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阳明名言赏析
1、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2、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
3、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这些造假计谋不以为然,他们问王阳明:“这有用吗?”
4、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5、参破生死,尽性知命
6、人生启迪:傲,不过是因为一份我执。人们为什么要亲近一个我执太深、戾气太重的人?无人亲近,又怎么生存、做事?更重要的,我执是一条深深捆绑着自己,让自己画地为牢、坐井观天的绳子,使自己沦陷在暗无天日、走不出去的苦之深井中,还误着自己。
7、习传录中有句:“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8、知轻傲处,便是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9、“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10、《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11、第二层是说,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12、解析: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13、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1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15、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16、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17、王阳明在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三点,为世人称道。理学发展到他的时候,又称「心学」。
18、悦读阳明|阳明心学进阶读本:阳明学派
19、王阳明名言十:“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0、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也一直相信“抬头三尺有神明”,所以做人做事始终怀着敬畏之心。
二、王阳明经典名句解析
1、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
2、解析:王阳明继承了孟子思想中的精华,他说良知良能人人皆有,圣人和愚夫身上都有。圣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
3、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4、他一身正气,喜欢做那些看似“无用”的小事,不喜欢应酬和客套,在演艺圈那个大染缸里他无疑是一股清流。
5、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人生启迪:获得成功的办法有很多种,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简单、取巧的成功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在身体力行上下功夫。要想保持成功,则需要德行作为底子。德行合也是一种知行合也是一种更高明的知行合一。
8、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9、首先,王阳明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他承认客观存在。王阳明的 心外无物 并不是否认客观存在,而是说如果这些东西与我们没有联系,那么它们对我们就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当它们被联系起来,才会有很大的意义。
10、0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11、 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
12、这句话也表明儒道佛存在融合的趋势,此句说得很好。儒学说到底就是这个一生万物,而万物又同归于一。这个一看似简单,实际却又难。因为理解透这个不仅需要在理论上分析透彻(看懂浩瀚的儒学著作可不简单,其中包括了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而且在自己的实行中也要遵行这一天理,这又显得难上加难了。
13、“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先哲论述的重点议题。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学者们普遍认为“学问”是“知”, “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
1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5、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16、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17、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
18、学问、修养都是十分实在的东西,以务虚的精神做不好扎实的学问。学者首先得安于无名,强化自身,直到自我的光芒自然外露,名声自然一点点到来。
19、解析:虚灵原指宇宙世界初的一种朦胧,混沌与原始的状态。从人的角度来说,虚灵指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一个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种境界,风格而存在。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20、真正善的人,必是极为孝顺的。
三、王阳明经典名言名句
1、少一些机心,少一些痛苦
2、为学应当反身自省。若只是责备他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若能反身自省,才能见到自己有许多没有做到的地方,哪里还有工夫责备别人?
3、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4、知行合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5、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6、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燥不安,那么就静坐。如果不想看书,必须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7、人生启迪:能够看到自己的轻浮傲慢,那么此人还算有救。如果还能反省自己的轻浮傲慢,并着手破除,那么他正在得救。这,其实是为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人生,打开一条通过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8、王阳明,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圣人。
9、心学大师王阳明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等等。但我认为在王阳明的众多名言中,“知行合一”为突出。
10、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11、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12、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13、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15、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从开头到“从事之不为士乎”为第一部分。写方麟由士到商,又由商转为从事的经历,通过与其朋友的一段对话,反映了主人公对士、商人和做从事(僚属)等职业的态度和认识。方麟开始是读书人,一心想读书考科举。后来跟随他妻子姓朱的娘家人居住,朱家原来就是经商的,方麟也就放弃读书而去经商。再后来,方麟又在其妻家人的劝说下,做了别人的“从事”(僚属)。方麟朋友对弃土从商以及去土当你属不理解,代表的是中国古代以士为贵的四民观,说明当时传统观念在一部分人中仍较顽固。而对朋友诘问的回答,作者都用了一个“笑”字,传神地反映了方麟对士、商、从事各业的态度和认识。“笑”,说明他的淡然;而淡然,表明社会上不以从商和当僚属为贱已经成为普遍的价值观。
16、若是喜欢,点个“在看”
17、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18、若是做学问以哗众取宠为目的,便无法从枯燥的根基做起,华而不实的东西,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且,人被名声左右,难免行动说话都不是出自内心,总在考虑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什么影响,结果就是“闻誉而喜,闻毁而闷”。
19、人生启迪:是非善恶,只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动。一切功名利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等状况都是经常发生的。能看到这一层,就能把那些缭乱自心的东西,看淡些。
20、动亦定,静亦定。
四、王阳明名言解读
1、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2、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
3、人生启迪: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这是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处处受其牵累。摆脱这些,就是王阳明所说“减”的功夫。减到后呢?就是回归自己的本心。本心是简单的,因为是轻快的,洒脱的。
4、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5、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的睁开眼,“啊呀”一声。
6、人要懂得敬天爱人,不是说没有人在场的时候你就可以作恶,你就可以为所欲为,这种行为迟早会害了你。如果你敬天爱人,只要你坚持走正道,世界上有千万条路,都是你的正道。
7、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8、他的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他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9、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10、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这样就不会过分的责备别人,而对自己要求严格。
11、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寂然、专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12、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知道“圣人之道,我心自足”,在极度入静状态中就会找到“良知”,良知即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
1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4、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15、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果。
16、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17、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18、人生启迪:世间的事,纷至沓来,只有做到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在生活中,同样多的事情,有人焦头烂额,有人却泰然处之,就是因为生活的智者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闲静淡泊的心,寄寓灵魂,即使因忙碌而身体劳累,仍然能够洒脱自在。
19、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20、人生启迪: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五、王阳明名言名篇
1、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2、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3、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6、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即“吾心即宇宙 ,宇宙即吾心的观点”
7、人生启迪: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8、▲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内乱,江西剿匪,战功赫赫,有“大明军神”之称
9、这次疫情中涌现出的“钟南山、李兰娟”等凡人英雄,让我们感动和膜拜的是一颗救苦救难的大爱心!
10、心即天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11、王阳明去后,抑抚并举,打击西部,几个月就消灭了湘、粤、闽、赣四省边匪,这些土匪猖獗了十几年,被王阳明这么搞了。
12、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不存在于我们的心外,而又一定要说穷尽天下的事理,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心中还没有足够的良知,而必须向外寻求天下众多事物的道理,用以弥补增加我们心中的良知。
13、以下摘录,皆出自王阳明《传习录》等著作。
14、人生启迪: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一个人心中充满机心,就会因机心而衍生出困难、恐惧、怀疑、绝望、忧虑等情绪。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这些,境地怎会不悲愁、痛苦?人生如白驹过隙,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很快就流逝了。心灵空间需要自己去经营,机心太多、太重,心灵哪还有空间去承载别的呢?
1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6、人生启迪: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遗憾,其中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募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时机。甚至当双亲已离你而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17、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原本就是古人的意思,今人将其分作两件事去做,其实违背了古人本意。古人认为“知”存在于“行”中,“行”也存在于“知”中。而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则是因为世间总有一些无知的人,所以要既不陷入妄行,也不轻视实践。古人为了防止世人陷入虚妄,同时也为了补偏救弊,不得已只好必说一个知,方才行得是,又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18、人生启迪: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能不自取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辱,并不使自己处于困顿疲累、痛苦挣扎的境地。这就是自知之明,即使做不了大事,可是心是大的,境界是大的。
19、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20、外求无尽,唯有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