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女真族(女真族是现在哪里)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5 07:33:04 浏览
1、女真族是现在哪里

其中对明朝威胁大的,是一个女真族部落,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满清”。我们还记得,当年占领了大宋半壁江山的“大金”也是女真族。所以满清在入关前,立国号为“金”,历史学家称为“后金”。后来皇太极又把后金的国号改为“清”,把“女真”改为“满洲”,简称“满族”。这就是“清朝”、“满清”的来历。——《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套装共4册)》#简介女真族#

2、野人女真族

金代女真族女性服饰对汉族女性服饰的影响,你了解多少?金代是中国古代众多朝代中的一个,其统治者是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女真族,女真族统治中国北方虽然只有短短的上百年,却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载体,也能体现民族特色。尤其是女真族女性服饰,在众多古代女性服饰中独树一帜,不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金统治下的汉族女性的穿着,同时也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金代女真族女性服饰金朝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朝代,女真族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开创了和平稳定的繁荣昌盛的新局面。民族交融的新环境氛围下,对女真族女子服饰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也促进了女真族女性服饰的多样化。生活在苦寒地区的女真族,在未建国之前,过着自给自足的游猎生活,即男子外出打猎,女子在家操持家务,纺纱、织布、裁剪衣物,创造了女真独特的服饰文化。据历史文献记载或出土文物显示,早期的女真族女性服饰比较单一,男女老幼皆穿样式相同的袍服。随着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女真女子服饰逐渐丰富多变。经过长时间的汉化和胡化,又结合本民族的穿着习惯、生活环境,通过对各民族的吸收、融合、改造,终形成了不同中原汉族女子服饰的新装扮,对后来朝代女子服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金代女真族女性服饰由上衣下装两部分构成,上衣包括袍服、短衫,抱肚,下装包括锦裙、吊敦、大口裤、素绢裤。女真女性服饰上装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开衩,女真族作为游牧民族,为了便于生活,女真族女性服饰外服袍、内衫、抱肚皆开衩。开衩又分为高开衩和短开衩,高开衩以女真女性外服袍为主。外袍服有两种开衩方式,一种为左右开衩,一种为后开衩。二是高腰,金代女真族女性的锦裙、长裤、素裤皆为高腰。棕褐地团云龙印金罗大口裤全长117厘米,腰高52厘米,约占全裤长的二分之一,棕褐菱纹暗花罗萱草团花大口裤全长124厘米,腰身高44厘米,腰长约占全裤长的三分之一。锦裙全长100厘米,裙腰高28厘米,腰长约占裙长的三分之一。素裤全长101厘米,腰头高44厘米,腰长约占裤长的三分之二。因此可知,女真女性裤裙皆为高腰。高腰是女真女裤的共同特点。三是左衽,齐国王墓女尸所穿服的褐绿地夔龙纹锦袍、云鹤纹锦袍,以及两件内衫皆是左衽交领。二、金代统治下的汉族女子服饰金代所控制的汉地包括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以及燕云地区,甘肃部分地区,范围涵盖大半个北方,女真族为了增加民族的认同感,推行易发易服的服饰政策,逼迫滞留当地的汉人男女穿女真袍,戴女真帽,髡发辫发盘髻。投降女真人的降官、降将亦不能幸免,责令其披发左衽。由于女真人强制推行“国服”的政策,遭到许多汉人的抵触。在女真统治者的强迫下,汉族女子的服饰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早期的抵触,到后期逐渐接受女真服装。虽然金代汉族女性的穿着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幸而古人事死如事生,将生前的服饰面貌都绘制到墓葬壁画上,墓葬壁画成了窥探汉族女性的可靠参照。本文将金代统治下的汉族女性服饰分为墓葬墓主夫人服饰和侍女服饰两大类。1.墓主夫人服饰金代墓主夫人服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上身短襦,下身为长裙式,领形为交领、左衽两类。第二类是上身为褙子式,下为长裙,且这一类在众多女性中占大多数,领形为只有襟直领一种。2.侍女服饰金代早、中、晚期侍女服饰类型分为长袍长裙、长袍长裤、上衣下裙、褙子长裙等五类。且每一个时期侧重样式不同,金代早期侧重于短衣下裙样式,领形为左衽或是右衽交领。金代中期侍女侧重于褙子长裙样式,领形为对襟直领,需要提出的是在金代汉墓出土的众多侍女人物壁画中,只有长子县小关村金墓南壁送葬壁画描绘升天图,图中侍女着大袖衣。因此大袖衣一般用于描绘天堂中仙乐侍女,普通侍女不着此衣衫,金代晚期以袍、交领衫长裙为主,领形为左衽或右衽。三、相互影响金代早期传统服饰有袍、团衫、大口裤、吊敦、锦裙、云肩、抱肚等,其中袍、团衫以左衽、窄袖、高开衩为特色。到金代建国中后期,女真袖口朝着宽松发展,且汉族女性常穿的褙子也为女真女子所接受,在金代社会掀起了一场奢靡的汉化风潮。遗留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区的汉族女性,随着女真统治者推行改装易服的政策,也出现了胡汉杂糅的风貌。汉族女性除了穿传统褙子之外,也穿女真族的长袍。汉族女性所穿着的褙子更加符合女真游牧民族的特点,这点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出土的壁画都可看到。除了服装样式具有女真风之外,汉族女性的头饰,配饰深受女真的影响。汉族女性通常梳高髻、戴高冠、裹头帕、插钗簪、环、梳之物。结语:金代作为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中国北方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作为统治阶层女真族和人数众人的汉族服饰也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融合的烙印逐渐加深。在服装面料、服装图案、服装款式等方面,女真族女性服饰和汉族女性服饰都具有不同点和相同点,女真族和汉族女性服饰逐渐走向了融合。

3、女真族首都

五行看中日中日两国世代为仇,明朝时倭寇侵掠东南沿海地区,东。明朝派大军镇压驱逐出去,但是也正因为此过,军力削弱,让清朝女真族乘机夺得天下。八国联军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侵华战争,从没少过日本。昨日有了未来还会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随时痛击对们有野心的国家。从中国五行上怎么看呢?中国属土,日本属木,土木相克,这就是根本。未来还有战争,但是一定是中国胜。国运不可逆!

4、女真族灭亡

野史:古代金国是北方部族女真族建立的一个王朝,曾与西夏、蒙古和南宋接壤。金哀宗是其后一任皇帝。历史上对金哀宗的评价很低,是他断送了金朝。但客观地说,金哀宗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无所作为、荒淫误国。当1224年金宣帝去世后,金哀宗执掌朝政,他及时粉碎了完颜守纯妄图篡夺皇权的阴谋,稳定了政局,特别是在他当政后,结束了金朝与宋朝、西夏的战争状态,使人民生活安宁,能够从事正常的生产,恢复国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他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智慧。金哀宗虽然在执政初期有所作为,但时间一长他也暴露出了自己的短板,当然,这其中也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1232年,蒙古军队向金国发起进攻,金军抗击,但因为战前缺乏准备,在一场突降的大雪后,因为天气恶劣,金军大败,损失惨重。后来,蒙古大军长驱直入,直至包围了汴京。在守城无望的情况下,金哀宗逃往归德,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皇太后和后妃都留在了汴京。蒙古大军打进汴京后,烧杀抢掠,直奔皇宫捉拿金哀宗,但金哀宗已经逃离,蒙古军便对留下的嫔妃们进行了疯狂的羞辱,这场面甚至还被画师记录了下来,有一幅《尝后图》就描绘了这样的场面。城破之后,蒙古大军将俘获的金国皇太后、皇后和众嫔妃整整装了37辆马车,还有其他宗室成员五百多人,都当做战利品运回。后来,男子几乎都被残杀,女子则饱受侵害。这一幕,令人想起当年的靖康之耻。那是北宋末年,金国进攻北宋,打入都城,掳走徽、钦二帝,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当时的场景也是惨烈的,皇室的嫔妃公主们都被运往北方,遭受了百般欺凌。徽、钦二宗还极力讨好金人,他们甚至不惜把女儿茂德帝姬用酒灌醉后送到金军大营。其他嫔妃公主则被留在浣衣院中,供金兵玩乐。至于如何羞辱男子,金兵发明了所谓的“牵羊礼”,就是让北宋的俘虏们裸身披上羊皮在地上跪着行走,以示臣服。很多俘虏不堪忍受这种欺辱,纷纷自杀。眼下金兵被蒙古军进犯,就犹如当年金兵进犯北宋。面对如此残酷的战局,金哀宗很想联合宋朝共同抵御蒙古的入侵,但因为宋朝曾饱尝北宋靖康之耻,而金哀宗没有及早真诚地表示承担罪责,与宋朝改良关系。所以,当金朝遇到灾难时,金哀宗死到临头了,才想起向宋朝求援,宋朝怎么会和这个旧日的仇家合作呢?金哀宗见联和不成,就气急败坏地转而进攻宋朝,认为宋朝靖康之年都那么惨败,这时也不是不堪一击的,这反而刺激了宋朝。宋朝本来在蒙古和金朝之间选择中立,这时一被刺激,转而联合蒙古向金朝发起攻击,给本来遭受蒙古打击的金朝,又来了当头一棒。到了这个节骨眼上,金哀宗不仅不想办法挽救颓势,还及时行乐,就在败守蔡州后,他还命人大建游乐场所,搜罗处女供他享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宋朝出兵,要一雪祖宗的耻辱,很快就到达蔡州城南,开始攻城。金哀宗见势不妙,前途已尽,只有选择上吊而死。据说,金哀宗在临死时,生怕自己死后尸体被敌军侮辱,就命臣子们在他死后将他的尸体烧掉。但敌军来得太突然,还没烧完,就被金军发现,直接就用火场中将金哀宗的尸体拉了出来。在宋军和蒙古军看来,这是两军的战果,于是将金哀宗的尸体一分两半,用来祭祀死去的国人。蔡州被攻破,标志着金朝的灭亡。从金朝灭亡,从金哀宗的执政以来的表现,也给人们一些启示。一些封建王朝在初期,尚且能够减轻人们负担,休养生息,改良民生,抓紧经济建设,治理腐败,但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滋生腐败,安享安乐,而且不及时调整内外政策,这就会导致内忧外患。金哀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开始他还有所作为,但到了后期,却一错再错,终导致金朝的灭亡,也体验了类似北宋靖康之耻的亡国之痛。参考资料:[1]沈淦.试论金哀宗[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9(03):48-51.[2]刘天.金哀宗时期对外关系研究[J].兰台世界,2021(10):158-160.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21.10.42.

5、女真族起源

【从“女真”到“满洲”,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政治考量】女真族源自肃慎,汉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时称“女真”,后来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而改称“女直”。公元11世纪,女真诸部向辽朝称臣,契丹人按其开化程度,将其分为北部的生女真和南部的熟女真,生女真中完颜部较大,其以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为核心,统一附近部落后形成了部落联盟。公元1115年,完颜部酋长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金朝。后来随着金朝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两大帝国,女真人的中上层集团逐渐放弃原先的渔猎生活方式,转而从事定居农工商业,且接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都融入了北方汉族和后来统治他们的蒙古族。五百年后,那些留居故地的女真人后裔依然在东北过着游猎生活,根据分布地域分为东海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三大部分。建州女真生活在辽东关外,人口不过一万二千人,后来随着建州努尔哈赤崛起,女真三大部被统一起来建立了后金政权。虽然努尔哈赤以“金”为国号,意在追溯女真人上一个建立的强大政权,甚至将其姓氏也定为“爱新觉罗”(意为“金”),这说明其统治核心认同自身为女真族属性,与数百年前建立金朝的女真人属于同一族群。然而对于自身是否为金朝皇室完颜氏后裔,建州女真集团大概经历了一个由攀附到撇清关系的过程。皇太极继位后,东北地区已经稳定,为了进军中原以进一步扩大统治范围,就必须要更换旗号,因为“大金”在东北的女真人中有一定影响力,但却是中原汉人憎恨且恐惧的,因为在数百年后的明朝末年,靖康之耻的民族记忆依然存在于汉人的脑海中。为此,皇太极不惜更改族号、国名,还苦口婆心地为汉人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他在发布的诏书中这样解释满洲的由来及与女真的区别:“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之后,一切人等,止称我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在写给明将祖大寿(后降清)的信中,皇太极又说:“尔国君臣,惟以宋朝故事为鉴,亦无一言复我。然尔明主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孙。彼一时,此一时,天时人心,各有不同。尔大国岂无智慧之时流,何不能因时制宜乎?”#简介女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