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荣简介(李从荣辣椒)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2 10:52:44 浏览
1、李从荣辣椒

贪恋权力是人的本性。后唐明宗李嗣源,本是晋王李克用养子。庄宗李存勖败亡后,李嗣源(继位后改名李亶)继承帝位时,已是耳顺之年。明宗在位一共七年多。在当时算是的高寿。明宗末年,李亶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连续大病,连接见大臣都感到困难。国不可一日无主。明宗诸子中,秦王从荣受宠爱。太仆少卿何泽看到皇帝病重,秦王从荣权势方盛,希望借助拥戴从荣,使自己能得到重用。上书请求立从荣为太子。李嗣源看到上表,突然痛哭流涕。左右人员一脸懵懂。他说:“诸位爱卿,请求我册封太子,看来我应该回到太原旧宅养老了。”既然有人请求册封太子,李亶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所以召集宰相、枢密使等商议此事。商议结果自然是不了了之。直到去世,李亶都没有明确册立自己的继承人。由于继承人没有明确,诸子纷争,李嗣源受惊吓而死,秦王李从荣被杀。帝位继承出现危机。后唐政权在他死后几年即告垮台。

2、李从荣图片

公元933年,李嗣源身患重病,皇次子李从荣入宫探病。李从荣出宫时,听到宫中传出哭声,以为父皇已经驾崩,便带领数千人攻打皇宫,宫中一片混乱。而李嗣源并没有死,倒是大吃一惊,李从荣和他的儿子当即禁军被斩杀。当李嗣源得知儿子被杀后,当时差点从御榻上跌落,昏厥、复苏反反复复好几次。经过这场惊吓后,李嗣源的病情加剧,终死在了宫中。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第二位皇帝。其实,李嗣源并非汉人,而是沙陀人,出身并不怎么好,甚至连个姓氏也没有,只知小名为邈佶烈,是雁门部将霓的儿子。李嗣源从小善于骑射,因此得到了沙陀族首领理国昌的赏识,13岁时就被纳入麾下。李嗣源为人忠厚老实、沉默寡言,做事勤勤恳恳。在上源一战中,李嗣源拼死救活了李克用,李克用感念救命之恩,便将李嗣源认作了养子。自此,李克用对李嗣源十分信任,曾多次派他出征。而李嗣源因为作战英勇无比,所以手下兵士都称他为"横冲都"。即使是身中数箭,李嗣源也能一举扭转战局,骁勇善战之辈无疑了。在后梁灭了唐朝后,后梁新君刚刚登基,朝局不稳。李克用便趁机打着光复大唐王朝分幌子,开始反抗后梁分统治。不过,李克用虽然战略眼光独到,但寿命却不长,竟然没过多久就病逝了。李克用病逝后,他的儿子李存勖继续带领大军与后梁决一死战,终成功灭掉了后梁。当时先攻入后梁都城开封的正是李嗣源,李存勖得知后喜出望外,主动出门迎接李嗣源,用双手拉着李嗣源的衣服,拿头触着衣服,直言道:"我得天下,都是你浴血奋战,理应与你一起平分。"不得不说,李嗣源的确是后唐的第一大功臣。其实,李嗣源也是想当皇帝的,毕竟李嗣源战功赫赫,而且李克用对他也是十分喜爱,因为骁勇善战,朝廷中有不少人都支持他。李嗣源和李存勖从小争权夺利,只是因为李嗣源不是李克用的亲生儿子,再加上不善于文,李克用才让自己的儿子李存勖继位。而李存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建立后唐王朝,也正是因为有了李嗣源的辅佐。虽然李存勖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可真正登基称帝后,李存勖并没有履行承诺,对其反感,甚至多次派出杀手刺杀李嗣源,只不过李嗣源每一次都成功脱险了。李存勖上位之后,将李嗣源分封在了邠城。幸运的是,李嗣源在这里遇到了他的一生挚爱花见羞。自此,这位铁骨铮铮的大汉就百到在了花见羞的石榴裙下。为此,李嗣源不惜放下身段,在花见羞前夫的坟前祭拜,终终于抱得美人归。在这期间,李嗣源一直被李存勖压制。但事实上,李嗣源一直都是野心勃勃,只是在韬光养晦,而随着官位的不断晋升,他也开始了自己的篡位之旅。直到公元926年,邺城发生了兵变。李存勖因为不信任李嗣源,所以先是派出了自己身边的大将平定叛乱,可谁承想,他派出去的将领平定叛乱却收效甚微。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李存勖只能派李嗣源前去平定叛乱。谁承想,等李嗣源在平定叛乱后。很多将士们对唐庄宗十分不满,只因唐庄宗在夺取天下后,并没有对这些将士们和将领进行封赏,也没有给予他们合理的待遇。重要的一点是,李存勖对自己手下分将士不但经常猜忌,而且的严苛。而李嗣源因为不间断的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对手下的将士们也是十分爱护。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李嗣源在军中的威望远远超过了李存勖。因此,将士们纷纷倒戈爱护将士的李嗣源,并推举李嗣源为皇帝。恰在此时,洛阳也发生了叛变,叛军趁机杀死了后唐庄宗李存勖。于是,在群龙无首之时,李嗣源及时赶到洛阳。就此,59岁分李嗣源登上了皇位。李嗣源深知拉拢人心的重要性,所以在李存勖去世后他也演了一场大戏,在李存勖的身边痛哭流涕,并且痛骂宫中太监害死了李存勖,并且厚葬了李存勖。当然,李嗣源在称帝之后也是做出了十分明智的举动,即他并没有更改国号。毕竟李克用抚养了李嗣源三十多年,他一旦更改国号,不就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忘恩负义之徒吗?目不识丁且一介武夫的李嗣源,虽然只当了不到七年的皇帝,但他却是五代十国时期少有的一代明君。李嗣源在位期间,多次下令减免赋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与此同时,他还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就连自己的亲戚也毫不留情。因此,在李嗣源统治时期,收成颇丰,战事少有,在五代里面算是小康水平了。不仅如此,李嗣源的生活也是十分简朴,从来没有纵情声色,亦或是巡游打猎。虽然少有战事,但李嗣源对于军营的军需物资却是只多不少,军营将士们的待遇异常的好。因此,后唐明宗李嗣源堪称是一代明君。只可惜,就是这么一位明君,结局却不怎么好。虽然李嗣源身患重病,却迟迟没有册立太子,让李从荣有机可乘,甚至后也被吓死了,成为了历史上一个被吓死的皇帝,着实令人唏嘘不已。#李从荣简介#

3、后秦李从荣

唐明宗李嗣源是否死于肺结核?五代背叛成风,李嗣源临终遭亲子背叛。唐明宗李嗣源是通过两次叛变、杀死了兄弟李存勖终登上皇帝宝座。但是李嗣源在位后,身体一直不好。史书记载:十一月戊子,下雪,唐明宗去皇宫西面的士和亭,得了伤寒病。己丑,李从荣(李嗣源长子)和枢密使朱弘昭、冯赟进宫在广寿殿请安,皇帝不省人事。王淑妃告诉他说:“李从荣在这里。”又说:“朱弘昭等人在这里。”但是皇帝都没有回答。李从荣等人离去,于是把黄帝迁到雍和殿,宫中的人都痛哭流涕。到半夜后,皇帝突然自己从床上坐起来,服侍的人都已离开,皇帝回头对殿上看守的宫女说:“什么时候了?”宫女回答说:“四更天了!”皇帝当即吐出几片像肺一样的肉,流下一斗多唾液。过一会六宫的人都到了,说:“皇帝还魂了!”于是端来一碗稀粥。到天亮时,病情稍稍好转,但李从荣称病不来朝见。李从荣担心帝位不保,率兵准备入宫,枢密使朱弘昭坚决不拥护李从荣,向皇帝李嗣源报告,刚恢复的李嗣源大哭,招来亲军都指挥使康义成平乱,但康义成开始首鼠两端始终不出兵。朱弘昭让马军指挥使朱弘宝率兵进攻李从荣,李从荣败逃,当时,李从荣逃回家后与家人都躲在床底下,被朱弘宝抓出杀了。李嗣源听说李从荣死后,几乎从床上掉下来,两次昏迷又苏醒,六天后唐明宗李嗣源也死去。沙陀李氏到这里彻底消耗殆尽,此时,河东节度使、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石敬瑭,冷眼旁观。

4、李从荣外号

应顺元年(934年)四月,卫州刺史王弘贽[zhì]与儿子王峦来到馆驿,看望被软禁在此的后唐皇帝李从厚。李从厚就拉住王弘贽询问当前的局势。王氏父子却拿出酒来,请李从厚喝酒。李从厚感觉不对劲,坚决不喝。没想到王家父子竟然直接灌酒。生死关头,李从厚拼命抵抗,奈何无济于事,后被二人勒死在床上。这位年轻的后唐皇帝仅仅做了五个月的大位,就一命呜呼了,年仅二十一岁。李嗣源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李从荣,一个是李从厚。李从荣深得李嗣源宠爱,被封为秦王。甚至有立他为太子之意。但是李从荣比较嚣张跋扈,不知进退。在李嗣源病重期间,竟然想武力夺权,结果兵败被杀。李从厚比较稳重,待人宽厚,所以大臣们都比较拥戴他。李从荣死后,他接替了李嗣源的皇位,做了后唐第三任皇帝。继位之初,他是很想干一番事业的。可惜因为个人能力问题,使得朝中大权被有拥立之功的朱弘昭、冯赟[yūn]把持,这注定是一个悲剧的开始。他虽然对这些大臣很不满意,但是又不得不倚重他们。如果就这样不搞出事端,平平安安过日子倒也好,起码可以做几年太平皇帝。可是在朱冯二人的怂恿下,他竟然想削藩,建立君主集中制的政权,结果迅速倒台。他听信大臣们的意见,刚刚上台就开始要削藩。按理说,这是巩固皇位的好办法,如果真的成功,那么也许他会像后来的康熙皇帝一样,真的名垂青史。应顺元年(934年)二月,李从厚对藩镇动手了,他的办法是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节度使互相调换。措施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这几镇节度使中,反应大的就是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自幼跟随李嗣源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部将们的怂恿下,他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公开的口号是清君侧。李从厚派遣大军围剿凤翔,李从珂本是必败的结局。可是李从珂靠着精湛的演技,在城头解开战袍,露出浑身伤疤,然后对着昔日战友一番痛哭流涕,竟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丢下武器投降了李从珂,使得李从珂实力大增。失败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人心震动,很多人已经预感到,资历浅薄的李从厚怕是守不住江山了,也都纷纷有了投降的心思。这其中就包括侍卫都指挥使康义诚,他骗李从厚说要带禁军出征,迎击李从珂。马军指挥使朱洪实好像看透了康义诚的把戏,主张应该坚守都城。李从厚昏庸,不分是非黑白,竟然把朱洪实杀掉了。康义诚带着禁军出城之后,并没有直接去陕州,而是想捞点资本,再和李从珂请降。由于大家不知道主将的心思,所以部队一出城,士兵们就纷纷离队,去投降李从珂,康义诚没走多远,队伍都跑得差不多了。无奈之下,只好向李从珂请降。导演这出闹剧的罪魁祸首朱弘昭畏罪自杀,冯赟则被京城巡检安从进满门抄斩,他们的头颅也被送到了李从珂处,这也算是罪有应得吧。李从厚见京城俨然已经守不住了,就想弃城而走,远走魏州。在这里,我们再一次见识到了李从厚的人品有多差,其实他本来是个心思不坏的人,只是人品实在是差到没朋友。孟汉琼是李从厚信任的大太监,李从厚想让他先出城去魏州做安排,结果城门一开,他立即就投奔李从珂去了;他的亲信慕容迁率控鹤禁军把守玄武门,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跟随李从厚去魏州,协助他东山再起,可是李从厚一出城门,他立即关闭大门,回家睡觉去了。李从厚此时真的是众叛亲离,从高高在上的皇帝,转眼就成了丧家之犬。李从厚逃到卫州,遇到了姐夫石敬瑭,他自以为遇到了大救星,殊不知这是他的杀星。他向石敬瑭哭诉自己的遭遇,希望得到石敬瑭的援助。石敬瑭说,我虽然想帮忙,但是我现在的兵马不多,先把你安顿在馆驿中吧。就这样,李从厚被软禁在了馆驿中,其实石敬瑭早就有了打算,他要拿李从厚的人头做投名状,可怜的李从厚还期待着石敬瑭帮他复兴大业呢。石敬瑭随后指使牙内指挥使刘知远带人把李从厚的侍从全部杀死,随后又暗示卫州刺史王弘贽杀死李从厚,这就是本文开头的悲惨的一幕。李嗣源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女婿和义子合伙把自己的亲儿子杀了,不知道作何感想。李从厚的一生真的是悲喜交加,在和秦王李从荣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下风,他也没了做皇帝的奢望,可是没想到李从荣竟然因为谋反被杀,他就稀里糊涂的做了皇帝。如果继位之后,他能够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徐图巩固自己的地位,慢慢着手解决藩镇问题,也许结局不至于这么惨。不过在五代时期做皇帝是要付出代价的,像朱温、朱友贞、李存勖死得都比较惨。包括李从珂,他虽然夺取了后唐皇位,但是终还是挡不住石敬瑭和契丹联军的攻击,自焚而亡。这么看来,李从厚死得也就不冤枉了。

5、李从荣密云

933年,后唐明宗李嗣源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大臣朱弘昭和冯赟急匆匆来到寝宫,奏道:“秦王李从荣谋反,正率兵攻打宫门,请皇上圣裁!”李嗣源喘着粗气,用手指天,泪流满面说:“此事卿等可自行处置。”谁料,他肠子都悔青了。867年,李嗣源出生在应州金城。他13岁便投奔在沙陀族首领李国昌军帐,因善于骑射,作战勇敢甚得李国昌喜欢,后被其子李克用收为养子,赐予姓名。88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在上源驿宴请李克用。然而酒席间,李克用侮辱朱温是盗匪出身,激怒了朱温。朱温在李克用喝醉后,火烧上源驿,准备把李克用及其随从除掉。不料,李克用的亲信及时发现了朱温的企图。突围中,亲随将领战死无数,李嗣源时年17岁,拼死护送李克用,在乱兵流矢中将其救出,因而备受李克用重用,得以统领亲兵。926年,李嗣源即位时,已年近60岁,长子李从璟已过世。 他封次子李从荣为秦王,并任命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一系列操作表明,李嗣源其实是有意向让李从荣作为储君继承人的打算。然而,当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李从荣为皇太子时,李嗣源却很不高兴,他说道:“群臣请立太子,看来朕应当回河东养老了。”李嗣源此时显然还不愿立储君,这使得李从荣极为不安,李从荣担心自己不能继承皇位。933年冬,李嗣源偶遇风寒病重。李从荣入宫探病,此时李嗣源病得连抬头都不能了。李从荣探视完父皇出宫时,听到宫中哭声不绝。李从荣误以为父皇已经驾崩,急忙回到秦王府,在府中与亲信马处钧等商量兵变夺位。李从荣先是派心腹马处钧去拉拢枢密使朱弘昭和冯赟,让他们协助夺取帝位。然而这两人都不肯依附李从荣,他们都知道这小子是啥货色:残暴擅杀,不得人心。他们反而劝说道:“皇上病体沉重,秦王正该竭心尽孝,怎么能听信流言,行谋逆篡位之事呢!”马处钧呵呵冷笑一声,语带威胁说道:“两位大人一定要想清楚了,你们可都有一大家子人,协助秦王登位,可保荣华富贵,如若反对,恐怕祸灭九族呀?”此时,李从荣率牙兵千人已列阵洛阳天津桥,准备进攻皇城端门。朱弘昭和冯赟身感事关重大,火急入宫,向李嗣源启奏:“皇上,秦王李从荣谋反,率兵攻打端门,谋夺帝位,请皇上圣裁!”李嗣源正病重虚弱,一听这事,惊愕得昏了过去。等苏醒过来,李嗣源喘着粗气,满脸老泪纵横,用手指着天,说道:“此事卿等可自行处置,只是不要惊扰了百姓。”枢密使冯赟、朱弘昭与宣徽使孟汉琼,已紧闭皇城端门,并命李重吉率所部禁军把守宫门。孟汉琼召来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命朱洪实率五百骑兵攻打李从荣。李从荣所率的牙兵们,本来就对这场名不正言不顺的逼宫叛逆有所顾忌,无心恋战,顿时被杀得乱成一团,李从荣见大势不妙,慌忙带领少量残兵逃回秦王府。皇城使安从益率领骑兵一路追击,秦王府的散兵撤退中,见大势已去,一哄作鸟兽散。安从益一路几乎没遇到阻拦,顺利地包围了秦王府。安从益亲自率兵严密搜查王府,不久就把狼狈惊恐的李从荣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搜找到,并立即就地斩杀。当李嗣源得知儿子李从荣一家被杀后,悲叫一声,顿时又昏厥了过去,过了好久,他才慢慢醒过来。史书曾用了两个字,“悲骇”来描述李嗣源听到秦王一家被斩杀的情景。李嗣源这时估计是肠子都悔青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让“卿等可自行处置”会有这样的结局,他原本想的是他们就是擒住李从荣也是等待发落,没想到,带给李从荣一家的是就地斩杀灭门。经历这场惊吓,李嗣源是惊恐和悲痛交加,他的病情越发严重了,于是就下旨从邺都召回宋王李从厚,册立李从厚为太子。 不久李嗣源就驾崩于大内雍和殿。纵观李嗣源,在身临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五代时期,李嗣源的确是一个难得少有的开明皇帝,早年,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而受到重用。即位后前大半期,他采取了使百姓休养生息的一系列政策,从而使得后唐社稷经济稳定,政治清明。但他在晚年时,也患有严重的失误,特别是他犹豫不决,迟迟不立太子,导致父子猜忌,江山社稷元气大丧。当李嗣源晚年患病时,又祸生肘腋,次子李从荣,因焦虑妄图夺取帝位,率兵列陈天津桥,攻打宫门。虽然李从荣终被禁军平乱斩杀,但李嗣源终因受惊吓,悔恨交加而加速驾崩。李嗣源一生,终归瑕不掩瑜,正如司马光所评:帝性不猜忌,与物无竞。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