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完整版【精选100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2-12-17 11:41:44 浏览

一、论语全文完整版

1、试译:孔子到武城,听到传来弹琴唱歌的声音,就莞尔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子游回答说:“起先言偃听老师说过:‘君子学道就爱护人,小人学道就好管理。’”孔子说:“同学们!言偃的话在理啊。刚才我那话是开玩笑的。”

2、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6、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7、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二十卷为: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9、试译: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因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10、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2、5公山弗扰以费(bì)鄪畔叛,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13、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14、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5、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6、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7、听读名著:孔子《论语》乡党第十

18、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19、28子曰:“君子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20、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二、论语电子版全文免费

1、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4、宪问第十四(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5、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7、敝緼袍:敝,破坏义。緼,乱絮。古无木棉,袍皆以絮。絮之好者称绵,如今之丝绵

8、试译:孔子说:“一个士光想着小家,就不配做士。”

9、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10、试译: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听到后,说:“将来可以谥号‘文’了。”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3、声明:此资源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分享!如原作者见到后认为不妥,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14、听读名著:孔子《论语》尧曰第二十(完

1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6、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听读名著: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

19、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0、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三、论语十二章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3、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4、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此文出自春秋末期·孔子所著的《论语》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7、13陈亢(gāng)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gāng)退而喜曰:“问一得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8、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欢迎热爱学习的小伙伴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一起自我提升,一起互相帮助,一起长成更的自己!!

11、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2、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3、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

14、子曰:“君子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5、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16、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17、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8、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19、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20、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四、大学原文完整版

1、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4、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5、试译: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6、试译:曾子说:“堂而皇之啊子张!很难和他共行仁道。”

7、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8、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9、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10、6长沮(chángjū)、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欤?”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人之士也,岂若从辟避世之士哉!”櫌(yōu)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1、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12、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5、泰伯篇第八 ,共21则。

16、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翻译〗

18、试译:孔子说:“礼节礼节,就是说玉帛迎来送往吗?音乐音乐,就是指钟鼓敲敲打打吗?”

19、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0、试译:孔子说:“孝顺啊闵子骞!他父母兄弟夸他,别人都不怀疑。”

五、《论语》十大名句

1、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2、试译:孔子说:“君子考虑道行问题,不考虑饭碗问题。耕地的不学道,也没饭吃,学道的却有俸禄。君子担心道行不足,不担心钱财不够。”

3、试译:孔子说:“大家讨厌的,一定要考察;大家喜欢的,一定要考察。”

4、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驰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6、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7、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9、试译:孔子说:“才华够了,爱心不够,虽然得位,也必定失去。才华够了,爱心够了,办事不严肃,百姓就不会恭敬。才华够了,爱心够了,办事严肃了,举手投足不合礼仪,那还是没完全到位。”

10、翻译: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1、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之人。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1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14、zǐyuē:“wúshíyǒuwǔérzhìyúxué,sānshíérlì,sìshíérbúhuò,wǔshíérzhītiānmìng,liùshíérěrshùn,qīshíércóngxīnsuǒyù,búyújǔ。”《wéizhèng》

15、25首经典诗词,开头第一句就是名句,带着孩子一起读

16、试译:子贡问怎么搞政治。孔子说:“粮食充足,兵力充足,民众信任。”子贡问:“万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先去掉哪一个?”孔子说:“去掉兵足。”子贡问:“万不得已再去掉一个,先去掉哪一个?”孔子说:“去掉粮足。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政府得不到民众信任那就没法立足了。”

1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19、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20、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