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则(一)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舜、管、百里者,不死。译文:上天将人间一些重要任务交给那些特别的人,必定会先苦痛他的心志,疲劳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肚子,消瘦他的身体,扰乱他的行为。希望能以此去触动打开他的心智,克制约束他的鲁莽,从而增加他不具备的能力。如舜、管仲、百里奚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来自上天,任务完成又回归上天。所以他们是长生不死的。注一动心忍性:作方法用。即凡事要多用心及克制约束自己的脾气和行为。很多教材对“动心忍性”的解释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其中以“坚韧”为常见。原文中首先提到了舜、管仲、傅说、百里奚、孙叔敖,而这些都是才高内敛且显达前毫无怨恨之人。所以结合全篇前后,将“忍”理解为“坚韧”不正确。正确的解释是克制和约束。这也是我写这段话的主要原因。原文中后的“不死”是个人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生死”理解。如果庄周看到这篇文章,大概也会加上“不死”贰字。注二是人,非凡之人。斯人,平庸之人。(二)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静,是全诗的主题。作者采取了以内心诉说的方式来表达。全诗强调着一个静字。而用“敲”则打破了全诗的整体意境。尤其夜半时分。所以,这里用“推”较之“敲”更合适。注一僧人以修为业。强调昼无言,夜不声。用“敲”即不合意境,也不符实际。注二我偶尔也会因为一个字或一个词反复推敲比较。尤其表现在作诗上。后来都是以全诗意境和时空环境所决定。点从于面,这是正确的书写方式。所谓知识,有知有识。有知有识,是为知识。
2、孟子三章复习笔记国际中文教师中国文化部分笔记整理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受到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儒家私下那个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3、孟子百家争鸣的笔记孟子不姓孟,而姓姬!我同事姓孟,说自己是孟子的多少代孙,有家谱为证!我记得以前有过一个有关姓氏的栏目,专门介绍过孟姓,说孟子其实不姓孟,而是姓姬!姜文也在一次访谈栏目中说过,中国的姓,只有女子旁的才算是姓,其他都只能称氏。为此我专门查了一下度娘,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今天的山东济宁邹城),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顺便说一句,孔子其实并不姓孔,而是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各位小伙伴,如果你你给别人介绍自己姓氏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姓氏的来源,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4、孟子笔记1孟子讲立命的道理的时候说过。短寿和长寿没有分别,乍听之下一定觉得很奇怪,但是它的理论却是十分正确的。试想想,一个人如果能够心处不动欲念的境界-随遇而安,生命自然过得踏实。这样哪里还会有长寿和短寿的分别呢?换句话说毁誉贫富穷通贵贱,也都只是在心存妄念之后才会有分别。正因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对现实,不能以静心处理顺境、以善心安于逆境,因此生死就变成了严重的两面:一切吉凶祸福。毁誉是非,穷通贵贱,也就困扰着世人的心神不安、永无宁日。所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修身养性、聚恶向善、安于顺逆现实、不动丝毫非非之念,那么命运自然会变好的。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只要时时刻刻持念准题咒,会到滚瓜烂熟。有持如无持无持似有持,连持咒的念头自己都没有感觉的时候,心无杂念,所求之事自然也就灵验了。从此之后,我就把我起初的号学海改为了凡,因为我明白了立命的道理,不愿意和凡夫一样,原来是这样。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小心行事,自己也觉得跟以前不同,即使一个人处于暗室之中,也恐怕会得罪天地鬼神,而时加警惕。碰到有人骂我毁我,我也都不予计较,淡然处之。到了第二年参加考试,孔先生算定我得第三名,而我却考取了第一名。孔先生的推算开始失灵了,到了秋天乡试,我竟然考中了举人,这都不是我命中注定的。回想起云谷禅师的话,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我就更加相信了。我虽然把过失改了很多,但还是觉得修得很勉强,譬如行善而不彻底,救人而心存疑虑,或者口不择言,或者平时操持守节,而醉后则放荡不羁,将功抵过,形同虚度。因此从乙已年听了云谷禅师的教训,法院要做三千件善事,直到以某年经过了十多年,才把三千件善事做完了,隔年回到故乡,寄到佛堂还愿,并再起了求子的心愿,再许下三千件善事的大愿。到了新几年,也就是一年之后,你就出生了。我每做一件善事,都用笔记下来。你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在日历上画一个红圈,比如施舍、物品救济穷人、助人、急难放生等等。有时一天里就做了十几件善事,这样继续行善积德。只有两年时间,三千件善事就完成了。我们立刻再到佛堂还愿,并再求众进士的愿望,并许下了做一万件善事的大愿。经过了三年,我就考取了进士,更当上了宝城县的知县。从此之后,我就准备了一本有空格的小册子,我把他叫做治心篇,而且交代看门的人,每天早晨将他放在办公桌上。我每天所做的善恶事无论大小都要一一的记录下来。到了晚上,就在庭院里摆了桌子,祈告天地。你母亲见我善事做的不多,就皱着眉头对我说:我从前在家帮你做善事,所以你所许的三千件善事的心愿能够做完。现在你许了做一万件善事的心愿。那在衙门里没有什么善事可做,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就在当天晚上,我竟然做了一个梦。袁了凡,天神大爷为何辗转难眠?回禀天神大爷,在下曾经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心愿,可是至今未见成效,恐怕在我有生之年都不能够完成这种心愿,这个心愿早就已经完成了。难道你不知道吗?你是这地方的县长,曾经下令坚守百姓的粮租,就指这件事情就能够一事抵万世、功德圆满了。原来宝坻县的田租很高,每亩田须角2分3厘7毫的租税,我把田足减至1分4厘6毫。可是我听了天神的话,心里仍然有些怀疑,这件事真的可以抵得上1万件的善事吗?刚好有一位宦瑜禅师从山西的五台山来到宝城,我就把梦里的事向他请教,他说只要真诚为善、切实力行,就是一件善事,也可以抵得上1万件善事了,何况全县减租万民受福,当然一善可以抵万善了,于是我就捐献新奉。请禅师回五台山替我预备素菜素饭,请一万个和尚来吃饭。以表示我诚心的还愿回向。爹,那后来又怎么样?孔先生算我的命,五十三岁,那年应该有灾劫。我虽然没有祈天求寿,到了那年也就平安无事的度过了。现在我都已经六十九岁了。说天道是不容易相信的,人的命是没有一定的,又说人的命没有一定的,是要靠自己造的。这些话一点都不假,所谓人的祸福其实都是自己求来的,而命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造的。爹,那我的命究竟怎么样?这个并不重要。就算你命中应该荣华富贵,也还是要当做不得意想。就算你碰到了顺当吉利的时候,也还是要当做不称心不如意去想。就算你眼前有吃有穿,也还是要当做没钱用没房子住想。就算旁人喜欢你敬重你,还是要小心谨慎当做恐惧想。就算你家世代有声明,人人都看中,还是要当做低危险。就算你学问高深,还是要当做粗钱享。如果你有这六种想法,道德自然会增进,福报自然会增加了。其实天底下聪明俊秀的人实在不少。然而他们在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业上也不能用功去做,就只为了因循两个字得过且过,所以才悟了一生。总的来说,云谷禅师所教立命的许多话,实在是精深正的道理。希望你要细细的研究,还要尽心尽力的去做,千万不可把大好的光阴虚度。
5、孟子相关的背景知识剖析自己和学会揣摩人心,同等重要原文分享: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新的篇章是《梁惠王章句上·13》我分享如下:第一点: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是要学会一点揣摩人心,因为有眼力见可以让你做事更出效果。第二点:每一个反思总结自己的时候,也是在剖析自我的心理,所以自己搞不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下决定,要冷静来,不犯错,不做错误的选择。第三点:方守初心,牢记使命。成功不会走弯路,也不会打折扣。人性经不起太多的考验。23.06.26/PM11:16我要上微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读书笔记#
6、孟子三章课文笔记读《孙绍振古典散文解读全编》( 孙绍振 )(6),笔记如下:1.鲁迅称墨子为“北方的圣人”。墨子不但是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还是机械制造、军事工程方面的专家、发明家,他集思想家、智者、发明家、苦行家于一身。我国自然科学界把第一颗量子卫星命名为墨子,是对他的科学创造的一种肯定。《墨子》在中国散文史上有不可忽视的进步——论述主题聚焦,文脉贯通首尾,演绎结构完整,驾驭思路的魄力,层次递进的从容,分类的前后照应和全面拓展,显示了中国散文为文的自觉,与语录式的判断和现场的巧喻辩驳相比,是一大进步。《墨子》和《孟子》一样运用比喻,但孟子以感性事例、寓言的故事喻抽象的道理,而墨子是用抽象喻抽象,显示的抽象能力的提高。2.《论语》中,孔子的话语都很简短,精粹警策,内涵深厚,有格言的色彩。孔子一般不孤立地发表议论,而是在各种关系中研究事情并发表观点,常常把问题放在矛盾的对立面中展开,如学和习、故和新、学和思、知和不知,在矛盾中观其转化,有较强的哲理性。3.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不满足于格言式的论断,而是追求逻辑的雄辩,善用形象的类比来进行多层次推进。4.庄子的寓言故事的因果关系是神秘的、玄虚的、超越逻辑的,但是论述确实货真价实的逻辑证明。庄子的时代,理论的推演已经成为论者常用的手段,长篇大论的文章和著作比比皆是。而古希腊以抽象逻辑归纳和演绎为文,要晚了近两个世纪时间。《庄子》与《墨子》《韩非子》《荀子》等以现实的逻辑进行推演,常常有幻想的、神秘的、超现实的寓言来说理,其恣肆的语言、神秘玄妙的想象,让人明知玄虚,仍陶醉其中,获得想象上的审美享受。5.中国古典思维从孔子到孟子一直长于经验直接概括,不同于古希腊执着于对初始概念的追问,经过了墨子、商鞅的积累,荀子对初始概念有所考究。6.战国时代,争鸣是时代的风尚。孟子骂过:“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把惠施、慎到等都批判了,特别点名痛骂子思、孟子歪曲了孔子的思想。7.《荀子》全文脉络层层推进,排比复喻,开后世赋体之先风。荀子的赋体排比,不像汉赋那样偏于外物平面铺展而可能淹没思想,其文渲染的是思想,类比叠加成为思想层层推进的血肉,其警策者能脱离文本,成为独立带有哲理性的格言,2000余年后仍脍炙人口。8.中国古代议论文,从孔子的简洁格言到孟子的辩气浩然,再到墨子的朴素推理。荀子的文章可以说是这一阶段性的总结:从思想说,有孔子的格言;从文气说,有孟子的高屋建瓴;从推理说,有墨子的层层递进。在三个方面集大成。其比喻丰富,层出不穷,铺排而无繁杂之感,意脉有一以贯之之效,实乃前无古人,开后世赋体之风。#孟子简介笔记#
7、孟子三章笔记整理齐宣王问孟子说,为何他的公园40里老百姓觉得太大,周文王的公园70里老百姓都觉得太小。我看了都觉得好笑,一个是免费的国家公园,大家可以不用门票,免费玩、随便打猎,当然越大越好了;一个是订制的不小心进去打死了一只动物要人命的私人高级公园,当然越小越好了。谁人不是趋利避害啊?难怪战国时期真是民不聊生,一个君王问这问题是心里真的完全没有老百姓一点点存在。时也命也,如果出生于忧患年代,生命如草芥,一个人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就是一颗尘埃。所以还是要感谢我们出生于这和平时代,就算现在因为疫情等原因生活艰难,再也没有这么不接地气、不解民间疾苦的君王了。希望未来更好。【我是厚德易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