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卿制度与三家分晋第十九讲:悼公中兴(上)。新君上任三把火《左传》云:孙周聪颖过人,十余岁师事单裹公,博文广识,沉稳严谨,谈吐不凡。民众当时重曰晋侯周仆,不似人君为周子才看疲惫。左传中提到的这位孙周就是晋道公,名叫姬周,是晋襄公的曾孙。当年晋灵公继位时年仅四岁,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姬捷,孙周就是他的孙子。晋国国君在经历晋成公、晋景公和晋厉公这一系,三代国君之后又回到晋襄公一系。孙周的生母出自周王室,自小在洛邑生活。他的老师单襄公早年就预言看晋厉公和卿大夫的样子将来必生内乱,孙周会成为未来的晋公,真是伟大的预言家。晋楚鄢陵之战后栾书为了离间晋厉公与三都的关系,散布郤至要扶植孙周取代晋厉公的谣言。栾书事先写信给孙周,说郤至很有才能,要跟他多接触。后来郤至向周王室敬献俘虏。孙周与他私下会面被晋厉公的亲信发现坐实三郤有异心的谣言从而引发三郤之乱。公元前五百七十三年正月年仅十五岁的晋悼公回国继位,他对晋厉公的情况十分了解,知道如果不能遏制氏族就不能坐稳新君的位子。晋悼公在回国途中遇到迎接他的栾书等人顺势发表一番演讲,大意是国君本来不属于我,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天命所为,如果你们不支持就是有违天命。栾书等人只能当众盟誓,宣誓效忠新君。晋悼公登基后实行了很多内政措施,这里挑几个重点介绍。·一,提拔魏氏进入四军八卿,任命魏相担任下军将。魏颉担任新军佐,在此之前魏氏一直没能入卿。晋悼公为了打压旧氏族重用魏氏,魏相的父亲魏镜在鄢陵之战中曾射瞎楚共王的左眼,楚共王无力还击让神射手养由基,用自己的箭射死魏。·二,是改组公族大夫。这个职务主要是负责公族子弟的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基本上一只脚迈进卿的行列,栾书本打算扶植儿子鸾魇担任,但晋悼公一下子任命四个公族大夫,栾氏独霸公族的企图落空,三是改组军队。在非战争情况,军队不受四军八卿的统御,而是由其他人负责御戎、车右和甲士的专项训练,从而削弱氏族对军队的控制。这项措施有点类似隋唐的府兵制,非战时,兵归于府,将归于麾下。本期暂时讲到这里,点赞评论加关注,有您互动更精彩!#左传简介内容#
2、左传名言名句文学基础知识集,经典收藏1.主张“文以明道”擅长写山水游记的文人是柳宗元。2.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文人是欧阳修 。3.主张“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人是王安石。4.主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的文人是韩愈。5.晚清“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者是梁启超。6.第一个全面、系统介绍西方美学理论的人是朱光潜。7.开散文词赋化风气之先的秦朝的著名文人是李斯 。8.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公认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 。9.我国古代长的叙事乐府是《孔雀东南飞》。10.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诗是柳永。11.2000年后,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是莫言。12.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诗人是马致远。13.开豪放派的作家是苏轼 。14.第一部志人小说是《世说新语》。15.第一部志怪小说是《搜神记》。16.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的作品是《聊斋志异》。17.代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的作品是《红楼梦》。18.有“短篇小说之王”称号的作家是莫泊桑。19.“英国戏剧之父”指的是莎士比亚 。20.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21.部文选是《昭明文选》。22.部文艺理论专著《文心雕龙》。23.我国早的田园诗人是陶渊明。24.我国早的山水诗人是 谢灵运。25.我国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屈原 。26.早的一部思妇诗是《君子于役》。27.早的一部弃妇诗是《氓》。28.我国现实主义源头《诗经》。29.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楚辞》。30.我国近代第一部白话诗集是《尝试集》。31.我国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32.我国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是《沉沦》。33.我国近代第一个诗歌团体是中国新诗社。34.“千古隐逸诗人之宗”“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陶渊明 。35.“五言之冠冕”指哪部作品《古诗十九首》。36.有“诗家夫子”和“七绝圣手”之称的诗人是王昌龄。37.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是哪首诗《春江花月夜》。3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39.诗的特点是“雄奇飘逸、想象奇特、飘逸奔放”的诗人是李白。40.诗风是“沉郁顿挫”,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杜甫。41.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白居易。4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43.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44.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45.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曹丕的《典论·论文》46.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47.第一部日记体山水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48.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49.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50.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51.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52.早的志人笔记小说集是 《世说新语》 。53.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54. 冯梦龙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55. 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是:法国.莫泊桑 、美国欧·亨利、俄国契诃夫 。56.我国四大名著是: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 、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57.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58.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59.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60.第一部简略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61.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62.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6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3、左传作者是谁科举篇一说起高考,国人马上就想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似乎每个人都能很熟悉,毕竟,是施行了1000多年的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有人以它为傲,认为它领先了西方好几百年,是一项重要的遴选文官公务员的制度;也有人对它恨之入骨,认为是裹脚布,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落后于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的罪魁祸首之一。实际上,对于多数人,包括我在内,对于科举制的了解,也就是仅仅限于教科书上简短几句话而已;以及后来语文古文学知识的背诵:乡试、会试、殿试;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状元、榜眼、探花……如果往细了问,或者让我们对其他国家的人做一个5-10分钟,或20页的PPT,恐怕不是研究这个专业的,多数人都会面露难色。比如,唐朝、宋朝和明清的科举有何异同;比如,科举考试的范围(考纲)是什么?比如,乡试的题目是全国统一吗?比如,会试的各省名额是如何确定的?比如,会试的报名资格有限制吗?是人人都可以报名吗?……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这是我们(包括我)绝大多数人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这点上,我认为80%的问题是我们教育体系(制度/方式、中考、高考的问题);20%的原因是个人,是不是感兴趣,如果感兴趣,自己都会去找相关资料来阅读。我是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日本学者在日本被大轰炸之前就已经完稿的数据,关于中国科举的数据,主要是以清朝为基础,详细介绍以后,后又进行了拓展和总结。科举,即分科选举,是古代中国的高级官员选拔制度。古人总结科举制度源于汉,兴于隋,盛于唐,成于宋。科举肇始于西汉时的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以及东汉时的孝廉等科。魏晋时开始推行九品官人法。进士科于隋朝大业年间设立常被视为科举制的开端,不过整个隋唐,进士科都不是科举的重点。之所以说科举兴于隋,是因为选择人才的标准从地方官的推荐转向了朝廷考试的成绩,以“才能优先”取代“德行优先”。宋代时,科举选才的权力终于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宋太祖(也有说武则天,但是那是真,没有形成制度)加入殿试环节,这在明清时成为定制。此时的进士科确立了经义、诗赋、策论三足鼎立的考试内容,糊名、誊录等防止弊端的手段也是在宋代出现。元代将科举考试正式确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此后明清承袭这一系列制度,科举制得以定型、完善。明清时代科举的程序如下:平民童生必须先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即学校的入学考试)才能成为生员(秀才)。这一阶段考试属于学校教育,之后的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有了任官的资格,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进士,进士通过殿试确定排名。科举制度的特征:第一,科举考察的是考生的个人才能,是基于自荐的选拔,打破了贵族门阀对官场的垄断。第二,学校制度因科举的盛行而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第三,科举并未阻断其他举才的渠道,作为他荐制遗存的制科仍然延续;此外,还有任子、胥吏等出仕为官的方法。科举的内容,也跟目前的高考类似,在历史漫长的长河里,经过了多次改革,著名和影响深的王安石的改革,历史上苏轼、欧阳修、韩愈等都对科举有过不小的影响。我们后来熟知的科举,比如说进士,其实,仅仅是古代科举的一个科目:进士科。早比较重要的还有明经科、学究科等,后来,王安石改革(在他之前就有提议要改进),类似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提出,废除各科,独尊进士科。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但是,后来还是被推行下去。学究等就彻底退出了全国“高考”科目,但是,地方上一直有学政/知县等想复辟,因为地方有在县试、府试、院试等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老学究后来的贬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跟这有关系。墨义就是默写,书面写出。如果要背诵经书,是不是很容易?答案是苦难。古代科举也是有考纲,有教材可以供考生们从小背诵:只要以科举作为目的,经书之学终都需要背诵。如果学习经书,十三经中除去《尔雅》,必须背诵六十二万字,具体统计如下:《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孝经刊误》:1,903字《周易》:24,107字《尚书》:25,700字《毛诗》:39,234字《左传》:196,845字《公羊传》:44,075字《穀梁传》:41,512字《周官》:45,806字《仪礼》:56,624字《礼记》:99,010字合计:621,206字(依据嘉庆元年版《读书分年日程》跋)想想这些诘屈聱牙的文言文,要会背、会写等多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4、初中语文左传简介中小学必读的100部中国经典名著(一):一、哲学宗教1、《周易》殷商 佚名——群经之首,设教之书,中华文化之本源2、《道德经》春秋 老子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3、《论语》春秋 孔子——儒家文化之起源《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4、《墨子》战国 墨子——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主张“兼爱”﹑“非攻”5、《孟子》战国 孟子——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6、《庄子》战国 庄子——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7、《荀子》战国 荀子——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8、《韩非子》战国 韩非——河南省新郑人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9、《吕氏春秋》战国 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10、《淮南子》西汉 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11、《论衡》东汉 王充——浙江上虞人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无神论著作12、《抱朴子》东晋 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著认为黄金不会朽坏,如果服食黄金烧炼的金丹,那么人也可以跟黄金一样,变成不坏之身。13、《传习录》明 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14、《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著提出"天下大公"的制度,认为土地应收回为国家所有,然后再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15、《日知录》明末清初 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此书。二、历史地理16、《左传》春秋 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对战争的记叙尤其令人称道,善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战场氛围,不闻刀剑之声,却如亲历沙场,扣人心弦。17、《国语》战国 佚名——中国现存早的国别体专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18、《史记》西汉 司马迁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因为《史记》中有大量宫廷秘事,西汉严禁泄露宫廷语,因此只有宫廷人员才能接触到该书。即使诸侯都没有全版的《太史公书》,《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列入小学生语文实验教科书第18课《将相和》。19、《汉书》东汉 班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班固无罪开释,朝廷赐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20、《三国志》西晋 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著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棵迎戏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21、《华阳国志》东晋 常璩——中国现存早的地方志专著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22、《后汉书》南朝 范晔 西晋 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著作作者完成了本纪、列传后,有人告发他参与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23、《洛阳伽蓝记》北朝 杨炫之——中国历史上一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著伽蓝"一词,即梵语"僧伽蓝摩"之略称,意为"众园"或"僧院",是佛寺的统称24、《水经注》北朝 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大成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25、《史通》唐 刘知几——中国现存早的史学理论专著,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26、《大唐西域记》唐 玄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的史地文献书中记录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27、《资治通鉴》北宋 司马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趁暑假,多读书,推荐《史记》,分三个版本,小初高:
5、左传主要内容介绍【今晚报“带你赏宝”: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的天津博物馆藏鼎——楚王鼎】说起鼎,观众或许会想到天津博物馆大名鼎鼎的镇馆之宝——西周太保鼎。其实,除了栏目中曾经介绍的西周太保鼎,天博还有不少藏鼎。它们像一个个无言的历史述说者,默默向人们讲述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其中就包括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的战国楚王酓(悍)鼎。鼎是殷周青铜器中地位重要的器类,它既是炊器、盛食器,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重要的礼器之一。《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表明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天津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王酓(悍)鼎通高53厘米,口径45.5厘米,腹围148厘米。该鼎附耳,直腹,兽蹄形足,并附盖,盖上有环和三个变形的鸟状钮,共有铭文60字,分布在鼎盖内、口沿、腹部等处。铭文记载了楚幽王为庆贺胜利,用缴获的兵器铸成此鼎的经过并用于祭祀的史实。楚幽王,熊(写作酓)姓,名悍(即忎),公元前237-前228年在位。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兴起于荆楚(今湖北)大地的楚部落。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其国君为熊氏。楚国都邑曾几经迁徙,公元前241年,楚王考烈为避秦国威胁,将都城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经历考烈、幽、哀、负四王,于公元前223年被秦将王翦所破,楚亡。楚王鼎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李三孤堆是传说中的楚王陵所在。1933年,安徽大水,李三孤堆坟茔被打开,有人说是被大水冲开,也有的说是被当地的保甲带人挖开,出土文物中以青铜礼器居多。寿县铜器是楚国器物的第一次大规模出土,震撼了中国文化界。当时的政府闻讯将缴获的七百余件文物封存于县教育局,后移交省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入藏安徽省博物馆。另有一些文物流散各地,其中楚王鼎、豆、簋、勺、簠等十件铜器流至天津宝楚斋李氏,后入藏天津博物馆。今日观众看到的楚王鼎就是这批楚器中形体较大、铭文较多的一件重要文物,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同一形制、相同大小、铭文一样的楚王鼎同时铸造了两件,另一件保存在国家博物馆。(据5月12日今晚报)
6、左传的简介沉浸沧桑历史,厚实平凡自我一、读《十八功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高祖刘邦,封了8个外姓王,封了数百个侯,并且从这数百个侯当中挑选了18人,排了序。本篇逐一介绍了这18个侯,着重对史书上未专门列传的6个侯,从《史记》《汉书》等典籍中找寻蛛丝马迹,进行了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分析研判,言之凿凿,令人赞叹!学习研读历史当学此!读书乐,乐读书!二、20220427答题1、表里山河出自?《左传》《左传》《左传》表里山河,是内有高山之意,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7、左传隐公元年昨日《左传》读至襄公十八年,晏婴出现,至此春秋晚期三大政治家悉数登场。刘勃的六本书到货,发现竟然是“小书”,翻看了一篇,暂不评论。发的《关于读书》一文,引起网友热议,阅读量过万,评论和点赞均过百。网上,相对于介绍书籍作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大家更喜欢和关注,某话题的讨论。今五点二十分钟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