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寓言告诉我们(精选91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4-02-03 10:04:02 浏览

一、掩耳盗铃的寓意

1、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2、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响声。

3、寓意: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

4、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5、近义词语有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反义词众所周知。

6、《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不管捂不捂住自己的耳朵,钟都会响,所以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对自己诚实,对别人诚实,如果不小心犯错了,也要主动承认错误哟。

7、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8、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9、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10、三大寓言家:①希腊的伊索②法国的拉•封丹③俄国的克雷洛夫

11、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

12、掩耳盗铃掩过饰非掩旗息鼓掩人耳目掩过(恶)扬善

13、故事就是这样了,到后,他也没有得到铃铛,反而别抓了。掩耳盗铃的故事及寓意3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14、(3)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15、意思: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16、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17、猜你喜欢: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尤为重要

18、他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一定听不见,就放心大胆砸起钟来。每砸一下,都要用双手捂住耳朵,待钟声响过后,才松开手再砸。这样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19、(3)(恶)人闻之,可也

20、(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二、掩耳盗铃的寓言告诉我们

1、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2、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3、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4、指导朗读。(我们再读一读文章,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5、“恶己自闻之,悖矣。”这位盗钟者到底“悖”在哪里?

6、范氏之亡①也,百姓有得钟⑤者,欲负而走,则③钟大不可负④;以锤⑤毁之,钟况然⑥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⑦掩其耳。恶⑧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⑨!

7、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8、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掩耳盗铃的故事及寓意2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为一中国成语,本义为偷钟的人怕别人听见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是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9、微博|搜索“学而思陈双老师”

10、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终便会自食苦果。

11、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12、市罢:集市散了。

13、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4、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15、注意字词(读音)履:lǚ边音,第三声

16、掩耳盗铃的铃竟然说得不是铃铛而是大钟!

17、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18、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掩耳盗铃”。

19、(1)逃跑(2)马上,立即(3)害怕,担忧(4)钟声

20、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三、掩耳盗铃的寓意20字

1、有一次,他看中了别人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铃铛制作得十分精美,声音也很响亮。

2、用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含贬义,用于批评场合。掩耳盗铃故事的寓意2掩耳盗铃的寓意:就是告诉人们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就如钟的响声一样,只要人碰了它,不管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发出声音的。

3、春秋时侯范氏被灭族,有个人趁机去他的家里偷东西,相中了一口钟。他本来想要背着钟逃跑,无奈这口钟形态巨大他背不动,于是这个人想到用槌子把钟砸碎。但是砸钟的响声很大,他担心别人听到钟声后会赶过来把钟夺走,就先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再去砸钟,以为这样做后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实在是太荒谬了。

4、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对于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引申到生活中就是弄虚作假的人虽然能够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他们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终还是会露出马脚的。

5、出自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

6、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7、《掩耳盗铃》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门口有一口大钟,就想把它偷去。可这钟太重,没法背走,他就取来一个铁锤,想敲碎后一块块偷走。可是还有一个问题,用铁椎砸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肯定会被人抓做的。他转念一想:钟一响耳朵就能听见,可是如果把耳朵蒙起来,就什么都听不到了!大道理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8、所谓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题材。

9、捂住自己的耳朵,去盗取别人门口挂着的铃铛,以为主人听不见。

10、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11、解释: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12、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13、译文: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却坏了事。

14、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15、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16、有一天,他听说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便急忙赶到范氏家去,想趁乱捞点儿油水。谁知范氏家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他好不懊恼,真后悔白跑这一趟。

17、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18、(2)担忧人家听到,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担忧自己听到(就捂住耳朵),这就大错特错了啊!

19、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20、宁(nìng):宁可。

四、掩耳盗铃的寓意15字

1、话说古时有一闲汉,看见别人家门口挂着一个铜铃,系来客用来叫门的。闲汉暗忖,这个铜铃如此漂亮,肯定是值钱的,何不夜来偷走,再去当几个钱。但细想铜铃一踫就响,如何盗之?继而思之,铃响只有耳朵会听见,何不捂住耳朵。是夜果去掩耳盗铃,被人擒拿。

2、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以前学过的……;课外看到的……;听大人讲的……)老师及时肯定:真不错,书上的东西记得这么清楚,还能让课外知识丰富你们的大脑。这都是学知识的方法!

3、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偷,这个小偷很笨。一天,他想要偷别人的铃铛。可是,铃铛是挂在大门上的,而且只要一碰就会铛铛铛地响。怎么办呢?于是他想:我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铃铛的声音了吗?这真是个好办法呀!于是,晚上,他来到别人的大门前,把铃铛拿下来,铃铛开始铛铛铛地响,他怕别人听见,马上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了。可是他捂的是自己的耳朵,只有自己听不见,大家都听见了铛铛铛的声音,跑出来,把这个笨小偷抓住了。

4、(5)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5、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

6、(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7、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范氏院里有个精美的大钟,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8、春秋时期,有个小偷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小偷使劲捂住耳朵发现钟声变小了。掩耳盗铃,就是指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去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9、《吕氏春秋·自知》中记述说,春秋时晋国六卿范氏被灭,百姓都跑到范氏家中拿东西,有人拿了一口钟,想背走,但钟太大,无法背走,便用锤子砸,结果钟发出巨大响声,那人担心别人听到来争夺,便捂着耳朵继续砸钟。

10、(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11、故事中的偷钟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盗钟的后果,但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

12、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13、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14、读音:yǎn ěr dào líng

15、掩耳盗铃的意思: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16、典故的意思是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17、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18、译文: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19、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20、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五、掩耳盗铃的寓意英文

1、之:到……去,往

2、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3、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4、(1)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5、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6、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

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8、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9、再读文章,理解内容。

10、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11、掩耳盗铃在日常生活中是错误的一种做法,只有真正认清楚事实,了解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断,这才是智者的做法。这个故事不是让我们学会如何避免被发现,而是单纯教会我们要客观认识世界万事万物,避免犯主观臆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