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陈琳简介(三国陈琳哪里人)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09 15:37:03 浏览
1、三国陈琳哪里人

历史上敬佩的两个人上下五千年,在中国浩瀚的五千年历史中,有太多值得敬佩的人。但让我敬佩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三国的曹操。其实一直以来,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奸雄,枭雄,“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都是对曹操的评价。但我当年看三国演义,就一件事情,让我对曹操敬佩地五体投地。当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师出有名,就让手下陈琳写了一篇”讨贼檄文“,没想到,这场历时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却以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在盘点胜利成果的时候,曹操手下的官员将战前向袁绍发出倒戈的书信以及陈琳的那篇著名的”讨贼檄文“一并交到曹操手上。原以为曹操会将写这些书信的官员全部杀死,但他确没有。只是说了一句”连我自己都不能坚定的相信能打败袁绍,更何况他们,就把官员全部放了。而当曹操读到“讨贼檄文”更是连连赞叹陈琳的非凡才华,更是问儿子曹植,你为何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呢?陈琳是建安才子,这篇讨贼檄文,把曹操的“恶”描述得淋漓尽致,笔笔都写得激荡人心 。正是因为欣赏陈琳的才华,曹操非但没有杀陈琳,更是将陈琳委以重用,这是何等的胸怀!另一个人就是女皇武则天。当年武则天临朝,徐敬业起兵讨伐,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极为震动,不但不愤怒,反而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这又是何等的胸怀!这两人正是有这等胸怀,才能成就如此一番大业!怎能不让人敬佩!

2、老版三国陈琳

三国杀的画师是怎么玩一些恶趣为彩蛋的?陈琳的原画中藏了一首藏头诗,握持兵权摧河山,逆民心者须得株,马踏许都定危机。历史上的陈琳也是一个大喷子。官渡之战时,陈琳为袁绍写了一封讨贼檄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整篇习文洋洋洒洒一千八百余字,言辞慷慨,文采斐然。不仅袁绍等自家人大喜,连被骂的狗血淋头的曹操都大加赞赏。檄文传至许都。当时曹操正患头风卧病在床,看过檄文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欲从床上一跃而起,直接就治好了曹操的头痛。三国杀中的陈琳也如同这篇檄文一样,一绝一技能笔伐。结束阶段,陈琳把一张手牌扣到别的武将的武将牌上。该名角色回合开始时,这名角色需要给陈琳一张相同类型的牌并获得这张牌,或者移去此牌并扣一点体力。这个技能大部分情况下用来攻击,无视距离限制并且扣的是体力。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给队友送关键牌。比如在知道刘焉手牌有武器的情况下,可以给他送丈八蛇矛。二技能颂词,这是个伪限定技能出很多次,但是每名角色只能限一次,令手牌数小于体力值的角色摸两张牌,或者令手牌数大于体力值的角色弃两张牌。这个技能能在一回合迅速拉开牌差,带领团队走向胜利。虽然现在的环境陈琳已经跟不上了,但是在当年,陈琳是个用钱都买不到的强力武将,对此曹操表示你知道的。陈琳是位极其优秀的武将,多亏他把我头痛骂好了,不然官渡我还真赢不了。记得点赞关注哦!鲤鱼

3、三国陈琳小故事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有一句骂光绪皇帝的话很著名,“载湉小丑,不辨菽麦”,载湉即光绪,“不辨菽麦”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是说人分不清豆和麦,形容人愚昧无知,三国时期陈琳在檄文也说过,“孙权小子,未辨菽麦”,章太炎应该是化用陈琳檄文。这句话听着有气势,但章太炎也因为这句话,坐了三年大牢。#三国陈琳简介#

4、三国陈琳的下场

汉末诸侯并起,曹操、孙权、刘备三人名气响。但有意思的是,曹操和刘备关系微妙,谁也看不起谁,毕竟曹操觉得自己站在天子这边,属于正统;刘备觉得自己是汉室后裔,自己才是正统;为此,刘备联合孙权后,将曹操狠狠骂了一通,说他各种缺德,有“篡逆之心”。其实,如果想当皇帝就算有“篡逆之心”的话,那这个名头恐怕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谁也跑不了。只不过受演义影响,曹操背的骂名更多些,众多的骂名里头,就有一条是“掘挖汉墓”、致使汉墓“十室九空”,而事情的起因,自然跟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有关。曹操靠盗墓筹备军费的说法由来已久,早出自袁绍手下文书陈琳写的那篇《为袁绍檄豫州文》:“……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陈琳骂得很明白,条理清晰。不过,既然当时陈琳为袁绍做事,这篇檄文多少有夸张成分。曹操再厉害,也不可能嚣张到把汉墓全部掘空,还不顾骂名让汉朝王室的尸骸暴露。曹操也曾经用“屯田”的方式筹措军粮,至于盗墓什么的,多半出于辅助。事实上,刘备的发明创造力,也丝毫不输给曹操。曹操筹集军费发明“摸金校尉”,刘备也发明一物,与曹操相比,刘备这个方法更是把老百姓坑惨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但是使用的钱币还是以五铢钱为主。三国鼎立后,因魏蜀吴三国经济实力不同,各自采取了不同的钱币制度。作为实力弱的一方,蜀汉自始至终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尽管四川老百姓使用五铢钱,但在刘备的强硬手段下,蜀汉很早就走向上虚值钱道路,标志是刘备开始铸造直百钱。出这个主意的是刘巴,他在得知刘备担心军费不足后,提出了一个办法,“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史学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入成都时,就已经铸造了直百钱。“直百钱”即“值百钱”,表示这枚钱币值一百个钱,它的基准就是五铢钱。直百钱的形制是这样的,“直百钱、传形五铢。今所谓蜀钱,即传形五铢也,时有勒为直百者,亦有勒为五铢者,大小称量如一,并径七分,重四铢,三吴属县行之,其文为五铢者京师亦颇用焉。”这里的经济原理很简单,直白钱初重量约10克左右,大约是原先五铢钱的3倍,可刘备以政治手段使它当100枚五铢钱来使用,通俗来说就是铸造大钱。这无异于抢劫老百姓,尽管没有血腥的杀戮,可比杀戮还要残忍几分。这意味着,刘备以同样多的铜去换取民间三四十倍的物资和劳务,物价至少也要涨个三四十倍。这是暴利,以至于当年老百姓家中的蚊帐铜钩都被搜刮去铸造直百钱。这一招也确实有效,“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老百姓被坑惨了,背后可能问候了刘备祖宗十八代。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终将会付出严重的代价。“天府之国”四川本是东汉末年经济受损小的地区,被刘备疯狂收割,通货膨胀更加恶劣。到了后期,直百钱的成色越来越差,重量甚至不到0.8克,但蜀汉规定的购买力却还是一百枚五铢钱。大家想想,这跟抢劫有啥区别?

5、三国陈琳

忍是一种生存的手段,有时候忍是一种“大谋”,有时候忍是一种“无奈”,有时候忍则是一种“智慧”,无论何种忍,能忍者都是值得敬佩的。东汉末年的三国战火纷飞,豪杰四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有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贾诩等,武有吕布、关羽、赵云、典韦等。而这些值得我们称赞的英雄,大多都靠着一个“忍”字求得生存、谋得霸业,现在就来扒一扒《三国》中知名的几大“忍”者。司马懿:成功的忍者在《三国》中司马懿被评为“忍者之王”。司马懿,是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隐忍”五十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后却到七十多岁才执掌大权,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曹操:霸气的忍者曹操能够成为三国大的强者,除了他的超强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还因为他具有忍耐之心和爱才之心。《三国演义》中祢衡骂曹操,骂得曹操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但曹操冷静地容忍了祢衡的放肆,把他安全“送”到荆州刘表那里。袁绍进攻曹操时,陈琳曾帮袁绍写了三篇檄文,骂到曹操祖宗三代。后来,陈琳落到曹操的手里,曹操不但不杀他,还委以重任。正是曹操具有大家风范的忍耐之心,他的周围才始终围绕着一群高素质的文臣武将,成为三国大的强者。孙权:睿智的忍者他少年大志,十五岁临危受命,稳固江东、龙图霸业、纵横捭阖、以赤壁大战、三分天下,又智胜关羽,谋夺荆州、彝陵之战、力挽狂澜。一个文弱的少年,凭着一隅江东,能三分天下,靠的就是一个“忍”,赢得赤壁之战后,孙权已赚得钵满盆满,三国局势已见雏形。但此时刘备崛起,为了牵制刘备,孙权却弯下了腰,屈膝奉承曹操。220年,曹操已死,孙权已夺得荆州,在曹魏实力已经下降的情况下,孙权还是为了保全吴地,牵制刘备。在东吴百姓都掩面觉得丢人的情况下,孙权依然拉下老脸,继续向曹丕称臣。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迁都建业。孙权也成为三国时代在位久、长寿的帝王,这才是真正笑到后的睿智忍者。刘备:心机的忍者在三国未定时,没实力、没背景的刘备就凭着一顶“汉室宗亲”的破帽子,和关羽、张飞、诸葛亮,一路跌跌撞撞而三分天下,不得不让人佩服。刘备成功的大原因在于他的性格,和他的“心机”。刘备大的特点,是隐忍,是忍常人所不能忍,心怀汉室,志在天下。刘备投靠过刘焉、卢植、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到处寄人篱下,忍辱负重。刘备在去江东提亲时,明知是骗局,在到处遭遇埋伏的情况下,却不动声色,隐忍大度处之,终还抱得美人归。汉献帝:辛酸的忍者他为了保存奄奄一息的汉室,足足忍了三十六年。忍了何进,忍了董卓,忍了曹操,失了贵妃和丈人,也失了皇后和国舅,后还是被曹丕逼死。贾诩:善终的忍者贾诩是曹操信任的谋士,贾诩算无遗策,却在官渡之战前夕,随张绣投奔曹操后,再也不主动出谋划策,不是曹操自己来问他,或者曹操手底下的谋士们都说完之后贾诩是不会多说一句话。凡事隐忍低调,每日关门自守,不结交其他官员,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如此人才能够把自己的智慧隐忍到如此地步,非贾诩莫能找出第二个。成大事者必有远志,而忍正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理智地谋求长远目标的体现,善忍者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