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诗经的成语
1、【形容诗经的成语】(成语):哀鸿遍野
2、三年级某班的家委会组织秋游……40人竟只有4人参加?!
3、(遭家不造)语出《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郑玄笺:“闵,悼伤之言也;造,犹成也。可悼伤乎,我小子耳!遭武王崩,家道未成。”孔颖达疏:“往日遭此家道之不为,言先王既崩,家事无人为之。”本为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后用以泛指家中遭遇不幸。
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5、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语本《诗·大雅·烝民》:“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郑玄笺:“爱,惜也。仲山甫独能举此德而行之,惜乎莫能助之者。”
6、语本《诗·大雅·烝民》:“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郑玄笺:“爱,惜也。仲山甫独能举此德而行之,惜乎莫能助之者。”
7、(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8、(硕大无朋)《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郑玄笺:“硕,谓壮貌佼好也;大,谓德美广博也;无朋,平均不朋党。”后用以形容物体巨大,无与伦比。
9、(耳提面命)《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孔颖达疏:“非但对面命语之,我又亲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后以“耳提面命”谓教诲殷切,要求严格。
10、(养音九皋)比喻贤才隐居修德。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11、(斧破斨缺)谓武器破损残缺。语本《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12、(遇人不淑)谓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诗经·国风·王风》:“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13、博大精深(bódàjīngshēn)基本释义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例句《红楼梦》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
14、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15、(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相助。(《诗经·大雅·荡之什》:“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16、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17、(释义)诗经中,此句用以描写男方建成家室,迎娶夫人之意。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18、(鸣于乔木)《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19、(折冲御侮)语本《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后用以谓抗击敌人。
20、(拼音):jūnzǐhàoqiú
21、(雀角鼠牙)本谓强逼女子成婚而兴狱讼。后泛指狱讼,争吵。语本《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又:“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孔颖达疏:“此强暴之男,侵凌贞女;女不肯从,为男所讼,故贞女与对,此陈其辞也。”
22、(营蝇斐锦)《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郑玄笺:“兴者,蝇之为蟲,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又《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郑玄笺:“兴者,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於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后因以“营蝇斐锦”比喻谗人颠倒黑白,诽谤诬陷,入人于罪。
23、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24、(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25、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26、(释义)意思是禾苗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27、不稂不莠:《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谓田中没有野草。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28、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郑玄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毛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29、(室迩人远)亦作“室迩人遐”。亦作“室迩人遥”。语本《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朱熹集传:“室迩人远者,思之而未得见之辞也。”后常用为怀念亲故或悼念亡者之词。
30、手舞足蹈—《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
31、有备无患yǒubèiwúhuàn(释义)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语出)《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正音)患;不能读作“ɡǔ”。(辨形)备;不能写作“惫”。(近义)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有恃无恐(反义)措手不及临阵磨枪临渴掘井(用法)多用来劝勉人事前要有准备以避免祸患。一般用谓语、宾语。(结构)联合式。(辨析)~和“有恃无恐”;都含有“有所倚仗而没顾虑”的意思。但~偏重在“有准备”;是为了避免祸患;“有恃无恐”偏重在“有依靠”便无所畏惧或毫不顾忌。表示“有特殊势力撑腰而放开胆量行事;近乎嚣张”的意思。
32、(释义)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33、(释义)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34、(采兰赠药)谓男女互赠礼物以示爱慕。语本《诗·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蕑兮。”毛传:“蕑,兰也。”又“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毛传:“勺药,香草”。
35、(小心翼翼)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诗经·大雅·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大雅·烝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36、(拼音):zhànzhànjīngjīng
37、语本《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原谓趁天还没下雨,就把窝巢缠捆牢固。后以“未雨绸缪”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38、【形容诗经的成语】(施衿结褵)语本《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39、释义:形容誓言说得极为诚恳、可信。旦旦,指诚恳的样子。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语气,回忆了从恋爱到被求婚时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信誓旦旦”本身没有贬义成分,不过后来常被用于形容起初充满信念、态度诚恳,终却没有实现承诺。
40、诗云子曰)《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41、(求之不得)追求或寻找不到。本谓不遂所欲。《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42、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43、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鬒发如云清扬婉兮婉如清扬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4、(释义)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形容思念人的心情迫切。
45、(惩前毖后)惩处以前的过错,戒慎今后再犯。(《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46、原创文章标注原创;编辑整理类文章标注资料来源。来文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以便联系。
47、爱莫能助:形容心里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的限制却没有办法做到。
48、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49、(梧凤之鸣)《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后因以“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50、(大发雷霆)①暴怒,发泄出强烈的怒气;②大发脾气,高声训斥。(《小雅·采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
51、释义: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却清浊不混,界限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女子在诗中用渭水中流入泾水后表面变浊、底部仍清的现象,来比喻自己尽管被丈夫指责却依然不改初衷,同时也痛斥丈夫抛弃自己后转而新婚、丝毫不怜惜自己的无情行为。
52、出自:《大雅·绵》:“周原瞧瞧,董茶如饴。”
53、(近义词):啼饥号寒、饿蜉载道、民不聊生
54、(蒹葭伊人)《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思念故人,后常用来表示对人怀念。
55、(胡天胡帝)①语本《诗·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原形容服饰容貌如同天神,后因以“胡天胡帝”表示极其崇高尊贵。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56、(不稂不莠)《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谓田中没有野草。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57、(斗挹箕扬)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58、(昊天不吊)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59、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60、《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孔颖达疏:“非但对面命语之,我又亲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后以“耳提面命”谓教诲殷切,要求严格。
61、(蟲鸣螽跃)《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蟲,趯趯阜螽。”郑玄注:“草蟲鸣,阜螽跃而从之。”后因以“蟲鸣螽跃”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
62、白头偕老(读音báitóuxiélǎo),汉语词语,基本意思是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63、(高高在上)形容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诗经·颂·闵予小子》:“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
64、古诗三百首,诗经,感激
65、(诗经·国风·周南)
66、译:意中人儿在何处?正在河水那一方。
67、(成语):白驹空谷
68、20个文科冷知识测试,你能答对几个?
69、投稿邮箱:421445835@qq.com
70、(螽羽诜诜)《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71、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72、释义:春秋时卫国浚城的一处泉水,不管春夏秋冬,它的泉水都是冷的,被称作“寒泉”。诗人以寒泉比母,用寒泉之思比喻子女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后人常用“寒泉”代表母爱。不过学界对此诗的解读并不统例如《毛诗序》认为这是赞美孝子的诗,而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
73、(流离琐尾)语出《诗·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毛传:“琐尾,少好之貌;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后以“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74、(泮林革音)《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恆恶鸣,今来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75、(必恭必敬)十分恭敬貌。必,通“毕”。语本《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76、黍离之悲 shǔ lí zhī bēi 成语解释 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成语出处 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成语繁体 黍离之悲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感伤等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禾黍之悲、禾黍之伤
7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迫切。(《诗经·国风·王风》:“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78、(出处):《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9、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后以喻事物的繁荣兴盛。
80、今天,小依分享30个来自《诗经》的成语,一直感受千年前的智慧与情感。
81、秋天惬意的十件小事,都藏在诗词里!
82、后以“螽斯振羽”谓子孙众多。
83、(独行踽踽)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84、(赳赳武夫)雄赳赳的武人,亦比喻勇武果敢的人。(《诗经·国风·周南》:“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85、好文!与其私存,不如转到圈子里~
86、二三其德,读作èrsānqídé。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87、天作之合:好像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
88、(反义词):鼎力相助、舍己救人、相濡以沫
89、+《诗经》——先秦时代社会生活画卷的立体呈现(下)
90、《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后以“敌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
91、释义: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不过这个成语在这首诗中初的用意并不是为了阐释哲理,而是赞颂模仿自然山水的人造园林之美。
92、(释义)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93、(兄弟阋墙)《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郑玄笺:“兄弟虽内阋而外御侮也。”阋,争吵。比喻内部纷争。
94、(释义)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有时含讽刺意味,形容伪善的态度和谄媚的丑态。
9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96、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97、《国风·卫风·氓》出自《诗经》。为先秦时代卫国华夏族民歌。共6章,每章10句。
98、+《诗经》——为何无“楚风”
99、(左宜右有)《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后因以“左宜右有”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亦作“左宜右宜”。
100、(绵绵瓜瓞)《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毛传:“绵绵,不绝貌。瓜,绍也。瓞,瓝也。”后因以“绵绵瓜瓞”喻子孙绵延不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