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分别是哪24个故事(精选71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7 11:03:40 浏览

一、二十四孝故事原文全文

1、周朝仲由子路君,缺衣少食家困贫。

2、二十四孝故事:02 亲尝汤药

3、她的妻子因为日久生烦,对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用针偷偷地刺木像的手指玩,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4、网络时代的赵云,已不仅仅属于三国,属于某些英雄的传说,更多时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大众心态的体现。在一次网上“喜欢的三国人物”投票活动中,赵云在十几位英雄中占37%,遥遥领先;在一些三国游戏论坛中,他的历史、文化、情感……一切都被炒得沸沸扬扬,众说纷纭……

5、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有诗为颂。

6、诗赞: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7、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 )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8、哭竹生笋——孟宗

9、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10、增补《二十四孝》谨在原二十四孝故事基础上,增补了主人公的部分遗事,以便于读者全面、正确理解古人的孝道。俗话说:“堂上二老就是佛”。你拜庙上的菩萨,没有孝敬好自己的父母,菩萨是不喜欢的。你孝敬好堂上二老,佛菩萨才欢喜。

11、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2、神宗时,朱寿昌(得到线索后)辞官不做,赶赴陕西(寻找生母),与家人告别时发誓不见到母亲绝不返回。

13、后汉孝子有江革,背母逃难躲盗贼。

14、诗赞: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15、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zhé)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pī),贫穷裸跣(xiǎ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16、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17、14 扇枕温衾对于“黄香”大家并不陌生,三字经里就有“香九龄,能温席”,说的就是他。黄香九岁就丧母,他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子。有诗曰:

18、诗赞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19、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20、我们的父母曾经为我们付出了许多,等我们长大,本应该享福的他们却还在为他的孩子们操心。同学们,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成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却不能没有,也不能改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的去感恩父母!二十四孝故事13中华美德小故事众多,其中二十四孝中的《打虎救父》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宣扬的对象。

二、二十四孝分别是哪24个故事

1、03 鹿乳奉亲郯子,曾经是孔子的老师。他的父母患眼疾,需要饮用鹿乳才能治好,于是,他身批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之中去挤取鹿乳给父母治病。差点被猎人误伤。有诗曰:

2、当母亲病危的时候,黄山谷更是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在病榻前,亲自浅嚐汤药,没有一刻未尽到人子的孝道。所以在史书上,苏东坡赞叹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这是说他的文章瑰伟,气韵超然,无可比拟;而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情操,可以媲美古人。

3、后来,他有了线索要到陕西去寻母,说若找不到自己也不回家了,终于在陕西一带找到了母亲,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便将母亲和两个弟弟接回家中住在一起。

4、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事孝亲。不辞常涤溺。焉用婢生嗔。

5、弃官寻母 宋代天长人朱寿昌,在他七岁时,生母因被嫡母嫉妒赶出家门嫁到了别处,母子就此分离。五十多年,他们都没有再见过面。神宗皇帝时,朱寿昌做了官,但他一心想着到母亲,便辞了官位。后来,他有了线索要到陕西去寻母,说若找不到自己也不回家了,终于在陕西一带找到了母亲,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便将母亲和两个弟弟接回家中住在一起。

6、周朝郯子有孝心,鹿乳奉亲远扬名。

7、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8、父娶后母心肠变,后娘很毒心太偏。

9、郭居敬,字仪祖,元代尤溪县广平村(今大田县广平镇)人。另著有《百香诗》。郭居敬大的贡献便是将中国流传深远的从虞舜至宋代的孝子孝行的故事进行增删,并配已图画和五言绝句,编成了《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简称《二十四孝》。

10、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后来他又背着母亲回到老家临淄。母亲有事外出,他必定亲自驾车缓缓前行。江革背母、行佣、拉车的孝行很快在天下流传开来。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12、夫妇挖地三尺上,挖出黄金闪闪光。

13、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14、东汉齐人江革(章帝时任五官中郎将),少年丧父,独自与母亲住在一起(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不幸遭遇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多次遇到匪盗,有的贼人想劫持他入伙,江革就哭着哀告说有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就不忍杀他。

15、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16、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17、慌忙背柴回家进,帮助母亲待客人。

18、二十四孝故事:13 扇枕温衾

19、夫子书院QQ交流平台:255329626

20、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三、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梗概

1、魏王裒(póu),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惧。”

2、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duò)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3、护住母亲挨到坐,陪伴母亲把话说。

4、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5、译文:春秋时期有个楚国隐士 老莱子,为让父母过的开心快乐,躲避当时的世间纷乱,便带着父母隐居于蒙山南麓,自己开荒耕种一边更好的孝敬父母,净弄些新鲜蔬菜,当地的野味和河鱼给父母亲吃。他在七十岁的时候都不敢说老,一直都象小孩子一样身穿色彩衣服,收持拨浪鼓戏耍好让父母得到开心快乐,有一次为了让父母喝上温度适中的水,由于过于着急进屋时摔了一脚,他怕父母亲伤心着急,就索性躺在地上象小孩子一样学婴儿的哭声,以博父母亲的开心。

6、孝指引着我们行善。对待每一个人都用善意的眼光,让我们的周围充满温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事事都得提防,让很多人感觉很累,当你给出一个微笑的时候,别人会认为你是假慈善,或认为你不怀好意,有什么不轨的目的。现在真是应该重新温习我们古代文化的时候了。

7、周朝时有个老人叫莱子,孝顺。他伺候二老双亲,总是极尽所能地做可口的甘美的食物。他的年龄马上就七十了(古稀之年,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从来不在父母面前说老子。他经常身穿色彩鲜艳的婴儿装,象婴儿一样在双亲身边戏昵。有一次曾经在为老人端洗脚水时,故意假装跌倒,趴在地上,学小婴儿的哇哇哭声,逗老人开心。

8、修德、修型、修心、修性、修慧

9、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10、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因询得其情,即将妻弃之。

11、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2、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13、诗赞: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14、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15、封建时代的信仰与理念并非都是要继承或抛弃的。但是孝乃百善之首,如何正确地进行理解才是正确的。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理当传承发扬!但这样的愚孝是可悲的,而捍卫这些的披着羊皮的卫道士们更是可耻的!

16、汉兴孝文四二帝,文景之治得利益。

17、曾子上山砍柴根,家中来了一贵宾。

18、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19、父母觉得好玩的,其乐融融也欢喜。

20、宋代天长人朱寿昌,在他七岁时,生母因被嫡母嫉妒赶出家门嫁到了别处,母子就此分离。五十多年,他们都没有再见过面。神宗皇帝时,朱寿昌做了官,但他一心想着到母亲,便辞了官位。

四、二十四孝原文

1、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2、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3、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4、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有诗为颂。

5、孔子在《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可见,孝敬父母之事不分大小,唯有出自本心的恭敬,方能做得圆满。

6、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7、“百善孝为先”是古人的基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图》本是一本宣扬儒家“孝”的观念的儿童传统读物。而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就写在于“反对白话文”的潮流争锋相对之时。

8、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9、后来父母去世了,他游学到楚国做了官,跟随他的车骑有百辆,存起来的粮食有万钟,仲由享受着此时的荣华富贵,不由感慨自己曾经吃野菜的日子,想到再也不能跑百里给父母背米了,十分伤心。孔子还赞他说:“你对父母的侍奉,真是生时尽力,死后尽思。”

10、故事说的是仲由少年家贫,他去百里之外购买便宜的粮食,一路拿野菜充饥,把省下来的粮食背回百里之外的家中供养父母。后来父母去世了,他自己做了大官,生活的条件也好了,但是他看着自己丰富的餐食每每感叹:就算我想吃野菜,把粮食拿给父母,也在没有机会了啊。他的老师孔子称赞他说:你父母在世的时候,你孝顺他们;父母过世了,你怀念他们,可以说尽力而为了。

11、他见父亲劳作辛苦,伺候父亲尽心。夏天酷热,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太守刘护大为惊喜,特意表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