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秧歌简介(秧歌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18 11:48:21 浏览
1、秧歌简介

黄梅戏源溯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 戏曲艺术,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 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美乡村音乐”。黄梅 戏曾用名小戏、采篮戏、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和皖剧,也 曾被称为“怀腔”、“府调”。1953 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黄梅戏作为新剧种被正式定名。安庆地区自古诗歌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潜山和怀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代表作《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元代至正十六年,余闕在《城隍廟碑記》中写道:“五月之望,里俗相传以神生之日也,民无贫富男女,旄倪空巷闾出乐神。吹箫伐鼓,张百戏,游像舆于国中。”该“碑记”收录于清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碑记》中,可见在安庆地区演戏的历史悠久。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明万历年间所著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中说:“至嘉靖,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 为徽青阳”。自明嘉靖年间,在 与安庆仅有一江之隔的青阳县域形成的青阳腔,对黄梅戏的诞生起到了 哺育作用。早期黄梅戏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的特征来源于青 阳腔,《天仙配》《山伯访友》《云楼会》《四姐下凡》《卖水记》《买胭脂》《花亭会》《戏牡丹》《湘子化斋》《王婆骂鸡》《借妻》《吕蒙正回窑》《牡丹记》《王道士拿妖》等黄梅戏剧目是直接从青阳腔剧目移植过来的【王兆乾,《黄梅戏艺术》,1982年7月,第43页】。在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地区,茶业自古兴盛,在唐代陆羽《茶经》 等古籍中均有记载。该地区的采茶演艺也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清 顺治十年《太湖县志·岁时》中记载道:“十五日,古谓上元 日,俗谓元宵。神庙并各街市悬放花灯,…… 又或为俳优假面之戏,锣鼓喧沓、至达旦焉。”清顺治十一年《潜山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安庆府志》、康熙二十五年《怀宁县志》乾隆二十三年《东流县志》中都有“俳优假 面之戏”的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池州府志·时序》和《贵池县志》中载“凡鄉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輪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馬,或肖獅象,或滚毬燈,粧神像扮雜戯,震以锣鼓,和以喧號”。“粧神像扮雜戯”与“俳优假面之戏”就是延续至今的贵池傩戏。“震以锣鼓,和以喧號”与早期黄梅戏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特征完全相符。著名黄梅戏音乐家王兆乾说:“清道光以前安庆、池州各县都有这种戏剧存在,东流、宿松、望江、贵池县志,称作‘假面俳优之戏’,有高腔与傩腔两类声腔,其傩腔就是以唱采茶歌为主”。清道光《怀宁县志》《桐城县志》和《宿松县志》中都有采茶演艺的记载。如此早期并详细地描述“采茶戏”在全国地方志书中也是少见的。1879 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报道了每年在安庆集贤关外演出的“与江省之花鼓无甚区别”的“黄梅调小戏”。晚清安徽潜山文人王浣溪撰写了 17 首“观戏诗”,收集在《爱山光阁》文集中。“观戏诗”写于 1900 年,其中所写很多剧目内容与黄梅戏传统剧目相同,该组“观戏诗”证明了潜山岳西一带“采篮(茶)戏”的大戏在 1900 年已经定型。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在《皖优谱》(1939 年)中写道:“(黄梅调) 他省无此戏也”,即黄梅调是安徽本土剧种。民国十二年(1923 年)《商 南县志·风俗》记载道:“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人,襁負迁移商,爰得我所,闻风兴起,接踵者日益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地虽属陕,而服食器用,文字语言,实有南方风气。”在陕西省商南县, 居住着许多清朝乾隆时期从安庆各县迁过去的移民,他们至今还操持着 安庆方言,还传唱着 200多年前从老家带过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即是黄梅戏的声腔。2017 年 1 月12日,《人民日报》发文《黄梅戏起源有新说》: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明末风流太守阮自华别业安庆怀宁黄梅山,其所创民歌曲调称为黄梅调。黄梅戏的声腔,取材于安庆周边乡村的茶歌、山歌、秧歌、渔歌等 民歌,以及鼓书、琴书等民间说唱音乐和一些宗教音乐,并广泛汲取融 汇青阳腔、高腔、徽调等音乐元素和联曲方法,形成了花腔和主调两大 腔系。花腔属民歌曲牌体,保留至今的曲调仍有近两百支。主调是板腔 体声腔体系,以〔平词〕为基础,包括〔八板〕〔火工〕〔二行〕〔三 行〕〔彩腔〕〔仙腔〕〔阴司腔〕〔对板〕〔哭板〕等。曲调委婉优美, 语言通俗风趣,情调丰富生动,赋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黄梅戏的剧目,源自民歌和民间灯会歌舞,取材于民间趣闻,大约 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两小戏”、“三小戏”;后来又根据真人真事不断编创新剧、大戏,又从青阳腔、徽调等剧种移植大小剧目, 逐步积累为既广收博采,又彰显地方风味和平民情趣的传统剧目库藏,世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帏‘’•中国黄梅戏已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闪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及标志性文化形象。

2、黄河秧歌介绍大全

家乡在千里之外年味就是我梦里的怀念我想看春雪压枝我想看秧歌欢舞我想看漫天烟火我想看“常新”挂门檐我想吃红烧肘子扣条肉我想吃心里美的萝卜咬春天我想吃那个不知如何写出来的美食我想回到十年前跟妈妈一起过年

3、秧歌资料大全

秧歌是中国北方人民抒发喜庆心情载歌载舞的一种民间剧种。粗犷,活泼,喜闻乐见。加上健康,新鲜乐观,积极向上的主题,生动的旋津,逢勃的朝气,很红火,满满的正能量!应该经常组织大家跳起来![爱慕][玫瑰][锦鲤到来][红包来啦][招财进宝][赞][祈祷][发怒]

4、秧歌剧目解析

秧歌是全中国汉族地区流行极广的民间舞蹈,也是清代流行极盛的民间舞蹈。秧歌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人类早期。早期人类就产生了以农耕生活为表现内容的乐舞,多以模拟劳动动作的方式来祈求丰收的巫术仪式。原始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早期人类并没有将他们的祈福行为作为艺术来看待,更不可能具备今天人们对艺术的普遍性观念,但是早期祈福仪式毋庸置疑地带有艺术性特征,即便这种艺术性特征与物质性生产劳动关系密切。例如,在云南哀牢山生活的少数民族依旧保存着原始的精神记忆,他们在插秧的时候必须唱秧歌,并坚定地相信如果不唱秧歌不跳舞蹈,就一定没有好收成。虽然从现代农业技术来看,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实质性关联,但是作为原始文化思维观念,对秧歌和舞蹈的重视则始终保存在他们的集体意识之中。同时秧歌并不局限于乡村,也并非完全与乡村农业生产直接关联。清代秧歌大多在街头、广场表演,但有时亦出现在戏馆,进行戏曲杂演,并且开始从自娱性的广场民间舞进入剧场成为表演艺术了。从总体来说,秧歌在发展流变过程中持续发生变化,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也不断变换风貌,但总体特征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并在艺术的提炼过程中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创造。东北民俗中,语言方面的特色显著。各类艺术形式中的语言都会不知不觉地渗透着地方方言的特色与韵味,既形象又朴实,既诙谐又幽默。如大家熟悉的《瞧情郎》中说:买了一对鸡,买了一对鸭,里辽河的螃蟹,外辽河的虾呀,还有一个大西瓜。天上下雨地下滑,一出门闹了个仰八叉,摔在了地下呀,摔在了地下……这种典型的东北语言充分质朴地表达了姑娘的心理活动,其中“仰八叉”的形象描绘生动,既显尴尬又带有幽默感,同时充满了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土色土香的审美情趣。

5、秧歌类型简介

补个图,秧歌,各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

6、秧歌的简介

“扭秧歌”是北方汉族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是我国第一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长春市南关区明珠小学把秧歌元素融入课间操,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文化自信,展自信少年英姿!全校师生扭起来——幸福洋溢,自信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