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感悟50字(精选56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4-05-06 11:09:08 浏览

一、道德经感悟100字

1、所以,老子姑且用“道”来代表万物的起源。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道”的规律一步一步逐渐发展,于是有了精彩的世界。

2、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我一看卷子,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哈哈!太简单了,我准能得一百分!于是,我急急忙忙地答完,也不检查,就得意洋洋地交了卷子。还暗暗地嘲笑同学像蜗牛一样慢。第二天老师说:“大家考得很好,刘恺溪100分……”我伸着长长的脖子,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着急地盼着喊我的名字……徐嘉88分!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吓得目瞪口呆!我蒙了!这时,我感到老子爷爷贴着我的耳朵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顿时明白了:要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

3、道,是悟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真有点“玄而又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其实,从全书来分析:道,指的是自然的规律,引申为事物的原则、方向等等。不管怎么样,遵循自然规律、把握事物的原则和方向总是没有错的。

4、道是阴阳,是相互综合,不仅仅应该突出一点,所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12个字讲的是处理问题的方式。阳讲突出,阴讲收敛,锋芒毕露的人长久不了,树大招风,所以应该也懂得收敛。

5、其十《道德经》又是百科全书,涉猎政治,军事,外交,治学,自然科学,水利“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哲含处世之道。

6、这一章核心在“冲”,冲的两点放平就是冲就是二中,这两点代表阴阳,一阴一阳之为道,任何一件事需要站在正反两方面看,在两者结合和运动的过程来看,这也是现代哲学研究的最高规律:对立统一。有了这个思维方式,就可以站在一个更好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阴阳相互中和,相互转化,很普遍,其作用是无穷的。

7、水,是不争的,遇阻就绕行,却能奔流不息;水,是低调的,专往低处走,却成就了“海纳百川”的奇观;水,是坚强的,可以仍受高温化为蒸气,可以忍受寒冷结为坚冰。水,几乎无所不在,高山平地都有水,植物需要水,动物需要水,人也需要水。

8、学习《道德经》的感悟:所谓不争就是双方都知道彼此的斤两,所以不争。争的情况只有一种情况:有且只有一方不知深浅,一定要争。是有人一定要跟圣人争,圣人不争不是争不过,而是没必要。

9、老子的《道德经》中,说“道”是空虚无形,但不是空无所有。如果从物质层面而言,创万物的(自然界)是“道”,由自然之道引申到治国之道,再回归到个人的修身之道,可以说“道”的作用是巨大的。支配一切事物,是一种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力量。

10、其五为人之道,如“上善若水”体现了人以善为本,有着“福缘善庆”的哲学思想和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从悠久的历史到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都受到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思想的影响。也是为人处世,与人为善的友好和谐社会,和谐共处,和谐家园的重要体现。

11、其四为官之道,体现在“柔弱胜刚强”的哲学理念,为官一任,“善用人者为之下”“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用谦虚,用柔心,用智慧,心术,去做官,去为民服务。

12、《道德经》里还讲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它让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

13、《道德经》第一章的核心内容讲的是“有”和“无”强调“无”的意义和作用,看不见的更重要。第二章主要讲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上的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第三章老子主要讲看待事物不应该只看到一面,也要看到另一面,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尺度的,把握不好这个度事情就会转化到相反的方面。

14、其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全文的引子,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概括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无论是如何表化都是有其自然规律可循。

15、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向善(对善良的人善待他,对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谦卑(要能如水的品质)、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贫乐道,放下名利、放下虚荣、放下固执,多一些知足、宽容和快乐)《道德经》读后感4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发育,自然界草木的荣枯,潮起潮落,昼夜的交替;动物界的弱肉强食;人类的演变,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道”。

16、道德经大意是以天道推人道,从自然规律出发,引申出圣人之道进而再引申出为人之道,道德经是中国人性格形成的极为重要的根源之不管你看没看过道德经,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的有道德经的影子。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悟,道德经的理解千人千面,所有研读道德经的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也不可能相同,想要了解道德经,最好还是每天花一点时间来看一看。

17、我一个小小的女孩儿,为什么喜欢洋洋五千字的道德经呢?因为背经诵典,就可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还因为“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两千五百年前,他写下了道德经。这本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受益。连鲁迅和爱因斯坦都喜欢道德经呢!这本书里有许多经典名句,经常萦绕在我的耳边,激励我不断前进。

18、以上是我对“道经”总的认识,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的感悟认识。

19、处世的学问。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世上最高善。水能乐意使万物滋长,并不与万物竞争。水又能甘心居众人不愿意处的位置,并无怨言,这才是最接近的道

20、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不断地用这句话警醒自己。《道德经》读后感5每个人都想从书本中汲取点什么,不同层次的人考虑会有所不同。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我的眼光从当今移开,去古书中找寻。读点自己不懂得东西,了解一些高深的理论,以期提升自己的素质。经朋友的推荐,找到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道德经解读》,试读之后,虽不甚理解,仅得皮毛,但坚持静静看完,零散地记载了些东西。结合现实,生发些个人的东西,为我所用。

二、道德感悟50字

1、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是书法作品中最多见的,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一个境界。这四个字包含了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包容”及“不争”的思想。水,是柔弱的,没有石头的坚硬,却可以水滴石穿;

2、是啊!水看起来是最柔弱的东西。如果你正确的利用它,它就会给人类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击它,你还不一定能胜利。人们说的“洪魔’’就是它。

3、什么是“道”?自从学了老子的《道德经》以后,我明白了“道”。原来,“道”就是规律。

4、道,要效法自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违背事物运行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个原则,就会遭受报应。比如乱砍滥伐就是导致水土流失、胡乱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导致疾病增多等等。所以,“道法自然”四个字价值连城,值得一生牢记。

5、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其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全文的引子,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概括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无论是如何表化都是有其自然规律可循。

7、其六“道法自然”的规律,体现了遵循自然规律,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冠肆虐,自然灾害频发时期,只有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让自然界和谐共处,共同生存,才能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收获成功。

8、“道”,是对付应变之术,是法则和智慧,是自然规律。“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说的,它一落到语言上,人就无法理解其超越形象的内涵。”就大的方面,老子的治国之道是清静无为的统治方式,就个人而言,我们该成为一个有“道”之士。

9、其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勤奋理念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尤其是目前社会浮躁问题,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如果深刻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能务实高效的做好本质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家庭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10、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的起源是什么?世界的精彩是如何演变过来的?世间万物总有个源头,但谁也说不清那个源头是什么。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万古的难题。

11、道法自然。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道要效法自然。自然的伟大在于它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偏不倚地运行着,没有一点私心。自盘古开天,一片混沌,天地分开孕育万物。日升日落有规律、打雷下雨有规律、生长凋零有规律、物种更替有规律,一切都按规律办事。

12、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已经大不如20郎当岁的年轻人,越发理解了记忆经典名篇文章的重要性。建议喜欢吟诵《道德经》朋友们尝试背诵全篇。

13、周末闲来无事,随手翻看当年买的《道德经》,曾几何时自己也曾熟记部分段落,而今长时间未再背诵已经忘记了好多,特意整理分享出来,和你一起温习古人的智慧。

14、所以,人要向水学习,包容一切,因为不争而化育一切。懂得了这四个字,做人就不会那么多棱角,做事就会懂得迂回,人生就会懂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顺势而为。

15、《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16、春天小草发芽了,到了冬天就会枯萎,而它却把种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静静地等待来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为地壳的运动而涨落;白天昼夜因为地球的转动而规律的更替……

17、一点点的雨露汇集成了小溪,小溪汇成江河,江河汇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为它的谦逊和自强不息变得强大了。水,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无所不能克。天下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18、其九“生而不有,”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教育学习,对子后代的影响也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19、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全书的开篇,也是所有阅读《道德经》的人最难以理解的一句话。一般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那反过来,如果不是一般的“道”,是不是就无法表述呢?

20、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三、道德经体会与感悟

1、学习《道德经》最深的理解与感悟:宇宙世界是物质与精神共同存在,物质是精神的本体,精神依存在物质之中而共同的存在。亦即,宇宙万物的物质性内在与外在存在阴阳行为原则之德的精神性,也就是,道之性中存在德,而道之德之行,就是道之善或道德理性,道德理性具有自然价值取向客观行为规律。

2、用道的思维方式理解事物解决问题

3、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已经大不如20郎当岁的年轻人,越发理解了记忆经典名篇文章的重要性。建议喜欢吟诵《道德经》朋友们尝试背诵全篇。

4、世间万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规律不停地循环变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规律。在七十八章中有这样二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道德经》第八章感悟——水之道亦人之道《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之性,至洁,至仁,至善,至德,至道。人做人处事应该如水的七个善性。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水,以柔克刚,不与争锋,利他。若做到这些,人生自然圆润通达,功德圆满。

6、其七“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博大情怀,体现了人的道德情怀,思想境界,生活理念,慈悲善终的崇高处世哲学思想,也同样影响我们的思想和理念。

7、易经和道德经先读道德经,易经放在最后学,先学习道德经的好处是可以找到点感悟后再学易经,不至于思想空洞,可以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读古籍,来感悟古人的智慧。易经放在最后学是因为易经是群经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所以放在最后学可以加深对其他经书的理解。

8、其三主要思想体现:如为政之道,清心寡欲的理念,治国理政需要大公无私,有权不存私心,一心为民。

9、代表着循环往复。正确的事情循环往复地做,就会出好的结果。错误的行为循环往复地做,就会带来坏的结果。比如:“事不过三”、“一而再,再而三而竭”等等。所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就造就了万物。

10、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11、《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道德经》读后感2看到新华网发的这尊老子金像,我激动万分!因为我从三岁起就背诵《老子道德经》了。如今我对这本书还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12、其二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创始人。其代表思想就体现在《道德经》里,全文五千多字,对整个社会,人文,哲学,伦理,处世,为官,为政,为人,都做详细的论述。

13、道德经第八章,用自然界的水来比喻高尚的品格,教育引导大家追寻如水般的大道。道德经第九章感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纯则无友;所有的事物发呢到极端必然会要向反的方向发展。任何事情又都要有个度的掌握,过之则不及。

14、老子,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国。本姓李,名耳,李聃是他的称,而老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曾做过小官,职位不高。这和传统的文人没有太多的不同,后来辞官归隐,生活平静,精通修养之术。据说活了200岁,是道教的开山鼻祖,都尊他为太上老君。他的哲学思想与其他的伟人有太多的不同,我们总说自己缺乏信仰,那么什么支撑我们活下去。“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想探寻一下“道”为何物。

1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阐明了不争的智慧,避免自己做“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

16、道德经是老子写的著作,他的智慧源于老子,老子根据一生的感悟写下的,所以说老子是圣人,而道德经需要我们慢慢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