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怎么写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10 17:55:11 浏览
一、族谱家谱格式

1、家谱族谱格式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苏式、欧式、牒记式、和宝塔式。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地方图书馆开始收集家族“老谱”,认为它们与正史、方志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不过,对于“老谱”的可信度,专家们的态度是:谨慎为上。“在家谱中攀附名人的现象自古有之,即使真的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家谱也并不可靠”。。

二、家谱的格式是什么?

1、家谱族谱格式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苏式、欧式、牒记式、和宝塔式。

2、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4、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5、可信度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6、“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7、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地方图书馆开始收集家族“老谱”,认为它们与正史、方志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

8、不过,对于“老谱”的可信度,专家们的态度是、谨慎为上。

9、“在家谱中攀附名人的现象自古有之,即使真的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家谱也并不可靠”。

三、电子家谱制作软件新全的家谱格式

1、点击输入用户名,密码完成系统用户登录操作。如图所示。

2、点击高级功能-家谱预览导出,家谱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如下图所示:。

3、点击欧式左右开,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选择右边数据设置、显示设置、确定。如图所示。

4、点击苏式左右开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选择右边数据设置、显示设置、确定。如图所示。

5、点击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选择右边数据设置、显示设置、确定。如图所示。

6、点击牒记式右开、牒记式头像版右开、牒记式世代居上版右开,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选择右边数据设置、显示设置、确定。如图所示。

四、家谱族谱怎么写?

1、家谱族谱格式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苏式、欧式、牒记式、和宝塔式。

2、苏式家谱格式苏氏家谱格式,通常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3、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4、欧式家谱格式欧式家谱格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5、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6、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7、牒记式家谱格式牒记式家谱格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8、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

9、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10、宝塔式家谱格式顾名思义,宝塔式家谱格式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11、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五、家谱制作软件4种常见家谱格式范本

1、输入用户名,密码完成系统用户登录操作。。

2、登录成功后弹出修谱王主页面,点击高级功能-家谱预览导出,弹出如下家谱信息展示页面。

3、点击欧式左右开,选择数据设置、显示设置、确定。。

4、点击牒记式右开、牒记式头像版右开、牒记式世代居上版右开,选择右边数据设置、显示设置、确定。。

5、点击十代图右开,选择版式、数据设置、显示设置、确定。。

六、家谱族谱制作常见的四种格式介绍

1、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绩等。。

2、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七、家谱族谱制作常见的四种格式介绍

1、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绩等。。

2、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八、请问家谱如何写才是正确的方法?

1、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九、新全的家谱格式

1、一样平常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

2、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

3、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4、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肯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5、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6、又称凡例,重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方式。一样平常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必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7、很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

8、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珍贵资料。。

9、重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笔墨等。。

10、以表现和夸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赞誉,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11、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紧张人物的图像资料,一样平常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12、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13、它重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14、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订的、用以束缚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紧张组成部分。。

15、其名称各异,种类许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16、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后代、葬地等,是家谱中紧张本质的内容。。

17、每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重要依据。。

18、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紧张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重要事迹。。

19、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20、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地步、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21、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22、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23、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24、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