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良心一一辛弃疾印象八百年之后,我在这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 里听到:有人用一章四节的篇幅,说你的故事。(寨主点评:采用对话体,以第二人称写作,拉近了距离,也便于抒情。)说你 14 岁就两次跑到燕山看地形,以图一雪国耻;说你弱冠之年揭竿而起,金戈铁马,气吞如虎:说你率五十轻骑直入五万兵马的敌营,生擒叛徒,押至临安处死……这一节,你说的神采飞扬。(寨主点评:这一段叙述了辛弃疾早年从军的经历,文字简约,灵动,文采盎然。)可那毕竟是南渡前的旧事了,再下来,就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用不着你说,我也听过几次。听说你笔势浩荡,九论九议如珠若玉似美芹,(《九论》《九议》都是辛弃疾的作品)然而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当权者文恬武嬉,无动于衷。而你又偏不通情趣,不长媚骨:又是归正之人,(寨主点评: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归正人,南宋朝廷表面上运用,但暗地里多有猜忌,因此大都授予闲职,这也是辛弃疾得不到重用的原因之一)身份不清不楚,终至于被那些弄权之辈,始之以排挤,继之以弹劫,一次次罢了你的官。入仕五年,你三起三落。都说你一生以气节自负,用功业自许,你把所有的雄心旋成箭尖,直瞄准淮河以北;组建飞虎军(辛弃疾提议创办的精锐军队,类似于今天的特种部队),论计鹅湖会(宋代有过两次鹅湖会,第一次是朱熹陆九渊等人,第二次是辛弃疾陈亮等人),也为北伐不遗余力,只是你来回辗转的足迹,只能是建康,潭州,福州,鄂州;你每到一处,无非是补缀着半壁剩水残山,而淮河以北,对你,对南宋既是天涯了。你无所遇合,所以你无所作为,即使你武艺勇冠三军,即使你文章光芒万丈。长安父老,新亭风景,还是依旧。(这里用了“不见长安”和“对泣新亭”两个典故,让语言颇有内涵)而你万字平戎策,只换得东家种树书,(巧妙化用辛弃疾的诗词“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一次又一次,给打发回老家,蛰居带湖。(寨主点评:带湖,在江西上饶,辛弃疾长期隐居在此,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听说你归隐生活并不清苦,你何不求田舍,去呼酒买醉,何不相对南山,诗文风流。其实那些仕宦生活也容易打发,只要你留意在舞榭歌台,着意于酒朋诗侣,岁月优游之中,杭州,又何妨认做汴州。(后一句话化用了林升的诗词“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可惜你那英雄之才搁不住,忠义之心放不下,刚大之气抑不平,你终于抒发于心,倾注于纸,握一管如椽之笔,蘸那腔似潮之血,把本风流的一代词史,涂抹得慷慨悲凉,让人从南宋一路吟来,流行成普及读物。(寨主点评: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则言。辛弃疾内心愤懑,于是发言为诗,遂成一代词宗。)于是,你留住了生前身后名。只可惜不是勒石燕然(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表示建立军功),不是饮马黄河(“饮马黄河”,出自《史记·晋世家》: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后来用“饮马黄河”来指代建立战功),不是痛饮黄龙府(《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甚至风波亭都不是,你所有的,你驻留的,无非是那些参差不齐的长短句。但我依然看到一颗火一样炙热,海一样深沉的,南宋的良心!(这种良心,源自真切而又深沉的报国之情!)寨主总评:全文采用对话体,形式新颖,抒情自然而又真挚。对于辛弃疾生平事迹,能够信手拈来,巧妙化用,展现了深厚的阅读功底。行文时,语言简洁、灵动,写出了文采。诗词的化用让全文古朴厚重,典故的妙用进一步增添了底蕴。总之,全文出色,是一篇值得学习借鉴的经典范文!
2、辛弃疾的生平简介20字你以为辛弃疾偶像只是个作词人,其实他还是个刺客。162年,23岁的辛弃疾带着50人直奔敌营,不仅毫发无损,还在5万大军中活捉了汉奸张安国偶像。作为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断背山》一直是我的爱。“醉烧烛看剑,梦回吹号角连营。八百分下主,五十弦过长城,沙场秋点兵。"我以为只是辛弃疾在吹牛,没想到在历史上,他真的能出得起一句话——“文能能提笔安身于世,而悟能能横刀抓叛贼。”这件事发生在1161年。当时,徐进正处于内乱之中,但突然入侵了南方的宋朝。辛弃疾一怒之下,起兵与两千叛军和徐进的军队作战,打了几个胜仗。从此,他加入了当时强大的球队——山东耿静偶像队。然而没过多久,他就被出卖了。假尚义端趁尹达熟睡之际,偷走了他,然后直奔徐金国的阵营,企图邀功。辛弃疾大怒,独自去追了2天,第三天带回一个人头。162年,汉奸张安国杀了耿静,起义军瓦解。据文敏·公基说,23岁的辛弃疾怒不可遏。他带着50人组成敢死队,直奔8金金军的营地,去抓汉奸张安国。当时至少有5万游牧民族。50对50000,无论你怎么想,都是一场败局。但辛弃疾一马当先,毫发无损。他直接在敌营里活捉了张安国,带回来了。不仅如此,他还顺便调转了徐进的数万将士,一起向宋朝投降。果然英雄生少年。可惜才华横溢的辛弃疾并没有得到新皇帝的重用。宋高宗偶像赵构退位后,辛弃疾被边缘化。宋孝宗圣像没有给他带兵的机会,辛弃疾日渐消沉。41岁时,辛弃疾被罢官。他找了个庄园,取名“稼轩”,自称“稼轩居士”。他在家里度过了20多年,却始终没有忘记北伐。"谁问:廉颇偶像老了,还能吃吗?"这是辛弃疾著名的《永不遇乐》,这首诗是他66岁的时候写的。1207年,辛弃疾去世,享年68岁。临死的时候,他什么也没说,只喊了三声“杀了小偷!杀了小偷!杀贼!”事实上,他的忠诚一直为朝廷所知,否则也不会给他“钟敏”的谥号。辛集的才华一直都在。他在中秋节写了一首诗《中秋的一月》,它的意境也很美:“记得中秋丹桂丛,花也在杯里,月也在杯里。夜楼有童童雕像,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想借风问化工,路难行,信难行。唯有烛红,曲淡定了,杯淡定了。”文安邦,武能国,才华横溢,忠君爱国。这才是年轻人应该追求的偶像。了解了辛弃疾的生平,读到《一月中秋》的后一句,突然有一种深深的伤感。主人公的结局,但没有人能倾诉他内心的苦闷。终,我以红烛为伴,饮酒解忧,度过了余生。“满屋都是红蜡烛,淡定的歌,淡定的杯。”
3、辛弃疾的生平经历资料辛弃疾笔下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阑珊”指什么古人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华美的诗篇,可是我们在阅读这些诗篇时却会因为年代过于久远而产生理解上的障碍。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佳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读者都为这句绝美的诗词所倾倒。但是有很多人都不明白“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中的“阑珊”指的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指的是灯火吗?《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诗词出自我国的著名词人辛弃疾笔下。辛弃疾是宋代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一生为后人创作了无数豪迈绝美的诗篇,但是以豪放著称的辛弃疾却创作出了《青玉案·元夕》这首带有婉约之风的诗词。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人们在感情路上遇到的曲折和峰回路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找到自己心爱之人,大多数人在寻找真爱的路上都会走许多的弯路。辛弃疾看到这一情况后,创作了这首诗词,不过辛弃疾在创作这首诗词的时候却为这首诗词埋下了伏笔。表面上看辛弃疾所描写的是男女青年在寻找真爱的道路上遇到的弯路和峰回路转,但实际上,辛弃疾却是在用此诗词来寄托自己的郁郁不得志。辛弃疾以诗词当中性格高洁矜持的女子来自比自己,辛弃疾想要告诉世间的人,自己宁愿此生都躲在灯火阑珊之处也不愿意屈尊待在和自己志向不合的人身边。辛弃疾此诗明面上是在描写男女的感情,暗地里他却是在表达自己高洁宁缺毋滥的态度。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后人也给辛弃疾的这首诗词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想找某件物品的时候拼命找也找不到,可是在自己想要放弃的时候却扭头看到了原来自己想找的那个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我们现在的人多认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是指我们在寻找合适的人时,兜兜转转苦寻了很久却毫无头绪,正当我们要放弃时,却发现真正合适自己的人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这句诗词也是在提醒我们不管是对待感情还是对待其他事,都要坚持不要放弃,或许我们一直苦寻的东上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作为一名军人,一生打过无数的仗,但是辛弃疾的仕途却总是一直都郁郁不得志。辛弃疾在乱世之中出生,出生的时候他的家乡已经被金人占领了,辛弃疾懂事后看着眼前的国破家亡心中无限感慨。小小年纪的他就立志将来一定要报效祖国为祖国收复失地,后来辛弃疾参加了耿京起义,他们铲除了张安国这个叛徒,杀掉叛徒之后他们也成功回归到了南宋朝廷之中。一开始辛弃疾的仕途走得还是比较顺遂的,他得到了南宋统治者的重用,辛弃疾先后去到过江西,福建等地作战。在此期间,辛弃疾先生还平定了江南地区的叛乱,在朝中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但是一心想要用战争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却和那些主张和平的朝廷官员发生了观点上的分歧,后来辛弃疾又受到了这些主和派官员的弹劾。在众人的弹劾之下辛弃疾也几次起起落落,被贬的辛弃疾心中的愤懑无处发泄,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隐居山林。虽然说在辛弃疾晚年时期再次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可是当时的辛弃疾已经对朝廷中的众人心灰意冷了。辛弃疾于68岁那一年抱憾而终,在辛弃疾去世之后宋朝的皇帝也对辛弃疾的死亡表示了惋惜,并赠予了他少师的名号。纵观辛弃疾的这一生,他曾经辉煌过,几次平定战乱的他成为了朝廷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但辛弃疾也没落过,在辛弃疾和主和派官员发生冲突的时候,辛弃疾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辛弃疾明白按当时的局势来说一味地向那些侵略者低头求和是换不来南宋的太平的。辛弃疾也清楚南宋朝廷一旦答应了侵略者提出的赔款、赔地的无理要求,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软柿子,可惜的是南宋的君王被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蒙蔽了双眼。在了解辛弃疾的生平之后,我们也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这句诗词的意思,辛弃疾在诗中想表达的就是对这些主和派文官们的鄙夷。辛弃疾就算饱受打击,就算郁郁不得志,也是不愿意和这些文官们同流合污。灯火零落的阑珊辛弃疾诗中所描述的灯火阑珊指的并不是灯火通明的地方,而指的是那些灯火零落稀疏的地方。很多人在解读这句诗词的时候都以为灯火阑珊指的是灯火茂密的繁华之处,但事实不然,辛弃疾所说的灯火阑珊指的是无人问津的地方。在众人都推举主和政策的时候,辛弃疾明白少数人支持的主战才是解决宋问题的根本之道。辛弃疾想告诉大家的是众人寻觅多年的方法都是枉然,他们想以求和的方式来寻求南宋和平的想法也是无稽之谈。辛弃疾期待君王能够蓦然回首,发现解决南宋的根本问题,并采取只有少数人支持的主战之策。但是当时南宋朝廷的政治环境还是比较压抑的,备受打击的辛弃疾没有办法直言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心意,他只能用这种婉转和暗喻的方式向统治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惜的是南宋朝廷的皇帝并没有如同辛弃疾所期待的那样,蓦然回首找到了灯火阑珊处的佳人。
4、辛弃疾的生平抱负本书是词学大家叶嘉莹近几年在北京、天津两地所做演讲的整理稿,讲述唐五代至清代十位词作名家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辛弃疾、朱彝尊作品的风格特色及其所传达的感情品质。作者结合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艺术才能,从发
5、辛弃疾生平短视频今天阅读了苏轼的生平,天纵奇才,少年登科,不愧是大宋顶流苏东坡。在19岁的时候,就考取了大宋科举考试的进士第二名。更让我佩服得还是宋朝的开放和大度,那一年的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是请你来讲一讲,你对国家法律制度的看法,是应该宽一点,还是应该严一些。愿意让年轻人发言,愿意让年轻人指出国家的不足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许也就是宋朝文化遗产璀璨的原因吧。
6、辛弃疾生平纪录片苏轼死后,没有葬在病逝的江苏常州,没有葬回家乡四川眉山,也没有和发妻王弗合葬,却落冢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结束贬谪生涯,从儋州返回中原。走到江苏常州时,他已身患重病,遂写信给弟弟苏辙:“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当年7月,64岁的苏轼病逝于常州,他的儿子苏过遵其遗愿,将其灵柩运到汝州郏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安葬。许多人认为,苏轼和汝州郏城并没有什么交集,汝州又没有他游历过的名山大川,生性豪放又趣味十足的苏轼,为什么会选择长眠于这个小地方呢?当年,苏轼可是拒绝过汝州的!在苏轼离开贬谪地黄州后,被调去汝州,但他认为汝州离京城开封太近,不想再卷入官场的是是非非,就一路游览山水17个月,始终没有上任。没想到数年后,弟弟苏辙却出任汝州知州。期间,苏轼再次被贬,从定州(今河北省保定)调至英州(今广东省英德),途经河南境内,便绕道汝州与苏辙小聚。抵达汝州后,兄弟俩结伴来到郏城。郏城自古就有龙凤宝地的美称,还有著名的黄帝钧天台,是世传轩辕黄帝奏乐问道的地方,令很多文人学士向往。兄弟二人登上钧天台,居高远望,顿觉心旷神怡,仿佛听到钧天神乐飘然而至。在钧天台北面,有一座莲花山,山上奇峰叠翠,余脉绵延起伏,兄弟俩觉得和家乡的峨眉山相似,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当年,父亲苏洵死后,是他们俩一起护送灵柩回到四川,安葬在眉山苏家祖坟的。他们也想百年之后,追随父亲,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但此次苏轼被贬到英州,相距汝州数千里,而他已年近六旬,不知此生兄弟能否再相见,更别说回到眉山了。于是,兄弟俩就把莲花山唤作“小峨眉”,商定百年后,就把这片“土厚水深”之地,做为归宿地。苏轼葬于郏城10年后,苏辙也在颖昌(今河南省许昌)去世。他的儿子将他和苏轼葬在一起,人称“二苏坟”。200多年后,郏县县尹杨允感慨眉山和郏县虽相隔数千里,但他们父子三人情意相通,猜测老先生肯定经常神游于此,便在苏轼苏辙墓中间,修建了苏洵的衣冠冢,就有了现今的“三苏坟”。那么,除了苏轼、苏辙和苏洵外,大家也关心,苏轼的哪位妻子陪伴他长眠于郏县呢?苏轼一生共有3个女人,每个女人都对他情真意切,苏轼也为她们寄情诗赋。他的发妻王弗,从小饱读诗书,聪慧可人,“唤鱼姻缘”成就一段佳话。两人琴瑟相和、情趣相投,相伴相守11年,渡过了苏轼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可惜好景不长,王弗27岁时病逝,留下6岁的幼子苏迈。王弗离世后,葬在了四川眉山苏家祖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苏轼对王弗的思念。王闰之是苏轼的第二任妻子,也是王弗的表妹。她陪伴苏轼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将王弗的孩子苏迈视同几出,跟随苏轼起起伏伏,辗转多地,历尽生活的磨难。但王闰之也是苏轼的女人里,没有存在感的,她不懂诗词歌赋,只是一位擅长炊茶采桑的村姑。他们之间没有风花雪月,只是柴米油盐,在苏轼的诗词中很少看到她的影子。但正是王闰之,成就了“东坡居士”,陪伴他走过宦海沉浮的中年时期。她一生辛苦操劳,终究在46岁时先于苏轼离世。对于这位老妻,苏轼心中有太多亏欠,唯有死后同穴,才能表达他的感激和不舍。于是,苏辙应苏轼之托,将王闰之的灵柩运至郏城,与其合葬。而王朝云则是苏轼后的女人,这位钱塘江畔的歌伎,从小没了父母,也是可怜人。她12岁即气质脱俗,容貌惊人,苏轼一眼为之动容,把她买入苏府作侍女。聪慧的王朝云,喜欢跟着苏轼学习,深得苏轼喜欢,因而在她18岁时,终被苏轼纳为妾室。在苏轼落魄失意的晚年,身边只有朝云陪伴。在颠沛流离中,朝云不满周岁的孩子夭折,深受打击的她,再染瘟疫,熬到34岁时,她也离苏轼而去,成为惠州市西湖孤山东麓的一缕孤魂。“惟有朝云能识我”,有人说,朝云是懂苏轼的灵魂伴侣,王弗是苏轼的情感伴侣,而和他同穴合葬的王闰之,则是苏轼的生活伴侣。昔日种种,皆如云烟。而今,苏轼与父亲、弟弟、妻子王闰之,长眠于郏县。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苏轼父子都倍受敬重,他们的墓园也被一代代人精心呵护。而刻着苏轼“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诗句的石柱,风雨无阻地守护着他们的坟冢。坟冢边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柏,默契地倾斜向西南方向,那里是苏轼故乡眉山的方向。自古以来,叶落归根,是很多人的期望,苏轼终老,没有安葬在魂牵梦绕的故乡,是迫于无奈?还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我们不得而知,但苏轼留给我们的,却不只有诗词。作者:源键编辑:红袖添香参考资料:1.2017年9月13日平顶山日报 《历史疑团之苏东坡拒绝“仕汝”》。1994年04期《中州统战》之《青山玉瘗眠三苏—苏东坡葬于郏县之谜》。#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