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59元,唐懿宗李凗即位,作为嫡长子,他的帝位,竟是从太监手中接过。即位十年后,他又用一纸诏书,断送了一位彼时籍籍无名士子的前途,这一举动,给大唐埋下了足以致命的隐患。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一生有12个儿子。这12位皇子中,有即位资格的,是皇长子李凗,和皇三子李滋。唐宣宗本中意三子李滋。认为李滋明察沉断,节俭质朴,很像自己,反观李凗,喜好宴乐,骄奢淫逸,但废长立幼,自古是取乱之道,所以一直游移不定。直到公元859元,病榻上的唐宣宗密召枢密使王归长等人入宫,拟立三子李滋为太子,但诏书未成,宣宗溘然驾崩。宦官王宗实借机矫诏,迎立李凗,那一年,他刚刚27岁,却足以把大唐拖入深渊。即位当年的冬天,浙东农民揭竿而起,在裘甫的领导下频频战败官军,声势大震。次年,一直附属唐朝的南诏突然发难,攻占交趾,为抵抗农民起义,咸通十年,李凗一纸诏书,取消了当年的科举。没有人知道,后来几乎倾覆唐朝的黄巢,正在这一年进京赶考的士子之中。这不是黄巢第一次科举,却几乎是压垮骆驼的后一根稻草。咸通九年,长安城金榜下攒动的人群里,黄巢是一个无奈的失意者,再次落榜,他失望而归。一路上,满腔抱负无处施展与对命运不公的慨叹,让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透阵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那时的黄巢,或许还是心存希望的。但接下来的咸通十年,因为李凗的一纸诏书,他失去了后的耐心与希望。李凗取消科举与黄巢起义,虽不见得是直接导火索,但无疑,他加速了这一过程,也耗尽了唐帝国后一丝余晖。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说假如,假如宣宗立李滋为太子,假如李凗没有取消那一年的科举,假如社稷之臣砥砺支撑,假如黄巢没有一呼百应……但再多假如,历史已然滚滚而过。也或许正是这一个个偶然,造就了历史的必然。#唐宣宗简介#
2、唐玄宗简介和杨贵妃南怀瑾老师著作:谈黄檗禅师唐太宗的后代,有好几个当过和尚。唐宣宗未即位以前,就作过小沙弥,因为武宗要谋害他,他只好溜入空门。历史上的皇帝谥号叫宣的,都很了不起,像周宣王、汉宣帝、唐宣宗等。唐宣宗参禅是参通了的,他和黄檗禅师是同学,都是百丈的弟子。黄檗禅师知道他是皇家的宗室,不过,当他有什么不对的时候,还是照样给他一棒。两人有这样的因缘。有一次,两人同去游山玩水,到了一个瀑布旁边,宣宗说:我们俩来作诗吧!你先作前两句,我接后两句。黄檗就作了: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人作诗时,无意中把自己的见地吐出来了,黄檗后来就是一代大禅师。唐宣宗怎么接呢?他说: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黄檗立刻给他一掌,去你的!小和尚,你当不成佛了。宣宗接的这两句,是皇帝气派,他也在无意中流露出来。这个光头是暂时剃的,留不住我的,我会终归大海作波涛。唐宣宗当时还有别的好诗呢!
3、唐宣宗简介资料唐宣宗李忱,擅装傻,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一皇帝与他差不多—北齐文宣帝高洋,此人也是装傻充愣的好手。他俩日后的行程南辕北辙,前者励精图治,成了一代明君,被人称之小太宗,后者昏暴荒淫,臭名昭著的暴君,被人唾弃。甘露之变,牛李d争,武宗灭佛…内有文官内斗,宦官干政,外失民心,北狄、吐蕃虎视眈眈,南诏、d项趁火打劫,内忧外患,谁能力挽狂澜?这时候,蠢萌的李忱站出来了。从小到大,他一直被视为智障人士。在整个长安城,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认为。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也是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天子的皇叔。如此尊贵的一个宗室亲王,除却先天性的因素,让人不得不怀疑此人忍耐性史无前例的凶悍。李忱原名李怡,宪宗之子,被封为光王,他是庶出,其母郑氏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由于母亲地位卑微,李怡自幼无法享受其他亲王同样的荣宠,只能在一个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独成长,导致他显得落落寡欢、呆滞木讷,与其他亲王群居终日而不发一言。成人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这可能和他在穆宗年间遭遇的一次惊吓有关,光王入宫谒见懿安太后,不料撞上官人行刺,此事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从此以后光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皇族宗亲们认定,这个呆头呆脑的家伙这回肯定是吓傻了。无论大小场合,光王就成了专门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文宗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欢声笑语,唯独光王闷声不响,文宗就拿他开涮,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诸王一哄而上,对他百般戏谑。光叔始终都像一根木头,无论大伙如何戏弄他,他甚至连嘴角都不动一下。看着他那逆来顺受的模样,众人越发开心,文宗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众人也不断哄堂大笑。有一个年轻的亲王李炎忽然止住笑容,他刚才戏弄光王的时候也很起劲,后来发现越来越不对劲—这个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若不是愚不可及,那就是深不可测!李炎忽然有点不寒而栗,他下意识地觉得,光王很可能属于后者。亲王李炎成了武宗李炎,他对李忱的戒心始终没有解除过,多年前那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李炎越来越觉得,光王内心深处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必须杀了他,但李严考虑到,平白无故杀了一个亲王,会引起朝政动荡,于是于是种种意外事故就频频降临到光王身上——有时和皇帝一起玩马球时突然从马上坠落;有时在宫中走着,忽然被什么东西绊倒,一骨碌从台阶上滚了下去,总之没有一次不是摔得鼻青脸肿、满身伤痕。可光王好像死不了,无论怎么折腾就是死不了。李炎终于横下一条心,不再煞费苦心地制造什么“意外”了,他决定一劳永逸地翦除潜在祸患。某天,光王突然被四名内侍宦官绑架,不由分说地关进了永巷,几天后又被捆得像个肉粽一样扔进了宫厕。内侍宦官仇公武对武宗说:“这种贱骨头没那么容易死,干脆给他一刀,一了百了。”武宗点头同意,仇公武随后赶到宫厕,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奄奄一息的光王捞了出来,随即用粪土覆盖在他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运出了宫。光王隐姓埋名,跋山涉水,一路逃到了浙江的安国寺落发为僧,法名琼俊。一边念经,一边等待,等待宦官仇公武。在清净广阔的佛堂里,这两人经常暗室密谋,等待时机。六年后,武宗驾崩,他几个儿子年幼,帝国没有储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就在微妙的时刻,早已被世人遗忘得一干二净的光王,忽然在宦官仇公武、马元贽等人的簇拥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长安。光王李怡成了“皇太叔”,而且改名李忱,当年的智障人士,即将成为金銮殿上的真龙天子,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他们很快就回过神来了,光王是宦官仇公武等人带回来的,宦官们需要一个可以任由他们摆布的傀儡。众人没想到,宦官们更没想到,蠢萌的宣宗即位后,励精图治,睿智无比,反杀宦官,昭雪了甘露之变中死去的百官,整顿吏治,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社会安定繁荣,这段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他本人也被奉为“小太宗”,为大唐帝国续了一波命。仇宦官临死前才明白,武宗李炎确实是英武过人啊!唯独他能看出宣宗始终非池中之物,在位时非要除掉他不可,宣宗简直不是人,36年来日复一日毫无破绽地扮蠢,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和精密的头脑,一条路走到黑的胆魄啊!#头条历史##我要上头条#
4、唐宣宗死因唐宣宗很宠爱一名歌姬,但又怕杨贵妃的祸事再来一次,十分苦恼。大臣们说:那请陛下放她出宫。宣宗道:那我会还会想她,还是赐死吧。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的第13个儿子,但他出身不好,其母亲郑氏是宪宗发妻郭贵妃的婢女而已,所以其人生注定坎坷。少年时的李忱,木讷少言,就连宪宗都觉得这个儿子可能智力有问题。文宗时代曾宴请群臣,李忱在席不声不响一动不动,于是文宗李昂提议谁能让光王李忱说话就重重有赏。李昂是李忱的侄儿,但他却把叔叔当成取乐的玩意儿,无论众人如何逗乐,李忱都没有任何反应。大家哈哈大笑的时候,李昂的弟弟李炎却心生怀疑,李炎登基后即唐武宗,他始终觉得李忱的不悲不喜是装出来的。李炎在位时,多次试探李忱,有回下雪出门行猎,李忱坠马无人理会,没想到第二天李忱自己回到了长安。李炎越发觉得李忱不对劲,所以想着将其直接除掉,但派去的仇姓内侍并没听旨,反而将李忱偷偷藏了起来。公元846年李炎病危,诸皇子年幼,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仇姓内侍联合其他人,将李忱推上皇位,希望借他掌控天下。那时唐朝的宦官权势熏天,而且李忱是宪宗之子,是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群臣也只能同意。于是李忱登基称帝,也就是宣宗,然而他登基后,让所有人都傻了眼。李忱一改昔日痴傻模样,言行举止完全就是正常人,甚至于他处理事务游刃有余,把朝堂管理得井井有条。李忱继位不久,从吐蕃手中收复旧土,解决了持续40多年的牛李d争,任用贤能,唐朝出现了中兴的景象。李忱将老祖宗唐太宗视作偶像,他自己也被称作是“小太宗”。原来,李忱从小到大的傻样,竟然都是装出来的,当年武宗李炎没有走眼,他叔叔李忱的确是个深不可测的厉害人物。曾有地方进献歌姬,深得李忱宠爱,李忱却担心自己宠溺歌姬,成为第二个玄宗,可臣子让他放人他又不肯。李忱觉得放走歌姬,自己肯定忍不住还会想念她召回她,于是他直接把歌姬赐自尽。虽然李忱算是个优秀杰出的皇帝,但这件事实在是有点让人无语,为成全自己,却让无辜的歌姬付出了性命。#唐宣宗简介#
5、唐宣宗装疯846年四月,长安城传出一个震惊世人的消息,正式听政第二天的唐宣宗下旨,将宰相李德裕贬出京城。李德裕是唐朝的一代贤相,辅佐唐武宗实现“会昌中兴”,甚至被后人誉为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唐宣宗也是一位比较贤明的皇帝,人称“小太宗”。然而,唐宣宗非但没有重用李德裕,还将其贬谪到了当时环境恶劣的海南岛。850年1月,李德裕死于崖州,终年63岁。那么,唐宣宗为何不肯重用李德裕呢?人们常说爱屋及乌,其实恨也是一样的。唐宣宗在早年间多次受到唐武宗的羞辱,对武宗反感,而李德裕深受唐武宗的信任。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武宗重臣的李德裕,自然无法得到唐宣宗的信任。据记载,唐宣宗在即位典礼结束后,曾对身边的人说道:“向行事近我者,非太尉(李德裕)邪?每顾我,使我毛发森竖。” 唐宣宗在面对李德裕时甚至感到心虚、恐惧。另外还有两个原因也很重要,李德裕在辅佐唐武宗时期,对宦官的力量进行了打击,引发了宦官集团的不满。唐武宗是李德裕的“靠山”,而唐宣宗是宦官扶持上台,在这种情况下,宦官们自然要对李德裕发起报复。除了之外,朝中之中也有人对李德裕恨之入骨,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牛d”,他们也对李德裕进行攻击。贤才得不到重用,由此看来,唐宣宗不配“小太宗”之名。
6、唐宣宗李忱的妃嫔唐宣宗李忱的《百丈山》和《吊白居易》水平也很高,特别是《百丈山》,我个人将其排入唐七律前十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