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也。——《礼记•礼器》53#七庙简介#
2、七庙是否是七个庙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第七庙文华奖佳创作奖获得者:陈一文赴云南采风写生作品欣赏《三秋》
3、七曲大庙简介今年年初二带孩子去过孔庙,想让他感受传统文化,开学好好学习。孩子的感受有多深尚不清楚,我却被孔庙的宏伟建筑和深厚历史底蕴深深吸引。按照《周礼》中的标准,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建宗庙的,只能在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拜。所以带我们进孔庙的导游才说孔庙初是三间茅草房扩建而来。
4、七庙结构图烧香别找不到庙门,本期为大家介绍古都南京另外15座寺庙,继续感受“禅意中的南京”。1、大报恩寺位于秦淮区中华门外。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原长干寺旧址上建大报恩寺,历时达19年,当时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大、规格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2008年,从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震惊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一枚佛顶真骨。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宏觉寺位于江宁区东善桥镇祖堂山,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初名“佛窟寺”,后称“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皇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唐初,佛教禅宗支派传人法融禅师驻锡于此,开宗立派,史称“牛头禅宗”。3、毗卢寺位于玄武区汉府街,“如我督两江,为你造庵”,清同治年间,湘军首领曾国荃在南岳衡山游览时,与海峰法师的这句戏约竟成就了一代金陵名刹毗卢寺。海峰法师成为毗卢寺的第一任方丈。因庙中供养毗卢遮那佛,初名毗卢庵,民国时期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会、中华佛学研究会、中国宗教联谊会、首都中医院皆设于此。4、鹫峰寺位于秦淮区白鹭洲公园内,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始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为纪念唐朝名僧鹫峰而得名,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朝天顺年间宦官进保择其地创建寺庙,英宗朱祁镇书赐其额“鹫峰寺”,以纪念唐名僧鹫峰大师。5、玄奘寺位于玄武区北京东路九华山公园内。 1942年初冬,日本侵略者在雨花台大报恩寺三藏塔遗址挖到一石函,函内供奉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当时日军妄想占为己有,在南京人民的抗议下,日军将玄奘大师部分顶骨舍利归还。1943年初,汪伪政府在九华山上建了一座砖塔,供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得名三藏塔。2022年7月,玄奘寺供奉日本战犯牌位一事引发关注。6、清凉寺位于鼓楼区清凉山上,始建于南朝,高僧文益禅师居住在寺内,创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唐代命名为兴教寺。明初称清凉寺,沿用至今。寺原有规模较大,寺内建筑屡毁屡复,佛殿为清末所建。是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高座寺位于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始建于东晋初年,原名为“甘露寺”。据《金陵梵刹志》记载,东晋初年,西域沙门帛尸梨密多罗南渡来游建康,为丞相王导所敬重,于是在该寺讲经说法。由于他讲经时坐在高处,被人尊称为“高座道人”。高座道人后卒于建康,并葬于该寺,晋元帝为其树塔建冢,于是该寺改名为高座寺。8、瓦官寺位于中华门内西南隅的花露岗。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364年),原为官府管理陶业之处,寺因此得名。瓦官寺历经沧桑,现在以花露北岗12号原妙悟庵为基础进行重建。瓦官寺和凤凰台一带是南京文脉之地,六朝风物俯拾皆是。9、定山寺位于江北新区狮子峰下,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寺院,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该寺始建于南梁天监二年(503年)由梁武帝萧衍拨款建造,赐名定山寺并赠与高僧法定。时为江北第一古刹,与江南栖霞寺、鸡鸣寺齐名。定山寺是禅宗始祖达摩南梁普通元年(520年)一苇渡江后的驻锡之地。10、泰山寺位于江北新区泰山新村,寺内供奉大、小金装菩萨27座和16幅尊者画像,还有质地缅玉的高1.2米坐佛1尊,泰山老姥和使女神像各1座,其中以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为主。11、长芦寺位于江北新区长芦街道,古代长芦镇的长芦崇福禅寺,简称为长芦寺,是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之一,始建于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北宋天圣年间和南宋淳熙时两次重建。1983年被市政府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迁至大厂街道的太子山上。12、静海寺位于鼓楼区仪凤门外,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存。寺名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议约地,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现已列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灵岩寺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灵岩山上,始建于唐朝咸通年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再加上又曾尊为皇家寺庙,灵岩禅寺在佛教界一直保有较大的影响力。众多文人墨客亦不吝赞美之辞,留下诸多诗篇佳句。14、天隆寺位于雨花台区石子岗玉环山上 ,始建于明代初年,明万历34年,佛教律宗中兴初祖古心律师圆寂,建全身墓塔于天隆寺后的玉环山,从此天隆寺塔林渐成规模。太平天国时期,部分墓塔毁于战火。现尚有墓塔十余座,依然是南京地区大的塔林。15、定林寺位于江宁区方山西北麓,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属于金陵名刹。历史上,定林寺分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两处。宋景平二年慧觉于南京钟山创建“下定林寺”,刘宋元嘉十六年,外国高僧竺法秀在南京钟山紫霞湖一带建“上定林寺”。好了,关于南京的寺庙就给大家全部介绍完了,遗漏之处,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图片一一对应)
5、七庙形制汉 贾宜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唐 杜牧:“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是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宋 苏洵:“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七庙传说春节谈传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古代,寺庙可是有凝聚力,又发展特别繁盛的所在,这是宗教信仰,同时也是华夏文化之浓缩。只不过,在古代,寺是寺,庙是庙,它们之间大有不同。而且,除了寺与庙之外,庵、观、祠,那也是各有名头的。先说寺与庙的区别。“白汉以来九卿所居谓之寺”,这是《毛传·隐公七年》中所记载的句子,而这个寺在那时不是和尚住的地方,而是官吏办公的所在。从资料可以看得出来,寺是从东汉时期开始的,那时佛教尚未进入我国,其意在《经典释文》中的所提及: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看明白了了吧?寺其实是“侍”的延伸,所以古代所谓的“大理寺”、“鸿胪寺”,那都是官府之地,类似于官员的公办室,管理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刑狱、粮食等的重要“公务员”都在那里办公。据说直到永平年间,汉朝官吏出使天竺带回了佛经、释迦牟尼雕像等佛门信物及高僧,被汉明帝安置于鸿胪寺,从此也就让寺与佛门有了瓜葛。还有,古时有“白马寺”,那是专门为弘扬佛法的人所建的,因为佛经都是用白马驮回,相当受重视,特别建了这样比官吏待遇还要高的地方,才有了这样的称呼。随着佛教在国内的普及,其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于是大量佛寺开始被建造出来。可它与庙并不一样,因为庙是中国古之就有场所,它专门用来供奉、祭祀祖先、前辈所用,比如宗庙、神庙、贤庙、孔庙、文庙等。在《礼记王制》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天子七庙,也就是说祭祀皇帝的为“七庙”。《过秦论》中也有说法:“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庙要比寺出现的早很多,《古今注》认为:“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灵貌也”。一言以蔽之,庙里所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在那里可以看到祖先的容貌,这种建筑就是庙。它与寺不一样,而且一个是公,一个私,区别大。那“庵”呢?它与寺、庙又有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专门供女性修行的地方,比如女道士、尼姑、居士等。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的,通常在小说中,在影视剧中,将女性送进去修行的,都是庵,比如《红楼梦》中的栊翠庵、馒头庵。而“观”呢?那就就更好理解了,它是指道家修行场所,可以修道,可以炼丹,但通常是用来给男性道士所准备的,比如《西游记》中的三清观。后是“祠”,它相对私人性质多一些,因为同一祖先的家族往往会在宗教制度允许之下建一座“祠堂”,从而用来供奉自己的祖先所用。这种时候,祠的范围性明显要小于庙、寺等场所。只不过,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自然对于它的认知也不一样。从这些对比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庙、寺、庵、观、祠之间完全不一样。只不过后来随着传统文化的进步,它变得相对模糊起来,而寺与庙更是直接连在一起,成了不可分割的拜佛之所。用一句话来分清它样,就是:庙为道道之所,寺为佛门之地,而庵是女性修行的地方,观又多为男性修行之处,反而是祠,相对包容又没有太多标记,它更像家族祭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