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卡夫卡作者简介(精选75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4-02-03 10:21:53 浏览

一、海边的卡夫卡免费阅读

1、两部长篇小说都是十分有思想性的东西,所以要带着思想去看。

2、死亡在村上的小说中总是经过了特殊的淡化,好像人生命中、身体里、灵魂里的东西而存在着,在他的书中令我们怅然的不是死亡而是消失。《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4读完海边的卡夫卡,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村上用平实的白描画笔描绘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其穿梭于两个境界:现实于虚幻。更多时候,两者的界限是无从定夺的。阅读的同时,我自己如同跟着穿梭于两者之中,不得自拔。

3、所谓事实就像埋没在沙漠里的城市。有时候时间越久,黄沙埋得越深;还有些时候,随着时间流逝,黄沙被风刮走,城市的轮廓就会越来越清晰。——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4、有兴趣就读吧..没兴趣就读自己原来喜欢的那类书。的确没有适不适合的说法,因人而异。不过我不推荐《海》或者较晦涩的名著,1000个看过的人不知道有没有二分之一个人稍微看懂了。摆弄着空洞名词却毫无想象力、以此来粉饰出一种所谓高雅品味的人倒多得让人厌烦。

5、至于中田一线,我的体会不多,暂时就不献丑了。

6、说实话,即使那样会互相伤害。

7、卡夫卡只有进入入口再出来,才真正地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他得到了某种救赎,尽管那些诅咒式的预言的确发生了。

8、小说中,佐伯痛苦得存活着,在踏入入口后的不久,她就已经静静的等待死亡。又或者,在踏入入口的那一刻,便已预示了她的死亡。在阅读前半部分小说时,我觉得,卡夫卡进入森林,便博得了成功:在那个世界,看来他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然后,当佐伯的生命在现实中完结,茍延残喘的在那个世界里命令卡夫卡回归现实。佐伯终究划开了自己的动脉,殷红的鲜血结束了她残余的半条生命,意味着她的终结,以及,她的痛苦的终结。

9、小说给我感触深的是人类在生存境界之间的选择。一部分选择活在残酷的现实中,任意随波逐流,无力逃脱。一部分人走进入口,在梦境办的世界中沉醉。还有一部分人,比如中田与佐伯,有意或无意的走进了那个世界,又眷恋现实。于是他们在现实中非同寻常,却在光照下投下了残缺的影子。

10、”可在山中我做什么好呢?“

11、我以前是这样活过来的,如今也只能这样活下去。——村上春树

12、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责任始于梦中”,喻体的本意是否人生无奈,梦—责任—梦,后还是责任呢?或许,人在短短的时光里面生存,一如匆忙过客般地在人间完成了他的使命,而恍如这个过程投下的便是人的匆匆一瞥。梦完成与否它的责任,来自责任的外力还是内心?表面还是实质?我想,这世界,有些的梦是虚设,而有些的责任也纯属浮浅。若说责任象奴役一般地实施,感觉到人生似如奴隶,只是在纯属愿意之间服役。小说假说有消极的一面,然而却是有着它的深广的含义。

13、一旦死去,就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了,这就是死亡的起点。——《舞、舞、舞》

14、说谎和沉默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里日渐蔓延的两大罪恶。事实上,我们经常说谎,动不动就沉默不语。——村上春树《听风的歌》

15、第卡夫卡的故事是有关成长的故事。他一出身父亲便向他施加了俄狄浦斯式的诅(甚至更为严重),并在他的成长中向他不断重复灌输这个概念。终导致他为了逃避这宿命而离家出走。然而,正如叫乌鸦的少年说的那般,命运之所以被称之为命运,就是因为它不可避免。

16、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7、画的主人:佐伯,曾经享有全世界幸福的女子,以为无法承受恋人的死去而跨入入口。从此不再回头,也无法回头。被显示束缚的人类又寻寻觅觅着令人向往的领域。苦涩的PARADOX。

18、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9、田村卡夫卡是我们每个人的凝结,我们都是田村卡夫卡的现实人。成长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有身体上的成长,同时也追求精神成长。每个人的人生不存在宿命,人生都是通过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我们要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中不免会遇到不顺心、有孤独,但这并不是让我们一蹶不振的理由,恰恰相反这些更应该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精神丰收。

20、”我不清楚活着的意义。”

二、海边的卡夫卡作者简介

1、说不定你会跟村上春树成为朋友,说不定你会发现你们有一颗相似的灵魂。

2、所以这些都是重要的事情,希望能帮到你。欢迎大家给我评论留言,谢谢大家支持。我就是我不一样的花朵。

3、价值观价值观是基于人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做出的认知与理解,当作品还没有被读者阅读时,在接受美学上它们只是文本,还不是作品,因而当题主作为读者已经具备了阅读前的前体验,即脑子里固有的价值观,本身就是会对作品坐车辨别的,因而我们也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4、该小说讲述1978年9月主人公为了寻找一只“特别的羊”而开始了旅行。线索是下落不明的“鼠”寄来的照片。主人公辞掉工作,与女友一同去往北海道。经过札幌,他们向着内陆十二泷町前行,“鼠”的父亲在那里买了一栋别墅。后来女友突然消失,而“羊男”出现在主人公的面前。它与前两部长篇《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一同被称为“我”与“鼠”的“青春三部曲” 。

5、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挪威的森林》

6、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

7、校园、社会,混居在太多虚无缥缈的规则中,感觉枯燥,庸碌,虚无。躲进自己的角落,停泊在属于自己的港湾,顿时感到安定和幸福。我不想离开,不想走出。但现实终究是现实,稍稍休憩后,如果不冲回外界,出口终将关闭。然后,你就想静静的在站台上,等着着一辆列车驶来,记载你的幻灭。

8、遇见就已是概率极小的事件一念之差彼此错过都会觉得这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啊——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9、有时候,昨天的事恍若去年的,而去年的事恍若昨天的。严重的时候,居然觉得明天的事仿佛昨天的。——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

10、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剩下来的唯独沙漠,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11、一条线是直子,渡边,木月。这条情节线虽然任然以爱情为主线,但其实隐藏的是对青春叛逆期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的批判,这几点在作者描述木月的死,大学的罢课,直子那种突如其来的抽泣,抑郁症中表现的极为丰富。

12、世界是隐喻——村上春树

13、我想起与小说同名的那幅画:海边的卡夫卡。一望无垠的大海,少年的背影。传递着静谧,或孤寂。少年面对大海,显得渺小。而他的存在却赋予了画面生气。人类与现实的抗衡,总是需要每一个人挣扎地寻求平衡点的吧。

14、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它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15、我还比较喜欢书中的卡夫卡的阅读的习惯,同时也呈现出日本与中国的国民的阅读习惯差距。有人做过统计:中国人平均每年只读0.5本,而日本人平均每年读40本。现在中国人普遍不读书,已经很让人忧虑了。那么业余时间中国人在做什么呢?大多数人业余时间在做什么?在打麻将!一个热衷打麻将的民族,怎么可能和热爱读书的民族相抗衡?

16、本书中对十五岁少年卡夫卡的描写较多,其中对卡夫卡的日常生活描写比较细腻。生活起居很有规律,即算在山中一个人独居也一样。早上按时起床,晚上准时睡觉,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这很难得。在国内像卡夫卡这样年龄的小孩,在学校生活起居有规律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放假回家,就像脱缰的野马,晚上很晚才睡,早上很迟才起床。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5+2=0”或“6+1=0”。在学校的五天或六天的教育,一旦回家所有的作用归结于零。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但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17、首先:《海边的卡夫卡》是的一部长篇小说,2003年出版。

18、我总觉得,单纯的活在现实中,被命运操纵,抑或活在虚幻中,让自己操纵命运都是不可取的。穿梭于两者之间,人或许能够获得轻松潇洒些。我在思索,村上是否想要借此表达:人,必须依赖与现实。即使跨过了入口,进入那片森林,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乘入口关闭之前返回,勇敢的面对残酷,承担痛苦。人定胜天?未必,人终究是被人操纵的,一股无形的力量,永远无法企及,不能战胜。

19、相信若是没看过这本书的人看了我上文的概述,一定会如坠五里云中,大呼“这都什么跟什么”。即便是看完了的我仍是心中疑云重重,久久不散。不过我还是姑且搞懂了几件事的:

20、肋骨成了牢狱,无故泪湿枕头,再也没有比这更精确的对初的爱恋的描述了。那种纯粹的原因不明的悲伤浸透了整个心灵和整个身体,初遇见爱的感觉便是:震撼。然而当人意识到为什么流泪的时候那种感觉或许已经退却了,这就是记忆的悲哀。然而村上的这部小说把它明明白白地点了出来:就是爱。再说一遍:爱情。

三、海边的卡夫卡章节

1、“尤其这首《D大调奏鸣曲》,难度非同一般。单独拿出这部作品的一两个乐章,某种程度上弹得的钢琴家是有的,然而将四个乐章排在一起,刻意从协调性这个角度听来,据我所知,令人满意的演奏一个也谈不上……因为曲子本身不。”

2、因为是写少年的经历,作者运用了想象,我喜欢书中人与猫对话中运用的隐喻。“猫”的随性的语言,让猫说人话,体现了作者的仿佛幼稚、仿佛智慧的一种想象、悬念。正因为喜欢,因而对于小说中细致地拟人化地描写猫的片段似乎看得比较详细。作者以猫作为人的写作对象,此技法是村上春树神奇想象力的一种手段,书中人物可以和猫说话,与猫和蔼地相处,如猫一样过着简单的生活。

3、逃避是我们面对糟糕生活的第一反应,但只要你会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状态一定不会一直持续,甚至过早得结束生活,现实会告知你这不是办法。但在醒悟这一过程中,受到善意和爱是很重要的,这是人间值得的说服力。卡夫卡有,他遇到了佐伯,大岛,樱花,还有旅馆前台,大岛哥哥。一点点微弱的星光点亮了少年前行的路。

4、大岛伸出手,温柔地放在我手上。

5、权当自己是块海绵,至于保存什么抛弃什么,日后在定不迟。——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7、故事是通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离家出走发生的事情为一条主线,还有一条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件离奇的事情为背景而展开。故事的发展错综复杂,但基本入情入理,其中有些方面神化了一些事情。在生活中绝无仅有的事情,在书中却起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作用,让故事继续进行下去。

8、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写,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只要你能读进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脉络,定会获益匪浅。下点功夫读一读卡夫卡是值得的。

9、2:而在少年的一次梦中,似真似幻中,醒来之后手上沾满了鲜血,而同时传来父亲在家中被人谋杀的消息。之后又是在晚上,与类似自己母亲的图书馆馆长的女士,在似真似幻中交合,至此,诅咒全部应验。书中后,主角回到正常生活,去学校上学。熟悉村上的读者应该知道,书中总是充满着各种隐喻,比如要拿回石头时遇到一个老者,老者领来一个精通哲学的妓女,讲着自我与他人的理论;比如会与猫交谈的老者,比如遇到的图书馆的管理员喜欢裸身睡觉的小木屋,以及他的哥哥,种种种种。

10、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污秽不堪的人。——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1、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处可去。若扔石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舞舞舞》

12、死亡在村上的小说中总是经过了特殊的淡化,好像人生命中、身体里、灵魂里的东西而存在着,在他的书中令我们怅然的不是死亡而是消失。《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10讲真,我看到书中百分之八十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不知道是要讲什么。但我总觉得后会把中田和卡夫卡串在一起,所以想一直往下看,结局并没有,所以看完又去知乎搜了一遍。明白这是十五岁少年的成长记,但我还是不明白这中间穿插中田和星野发生的玄乎事又为何,云里雾里。

13、小说的结局,一如既往的平实。和众多小说如出一辙,主人公辛劳地经历了风风雨雨,并从中成长。但不同于看ODYSSEY或是DRACULA,没有武力的战役,自己与自己的斗争更为艰辛。我想到的是秒速的结局,淡淡的,清澈的,透明的感动,随着耳边的钢琴曲慢慢散开,弥漫。

14、或多或少,任何人都一开始按自己的模式活着。别人的若与自己的差别太大,未免气恼;而若一模一样,又不由悲哀如此而已.——村上春树

15、虽说是本消遣性的小说,但是读书时也需要集中注意力,因为书中到处是隐喻以及充满了哲理的语句,需要用心去思考、理解。读这本书,让人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即村上春树思想的深邃,想象力的丰富、大胆、自由、飘逸。大家真不愧为大家啊!《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3暑假的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田村卡夫卡。

16、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失望。

17、就是这样的一片”世外桃源“,想来对一个力求逃避的人,这里一定是的藏身处了吧。但终他接受了佐伯的建议(抑或说命令),选择了回到现实。

18、绅士就是做自己该做的,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

19、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0、我并不是那么坚强的人。并不认为不被任何人了解都无所谓。我也有希望互相了解的对象。只是觉得除此以外的人纵使只对我有其程度的了解,那也莫可奈何而已。我放弃了。

四、海边的卡夫卡全文阅读

1、同情自己是卑劣的人做的事。

2、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3、人生,需要一场远行。所有的行走和相遇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灵魂变得轻灵也变得纯白。那些心中无法放下的黑暗,那些无法对人诉说的痛苦都会随着不断前行的脚步和时刻变幻的风景而被悄然放下,像是“乌鸦”身上的黑羽,终随着成长而逐渐蜕变。我们一直寻找着的,或许是梦、或许是痛苦的根源、或许是恐惧的虚无。每一次勇敢的迈出的每一步,每一句不再低头说出的话语,每一张陌生却亲切的笑脸,每一个只是因为爱的关怀,冲刷着的,是内心一直深藏着的痛苦和孤独,是强迫自己的成长和告别,是一直想要找寻却被深埋着的爱。

4、第这部小说让我想起了许多村上之前的作品。比如佐伯的自白:

5、”且听风声。“他说,”我经常那样。”

6、而“看画”则更复杂一些。我们记得的是书中描写看画细致的是作为幽灵的少女佐伯,书中有那么一段:

7、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后街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女孩算不得怎么漂亮,衣着也不出众,脑后的头发执著地带有睡觉挤压的痕迹。年龄也恐怕快三十了。严格说来,恐怕难以称之为女孩。然而,相距五十米开外我便一眼看出:对我来说,她是个百分之百的女孩。从看见她的身姿的那一瞬间,我的胸口便如发生地鸣一般地震颤,口中如沙漠一般干得沙沙作响。——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8、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而杀父的预言似乎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9、讲来讲去我觉得还是得回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结论上,如果你读了一小时,觉得实在看不下去,那就算了,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甚至想了解的更多,我推荐一本叫做《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书,里面有这个人更多的价值观。

10、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村上春树《舞!舞!舞!》

11、当然,作为小说,必须以情节取胜。村上用了标准的卡夫卡小说叙述的风格,情节还是较为引人入胜的。

12、“我出生于离这里很近的地方,深深爱着这座房子里生活的一个男孩儿,爱得无以复加。他也同样爱着我。我们活在一个无缺的圆圈中,一切在圈内自成一体。当然不可能长此以往。我们长大成人,时代即将变迁,圆圈到处破损,外面的东西闯进乐园内测,内侧的东西想跑去外面。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当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未能那样认为。为了阻止那样的闯入和闯出,我打开了入口的石头。而那是如何做到的,现在已记不确切了。总之我下定了决心:为了不失去他,为了不让外面的东西破坏我们两人的天地,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要把石头打开。至于那意味着什么,当时的我是无法理解的。不用说,我遭受了报应。“

13、“看画,”他说,“听风的声音。”

14、我想,这是一种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飞沙走石也好,舒心惬意也好,我们要做的只是侧耳倾听,如是而已。这也像极了村上一向的“游离于社会之外”的风格。

15、好的证明,便是书中所引的另一作品,夏目漱石的小说《矿工》。它讲述了一个富家公子,由于闹出爱情风波而离家出走,结果在漫无目的的游荡之后,居然到某个铜矿当了一段时间的矿工。经过极可怕的劳动之后,那个公子还是离开了,“至于主人公从那场体验中得到了什么教训,生活态度是否因此改变,对人生是否有了深入思考……凡此种种作品都没有写”。村上将D.850与《矿工》联系在一起,真是极为精湛之笔,因为末了,田村卡夫卡君离开时大抵也是如此。《海边的卡夫卡》的世界充满意想不到的枝杈,每每总是充满了隐喻,然而《D大调奏鸣曲》所隐喻之集中者,恐怕仍旧是少年整体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