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争对应的成语
1、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管制和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2、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出来的三十六条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下列战役中成功运用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之计的是()。
3、读音:(zhěngēdàidàn)
4、(3)巨鹿之战和垓下之战。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垓下之战,项羽自刎,刘邦获胜。
5、译文: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6、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7、有勇有谋、高瞻远瞩、久经沙场、视死如归、取义成仁
8、解析:本题为选非题。了解“投鞭断流”典故的考生可以直接选出。但相对于C项,A、B、D选项更加基础,可用排除法选择。淝水之战,东晋战胜前秦,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9、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率领其部落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一带)一举灭夏桀建立商朝的战争。
10、(擂鼓鸣金):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我今日传了将令,则要您记的叮咛:也不许摇旗呐喊,也不许擂鼓鸣金。”
11、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后一场。
12、炮火连天(pàohuǒliántiān)
13、C.琵琶曲《十面埋伏》反映了楚汉垓下决战情形
14、“莘莘学子”出自教育家吴玉章的《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莘莘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日本。”莘莘学子没有能对应的成语,只有根据意思自己对一下,比如:莘莘学子,游学成风;莘莘学子,孜孜求学;莘莘学子,殷殷求知;莘莘学子,灼灼其华;
15、(解析)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16、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7、干戈载戢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18、D选项中“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
19、四面楚歌(sìmiànchǔgē)
20、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为救宋国,在城濮(今山东甄城)击败楚军的一次作战,开创“兵者,诡道也”“退避三舍、后发制人”之先河。
二、战争对应的成语有哪些
1、译文: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光荣的。
2、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穷兵黩武、乌合之众、屡战屡败、
3、戎马倥偬〖解释〗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4、出奇制胜:①原指作战时运用奇兵或奇计;出敌人不意,制服敌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料的办法获胜。
5、春秋时期,晋、楚为争夺霸主而发生的两次战争。前598年,楚围郑3个多月,郑被迫投降。郑亡对晋是很大威胁,晋派兵救郑,但于前597年在邲(今河南郑州北)之战被楚打得大败。此后,诸多中国小原依附楚国,楚庄王遂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575年,两国军队在鄢陵(今属河南)再度交锋,晋胜楚败,晋的霸业又告恢复。
6、(拼音): huò jié bīng lián
7、(必不挠北):挠北:败北,作战失败。必定不会失败。《吕氏春秋·忠廉》:“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
8、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9、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10、(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图图四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战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1、(5)齐桓公、晋国军队
12、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从纯军事角度上看是打成了平手。而在政治角度上,仍然可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役。
13、C项:正确。琵琶曲《十面埋伏》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14、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的典故皆出自于此。
15、中国古代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战争呢?今天就来介绍一下。
16、下列战役与成语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
17、部编版:七上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18、(1)东周。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19、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
20、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三、战争相关的成语
1、攻其不备: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2、淝水之战,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3、译文: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4、步步为营: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也比喻行动,做事谨慎。
5、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6、(duǎnbīngxiāngjiē)
7、出自: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8、风声鹤唳:前秦苻坚的军队在淝水一战中大败,苻融战死,苻坚中箭,率领余兵逃回北方。当他们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及飞鹤的鸣叫,都以为是晋兵仍在后穷追不舍。后以“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9、D项:正确。“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时,前秦统治者苻坚亲率大军攻打东晋,先头部队被打败,他趁夜去前线视察,看到晋军阵容严整,连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不久,前秦军在淝水决战中被彻底击溃。“草木皆兵”也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0、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及的战争发生年代接近的是:(1分)
11、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12、(赤壁鏖兵):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13、(靴刀誓死):指战死沙场的决心。《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
14、(必争之地):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周书·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15、(烽鼓不息):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16、B选项中“阵前倒戈”——牧野之战即周灭商之战,在现河南境内,周攻打商都朝歌,商朝军队阵前倒戈。
17、(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本题考查中国史。
18、巨鹿之战,是在秦朝末年的大起义中,西楚霸王项羽联合各大诸侯,与秦将章邯、王离所率的四十万秦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经此一战,秦军主力尽丧,秦王朝名存实亡。
19、208年,孙刘联军战胜曹操。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20、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血战到底、骁勇善战、
四、战争对应的成语四个字
1、(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2、(3)图⑤和图⑥与哪两场战争有关?这两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东晋战胜前秦,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4、太元八年(383年)五月,桓冲倾十万荆州兵伐秦,以牵制秦军,减轻对下游的压力。八月,苻坚发兵长安,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开始大举南侵。东晋面对大军压境,任命谢石等人统帅八万士兵抵抗前秦。
5、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6、(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7、(5)秦朝终是在什么时候被谁灭亡的?秦朝的灭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8、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继之又道:‘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9、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10、(3)根据图请写出交战双方是谁?此战役的发生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释义: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指时时要提高警觉,
12、(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13、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作战区。
14、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5、(兵不厌诈):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16、(yǎngjīngxùruì)
17、下列古代著名战役与成语对应正确的是()
18、一夫当关: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19、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20、(旌旗蔽日):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战国策·赵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五、和战争相关的成语
1、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