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舍生取义文言文
1、我文天祥在大宋危急而力图恢复兴盛的时候辅佐宋朝,宋朝灭亡了,我文天祥应当尽快就死,不应长久苟且偷生。
2、汉献帝(刘协)迁都西京后。刘翊被举荐为计掾。这时贼寇猖獗,交通阻隔,很难通过。刘翊就晚上出发,白天休息,终于到达长安。皇帝下诏表彰他的忠诚、勤勉,特任命为议郎,调任陈留太守。刘翊将自己手上持有的珍宝全部分给了他人,自己仅留下车马赴任去了。出了函谷关几百里地后,刘翊发现一位士大夫病死在路旁,刘翊于是用自己的马换了棺材,脱下自已的衣服将死者收敛了。走了一段路,又遇到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在路上窘困饥饿,刘翊不忍心丢下他,便将驾车的牛又杀了,用来解除这人的困乏。大家都曾劝阻他,刘翊说:“见死不救,这可不是有志之士。”后来,刘翊同那些人竟然都饥饿而死。
3、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掾。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觿人止之,翊日:“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
4、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5、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元世祖派人告诉他说:“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来侍奉我,就任用你当中书省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灭亡了,只能死,不能偷生,希望一死就够了。”元世祖又派人告诉他说:“你不做宰相,就做枢密使。”文天祥回答说:“除了一死以外,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元世祖就命令他退下。
7、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扩展资料:《鱼我所欲也》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8、以:而。一言:指一句关系到正义与不正义的话。争:争论
9、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0、建宁二年遂2大诛3d人诏下,急捕滂5等。督邮6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9为我也!”即10自诣狱……母就12与之诀滂白14母曰:“仲博15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16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唯19大人20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23与李杜24齐名,死亦何恨25!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南北朝范晔《后汉书》)
11、A(“意”应为“猜测”)
12、是贵义于:贵,以…为贵
13、文言文是古代语言,与白话文有较大差异,阅读文言文,首先要扫除语言障碍,这无须多说。除此以外,由于文言文自身的特点,还决定文言文教学必须从多方面牢牢把握住语言这个抓手。
14、孔曰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就是说,志士仁人是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的。
15、”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
16、”上②使谕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
17、诸子散文。《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及其弟子以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18、不若:不如,比不上。
19、何为大丈夫文言文中突出舍生取义思想的句子是“威武不能屈”。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住在天下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能叫做大丈夫。
20、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二、舍生取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有所发展,突出了“义”。他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而在这四端之中,孟子尤为看重仁与义,他常常将仁与义并举,在面对生命与义的二选一时,孟子舍生取义。
2、投稿网址:www.yuwenxuexizazhi.com
3、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4、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5、A.季礼意其子相也意:明白
6、义不容辞 义愤填膺 舍身取义 侠肝义胆
7、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8、翻译:孟子说:“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9、 一人好酒,不能酒。一日,饮,醉。归,以手指天曰:此乃太阳也,抑或月亮也?
10、点击?初中语文?关注我们,并设为★星标★
11、孟曰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选择义。
12、第二天有大臣上奏说:“文天祥不愿意归顺,应当答应他的请求,判处他死刑”参知政事麦术丁极力赞成这个判决,元世祖就批准他们的奏议。
13、再说善待家人。想一想,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家人照顾好了,是不是每个人就都好了呢?这将是一个多么好的社会啊!虽然也只是“想一想”,还不太真实。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这么做了,做到了,它也就真实了。以上所说,为一般人的大义。而那些连自己家人都没照顾好,却要这个也帮帮,那个也帮帮。还闹得满世界都知道,让别人看起来感觉好像一大善人的样子。让我看来,却总有些沽名钓誉的味道!非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实在是我看不惯这类人的作态。
14、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⑤⑥
15、(3)不少文言词语在白话文中仍然使用,但它的含义已有变化。比如:《寡人之于国也》“弃甲曳兵而走”中的“兵”“走”,指兵器、跑,白话文中却指军人、行走;《论积贮疏》“罢夫羸老易其子而咬其骨”中的“罢”,是疲惫的意思,白话文中却是停止、罢免、完了的意思。应引导了解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在白话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借以懂得词义变化的道理,并学会运用这些词语。
16、力求与白话文教学“同轨”
17、解放前,由于国民d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18、(2)文言诗文中的句子,或史实、故事,白话文中已经概括为一个成语。比如:《伐檀》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白话文中概括为“尸位素餐”;《鱼我所欲也》中“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白话文中概括为“舍生取义”;欧阳修的小品《卖油翁》、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韩非子的寓言《扁鹊见蔡桓公》,白话文中分别概括为“熟能生巧”“黔驴技穷”“讳疾忌医”。应把文言文与白话文中相关语言材料贯通起来,便于学生从理解到熟悉再到学会运用。
19、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0、子曰: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穿得再刁,一砖撂到。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
三、舍生取义文言文
1、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称病卧床,不屈意接受朝廷的任命;河南种拂到颍阴任职,举荐为功曹,刘翊认为种拂是名公的儿子,接受了举荐。种拂清楚刘翊择时而出仕,的敬重他.阳翟黄纲倚仗程夫人的势力,想要把山泽占为己有。种拂召见刘翊.向他询问:“程夫人的权势很大,她在皇帝的身边,不满足他们家就恐怕被他们怨恨。答应了他们家就是侵夺百姓的利益,怎么办呢?”刘翊说:“不把名山大泽作为封地,就是为了百姓。郡守听从了他的要求,您就成为谄媚的人。如果因此而遭受灾祸,你的儿子申甫,将会得到更多的人的关爱。”种拂听从了刘翊的建议,于是没有给他。接着,举荐刘翊为孝廉,刘翊没有接受举荐。
2、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
3、首先,还是要继续自己的观点。大义者,首先要善待家人、善待亲友和一切身边的人。先把这些人照顾好,照顾好了还有能力去关心别人,再不妨伸伸手去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我认为不但要帮,还要认认真真地帮,真心实地地帮。有小能力要小帮,有大能力就应该大帮特棒,否则就是为富不仁。你对社会冷漠,是欠社会的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晚还不如早还,不然那利息也会压死你!
4、D.翊举上计掾举:举荐
5、“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折射出一种源远流长、亘古不变、关于生死的精神气节。
6、中考语文初中语文全6册文言文通假字+文中成语梳理,全是必考知识!
7、《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8、予子冠履:给你帽子和鞋。
9、明日有奏:“天祥不愿归附,当如其请,赐之死。
10、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言教学一度风行大讲文言知识,企图让学生通过不厌其烦地辨词性、分析句子结构来把握文言规律,一通百通。出发点虽好,终结果却是劳而寡效,于是文言知识名声一落千丈,现在似又无人问津。其实,对于培养阅读文言能力,文言知识还是很有作用的,不过仅起辅助作用。就是说,要在学生诵读了若干篇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才能进行文言知识教学,以利于学生把对文言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所涉及文言知识要力求简明、好懂、管用,渗透在提示、注释和练习中,让学生逐步积累,学会运用;要尽量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自求文言规律。如果遵循了这些原则,文言知识定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1、儒家历来重礼,这个礼字可是有的说的。礼是会意字,从示,从丰。丰字从豆象形,古代祭祀用的器,如果用于事神就叫礼。
12、司马迁选择接受刑罚,忍辱苟活,是否违背了孟子所倡导的“舍生取义”?请参读《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谈谈看法。
13、如使:假如,假使。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16、舍生取义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文名:舍生取义出处:《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创作年代:东周战国时期作者:孟轲用法:连动式近义词:以身报国、舍身求法、杀身成仁
17、这种对《鱼我所欲也》的“创造性解读”消解了经典的神圣感——当然,消解神圣感这件事本身是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因为“舍生取义”确实是一种极高的道德理想,但是不能因为这种理想难以实现而被污蔑为一种“谬误”。这样的所谓的“思辨”宣扬的是一种的是一种恶俗的“权变哲学”,有的简直就是“曲线救国”理论的翻版。还有些课堂刻意避重就轻,与学生讨论“珍爱生命”,看似客观辩证,实则离题。我发现,对于《鱼我所欲也》中的思想争议确实存在,而且处理方式各有不同。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呢?为了启发思考,我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了三个问题:
18、《宋史·辛弃疾传》:“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匄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
19、①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②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达③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④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⑤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⑥视没不救,非志士也
20、(1)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
四、舍生取义文言文荀巨伯
1、D(并非一直不肯)
2、(2)抓住词语的语境义,借以领悟诗文内容。通常说的词义,指词语的客观性、社会性意义,有人称为词典义;而处在言语作品中的词语,受语言环境的改造,还具有语境义,包含作者个人的经验。抓住词语的语境义,才能把握文言诗文的精髓。例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新”,古人注为“添”。“新”没有“添”的意思。不过“新”相对于旧,“新”是旧的延续,于是诗中有了增加乡愁的意思。这增加乡愁就是“新”的语境义,抓住了它就接近了诗的主旨。就阅读文言诗文而言,抓住词语的语境义比抓住词语的词典义更为重要。
3、(注)①拂,暠之子。②申甫,拂之子。
4、后来生战乱,当地的郡县发生饥荒。刘翊努力救济那些缺粮断粮的人,靠他而活下来的有几百人。同乡及宗族人中贫穷的人家,死了就替他们筹备殡葬事宜,孀居或丧妻的就帮他们操办再嫁或再娶亭宜。
5、”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6、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说文解字》说人是“天地之生,贵者也。”还说,凡是属于人的都从人。
7、《鱼我所欲也》讨论的是价值比较的问题,在孟子的价值体系里,大义的排序要高于生命。孟子的价值观是,“义”是一种高尚的追求,是一种高境界的追求。在这个价值讨论的问题上,孟子代表的是一种道义至上的道德倡导。在实际教学及观察中,我却看到很多令我匪夷所思的所谓“思辨性阅读”。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