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革命烈士罗天贺的后两张照片,看了让人泪目。他是一位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也是一位让人敬佩的人物。看着他微笑着面对死亡的照片,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他不仅在生前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也在死后成为了人民心中的英雄。我想,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像罗天贺一样,勇敢地面对,坚定地前行。今天是革命烈士纪念日,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让我们一起向这位英雄致敬,向所有为了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致敬。
2、为抵敌酋亲上场,边关散发骨磷光。飞檐遥看一天雪,壮士志生杨六郎。如此山川人杰聚,象斯日夜野花香。黄昏下岭犹回首,日出步飞十八梁。——第一句指明朝朱棣把京城建在北京。杨六郎,宋朝抗战名将。斯,这,这个。美图采自"无风絮自飞"君,向他致敬!#犹人杰简介#
3、金陵广图,十朝旧都。眙始天终,润西滁东。星分牛女,地接太平。虎踞龙盘,凤翔鸾伴。天下文枢,世间史都。衘横山射东庐,拥长江揽五湖。吴头楚尾,诚乃兵家必备;山川灵秀,实为诸侯所求。勾践破吴,倚秦淮筑越城;德舆称帝,扎建邺立国都。繁烟盛景,闹巷劬城。华光流彩,云霞绯暮。百家罗绮,千户列珠。高阁临江,居山崖寄桀骜;珠帘卷云,佩琼玉竞奢豪。游龙戏凤,逸少之墨迹;金玉木石,梦阮之书稿。介甫三任知府,薄暮律废;鹏举四刅金兵,伟人罪未。尽天下人杰之俊彦,谓华夏文明之正朔。毓秀钟灵,天工神造。恰临宝地,当作丽文。适值荔月,季夏时节。十里秦淮,三渠荷花。细柳垂芽,朱桥遮舫。乌衣巷道,丹花杨桃。红栋雕梁,飞甍碧瓦。极尽回廊之曲折,盈括桂棹之艳华。草木郁茂,树冥冥而苍袅;风雨凄厉,水猋猋而青淼。遊牛首烟岚,赏钟阜晴云;登无想胜境,观石臼霁湖。滨江迤逦,两岸陡崖险洞;临矶巍峨,一桥金乌长虹。日薄西山,月浮东湾。渔樵疲归,高歌江渚;暮鸦群飞,长鸣天舟。凭栏久望,花灯明灭徘徊夜;驾舟独泊,桨橹浮沉澜翻声。商贾云集,迁客低吟。妆楼玉簪,金钗宝钿。摧眉嘘叹,旖旎之锦绣琅玕;俯首捧袂,典雅之笙歌锣鼓。遥想昔年,惊叹沧桑。前有三国,东吴赖江险固;后有四朝,南梁引夷僧观。奈何兵燹之灾,怎若帝王之莽。旌旗蔽日,盾戟盖地。烽烟四起,羽檄频传。天子纵情声色,冠缨犹钟酒食。庶地危危,庙堂岌岌。鸿图华构,终成烟尘瓦砾;阆苑琼楼,炬作残垣断壁。白丁踣尸三界,提携饿殍遍野。黔首疾苦,九州悽怆。繁华岂在乎?蕃昌岂在乎?嗟夫!前朝不畏后猖蹶,后代不念前浴血。祸殃四海,蓁布八方。亡国有恨,暮望旧阁败阙;商女无知,犹唱庭花玉树。幕府紫金并马飞,秦淮长江齐北追。腊月十三,民国廿六。倭寇侵华,古都沦丧。雕鹗跋扈,掳掠烧杀皆所为;鼠狼贪窃,搜抢奸奴空余悲。妇孺惊惧,尸首枕藉。文明罹难,泥沙流散。贫弱披见,祖辈蒙羞。殷忧启圣,八载抗战铭血泪;多难兴邦,百年改革振中华。望今朝神州,目韶光奇景。於戏!胜地时载兴衰史,宝都常承枯荣命。吾辈学子,当以矢志铭心;渠伊先辈,皆为举世思哀。盛之极时,众阿谀取利;衰之微时,众蔽履回避。居高不傲,居低不恼。攀峰然落,稳而冲刺;宅谷不升,沉而爆发。物恒有运,人合难改;国恒有命,君勉难续。宇宙有律,其名为道;乑会有律,其名为德。道德同用,宇宙乑会同类;大小互含,宇宙人躯同构。人生于世,何曾顺遂?盖众生皆苦耳!某,七尺侠客,一介劳者。卖命于国,薄利可获;委身于上,无途可望。图金陵胜貌,归于毫端;为踌躇壮志,宗于锦绢。幸甚至哉,无以言表,涕泗流涟。
4、支撑国家实力的都是甘愿默默无闻付出的人杰,不是半瓶水晃荡响的人
5、恩施土司城赋 蔡元亨采九土之铁,铸民族之大魂。黄钟成,为名苑垂记:颂峻业,昌鸿运。西部开发,犹再触不周之山,天恩亦倾西南,星移物换。州府彰盛世之德,于城北郊,枕清江,倚远山,建名园。荟萃民族风情,人文胜览,再现今天中之昨天。牌楼高耸,载远去之荣光,感沧桑,泛霜颜。游客思绪,顿化古萤,飞入历史深处而留连;徘徊文化百慕大而魂断。登一览阁,眉睫间,风云舒卷。槛(jian)外夷水,追向王角声;阁内清商,拟廪君繁弦。远山苍茫,是巴人真舞台。园中事象,非无中生有,尽染旧日尘烟。城墙蜿蜒,曾是土兵径行处;溪头浣女,犹唱当年征夫怨。摩崖石刻,乃山之魂,久俯瞰。藉碧苔,藏生存之奥秘;凭松涛,发远古之呐喊。将一堆文化骨殖,留待后人解玄。下翠微,索桥通鸟道,藤路结云巅,入土家社区,苗、侗井廛(chan),人间阆苑:石板居幽竹,吊脚楼青山,茅舍彩椽(chuan)。品香茗,且休闲。松明淡照,土家歌酣。苗家跳月,三五之夜,舞圆人也圆。鸣蛙有诗,教芙蓉并妍;眠螺无韵,伴池鱼苦恋。爱情消息树,耐情人攀援;枝头阳雀鸟,啼春情,不知倦。沸沸扬扬,生命大容器,情侣公园。风雨桥上明媚,嫁青山美之一点。山寨女,朝过相夫婿,暮过省外婆,绿色歌谣,唱不尽生命繁衍。桥上风雨,是梦中柳丝;桥上故事,是摆渡人生之小船。宫阙嵯峨,古木参天。兴废事,九进堂前。宇连九进,楼高五重,虽巧合九五之尊,非僭越之意,岂敢摩天?边帅构谗,改土归流,土司政权变迁。《容美纪游》在,土司繁华不散;《桃花扇》歌寒,仍绕堂中幕帘。踏名士游踪,朝圣、观光,络绎不断。莫叫百代风流,化为过眼云烟。摆手堂紫气,祀祖先,祈丰年。咂酒是太阳血,火塘是羲皇殿。沉腰摆手,把一轮生命红日,播向人世间。撒尔嗬汉子悲壮,哭嫁歌巴娘哀婉,婚与丧,都是生命盛典。土司行宫万全洞,营万全。万人洞会土目。晴天洞看飞帘。舞榭云蒸,歌台鸣泉。奉觞,熊吟云崖处;酬诗,虎哮林莽间。非夸饰,顾彩亲历眼见。红岩缦回,长洞穿。摘天幕亮星,汇文化斑斓。彪炳人杰,缕锦绣,成雕山。兴未尽,迤逦出园。审美冲击久暂,余震撼。更那堪,暮鼓晨钟,惊神鸦,声怆然。鼓说:昨天,在曲折处积聚力量;钟说:今天,在坦途上谋求发展。噫吁兮,洋洋大观。苟再越千年,纵陵谷变迁,园不复存,而钟铭犹能说话,道尽流年。
6、从靖康之难你看到了什么?在历史上,老人往往更加具有守成的智慧,年轻人却总是喜欢变革。从宋神宗即位开始,宋朝就逐渐出现了新旧d派。每一次新皇登基,从太后掌权到皇帝亲政,掌权的大臣都会经历一次新旧派的变更。“如果说王安石是不遗余力地排挤旧d,那么司马光就是不问是非地摒除新d。当双方都不再以是非为标准,只是以d派站队时,北宋的官场彻底走向了衰落。”然后宋朝时期不同于其他朝代,这一段时期属于多民族竞争时期,前后共同存在宋、辽、金、元,中国本土从未被一个统一政权控制,战争、扩张、岁币、朝贡此消彼现。在对外的态度,北宋后期一直是摇摆不定的。新d大都是主战派,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换取功名;旧d大都是主和派,即便面对敌人的入侵,也希望采取不抵抗政策换取和平。可北宋后期,大多数时期都是由主战派主持政局。“在和平时代大的智慧是如何避免战争,但这个智慧是主战派没有的,他们总是不断试图把和平的国家拉入到战争轨道,并导致了与北方的冲突。”《汴京之围》中提出:一旦战争爆发,北宋的军队总是无法获胜。一两个败仗之后,主战派下台,换成了主和派。不幸的是,当主和派上台时,却往往是战争的硝烟已经升起,必须依靠军队去保卫国家的时候。到了这时,大的智慧是如何全面调动军事力量打胜仗,可这个智慧是主和派缺乏的,他们不仅不加强防御,还总是在关键的时刻拖前方将士的后腿,造成军队更加被动。就像是两个错过的机械臂一样,需要主战派的时候主战派下台了,需要主和派的时候主和派下台了。不懂行军打仗的人也知道,一般不要轻易开战,但是一旦战了,就必须死战。北宋末年的“错位”政权,怎么不会败呢?金庸的小说、影视剧作经常只是展现了北宋灭亡后,人们是如何不忘耻辱,悲痛皇帝和皇室的遭遇,可这场祸从何而来少有提及。《汴京之围》是一本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完整历史细节的书,讲述了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不止外因还有内果,作者全方位复盘了导致靖康之变三年间的历史进程。灾难之下,人的意志精神都会极大的被激起,甚至影响了一大批诗词和武侠小说。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陆游的“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还有后来明朝的《杨家将传》、清朝《三侠五义》、近现代的《射雕英雄传》等等。假如让你穿越回到北宋,靖康之难的三年前,目睹整个社会铺天盖地在宣扬一场盛世,身边的人都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力富强,经济繁荣,但三年后国家却灭亡了。从盛世到灭亡只用三年。你会如何想?在《汴京之围》的后记中,作者写下这样几句话:它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在任何时候危机和盛世只差一步而已。和平并不是一种必然,它要求我们怀着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学习世界所长的同时,避免自大与狂傲。更重要的是,必须有意识地避免战争,谦卑不是错,错判了形势才是可怕的,因为任何形势都是环环相扣的,一旦迈出了第一步,不仅无法回头,而且也无法把握未来的走向了。历史尚且如此,何况渺小的人生。我们一生都在面临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指引我们走入下一个关卡,没有回头路。只有自己坚定如何向前走,才有可能。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收获吧!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购买!跟着作者的文字,复盘一段历史。
7、汉灵帝年间,淮南刘普家里一名侍从遇刺被害,案发现场只见尸身不见尸首,赵普派人寻凶,却发现自己的儿子刘晔,正捧着尸首跪在母亲坟前。刘晔是正儿八经的东汉皇室血统,汉光武帝儿子刘延之后,少小聪慧,沉稳有智,年少的时候,汝南名士许邵就称其有王佐之才。董卓之乱后,扬州地区盗贼遍地,其中郑宝坐拥数万人,势力为强大,听闻刘晔是皇族之后,当地名族高士,于是带着人来到刘晔家里,想强迫刘晔号召当地百姓助其称王起事。恰逢曹操征战徐州,也派使臣过来征召刘晔,刘晔于是将计就计,将郑宝随从留在门外,邀请郑宝一人到家中宴饮,席间趁郑宝不备,亲自持刀手刃郑宝。杀死郑宝后,刘晔斩下其首级,与曹操使者一同到郑宝军中喝道:“曹公有令,有敢动者与宝同罪!”就此收编了郑宝军队,从此投靠了曹操阵营。刘晔平素沉默寡言,静身自守,但每临大事,见事分明,察情度物,往往料事如神。曹操东征寿春时,庐江境内有山贼陈策,拥兵数万,躲在山里凭险而守,时常打劫军资财物。曹操之前派人攻打过一次,没有攻下来,一时犹豫是否要继续攻打,于是征询大家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山高谷深,易守难攻,无之不足不为损,得之不足为利。”不过是一伙强盗,地势险峻,不打也没什么损失,打下来也没多大好处,都劝曹操放弃攻击。刘晔则不以为然,对曹操说道:“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以明公之德,生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陈策等人别看人多,因为乱世才聚到一起做强盗,并没有什么军事智慧,乌合之众而已。之前派人没有攻下,那是因为丞相当时还没统一中原,派得又是一名偏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您威名远播,亲自出动,只要我们先给他们明示赏罚政策,大军到达之时,他就自动开门受降了。曹操深以为然,于是进军攻击,大军刚到山下,果然如刘晔所料,陈策已经带着人来到山下,准备开门受降。曹操攻下汉中后,准备回师河南,刘晔上前劝谏道:“刘备,人杰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攻之必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也矣,今不取,必为患!”刘备是人中之杰,趁他现在还未在益州站稳脚跟,蜀人人心未附,加上我军攻下汉中后,现在蜀国上下震恐,我们应该趁势进军,一举平定益州。如果给他们时间,到时刘备以诸葛亮为相治国,关羽张飞这样的人为将守边,蜀民归附,万众一心,凭险而守,我们就难以攻下了,如果今日不取,日后必为大患。曹操认为军粮不足,军队疲惫,还是要缓口气再作打算,终没能接纳刘晔的这个提议。数年之后,果然如刘晔所预料,刘备集团坐稳益州,日益强大,曹操在汉中反为刘备所败。曹丕即位后,同样倚重刘晔。关羽被东吴斩杀之后,曹丕问群臣:“刘备会为关羽报仇而出兵吴国吗?”在场所有人都认为关羽刚刚损兵折将,蜀汉小国,本来就弱,加上战败之后人心不安,刘备这时肯定是不会出兵的。唯独刘晔认为:“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兄弟,蜀虽狭弱,刘备势必用众于示其有余,为羽兴军报仇!”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加上越是失败之时,越要振奋士气,刘备必定会出兵伐吴。后来刘备果然举国发动夷陵之战,一如刘晔所言。当初,刘晔母亲去世时刘晔才七岁,临终前嘱咐刘晔,父亲刘普身边的侍从是个奸险小人,以后必为祸害,你长大以后一定要记得找机会除掉他。于是才有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十三岁的刘晔手刃家中侍者,径自拿着首级,到母亲坟前告祭。刘晔虽才智过人,但为人过于精于计谋,深藏不露,善于左右盘旋。魏明帝曹睿想伐蜀,但众臣反对,刘晔在曹睿面前则表示支持伐蜀,等出来之后,私下里跟大臣聊天时,又表示自己也反对伐蜀,并说得条条是道。久而久之,有人就跟曹睿告状,说刘晔这个人不能尽忠,见风使舵,在陛下面前都是看菜下饭,左右逢源,不信你反着来试试,他肯定也同样会跟随你的意见。曹睿于是故意在刘晔面前,反着来说自己的意见,刘晔果然刻意迎合,曹睿就此开始疏远刘晔,刘晔得闻实情后,懊恼惊慌不已,不久便忧虑而死。刘晔明智见物,论机敏不输于曹操,论谋略不在郭嘉之下,如果能居仁守义,尽忠任事则当为一代贤相。然而却独任权术,专攻谋算,下不与群臣共力,上不能与君同心,欺上罔下,终致忧愤而死,不禁令人感慨唏嘘!#犹人杰简介#
8、豪迈的诗歌都是用热血与生命写就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