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眜简介(赵眜读音)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7 07:07:41 浏览
1、赵眜读音

1983年6月9日,几十名民工在广州象岗山挥动铁镐,凿开零碎的花岗岩石块,有人觉得脚底下的石板有异样,便用一把铁镐插入石板缝隙撬开一看,“这里有个洞!”撬开石板的民工喊来周围的同伴,民工们挤在一团,却看不清里面的内容。大伙们人手拿了一把铁锹,想把大石板整个撬开时,“等一等!”负责监督施工的邓钦友制止住他们的行为。邓钦友很清楚象岗山的历史,象岗山原与广州的越秀山相连,因为山形近似一座趴下的大象而得名。在明代洪武年间,为将广州原有的三城合而为一,就把象岗山凿开变为北门,象岗山从此变成孤立的小山包。到了清代,又在象岗山上修筑了炮台。邓钦友参与象岗山施工的第一步就是拆除炮台,在拆除炮台过程中发现了几座古墓葬。民工们今天挖出的黑洞,很有可能又是一次重要的发现。石板底下究竟是什么?邓钦友迅速通知了相关部门,考古专家黄淼章赶到现场,他用手电筒往里一照,周围的人只听到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惊叹,“不得了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墓室。”原来,自建国以来广州成立考古队,直到1983年这一天,在广州郊区发现的石室墓大多是明代以后修建的,而且规模都不大、很多还遭到破坏。但黄淼章的手电筒一照,拉出了一条纵深长的光束,偌大的空间里一堆铜提筒和无数的玉饰发出暗绿色的幽光,看上去保存得比较完好,让黄淼章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由于洞口较小,身形精瘦的黄淼章承担了入洞探索的任务,他顺着一根伸到洞底的竹竿滑下去,身上还绑着绳索,在洞外的众人抓着绳索,心都不禁紧张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突然洞下传来黄淼章的声音,“我的天!”众人心头一紧,赶紧拉动绳索。底下又传来声音“别拉,别拉!我没事!”原来,黄淼章发现了成套的编钟,14件钮钟、5件甬钟,从小到大,依次摆放在地面上,泛着青绿色的幽光,钮钟是弧形口方环状钮,5件甬钟外表还有丝绢包裹的痕迹,在钟旁还掉落着一块碧绿的大玉壁。成套的编钟、瑞玉之首的大玉壁,都是广州考古队考古记录中所少见的,看来墓主非王即侯,绝不是普通人家!众人心头一震,不约而同地浮现起一个念头,难道是他?公元前137年,一代雄主南越王赵佗与世长辞,继位的次孙赵胡痛哭流涕。出葬当天,按赵佗生前的授意,数个灵柩同时从四个城门运出,运向云山雾罩的山岭之间,除了少数重臣,谁也不知道数十个疑冢哪个才是真正的入葬之地。赵佗谢世26年后,汉武帝终结了南越时代,但赵佗的真正入葬之地也成了无人知晓的秘密。难道这是赵佗或是子孙帝王的墓地?考古工作在持续推进着,答案九转回环般一步步浮现出来。一件件奇珍异宝让人眼前一亮,在验证着众人心中的猜想。一套八件套的青铜句,在岭南地区是发现,大小相套,形制相同,每件青铜句都是上宽下窄的形制,在下面分别刻着第一至第八的编码,在编码上还有令众人一惊的八字篆文——“文帝九年乐府工造”!在历史记载中,只有第二代王赵胡自称“文帝”。就在众人以为答案呼之欲出的时候,三枚印章的发现,又让墓主身份陷入了迷雾之中。考古人员在墓主的墓室中发现了“泰子”龟钮金印一枚,“泰子”覆斗钮玉印一枚和“赵眜”覆斗钮玉印一枚。“泰”通“太”。历史记载从未看到过赵眜这个名字。这个“太子”赵眜难道才是真正的墓主?他与赵胡又是什么关系?“啊!”考古人员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沉睡地下两千年的镇墓之宝出现了!一个方形的金光闪闪的印玺映入眼帘,一条身体呈S型的游龙盘踞在印玺之上,金印上刻着“文帝印玺”四个字。就是他,墓主就是南越文帝——赵胡!那赵胡和赵眜又是什么关系?“文帝印玺”上的种种别扭的细节也藏着解题的密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创了“六玺”制度,并被汉朝沿袭下来。这枚金印并不符合汉朝的制度,从形制上看,汉代帝印形制是白玉螭虎钮,而此枚是金印,与汉朝颁赐给诸侯王和外藩首领的材质一样。从文字上看,汉朝一般用“皇帝”“天子”这类通用字眼,不会出现特定年号,这样才能将帝印传承下去。同时汉代皇帝的封号“汉武帝”“汉文帝”都是后代追谥。而墓中这枚“文帝”从磨损情况看,墓主生前就已经自封为文帝,而且经常使用的。种种迹象表明,这枚帝玺就是南越王效防汉朝但又要僭越称帝的身份,折射出一种扭曲的心态,配合其他资料可以推断,“赵胡”就是“赵眜”!“赵胡”极有可能就是南越文帝上书汉朝时用的名字,而史学家也据此记录进史册。而“赵眜”才是“赵胡”在南越真正用的名字,用两个不同的名字,减少向汉朝上书称臣时的自卑心理。在南越武帝赵佗和南越文帝赵胡两代后,南越王的首领在强大的汉王朝面前,就再也不敢称帝。因此,这枚文帝玺应是赵胡一代所用,也随同入葬。每件文物,都带着一个时代深深的烙印,从形制、文字都为后人提供了揭开历史谜题的线索和密码,焕发着深沉的历史记忆的强大吸引力,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2、赵眜是怎样向汉朝求助的

1983年6月,广州北郊发现一座古墓,一名考古队员进入墓室勘察情况时,突然发现有一只绿眼睛正盯着自己,棺材好像在动,吓得他“啊!”地一声惨叫,攥着绳子拼命往上爬,一脸的惊恐。咦!什么情况?话说6月9日那天,工人们正在市区北郊一个叫象岗的小山坡上施工,突然,一个工人的铁镐下传来“当”​地一声响,震得他双手发麻,铁镐也脱手而出。他心想:肯定挖到石头了。接着,他拿起铁镐刨开泥土一看,下面是一排大石板,​整整齐齐地拼在一起。这就奇怪了,山里怎么会有这个东西呢?是不是挖到古墓了?工地领导知道情况后,赶紧停工,并立即向当地文管所汇报。很快,广州市文管所​所长麦英豪亲自带队来到现场,一看,哎哟!还真是古墓。他根据这里的山形地势,以及自己多年的考古经验,给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个古墓大有来头!​下面埋葬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早被官方圈定了,类似于皇陵区,老百姓谁敢侵犯啊。麦老通过缝隙朝里看,里面黑漆漆一片,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听到地狱的声音。专古队研究决定,撬开一块石板,派人下去看看。一个胆大的考古队员自告奋勇地说:我下去,先睹为快!“好!就你了!”麦老说。众人联手撬开了一块石板之后,麦老再次向里面观察了一下,不免大吃了一惊啊:这该不会就是自己苦苦寻找多年的赵佗墓吧!内心禁不住一阵狂喜啊!不仅他在寻找,就连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也寻找多年而不得。孙权找赵佗墓干嘛?难道他想盗墓吗?对了!他不仅盗墓,而且盗墓的规模远胜曹操。他主政江东期间,把境内古墓翻了个底朝天。而他想盗的就是赵佗墓,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让他很郁闷。那么,赵佗是何许人也?赵佗,公元前240年生,公元前137年卒,享年103岁,河北正定人。他是秦末将领,南越国创建者、第一代南越国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赵佗统率50大军南下,攻打南越。后来得知秦朝灭亡后,便自立为王,创建了南越国,不回来了。赵佗死后,出殡时抬出24口棺材分别安葬,所以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葬在哪里,很多人都在寻找,就是找不到。据说陪葬的奇珍异宝无数,价值连城。难道今天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吗?话说那名考古队员在腰上系好麻绳后,上面几个人攥着绳子的一头,缓缓下降。——下面是砖顶墓室,进不去呀!怎么办?只能先用钢钎撬开一个洞口进去了。就这样,这座尘封二千多年的墓室迎来了第一个闯入者。他打开手电,猫着腰试探着向前挪步,一种莫名的恐惧从猛然向他袭来。突然,他看到一双绿莹莹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嗖”地一闪而过,接着看到旁边一口棺材好像动了一下,脚下传来“当”地一声轻响。他再也不敢继续看下去了,“啊!”地一声尖叫,攥着绳子拼命往上爬呀,一脸的恐慌。按理来说,考古队员不应该这么胆小吧,不过也难怪,他是一个刚入队的新人,本来是想表现一下自己,没想到如此狼狈。“什么情况?吓成这样。”麦老问。“墓室完好,不过,好像有两只眼睛盯着我看。”众人哈哈大笑,不予理会。接下来,正式的考古发掘开始了。准备采用大揭顶的方式,先把上面一层石板移走,然后按顺序,从墓道逐步展开。可是,当大家清理出墓道的时候,一道石墙拦住了去路。“拆!”麦老一声令下。大家七手八脚地拆掉石墙,后面就是前室了。进去之后,众人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墓室的边有一整套编钟,其他青铜器更是数不胜数,这就是一个地下宝库啊。墓主人是谁?难道真是赵佗吗?这时,有人在泥土中发现了一枚玉印,上面阴刻着两个字:赵眜。赵眜是谁?麦老一头雾水。但从墓葬形制和陪葬品看,应该是国王啊!否则,谁能配得上如此高的规格?前室左右还各有一间耳室,里面还有殉人,殉人头上有两面青铜镜,光亮如新。清理了前室,前方又出现了一道巨大的石门,门后还有一个顶门石,总不能砸开吧,后决定从下方挖一个洞进去。里面就是主墓室了。主墓室正中间摆放着一口黑漆棺材。左右还有边室,同样是堆满了各种宝器。到目前为止,有一点可以肯定了,这就是南越王墓。南越立国81年,有五代王,至于是哪一代王,尚需开棺定论,因为墓主人一般都会随身携带印章下葬,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把后室周边的东西清理干净之后,后一项工作就是开棺了,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啦!大家一起动手,把棺盖挪开,棺内一具人骨醒目。人骨间散落着各式各样的玉器配饰,果然在骸骨旁边发现了一枚金印,上面赫然刻着四个字:文帝行玺!文帝,正是南越国的第二代国王赵胡!但是,一个问题出现了:这枚印章是官印,是不允许用来陪葬的。还有,赵眜是谁?原来,南越国归附汉朝以后,帝印自然不能再用了,所以赵胡死后这枚印只能陪葬。至于赵眛,不过是赵胡在南越的用名,赵胡是他的官名,公文用名,所以连司马迁都不知道赵胡还有一个名字。—end—

3、赵眜之墓

1983年夏天,一支工程队在象岗山施工,突然,泥土下面出现了一片规则的石板,透过石隙往下看,竟然有一个幽深的无底黑洞。一番探测考古专家激动地说:“下面可是2000多年前的古墓!”通常上规模的古墓都会有防盗措施,单从巨大的石板和幽深的洞口,可以判断此墓大有来头。为了保险起见,专家组决定,派身手敏捷的研究员黄淼章下去测探地形。“行动要谨慎,下面很有可能会有暗箭、毒气等防盗,若有危险,立刻大声呼喊,我们及时拉你上来。”大家叮嘱道 。随着绳索慢慢滑下,黄淼章的眼珠跟着手电的光线不停扫射,只见石壁造型粗犷,忽然看见一个体积庞大的物品,走近一看竟然是个巨大的铜鼎。铜鼎!意味着这墓历史久远!他兴奋地继续往前走,突然,一道强劲的绿光直向他照来,黄淼章吓得一声尖叫!上面的人听到叫声,飞快地把他拉了上来。“我没事!”黄淼章涨红着脸说原来他看到的绿光是一面铜镜反射的光,而铜镜旁还有一堆骷颅。“是殉人!”专家们异口同声地说道。古代陪葬的人称为殉人。由上述所见,专家断定,此墓年代在汉代以前,且墓主身份显贵。事关重大,广州文物管理委员会马上上报国家,安排人员驻守,遣散施工工人,并封锁了发现墓地的消息。一场文物挖掘工作火急有序地进行。因为打破了原有环境的平衡,墓穴很有可能受到阳光、雨水、气流的影响。为明显的是,墓道前2扇巨大的石门,由于历经2000多年时间的啃蚀,门轴已经断裂,随时都有塌倒的危险,必须争分夺秒。考古队借助起重机,将巨大的石门和门额石吊离墓室,上方的安全。顷刻间,一个劈山为陵的旷世之作映入眼帘,从象岗顶劈开石山20米,凿出一个平面“凸”字形的竖穴 。墓室朝北向南,前三后四共7个室,宽 12.5米,长10.85米。墓主居后部中室,前面是客厅,后面是仓库,前部东西为耳室,后部东西为侧室,还发现15具殉葬残骸。如此浩大的工程和奢华的陪葬级别,只有天子才配备这个资格,具体又是哪个朝代?这时,几件不起眼的陶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陶器极具地域特色,是南越陶器,属于秦汉时期的南越国,专家由此可以推断,此墓是南越王墓。众人心头这之一震,难道这是历代无数人苦苦追寻的南越王赵佗之墓?赵佗,是南越开国皇帝,他原先是秦始皇的手下,公元前214年被委任为南海郡龙川令,由于秦末战乱四起,赵佗趁机控制了桂林郡和象郡,即如今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在岭南建立了第一个封建蕃国——南越国,前后历经93年,共传位5代,终在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所灭。带着这个疑问,专家们谨慎细致地搜寻着每一件陪葬品。此次出土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南越地区历史之,1000多件金、银、玉、石、漆木、珍珠、陶器和青铜器等文物,金光闪闪,色彩斑斓,无不诉说着它是宫廷贡品。除了国内制造,还发现了进口物品:远在非洲的大象牙雕、漂洋过海的波斯银盒,这一切都证明当时南越的繁荣,广州已在2000多年前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打开棺库主室,只见几千片玉片散落一地,隐约还见到丝线的痕迹,它便是无价之宝丝缕玉衣,后来工作人员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才还原了这件稀世珍宝。身穿丝缕玉衣的君王,到底是开国的赵佗还是其它传位的人?这时考古专家在墓主的内衣下,找到了一个玉印,上面刻有“赵眜”二字,可是史记第二任南越文王叫赵胡,并非“赵眜” 。为了搞清楚,考古人员特地对墓主人的遗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墓主人年龄30到45岁之间,这与历史记载中的文帝赵胡年龄相仿。专家们由此推断,赵眜和赵胡应该是同一人。至于是史记有误还是文王别名就无从考究。令人兴奋的是,接二连三地发现了“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螭虎钮“帝印”、龟钮“泰子”金印等随身印章9枚。不得不提,其中被称为镇墓之宝的“文帝行玺”,它长、宽均为3厘米左右,高1.8厘米,重148克。在现存文物中从未出现过皇帝印玺,即便文献记载的帝印,也只是白玉质印,这金印“文帝行玺”擦新了文物界的新知。墓中的奇珍异宝,多不胜数,里面既没有,也没有毒气。它能完好无缺地保存2000多年,得益于墓穴巧夺天工的设计,使墓穴仿似凭空消失,让盗墓者无从下手。据史料记载,汉末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为了找寻南越王赵佗之墓,曾派5000多兵搜寻挖掘,历时数月仍毫无进展,后不得不放弃。赵佗的孙子赵眜在位只有十几年,但他的墓穴竟然是劈山为陵,且如此奢华。赵佗在位66年,活到101岁才驾崩,而且在后面的几十年,一直着手操办墓葬之事。可以想象,他的墓穴必定是旷世之作,奇珍无数,甚至能与已出土的秦始皇墓相媲美。不管是已出土,名扬海外的古墓,还是隐匿至今,令人无限猜想的神秘皇陵,都尽显了古人的无比智慧和我国历代皇朝的繁荣昌盛。

4、赵眜复原图

淄博烧烤是有传统的,这个传统源于汉代的记录,虽然这些历史记录不是发现于淄博市,但是离淄博都不远呢。当然,这种烧烤在岭南也并不落后,西汉南越王墓出土过成套的烧烤用具。图一,诸城博物馆的庖厨图。图二,临沂博物馆的庖厨图。图三,西汉南越王赵眜的烧烤四件套。

5、赵眜儿子

❤️每来一个地方,必须逛逛当地的博物馆,这次来广州第一站就是南越王博物馆,经常看到博物馆的纪录片,能亲身近距离感受下文物啦。?西汉南越王博物馆: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大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地址: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交通: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E出口⭐️镇馆之宝:“帝印”玉印、“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张仪”戈?要点:博物馆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博物馆进门是滇王与南越王展厅,按照楼层观展。到达高层,沿着标识牌,参观陵墓区,石室出来眼前是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楼,都是镇馆之宝。整体路线布局比较合理,不会迷路,馆内还有座炮台,一颗巨大的榕树,容易出片。

6、赵眜劳氏

1983年,广州北郊一个小山坡上,一群工人正在施工建房,突然,一工人一镐头下去,只听铛的一声,嘿,锄到石头了,几人连忙清理:不得了!居然露出一个黑乎乎的大洞!这下工地可就炸开了锅了!这是防空洞?还是密室呀?谁也不敢乱动,怕出事儿啊!工地负责人一听:不会是古墓吧?他赶紧去向上级汇报。考古专家很快赶到,封锁了现场。专家从石板缝里打着手电筒往里瞅,隐约看到一个大号的铜鼎的时候,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为什么呀?因为那个铜鼎的样式很可能是一个汉代铜鼎。原来,这位专家从事考古工作三十多年,他一直在寻找一座汉代大墓,奈何一直没找着。而当他看到这个古墓的规模时,他立刻怀疑这正是他苦苦寻找三十余年的墓。谁的?赵佗!其实,早在2000年前就已经有一个大人物在找了!《广州记》里面明确记载,孙权时闻佗墓都以尹宝为殉,乃发卒数千人寻掘其冢,竟不可得。意思是:东吴孙权曾经派了几千个人去找赵佗墓,一直没找到。当然,孙权找赵佗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掘墓挖宝!据史料,赵佗是秦始皇当年手下的干将。当时秦始皇派他去平定岭南,不久,中原发生巨变,秦朝灭亡,楚汉相争,远在岭南的赵佗干脆自立为王,创建了南越国,都城定在番禺。而令人吃惊的是,他的南越王从公元前203年一直当到了公元前137年,活到了101岁。当了66年的王,他得攒了多少宝贝啊!此时,考古人员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顺着绳索下去,进行试探性挖掘,很快,有一个重大发现。在一堆文物里发现一枚印,上面赫然刻着四个大字:景象令印。据研究,在汉代,景字和永字是同音的通假字,景象令那就是永象令,这是汉代宫廷里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皇后、太子的家事。有景象令殉葬,专家据此推测:这个墓的主人很可能就是南越国的国王,因为王宫里才有景象令啊。此刻,专家们都按捺不住的兴奋!从基本情况来看,墓葬保存完整,没有遭遇过盗墓贼,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个墓主人肯定身份不一般!即便不是赵佗的墓,那也至少是南越国赵氏家族的墓葬!可是,问题就来了。史料记载,南越国一共传了五世,有五个国王,其中开国君主是赵佗,第二代赵胡,他们都建有大墓,第三代王赵婴齐也建了墓。不过这座墓肯定不是赵婴齐的,他的墓当年就被孙权给盗了。至于第四个王赵兴和第五个王赵建德,因为他们都是被杀掉的,没有墓。所以,这枚景象令印虽然可以告诉我们大墓主人就是南越王,可是究竟是赵佗还是赵胡呢?为尽快确定墓主人身份,还要接着看主墓室有什么更重要的物证。起初还是很顺利的,不料,专家们此刻碰到了麻烦,主墓室虽然就在眼前,可一道紧闭的石门挡在了他们面前,两扇门后面还有顶门器。那怎么办呢?他们从石门的下边儿挖出了一道缝,让一个身材瘦小的队员钻进去,从里边打开了石门。随后,让众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各种石器、酒器、乐器、兵器,统计后总共有两千多件。尤其是36件铜鼎,这可是汉代时期王侯权利的象征啊!所有这些陪葬品再次证明这座墓的主人就是南越王!但是到底是哪位国王,还是不能确定。就在专家感到为难的时候,转机出现了,考古人员在清理墓室时候,意外发现了两枚玉印,一枚,上面刻有两个字:帝印,这就是说,墓主人是一位称了帝的南越王。那么五代南越王里边有几个称了帝的呢?《史记》和《汉书》里边都有明确记载,南越国只有赵佗和赵胡曾经称帝,这也再次验证了专家之前的判断。但是,另外一枚玉印上的两个字却一下子让所有人都看糊涂了。原来,另外一枚玉印上刻的两个字是:赵眜。这两个字显然是这位墓主人的名字。可这赵眜又是什么人呢?五代南越王,没有一个叫赵眜的呀。就在大家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墓室的发掘再次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有人发现了一枚金印!这枚龙头玺印印面边长3.1cm,宽3cm,高1.8cm,重148.5G,据测算啊,它的含金量高达98。专家琢磨着这方文帝行玺,脑中电光火石:这座汉墓的主人就是南越国的第二个王:赵胡!据史料记载及专家分析:赵胡是南越国第二代王的汉名,而赵眜,则是他的本名。专家推断:司马迁写《史记》,他看到的是官方史料,而他并没有去过南越国,所以他只知道赵胡而不知有赵眜。对于这枚文帝行玺金印的出现,专家当时感到意外,为什么呢?原来,秦朝开始,皇帝具有六个印,每个印的功能都不同。皇帝行玺印是发布诏令册封诸侯王用的。而这种印按照当时的制度,是不能作为随葬品陪葬的。那么,按照制度,既然不能随葬,它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赵胡的墓中呢?研究史料得知:文帝死后,儿子赵婴齐从西安赶紧跑回来办丧事,感觉到自己已不能再称帝,就归顺了汉武帝,因此他就把玺印放在了墓里。至此,这座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古墓秘密算是全部都解开了。虽然说大家可能会有一点遗憾,这并不是那座传奇的赵佗墓,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期待呀!

7、赵眜为什么叫赵胡

未被盗掘的南越王墓,2291片玉的丝缕玉衣惊艳世人!上世纪80年代,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的墓葬在岭南地区被发现,随后不久,这处汉代彩绘石室墓被评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资料显示,在全国已发现的40多座诸侯王墓葬当中,南越王墓是仅有的未被盗掘的三座陵墓之一。并且,已发现的诸侯王墓,大都在古代历史相对集中的中原地区,而南越王墓所处的岭南地区当时则为边陲地区。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万余件文物当中,其中一件南越王的丝缕玉衣一经展出,就惊艳了世人。这件丝缕玉衣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做成,堪称绝世珍品。此外,从随葬的器物当中,“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 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平板玻璃铜牌饰等文物也能看出当时南越国的文化经济实力不容小觑。1996年,南越王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王墓博物馆,也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今日头条文化频道#赵眜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