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简介(陈琏是谁)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6-20 12:02:33 浏览
1、陈琏是谁

都说东莞是文化沙漠,我们来看看东莞的文化底蕴:名称由来:唐至德二年(757年)东莞可园: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石龙镇:曾是广东四大名镇之一,和佛山等齐名历史名人:袁崇焕,蒋光鼐,陈琏,邓文迪,陈奕迅体育:广东宏远

2、陈琏结局

陈琏的父亲是国民d高官,而她却一心追随共产d的事业,这是一对奇父女。都说子承父业,但国民d家庭里成长起来的陈琏为何没有走上父亲的道路呢?陈琏的幼年是坎坷曲折的,她在磨难中长大。陈琏的母亲在生陈琏时,得了“产褥热”,终命丧黄泉,于是陈琏的成长里没有母亲温馨的陪伴。1921年的冬天,陈琏的父亲再婚了,定居在上海。于是陈琏跟随外婆生活,只有父亲回来省亲时她才能与父亲见面。陈琏的外婆还给她起了“怜儿”的小名,这也可窥见她的幼年经历。陈琏进入杭州高中读书时,日本势力已经渗透进了我国。1936年12月,北平学生及人民掀起了抗日的高潮,陈琏也满怀激情地加入了“抗日宣传队”。而她父亲却依照着蒋介石的意思写下了《西安半月记》。这时候,19岁的陈琏已经下定决心要和父亲分道扬镳。1939年,陈琏在四川合川国立二中读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d,后来陈琏又来到了西南联大。1940年,中共西南联大的支部改成了总支,总支的宣传委员就是陈琏。在一系列活动中,陈琏作为中国共产d员,她带领着同志们和国民d反动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陈琏无法决定父辈的选择,但她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与前途。参考资料:《陈布雷之女陈琏的坎坷人生》 王淼 #我眼中闪光的她#

3、陈琏是怎么死的

1919年,难忍丧妻之痛的陈布雷,把一身邪火都发到了刚出生的女儿身上,他一怒之下将女儿从窗户扔了出去,甚至还咆哮道:“我要弄死这个孽障,看谁敢救!”陈布雷是浙江慈溪人,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才子,早年在报社工作时,因文笔犀利而享誉报界。大革命时期,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后来受到了老蒋的器重与青睐,有“总裁智囊”的美誉,也被称为“国民d第一支笔”。陈布雷的妻子叫杨品仙,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温柔贤惠、才华横溢。陈、杨两家是世交,两人十多岁时就在父母主持下订了婚约,20岁那年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陈布雷和杨品仙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佳偶,夫妻婚后举案齐眉感情笃厚,也曾是坊间传诵的一段佳话。然而,1919年9月,杨品仙生产小女儿时,由于身体羸弱导致大出血,经多方救治也无济于事,被病痛折磨了六七天后永远闭上了双眼。妻子的病逝,使陈布雷遭受了莫大的打击,犹如失去了魂魄一样,整天浑浑噩噩地悲苦不已。有一天,尚在襁褓的女儿啼哭不止,难忍丧妻之痛的陈布雷像发疯了一样,一把抓起女儿就从窗户扔了出去。在楼下忙碌的杨母听到动静后,惊慌失措地跑上了楼,发现外孙女正好卡在窗外的竹栏上才没有酿成悲剧。杨母叫唤家里人赶快上来施救,陈布雷却瞪着血红的眼睛咆哮道:“我要弄死这个害死生母的孽障,我看谁敢把他救上来!”一群人被吓得站在原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杨母心疼嗷嗷啼哭的外孙女,焦急地痛哭悲鸣也无计可施。就在这个时候,陈布雷的五妹妹冲上了楼,根本不管发疯了的哥哥,从窗户上探出半截身子,把小侄女给拽了上来。孩子被救上来后,杨母把外孙女紧紧抱在怀里,跟着众人下了楼,失魂落魄的陈布雷独自留在了房间里。大家都知道陈布雷和杨品仙的感情深厚,丧妻之痛也把他折磨得不轻,所以都没有怪他。但是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杨母决定把外孙女留在自己身边悉心照顾,并给她起了个名字叫“陈怜”。陈怜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受到了外婆无微不至地关怀,平日里姑姑也经常来家里看她,所以她跟姑姑的关系也特别好。她6岁那一年,外婆的身体越来越差,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才被姑姑带回了家。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布雷再见到女儿的时候感慨万千,也为当初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想尽一切来弥补早年犯下的过失,并把女儿的名字改成了“陈琏”。人们常说,孩子从小没在父母身边长大,心理上会跟父母产生隔阂,陈琏就是如此。虽然陈布雷竭尽所能,极力弥补先前的过失,想要修复父女之间生疏的裂痕,但她却有些叛逆,不仅处处跟父亲唱反调,后来甚至还跟父亲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陈琏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d,并跟志同道合的袁永熙组建了革命家庭。后来,夫妻二人受组织委派,长期潜伏于敌人内部从事地下工作,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

4、陈琏后结局

此人写诗数量堪比乾隆,书法则远胜于他!80岁写下此作,成为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乾隆酷爱写诗但又水平不佳,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他一生留下了43630首诗歌,一人力压全唐诗,但其中有不少都是“古希过十还增八,眼镜人人献百方。”这种口水诗。乾隆的老师张廷玉就略带讽刺地说乾隆:“诗赋诸体之作,常不假思索,一挥数千言……”而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写得“保质保量”确有一人,他就是陆游。陆游一生留下了10000余首诗歌,若要加上平日随意而成的作品,恐怕也有数万首之多。但他与乾隆有本质区别的,一位正儿八经的诗人肯定是业余文学爱好者难以相比的。陆游是“爱国诗人”的代表,名气极大,也正是受诗名所掩,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书法家。陆游的书法在南宋是的,他与张即之、范成大、朱熹并称为“南宋四家”,与“北宋四家”分庭抗礼,而他的字能与苏轼、黄庭坚一较高低,这自然是乾隆无法比的。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生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的浙江越州,其祖上是江南藏书之家,他自幼诗文书画相伴,早早就以才气出名,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中锁厅考试第一名,位列秦埙之前,这让其父秦桧怀恨在心,于仕途上一直针对陆游。经历了“靖康之耻”以及中原尽失等耻辱性事件的陆游,一生盼望收复故土,在书法与诗歌中多有流露。陆游传世书法作品稀少,较为知名的当属作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的《自作诗卷》了。书写此卷时,陆游已经80岁了,人虽老笔不衰,笔法甚至越发精熟老辣,正如清人孙承泽在跋文中所说:“时年八十,书法劲逸,老年不衰如此!”《自书诗卷》以行草书写成,全卷460余字,卷末还有元、明诸家跋文。陆游晚年以书法排解忧愁,他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陆游书法主学张旭、杨凝式,亦受宋四家、怀素、二王影响。《自作诗卷》敛锋起笔,行笔苍劲有力,笔画饱满粗实,墨色时而浑厚、时而枯涩,常作一笔书,字与字飞白满纸、连带多姿。结字跌宕多姿,大小错落,瘦挺修长。章法布白极重变化,自然而和谐。陆游以笔阵作兵阵,全篇气势雄强。《自作诗卷》卷首有程南云篆书所写“放翁遗墨”四字,卷末有郭畀、陈琏、沈周等人跋文,曾藏入清内府,后被溥仪带出宫去,如今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陆游此卷笔法合乎法度而又出新,气势恣意飞扬却无乖张之气,值得临摹与收藏!现在,我们将陆游这卷《自作诗卷》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自然灵动、纤毫毕现,与真迹别无二致,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5、陈琏事迹

1407年,朱棣的发妻徐氏去世,朱棣打算找小姨子来接任皇后位置,可等来的回复却是:“我要出家做尼姑了。”朱棣的第一任妻子是中山王徐达的大女儿徐妙云,饱读诗书,有女“诸生”之誉。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匪浅,既是淮西老乡又是结拜兄弟,朱元璋希望能亲上加亲,将他的三个女儿指配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徐妙云被封为燕王妃,陪了朱棣三十多年,于1407年去世,朱棣很是伤心,但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他看中了徐妙云的妹妹徐妙锦,派女官前去下聘。之所以选择徐妙锦,除了她那大家闺秀的气质,以及多才多艺的才气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徐妙云妹妹的模样,让他能够睹今人,思故人。徐达共有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徐妙锦生于1380年,生母为徐达妾室贾氏,虽然受的教育和姐妹们一样,但性格却截然不同。徐妙锦自小就在经书中浸泡长大,性格温顺,天生一副好模样外,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可是她自己不求婚配,28岁了还没嫁人,日日以诗、琴为伴。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清静淡泊,帝王之恩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负担。面对女官的到来,徐妙锦躲进被子里,说自己有天花,不能嫁,可女官就是不信,一定要她出来。好说歹说才把她哄走,当晚徐妙锦就逃出徐家,到附近的一座庙里出家为尼了,朱棣一听到这消息,也不再勉强,但也没再立皇后。在古代,能够得到帝王亲自下聘,那得是多么光荣的待遇。徐妙锦不愿入宫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二姐徐妙清与代王朱桂的婚姻不美满所致。因为大姐从小就嫁给了燕王,徐妙锦相当于是二姐徐妙清带大的,对她的感情也深。徐妙清嫁给朱桂时不过十六岁,都是少年脾性,朱桂残忍暴戾,二姐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建文帝登基后,下令废朱桂为庶人,二姐也遭了罪,朱棣登基后虽然恢复朱桂的爵位,但他的性格始终不改。女怕嫁错郎,二姐的不幸婚姻给徐妙锦很大触动,从此她宁愿一人孤独终老,也不愿去攀龙附凤。此外,徐妙锦出身贵族,家族也被迫卷入到帝王家的斗争,她看惯风云变幻,内心也就宠辱不惊。徐达诸女,大姐徐妙云做了皇后,二姐徐妙清做了代王妃外,四妹则嫁给了安王朱楹,还算平安。反观诸子的命运就令人唏嘘,大哥徐辉祖继承魏国公爵位,因为支持建文帝朱允炆被削去爵位囚禁起来,三哥徐添福早夭,四哥徐增寿支持朱棣,被建文帝所s,剩下二哥徐膺绪。徐氏一门就因为朱家内乱而散了,徐妙锦深知伴君如伴虎的教训,一入帝王深似海,命运就不由得自己掌握。为了防备日后朱棣继续追逼,徐妙锦才会选择出家,直接断了朱棣的念想。公元1424年,朱棣去世,洪熙皇帝朱见深继位,召徐妙锦入宫觐见,赐予黄金等东西以供养,她一直活到明英宗正统五年才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徐妙锦可谓是奇女子,可惜其事迹不见于正史,只依稀存在于一些明朝人的笔记之中,如陈琏的《琴轩集》和查继佐的《罪惟录》,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她是虚构的,对此您怎么看?#陈琏简介#

6、陈琏人物介绍

蒋介石的“笔杆子”、国民d首席大秘书陈布雷一直反对女儿加入共产d,可没想到陈琏不仅加入了,还潜伏在他身边给共产d送消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琏便跟随陈布雷迁往重庆生活。在学校,陈琏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组织抗日救亡运动,过程中,她也愈发意识到国民政府的腐败与无用。但是很无奈,她亲爹就是国民d,而且还是国民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蒋介石的“笔杆子”。因为陈琏和陈布雷的这层关系,就算同学们知道陈琏是个爱国人士,也避免不了和她有些隔阂。陈琏为此很是懊恼,就在此时,校内老师钱澄宇找上了她,还说要拉她入d。没想到自己作为国民d中心人物的女儿,竟然还能加入中国共产d,陈琏的内心当然是激动的,随即就想和其他爱国青年一样,赶往革命圣地延安。只是还没坐上火车,陈琏便被拦了下来。“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你父亲知道你不在了,和我们要人怎么办?”劝说道,爱国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得去延安,陈琏的身份特殊,继续学业反而是更好的选择。陈琏听从了的话,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自己的“离家出走”,继续学业,之后还考上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是在这里,陈琏遇上了她的上线以及毕生挚爱——袁永熙。此时的袁永熙已经是西南联大的中共d支书,是西南联大抗日活动的主要,很快,他们二人便相爱了。但是随着国共两d的矛盾越来越激烈,1941年,陈琏还是离开了学校,选择到农村打游击。这次依旧是想办法找到了陈琏,劝说陈琏返回重庆,陪在陈布雷的身边也可以为我d做出更大的贡献。陈琏听话地留在了重庆,隐藏了自己共产d的身份,韬光养晦。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袁永熙带着陈琏一起到了北平工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和陈琏结婚的想法。组织上知道这件事后,希望能够体体面面地大办婚礼,也能借助陈琏特殊的身份扩展社交关系,为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一些便利。陈琏就给陈布雷写信说明了自己要和袁永熙结婚的事。陈布雷从来不知道自家女儿还有个谈了这么久的男朋友,百感交集,并在第一时间托人打听袁永熙的身份。得知袁永熙不是共产d,而且还是个很正派的青年才俊时,才答应了婚事。陈琏和袁永熙的婚礼上,不少国民d军政要员都前来祝贺,此时的他们还没意识到面前的这对新人就是他们喊打喊杀的共产d。结婚之后,借助着陈布雷的这层关系打掩护,夫妻二人依旧为我d的事业而奋斗着。陈琏曾经说过:“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出生地,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道路。”虽然陈布雷在国民d内地位极高,但在陈琏看来,只有共产主义道路,才是真正能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道路,所以,即便是背叛家族,她也要加入共产d,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正如所评:豪门叛逆,女中豪杰。#头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