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往往喜欢走捷径,实际上,讨便宜的心对修行是很不负责的,修行要脚踏实地。我们来修行,修的是什么?会不会一来就“啪嗒”开智慧了?或许有人觉得智慧大概有开关吧,那开关在哪儿呢?唐朝时有这样一则公案。有一天,怀海禅师陪同师父马祖道一禅师在野外行脚,此时恰好有一群野鸭子从附近飞过。师父问:“你看到没有?”徒弟说:“我看到了。”师父问:“你看到什么了?!”徒弟说:“我看到一群野鸭子飞过去了。”师父一把捏着徒弟的鼻子说:“飞哪儿去了?!飞哪儿去了?!”怀海禅师疼得失声大叫,就这么一疼,觉悟了,倒头便拜:“师父啊,我跟着您几十年,万死千生,值了。”佛教说,“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不是说一来五台山就开悟了,不一定的,开关在哪儿,不知道。但首先,方向不能错。智慧在什么地方?在你拜的佛那里吗?在野鸭子那里吗?明白这个很重要的。唐朝时候的人,那么虔诚地跟着师父,几十年了才明白这个道理。他的这个“明白”里,是有厚重的内涵的,福慧修到一定程度了。我们现在人喜欢走捷径,把古人的智慧直接当成自己的,也学着说:“师父来捏我的鼻子吧,我看鸭子飞哪儿去了。”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日错路。现在也有人看到苏东坡临终前说的“着力即差”,就认为修行不用努力,“你看喏,苏轼后一句说了,着力即差”。苏轼病重卧床,生命垂危。好友维琳和尚在他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苏轼说:“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另一位好友说:“固先生平时践履,至此更需着力!”苏轼用微弱的声音回答:“着力即差。”说完便与世长辞,享年66岁。“着力即差”便成了苏轼留给世人的后一句话。以苏东坡的修行境界讲出来的这句话,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吗?他都能说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了,我们连“八风”是什么还不知道。他已经知道“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了,我们连第一层天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天中天”了。我们现在对天的理解是比较空洞的,我师父曾经说,古人三年不说“天”字。师父的这句话我思索了几十年。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出家人去世,不说“死”,而是说“圆寂”了。圆,是圆满的圆;寂,是寂灭的寂。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叫“融入法界”。我师父写过四个字——“寂照圆融”,圆寂就是一个修行人智慧的状态、佛性不二的状态、宇宙圆满的状态。我们的心灵、我们的佛性是没有阴影、没有对立的。苏东坡说“着力即差”,这代表他在临死前能守住他修行的功夫,他是带着这样的见地断气的。我们生来都无法决定自己,但在死亡的那一刻能决定自己的状态,这多伟大啊。苏东坡是什么智慧啊?他前世就是大彻大悟的人,而且这一生有那么多大修行人陪着他一起成长。他修到后说“着力即差”,我们怎么好随口就说的?现在的人往往喜欢走捷径,实际上,讨便宜的心对修行来说是很不负责的,修行要脚踏实地。我们学佛之后,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一种麻木、困乏,甚至迷茫,这都是很正常的。生命有一点安息,有一个落脚处,禅堂里叫“功夫落堂”,能得一个轻安,这就已经很好了。不要求大彻大悟,先做到“人在坐垫上、心在身体内”,念念持着“阿弥陀佛”,不失觉照,慢慢就能得利。当你尝到佛法的味道了,学佛法得到益处了,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受用。人在坐垫上,心在身体内。版权声明: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2、怀海禅师的故事国清寺的僧人严格遵守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倡导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矩,且不收门票和香火钱,不愧是真正修行的圣地。[赞][玫瑰][祈祷]
3、怀海禅师公案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神赞从怀海禅师处得法后,回到大中寺。他的老师在窗下读经,恰好有一只蜜蜂嗡嗡撞着窗纸要飞出去,神赞见了说:“世界这么广阔却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出得去!”之后就念了这首偈子。他的老师恍然有悟,立即放下经书,召集大众,请神赞讲法。世上有多少人整天钻进故纸堆,把头发钻白了也没钻明白。看头条很多人发一些佛经经文,只知道盲目的相信,不去思考,又有什么用?读经要破经,学法要破法。
4、怀海禅师语录沩山灵佑禅师是福州人氏,俗姓赵,二十三岁时参于百丈怀海禅师,并嗣其法。开创湖南沩山,大振法门宗风,门下弟子数百人,其中仰山慧寂、香严智闲为杰出。有一天,沩山禅师正在小憩,仰山冒冒失失地闯进禅室,沩山听到有人进来,便转身面壁,不看来人。仰山禅师说道:“我是您的弟子,老师何必如此不看我一下呢?”沩山听后动了一下,但并没有转身,仰山只好往门口走出去,却被沩山叫了回来。沩山禅师道:“刚才我作了一个梦。”仰山禅师不答声,只是静静地听着。沩山禅师又道:“你替我圆圆看。”于是仰山禅师到外面打了一盆水来,沩山禅师迅速地洗过脸,不久,香严禅师也进来了。沩山禅师对香严禅师也同样地说道:“我刚才作了一个梦,仰山慧寂禅师帮我圆梦,慧寂真是一个有心人。”香严禅师道:“我在外面,不知这里的事情。”沩山禅师不放过他,就指着香严道:“既然这样,你也替我圆圆看。”香严禅师听后,便到外面替沩山禅师端了一碗茶来。沩山禅师很高兴地说道:“你们两个人智能多么高!你们的智能和不可思议的作为,甚过舍利弗与目犍连。”香严禅师和仰山禅师不约而同地回答道:“老师!禅也要分胜负吗?”沩山禅师哈哈大笑:“不错!男儿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此事不久,仰山禅师收到老师沩山禅师送来的一面镜子,仰山拿着镜子对门下的弟子问道:“沩山禅师送来一面镜子,你们说说看,到底是沩山禅师的镜子,还是我仰山的镜子?如果是仰山的镜子,为什么又是沩山禅师送来的?若说是沩山禅师的镜子,为什么又在我仰山手里?如果你们答得对,便把镜子留下来,答不出,便把它打破。”仰山禅师连说了三遍,没有一个人答话,于是,仰山便把镜子打破,离座而去。是你的镜子,是我的镜子,有了你我,已落于我相、人相的对待法,不是超越的禅心,难怪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将你我之相泯灭,把对待之念去除,那不就是一个超越的世界吗?你要圆梦,打一盆水洗脸,倒一杯清茶享受,何必作痴人说梦,这就是禅师之间的论道了。
5、百丈怀海禅师简介一僧问百丈怀海禅师:“明心开悟究竟是怎么样?”百丈回:“独坐大雄峰。”僧人作揖礼拜,百丈举手打了他一掌。一僧人问马祖道一禅师:“佛法禅理究竟是什么?”马祖举手就打,说:“我若不打你,便被天下人嘲笑。”这僧人挨了打,却又问:“达摩祖师西来,弘扬了什么佛法妙理?”马祖说:“你走近些,我对你讲。”僧人近前,马祖甩手给他一耳光,说:“六耳不同谋。”#怀海禅师简介#
6、怀海禅师徒弟百丈禅师说,疾病以减食为汤药,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意思就是一个人生病了,好是少吃东西,肠胃先清理一下,但是俗人都是感觉这个人病了要多吃,要多进补,要补充营养。这就是搞反了,很多人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吃多了。是非越辩越糟糕,越抹越黑,所以遇到诋毁,抹黑好的方法是闭嘴,什么也不要说,也不要搭理,让他过去就好了。这就是庄子说的"大辩不言"。所以我经常说,您搞不懂怎么操作,就做减法,或者不操作,好过您一顿乱搞,徒增麻烦。您搞不懂怎么说,就不要多言,把嘴闭上,您的灾难自然就减少了。悟道的人都是不断的做减法,而俗人反其道而行之,所以天灾人祸多。付费12999元进女总裁儒商社群带你做讲师!进群教你如何成为婚姻中的王炸!
7、怀海禅师的老师黄檗(音bò)希运,唐朝禅宗高僧,福清人。幼于福建黄檗山万福寺出家,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他相貌古怪,身长七尺,额间隆起一个大肉球,象缀了一颗的佛珠。先后来到浙江天台山和上都(陕西西安)寻访名师,后经江西拜谒禅宗六祖慧能的二代传人马祖道一,当时,马祖已经圆寂,于是就从师马祖的弟子百丈怀海,见面后即大开心眼,从百丈怀海禅师学法,得百丈禅师所传心印。得传心印后受到江西刺史裴休的护持,于江西鹫峰山开山建寺,因想念出家祖山之地,改鹫峰山为黄檗山,世称"黄檗禅师"。希运禅师的禅法继承了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说,又因势创新,其接引之法更见单刀直入,机锋峻烈,棒击喝问,语势兼用,创立【黄檗禅】,并开启其后之临济宗风,是早的临济法门。其《传心法要》《宛陵录》等传世,堪为一代宗门大匠。希运禅师圆寂之后,得唐宣宗皇帝赐谥号"断际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