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绘简介(杨绘是谁的后代)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8 07:22:51 浏览
1、杨绘是谁的后代

又逢小院凌霄主角季,灿烂的朵儿夺目,鲜绿的柔条纤蔓上,鳞次栉比橙红色的蕾儿缀满了枝头,在炎炎的夏日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宋人杨绘有诗赞日:“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敢与太阳比鲜的花,必是血性之花无疑了。我说不上有多爱凌霄花,然而它对我的无视,总是极有耐心,以更妖娆的方式暗送秋波,你看,窗前映照,还努力攀爬到茅屋顶垂挂,颇有其是地陌上花开……于是我只得臣服于它,而闲步看风摇花,听花呢喃,赏花芳姿……

2、杨绘歌手

公元1067年,宋神宗召见杨绘、滕元发二人,说到:“宰相曾公亮有些迂腐,多次阻止我改革,你们两个想办法,参他一本!”公元1053年,杨绘、滕元发二人同时考取进士,分列第二、三名。宋神宗即位后,两人又同时担任知制诰、知谏院的职务。相近的人生经历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使他们成为了挚友。宋神宗即位之初,北宋的统治面临着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加之每年向辽和西夏送去大量“岁币”,国家财政已不堪重负。再加上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以及沉重的赋税徭役,农民暴动事件时有发生。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壮怀激烈、立志改革的宋神宗欲“奋然将雪数世之耻”,很想起用一批年轻人来取代为政“谨绳墨、蹈规矩”的宰相曾公亮等人,以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的愿望。当时,受到宋神宗高度信任的杨绘和滕元发摸准了皇帝的这一想法,利用一同谒见圣上的机会进言说:“曾公亮久在相位,有妨贤路。”此话正合宋神宗意愿,便说:“那你们为什么不将此意见书面报告上来?”退朝后,两人共同商量,很快就写好了一份奏疏,约定第二天一同进宫,呈递神宗御览。建议皇帝罢黜宰相的奏疏何等机密,可生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的滕元发却将此绝密文稿放在了家中的显眼位置。他的弟弟滕申看见这份奏疏,将内容偷偷地告诉了曾公亮。曾公亮闻讯后,连夜撰写申辩的材料,并先于杨、滕二人呈递给宋神宗。第二天,杨绘和滕元发二人面圣,还未将奏疏拿出来,宋神宗便怒斥道:“是要讲某人吧?人家已经先来诉苦叫冤,文字材料都留在这儿了。你们都是朕的耳目之臣,竟然如此马虎大意,毫无保密意识!”结果,建议曾公亮罢相交权的计划不仅就此作罢,杨绘、滕元发二人也从此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事后,杨绘得知是滕申告密,对滕氏兄弟衔恨不已。此事虽然使杨绘、滕元发之间产生了隔阂,但宦海沉浮十多年之后,这对老朋友还是恢复了来往。据南宋学者王明清所著《挥瀛后录》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王明清的祖父到池州(今安徽省西南部)拜访在此当知州的滕元发,刚好杨绘也路过当地,特意去滕府拜访。滕元发高兴,设宴欢迎他们的到来。推杯换盏间,杨绘突然问滕元发:“你那个贼汉弟弟还活着吗?”此话一出,在场的人无不感到惊讶。滕元发虽然明白杨绘话里的意思,但“家丑不可外扬”,自然不好当面解释,只好笑着招呼大家喝酒吃菜。可王明清的祖父偏偏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散席后,他特意向滕元发询问缘由,滕元发这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他说了一遍。由此可见,杨绘和滕元发这对好朋友虽然表面上冰释前嫌,但留在他们心底的创伤,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完全愈合。至于滕申这个“家贼”为什么要出卖自己的哥哥而讨好曾公亮,由于缺乏相关的史料,至今不得而知。不过无论滕申本人出于何种动机,告密毕竟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然而,滕元发本人就没有责任吗?《淮南子·人间训》有云:“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意思是说圣人待人处事谨慎,行为举止适合时宜,对于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倍加戒备,这样灾祸就不会产生。滕元发身为天子近臣,竟将关乎国家机密的奏折放在显眼的位置,本身就犯了保密工作的大忌,无意泄密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保密意识的淡薄。身为秘书工作者,我们更需要加强保密意识,如果言行不慎造成泄密事件,就有可能妨碍工作的顺利进展,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杨绘景点

宋朝名臣录苏轼文集•尺牍•与李公择之七某启。春夏多苦疮疖、赤目,因此杜门省事。而传者遂云病甚者,至云已死,实无甚恙。今已颇健,然犹欲谢客,恐传者复云云以为公忧,故详之。郑公虽已逾八旬,然耆旧雕丧,想当为国凄怆。公择、莘老进用,皆可喜,然亦汇征之渐,殆恐未尔知首,料台阁殊不闻,果尔,甚可喜。元素若能力止其行,,亦当走书道此也。所要新诗,实无一字,小词、墨竹之类,皆不复措思,惟于饱食甘寝中得少三昧,一笑!一笑!文编一阅,洒然自失,濯喧埃而起衰思也。案:李常(1027~1090),字公择,南康建昌(今江西永修)人,黄庭坚的舅父。少年时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取进士后,留所抄书九千卷于僧舍,名为李氏山房,苏轼曾为之作《李氏山房藏书记》。宋神宗熙宁年间为右正言,知谏院。王安石当政,与之交好。宋哲宗时累拜御史中丞,出知邓州。徙成都,卒于行次。李常著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及元祐会计录三十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此信写于元丰三年(1080年)至元丰七年(1084年),时苏轼在黄州贬所。注释:1、富弼(1004年-1083年),字彦国。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宋重臣,名相,封郑国公、韩国公,时人尊称富郑公,后人尊称富韩公。2、公择:李常;莘老:孙觉。3、杨绘(1032年~1116年),字元素,号先白,谥肃轩,绵竹(今属四川)人。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登进士第,历官荆南府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苏轼好友,苏轼曾写一首词给他:《醉落魄·席上呈元素》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4、杨绘形象特点

原来不姓杨古时候,有一个叫申起的人,从亊布匹生意,买卖一直很兴旺,加上又娶了个美丽贤惠的妻子,还给他生了两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一家人过得红火幸福。申起有个朋友叫杨绘,娶妻多年却没有生养孩子。夫妻俩人面对空屋,唉声叹气。有一天杨绘将自己的苦恼说给申起听了。申起一向是菩萨心肠,哪有不帮之理,就将大儿子积中,送给了杨绘,杨绘感谢申起,高高兴兴的将积中抱回家,并改姓杨,了却了他的一个心事。全家人都高兴,得了个大儿子。不久一场瘟疫夺去了申起一家三口人的性命,杨绘亲自埋葬了申起一家三口,并经常上坟扫墓,以表感恩之情。从此杨绘更加疼爱积中这个孩子了。没想到收养积中后,杨夫人随后几年连生二子一女。虽然积中不是亲生的,但对他依旧疼爱如故,有好吃的让积中先吃,有好玩的让积中先玩,悉心教积中读书写字,谆谆教导积中作人的道理,真是关怀倍至,无所不周。谁也不知积中是抱养的,连积中也不知道,因为养父母对他太好了,由于他的养父母的教导,使积中越来越懂事了。有一天,天气酷热无比,小积中热的实在睡不着觉,只好走到院子里纳凉,散步,突然,传来一阵说话的声音,原来是父母亲正在屋里聊天呢!积中正要走开,忽然听到父母正提到自己的名字,他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只听到母亲说:“总算积中这孩子被我们带大了,老申如果知道积中长得又高又壮,在九泉之下一定会欣慰的,难得这孩子比自己亲生的还要听话和孝顺。"积中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他心想:“谁是老申?娘为什么说我比亲生的孩子还要孝顺?难道我不是爹娘的亲生儿子?不可能,不可能……”积中步伐沉重地回到自已的房里,躺在床上,再也睡不着了。瞪着大眼睛,望着窗外的月亮,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也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他皱着眉头寻思着:“我不是杨家的人,那个叫老申的人可能是我的亲爹爹,唉,我不是爹娘的亲生孩子,怎么来到杨家呢?爹娘有自己的三个孩子,为什么还要收养我?……”他翻了个身,又想:“爹娘平时对我这么好,怎么可能不是我亲生父母呢?记得有一次生病,娘愁得一整天没吃饭,守在我身边,他们对我比对弟弟妹妹还好啊!但是,我明明听见,我的确不是爹娘的亲生儿子呀!"想到这儿,积中不觉掉下眼泪来了。积中无意间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虽不免黯然伤神,但却认为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情同样伟大。所以,他像以前一样孝顺父母,绝口不提是否亲生之亊,以免伤了养父母的心。积中十九岁,他中了进士,这可把养父母高兴坏了,逢人就说积中聪明、孝顺。好几次积中禁不住心中的激动,真想跪在养父母前痛哭一场,但他见养父母年岁渐老,哪里忍心揭露真相,给他们平添烦恼呢?想到养父母养育之恩,看到他们衰老的面容,积中更加孝顺了。杨氏二老看到积中,中了进士后依旧在家中尽孝,心中十分欣慰,他们哪里知道,积中早已知道自己的身世了。一直到养父母都去世了,弟弟和妹妹都成家立业,积中想到养父母家业可传,心愿已了,这才说出了真相,他宣布改杨姓为申,以传生父之后。大家知道这件亊,都惊奇,感动。尤其是他的弟弟妹妹更是惊讶万分,想不到哥哥在知道自己身世后,仍然那么孝顺父母,百般侍奉,实在可贵难得。因此大家将他这种兼报生、养两恩的行为称做“绝孝"。这种孝顺名声永远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一#杨绘简介#

5、杨绘读音

宋朝名臣录苏轼文集•尺牍•与李公择之一某已过满。苏明之来。近闻明之已除台直;果尔,替期未可决也。霅上主人如不厌客,当去叨聒。闻已举姚掾,非老兄风义,谁肯举此孤寒木讷之士也哉?闻往来者奉谈不容口,足为交游之庆。《墨妙堂记》并诗,各告求数本。向时莘老屡寄,然皆墨淡不光,告令指挥如法打。道场何山,时复一游否?某虽未得即替,然更得于西湖过一秋,亦自是好事。景色如此,去将安往,但有著衣吃饭处,得住且住也。但恨舍弟相远,然亦频得信,亦甚好,恐要知。案:李常(1027~1090),字公择,南康建昌(今江西永修)人,黄庭坚的舅父。少年时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取进士后,留所抄书九千卷于僧舍,名为李氏山房,苏轼曾为之作《李氏山房藏书记》。宋神宗熙宁年间为右正言,知谏院。王安石当政,与之交好。宋哲宗时累拜御史中丞,出知邓州。徙成都,卒于行次。李常著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及元祐会计录三十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北宋熙宁七年九月,杭州知州杨绘将回南京升任翰林学士,苏轼则由杭州通制提升为知州。于是两人约了在杭州的张先,隐居在嘉兴的陈舜俞和在苏州的刘述一起到湖州,与湖州知州老朋友李常聚会,在六客堂内赋诗填词,意犹未尽,传说苏轼曾前后二次参加聚会。史称“湖州六客会”。此信写于杭州,熙宁四年(1071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秋之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李公择时任湖州知州。注释:1、苏明之 生卒不详。2、霅上主人 霅上即今之湖州。霅上主人应为时任湖州知州的李公择。3、《墨妙堂记》并诗 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年)任杭州通判时,应张希元之请而作。#杨绘简介#

6、杨绘

1072年,王安石变法遭遇强烈抵制。如东明县一千多农民集体上京,到王安石门口叫骂;如乡下农妇早上起来喂猪时冲着猪吼:“王安石,快起来吃,吃了再睡!”除了被骂,还有写文章人身攻击的,说王安石用“富国强兵”之术诱惑宋神宗。有个叫杨绘的官员,从王安石诗词中断章取义,污蔑王安石有觊觎皇位之心。王安石成了公敌,四面楚歌。他觉得在朝廷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1074年,王安石请求辞职。宋神宗挽留无果,只好罢相,派遣他到江宁任知府。1075年2月,距王安石罢相才十个月,宋神宗下诏复用王安石。王安石再次为相,想到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事业,他又雄心勃勃,想大干一场。之前,王安石被罢相,他力荐吕惠卿任参知政事以继续推行变法。王安石是个坦荡、正直无私的人,他希望老朋友在他离开以后能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吕惠卿才华横溢,有非凡的政治能力。他比王安石小11岁,但两人亦师亦友,王安石把他视为自己的知己、心腹,朝中之事,事无巨细都与他商量。因为王安石的原因,吕惠卿也得到宋神宗的嘉许。但是,王安石被这个表里不一的人蒙蔽了。吕惠卿表面上对王安石言听计从,内心却想要整垮王安石,自己替代他的位置。王安石刚离开京城,吕惠卿马上现出原形。他把自己的几个弟弟调到中央核心,之后,作出一系列的大动作:敛财、受贿,买官卖官、强买强卖。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因为害怕王安石重新被重用,他不顾恩师提携之情,不停地在宋神宗面前挑拨离间,把宗室的谋反嫁祸于王安石。并攻击王安石的弟弟,反对加封王安石的儿子王雾为龙图阁直学士。朝中大臣看到朝中乱象,深知再这样搞下去,朝廷必将崩塌。赶紧秘奏宋神宗,请王安石复职。10个月后,宋神宗下诏,王安石听命,马不停蹄回京复职。但是王安石年轻气盛的儿子王雾咽不下这口气,认为吕惠卿竟然对父亲恩将仇报,决定为父报仇。御史中丞邓绾是个见风使舵的人,看到王安石回来了,想借此机会讨好王安石。便听王雾的“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复仇计划,弹劾吕惠卿多项罪行。吕惠卿知道王雾要报复自己,不想坐以待毙,就把以前和王安石来往的私信上交给宋神宗。王安石以前和吕惠卿无话不谈,写信时,王安石有个习惯,信件末尾加上一句“不要让皇帝知道”。几年前,王安石认为吕惠卿是个人才,才力荐提拔他,没想到他竟用昔日的私信倒打一耙。宋神宗知道王安石并无私心,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但是,对他的态度变得冷淡起来。王安石觉得自己的儿子做得有点过了,王雾也知道自己太过冲动了。因为父亲的指责加上自己的自责,让本来就有疾病的身体一下就垮了。年仅33岁的王雾因为病情严重,王安石遍请名医也回天乏术。王安石复职才一年多,痛失爱子,伤心欲绝,哭得死去活来。宋神宗一气之下把吕惠卿贬出京城。但是王安石已经心灰意冷,第一次对官场产生畏惧。1076年10月,55岁的王安石再次申请辞职。这一次,宋神宗没有多作挽留就同意了,再次把他派遣到江宁。王安石变法虽遭到保守派的几次反对,但是,真正让改革无法再继续的是王安石太固执,他用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想一条路直线走到底,遇障碍也不会拐弯。他不知道变法之所以遭到全体抗议,一是操之过急;二是不够全;三是用人不当。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正因为无所畏惧,才让小人钻了空子,把立志“富国强兵”的改革,演变成为“祸国殃民”。公元1086年,王安石去世。留给后世的皆是因变法的结怨,骂他,诬他、讨厌他。但是,世人却都承认他一心为公,是个真正的君子。#中华文化传诵人#

7、杨绘后裔名人

深山偶见凌霄花作者:许碧霞独秀空山岁月羁,结风自引窃高枝。偷来霞彩三千片,搭座虹桥上玉池。那一团团,一簇簇火红的凌霄花,缀满枝头,迎风飞舞,格外惹人注目。凌霄花,又名:紫葳、五爪龙、倒挂金钟等,《诗经》中,用“苕其华,芸其贵”形容凌霄花,比喻人生苍苦,不如无生。舒婷曾借凌霄花的攀附,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但历史上的凌霄花,寓意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凌云志天,上至九霄,有着远大志向,前途光明的美好寓意;它还被写进诗文里。宋人杨绘有诗赞曰:“直绕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清人李笠翁评价凌霄花说:“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诗词# #原创诗词# #诗词歌赋#

8、杨绘主要成就

北宋上访群众大闹京师?熙宁四年(1071)五月,北宋首都发生了一起上访群众大闹京师的事件。据正史记载,闹事的是开封境内东明县的农民,人数上千。他们先去了开封府,后去了御史台,而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居然冲进了王安石的私人住宅。这事可就真闹大了。神宗闻讯,下令立案侦查,案情也很快查明。御史中丞杨绘报告,这些群众之所以上访,是因为在推行新法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原因则在司农寺(国家农业委员会)的实施细则和越权干预。开封府当然不予受理,上访群众一怒之下便冲进了宰相家中,却被告知此事相府不知。不过,王安石还是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来,知县知道吗?上访群众说:不知道。然后,他们又去了御史台,被杨绘劝散。此事的后续不甚了然,王安石却显然挨了一棒。因为按照他的说法,变法是为了让民众过上好日子。那么,东明县这些农民又为什么要上访呢?何况还是在农忙季节。王安石只好把一肚子气出在东明知县身上。他说:这个知县也太不像话。自己的问题不去解决,却往上面推。如果天下人都像这样,动不动就进京拦驾击鼓,聚众闹事,那还成何体统!治百姓就该动真格的,不能示以姑息。看来,他还是不肯检讨自己。那么,激怒了东明县民的,又是什么呢?免役法。前面说过,免役是王安石得意,司马光痛恨,苏轼认为修正后可以保留的新法,核心则是差役的货币化。货币化的好处第一章已经讲过,道理则如苏轼所说,出钱的不用出力,出力的不用出钱,天经地义,各得其所。请问,这有什么不好呢?至于东明县民闹事,则是因为司农寺负责人邓绾和曾布胡来。我们知道,差役货币化有个交多少钱的问题,数额则由县里按照财产的多少定出等级,邓绾和曾布却以司农寺的名义另设标准。民众该交的钱变多了,当然要上访。这么说,错误出在执行环节,政策是没问题的?当然有。因为此法名为免役,其实劳役没免,只是改成交钱。钱这玩意,难道可以从天上掉下来?而且正如司马光所说,农民手里并没有钱,就连地主也没多少现金。要交免役钱,只能卖粮。大家都卖粮,粮价就会跌。但是官府不管这些,催款如催命。逼急了,就只好卖房卖地卖耕牛。请问,这是利民还是祸民?不过认真说来,这只是技术问题。解决的办法,则是由民众自由选择,愿意出钱的出钱,愿意出力的出力,差役法和免役法并存。倘能如此,改革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42]可惜,王安石还有保甲法。保甲法的立法精神,是对农民进行军事化管理。王安石规定:十家为保,五十家为大保,十大保为都保。每家每户两个男孩选一人为保丁,参加军事训练;大保每天晚上轮流派出五人,在保内巡逻。看清楚了吧?实行差役法时,农民要到官府当差。现在不当差了,改为当兵,当辅警。这可是凭空多出来的役使。出钱不用出力,变成了出钱还要出力,怎么是减轻农民负担?再说了,原来的跑腿送信隔三岔五才有一次,现在的站岗放哨却是天都有,又岂能不违农时?何况保内出了事情,保民还要负连带责任。难怪就连章惇也说,保甲法哪怕存在一天都是祸害。显然,要保留免役法,就必须废除保甲法。然而在王安石那里,却是通盘考虑的。两法的实行都在熙宁三年十二月,初九立保甲法,二十二日行免役法。保甲在前,免役在后,这可绝不是碰巧。事实上,王安石就是要竭尽一切可能,把财富和人力都集中到国家手里。因此即便先有了保甲法,收免役钱时也不等价交换,而是要加收百分之二十,叫宽剩钱。青苗的利率也是百分之二十,半年收一次,一年下来就是百分之四十,还要说是低息。变法之用心,已昭然若揭。实际上,正如本书开始就说过的,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财政危机。因此,正如那位被打发到湖南衡阳看守盐仓的监察官员刘挚所言,为了理财,屠夫商贩也出进政事堂;为了牟利,针头线脑也要官府来卖。政府拼命赚钱大发横财,抢夺市场与民争利更是不争之事实。比如市易法。事实上王安石已直认不讳,本项改革就是要与民间资本争夺利润。只不过在他看来,由于政府利薄,商人利厚,所以不必有道德和心理的负担。国进民退啊!难怪民怨沸腾。问题是,何以如此呢?因为王安石是一个国家主义者。在他心目中,国家利益是高于人民利益的,更高于个人利益。因此,即便其新法确有利民和富民的考虑,那也是次要的。民众就算得了方便和好处,也是搭便车。首要目的,是富国强兵。既然如此,王安石当然不会在乎民众的满意度了。保甲法试行时,开封知府韩维报告,农民为了逃避做保丁,竟有自己砍断手指甚至手腕的。皇帝大吃一惊,王安石却轻描淡写地表示,这种事就算有,也不足为奇。他还说,如果什么事情都听老百姓的,君主和官员的存在还有何意义?这就简直近于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