是很开心,蓝玉的表现也让他的功劳打了折扣。公元1388年,朱元璋派出15万军队,再一次远征大漠,目标是进行后的决战,彻底肃清北元的势力。这次的主帅就是蓝玉。属于蓝玉的时刻到来了,这是蓝玉一生的也是荣耀的一次战役,蓝玉终于迎来了此生梦寐以求的机遇,他也不负机遇,成就了自己的辉煌。蓝玉率领着15万军队,一路向北,再向北,狂沙满天,寸草不生。连日行军,所带粮草不足,不少人建议回转,他凭着自己军事上的敏感,和作为主帅的坚定,力排众议,坚持向前!终,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的东北边,明军大败元军,除北元的王脱古思帖木儿逃脱外,明军俘虏敌军十万人,牛羊十余万头,还有元朝皇帝使用了上百年的印玺。蓝玉这一次确实战功卓著,夙愿得偿!他终于一雪前耻,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也终于可以和徐达、常遇春等前辈骎骎然并驾齐驱了!此时蓝玉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接连干了几次蠢事:首先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欺负了元主的老婆,违反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部队夜晚回撤到喜峰关时,就因为兄弟士兵开门晚了,他竟然命令攻打自家人的城门,还洋洋得意。更过分的是,蓝玉还把手伸到了军权上,他不经过朱元璋的允许,就在军队中任命自己的亲信官员,布置自己的势力。这可是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明朝那些开国功臣,有的没出错都能让朱元璋干掉,前辈的血泪经验历历在眼前,蓝玉竟然还不吸取教训,有了功劳就把辫子翘上了天。这样的蓝玉,真不能配上名将的荣誉称号。所以,在明朝那些开国大将中,蓝玉的结局惨,不但人头落地,还被扒了皮做成标本示众。名将,除了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外,也必须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否则,德不配位,很难有好下场。蓝玉就是著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