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论语十二章注音版(精选57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12-30 08:44:35 浏览

一、高考必背论语十二章

1、(助记)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2、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3、以尔车来,以我贿迁。2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4、(答案)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学习态度)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3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9、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10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10、(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高尚的治国之道,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重要界限。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2、在《论语》中,“,”两句从生死角度表达了追求真理的决心。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4、(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15、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17、《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18、高中14篇: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19、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20、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二、高考必背论语十二章注音版

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

2、注释:三人:几个人,泛指多人。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3、曾zēng子zǐ曰yuē:“士shì不bù可kě以yǐ不bù弘hóng毅yì,任rèn重zhòng而ér道dào远yuǎn。仁rén以yǐ为wéi己jǐ任rèn,不bù亦yì重zhòng乎hū?死sǐ而ér后hòu已yǐ,不bù亦yì远yuǎn乎hū?”

4、(苏轼《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者:代词,......的人。

7、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8、好:喜爱,爱好。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方法)

10、⑦子曰:“譬如为山,未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11、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12、(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1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4、(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15、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6、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7、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8、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20、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三、高考必背论语十二章思维导图

1、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2、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3、(助记)孔子在这里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兴、观、群、怨”。

4、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6、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7、老高考必背64篇+新高考必背古诗文之《陈情表》

8、废话不多说,我们来学一学,七上论语十二章究竟是哪十二章。

9、乐:以......为乐趣。

10、肱(gōng):胳膊。

11、(译文)(1)孔子说:“做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2)孔子说:“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3)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道义,小人知晓的是利益。”(4)孔子说:“见到有贤德、有才华的人就想若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才华的人,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5)孔子说:“为人过于质朴,文采不足,则显得粗野鄙陋,文采过多超过质朴,犹如史官显得浮华。文与质合理配合,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8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3、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14、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15、《逍遥游(节选)》(《庄子》)

16、唐太宗有一句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得到论语十二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简介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思:思考,心里想。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17、(6)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抱负远大且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