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名人简介(卢龙名人)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8 01:59:46 浏览
1、卢龙名人

晚清进士王鍾仁书法王鐘仁简介直隶卢龙县人,中国晩清民国時期有名的書画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殿试金榜第三甲赐同进士,民国初期山西县知事名录山阴县五年四月十五日金永委署。

2、卢龙以前叫什么名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河朔三镇安史之乱结束后,为安抚降将,唐廷被迫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魏博、卢龙、成德称为河朔三镇,基本不听唐廷调遣,相当于国中之国。图四是安史之乱前唐疆域图,图五是安史之乱后唐疆域图,大变化是吐蕃开始崛起,控制河西走廊,安西四镇被孤立。

3、卢龙的名人

公元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病逝,三军推举其子王承宗接任成德节度使一职,朝廷想要改变河北三镇(成德,卢龙,魏博)节度使父死子继的惯例,几个月都没有赐予节钺,王承宗多次上表朝廷断决,等了半年,朝廷才让京兆少尹裴武去成德传旨,王承宗则表示愿意献出两州向朝廷表忠心,朝廷便决定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同时又任命德州刺史薛昌朝为保信军节度使制衡王承宗。本来事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而就在这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挑拨离间,王承宗扣留了薛昌朝,唐宪宗下令让王承宗释放薛昌朝,王承宗拒不奉诏,唐宪宗便诏令六镇讨伐王承宗,其中就包括了卢龙节度使刘济,刘济在战争中立下了不少战功,但对大局却没啥改变,打了一年多朝廷鲜有战果,反而消耗了大笔军费,王承宗也很识趣,主动派使者和朝廷议和,朝廷赦免了其罪过,还将恒冀深赵德棣六州都交给了王承宗。朝廷为了表彰刘济的忠诚,加授其中书令官衔,但他至死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此时刘济已经病重,他的次子刘总见老爹时日不多,心中开始惦记起节度使的位置了,他感觉父亲可能到不了幽州便会一命呜呼,到时候哥哥刘绲自然会接替卢龙节度使一职,那就没自己什么事了,刘总可不甘心,他召集手下商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让人装作长安来的使者,向父亲报告:“朝廷认为大帅逗留无功,现已任命副大使刘绲接任节度使一职!”刘济恼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次日刘总又让人在外面叫喊:“副大使旌节已至太原!”又过了几天,刘总再让人喊道:“旌节已过代州。”卢龙军一片哗然,刘济恼羞成怒,下令诛杀了和刘绲关系紧密的数十位将领,又命刘绲立刻返回行营。刘总见准备完成后,趁刘济口渴难耐索要水喝时,在水中下了毒药,刘济中毒而亡,刘绲赶至涿州,刘总借刘济的名义将他乱棍打死,刘总顺利接任了卢龙节度使。刘总至此总该消停了吧?事实上,自从他担任了卢龙节度使后,就一刻不得安宁,每到夜晚,他总会梦到父亲刘济面庞乌黑,七窍流血地看着自己,他总会梦见兄长刘绲一身是血,跪在军营里哭诉冤屈,到后来他晚上睡觉都不敢熄灯,总觉得父兄阴魂不散。刘总只能在家中养了几百个和尚,不分昼夜的念经,每天处理完公务后,就只能躲在道场中,就这么熬了十年,刘总都快精神崩溃了,公元821年,他向唐穆宗上奏,恳求朝廷允许他削发为僧,并把私邸捐出来作为寺庙。唐穆宗不明白刘总在想啥,以为他是想要官职,便改授其天平军节度使一职,刘总没等朝廷使者到来就剃度为僧了,唐穆宗便赐其法号大觉师,刘总总算心安了,将印信符节交给手下后,连夜逃出了幽州,但没过多久,刘总就在易州边界暴毙了,这或许正好印证了那句老话“善恶到头终有报”,人可以逃脱法律制裁,却骗不过自己的良心。下图为卢龙节度使辖区

4、卢龙历史上名人

河北“卢龙新首富”:34岁自主创业,一手创立A股上市公司,市值33.94亿据新版《2021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张熠君凭借2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登上该榜单并位列第2769名,同时排名在河北秦皇岛卢龙地区富豪榜第一位,登顶河北省秦皇岛“卢龙新首富”宝座。张熠君的大量财富来源于上市公司正和生态。正和生态全称为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以滨水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及生态景观的技术研发、规划设计与投资建设为主业的水生态与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2018年至2020年的正和生态营收分别为13.14亿元、10.23亿元、10.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2亿元、9633.74万元、1.1亿元;2021年8月16日,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05069);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5亿,同比增长33.3%;实现归母净利润9274.3万,同比增长37.2%;截止2022年2月24日收盘,正和生态的总市值高达33.94亿元人民币。随着上市股价暴涨,正和生态创始人张熠君凭借掌握正和生态半数股权,也成功跻身亿万富豪的队列。那么,张熠君何许人也?张熠君,1963年11月出生,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人,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硕士学历,现任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上市公司正和生态的控股股东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公开资料显示,张熠君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的一个普通家庭;29岁时,任河北省秦皇岛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在前同事眼中,张熠君对新闻本质的追求、对创新的执着探索,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强大韧性,是她极具特色的“个人名片”。这些特质一直伴随着张熠君,支撑她从新闻人到上市公司掌门人的转型。34岁时,在河北秦皇岛市正式创办了通达万盛装饰有限公司,即正和生态的前身,历任正和有限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发行人董事长兼总经理;46岁时,创办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张熠君出任执行董事、总经理;47岁时,创办北京汇泽恒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张熠君出任执行董事、总经理;51岁时,在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班学习;52岁时,任汇昕(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已注销),张熠君出任执行董事、总经理;55岁时,创办北京正和恒基国际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张熠君出任董事长、总经理;56岁时,创办北京汇泽恒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张熠君出任执行董事。58岁时,带领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05069)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在带领企业不断做强做大的同时,张熠君始终坚持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各种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以报效国家、回馈社会、奉献民众的实际行动,向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着关爱。

5、卢龙蛤泊名人简介

抗战中,大横河据点的日军正在吃早饭,炊事员王宝印突然跑出据点,对八路军说:“小鬼子正在吃饭,你们可以打了。”1943年,驻守在河北省卢龙县富申庄日伪军据点的三等警长,他积极串联伪军,带着附近6个据点的100多名伪军投诚起义。起义后,率部加入八路军,被编入八路军第八区队,任三连连长,三连的指导员叫张志奎。这年秋天,冀东地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第12团驻防卢龙县的柳河圈。农历八月初八那天,、张志奎接到上级命令,秘密进入大英窝村,伺机端掉大横河的日军据点。这个大横河据点驻扎了日军一个十几人的小分队,还有二十多名伪军。平日里,据点里的日军无恶不作,日军小队长松野更是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穷凶极恶的家伙。这些日军仗着武器先进,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经常四处扫荡,鱼肉百姓,附近的老百姓都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攻坚武器,若是强行攻占大横河据点,势必伤亡惨重。、张志奎二人一分析,决定智取。大横河据点西临青龙河,而青龙河西面的迁安已经是解放区了,南距卢龙城里日军基地约25里,北边的滤马庄和东面的大王屯都是日伪军据点,这两个据点距离大横河均为10余里。经过慎重考虑,、张志奎决定让一排负责端据点,二排、三排分别进驻邻近的张毛庄和达子营,形成犄角之势。如此一来,一旦战斗打响,即便一排不能很快端掉据点,那么张毛庄的二排则可以阻击从卢龙城里赶来支援的日军,而达子营的三排可以阻击从滤马庄和大王屯两个据点赶来增援的日军。这样既可以牵制敌人,又可以相互支援。根据、张志奎两人的指示,负责攻打日军据点的一排并未采取强攻,而是先来到大横河村,找村干部王文平联络。王文平明面上给日本人办事,实际上也有着一颗爱国之心,经常在暗地里给八路军传递消息。八路军一排在大横河村隐蔽了一天,肚子都有些饿了,王文平一边给炮楼里的日伪军操办伙食,一边暗地里招待八路军。他说,他给八路军准备的菜是羊肉炖萝卜,给日军准备的是猪肉炖白菜,这里面可大有意味。一排的官兵们不解,王文平笑道:“羊的谐音是‘扬’,给八路军准备羊肉炖萝卜,就是希望八路军扬眉吐气,杀鬼子的时候如同快刀切萝卜。猪的谐音是‘诛’,宰杀的意思,给鬼子准备猪肉炖白菜,就是希望他们被诛。”战士们听完哈哈大笑,暗暗发誓一定要端掉大横河据点,把这些祸害老百姓的小鬼子全部消灭。农历八月初十凌晨,天下着毛毛细雨,连长已经和日军炊事员王宝印联络好了,现在就等着他出来跟他打招呼了。王宝印表面是大横河据点的日军炊事员,其实他是八路军打入日伪军内部的内线,明面上给日军烧火做饭,暗地里为八路军传递情报。如果一排想要以小的代价拿下大横河据点,必须要有王宝印的情报和配合。早上六点左右,王宝印已经提前起床给日本兵做好了早饭,几个早起的日本兵正围在餐桌边叽哩哇啦地一边说话一边用餐。王宝印心里有些忐忑,但他假装镇定,趁着日本兵睡觉、用餐之际,走出屋子,想去和接头。就在这时,一个日本哨兵发现了他,大声喊道:“站住,你的,干什么去?”王宝印也不慌乱,机智地回答说:“太君,水缸里面没有水了,我去担一担水。”那个日本兵看了王宝印一眼,也没当回事,回过头去准备吃早饭。王宝印趁机抄起一副水桶一路小跑出了炮楼,这时候,已经在事先约好的接头地点隐蔽了许久,正焦急地等待王宝印的到来。王宝印回头看看,发现没有日本兵跟着自己,他做了一个手势。马上心领神会,他也打了一个口哨,王宝印说:“小鬼子正在吃饭,有的还没醒,你们可以打了。”闻言,朝战士们一挥手,战士们蜂拥而至,冲向了日军炮楼。一个站岗的日军发现了八路军,他立即开枪警示,但已经来不及了。“冲啊——”八路军战士们纷纷开枪,子弹啪啪地射向敌人。正在吃早饭的日军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乱作一团,仓皇摸枪准备反击,还没有睡醒的日军也被惊醒了,但很多日军还没拿到枪,就被闯入炮楼的八路军战士们击毙了。这次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八路军在日军守备松懈的时候,在王宝印的配合下,很快就攻下了大横河据点,日军小队长松野等十四人和二十多名伪军全部被消灭,八路军只有三人不幸牺牲、副排长刘国璋等六人负伤。八路军缴获了敌人的全部武器,包括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两门迫击炮、两支短枪、二十多支步枪以及大量弹药。战斗结束后,八路军纵火点燃了大横河据点,成功端掉了这个据点,大家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三连驻地。#卢龙名人简介#

6、卢龙历史上叫啥

(719)当初冯弘杀侄自立后不久就废掉原配皇后王氏和王氏所生太子冯崇,改立慕容氏为皇后,以慕容氏儿子冯王仁为太子。冯崇随后被调离龙城,镇守边镇肥如(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境内)。北燕后宫这场宫斗大戏,虽然终慕容氏胜出,但太子冯崇仍镇守边关,握有兵权,慕容氏和冯王仁还算不上安全,所以慕容氏对冯崇一d的打压并没有停止。这次北燕被拓跋焘一顿爆扁,山河破碎,危在旦夕。公元432年9月,拓跋焘刚从龙城退兵,冯崇的两个同母弟弟,广平公冯朗和乐陵公冯邈便暗中商议:“如今强敌压境,燕国分崩离析,败亡近在眼前,这些连傻子都能看出来,可慕容皇后却还在大王面前不断诬陷我们,如果我们兄弟继续这么待下去,早晚必会死在她手里”。二人越说越气,也越说越怕,后决定一起潜逃到肥如城,劝大哥冯崇一起投降北魏。冯崇早对慕容氏恨之入骨,更气愤父亲冯弘偏信谗言,心中早已不满。于是,兄弟三人见面后一拍即合,当即决定把所辖郡县全都送给拓跋焘,一起投降北魏。拓跋焘虽已撤军,但并没有丢下北燕不管。或许这也是拓跋焘的一个策略,北燕经此一败,国力大幅削弱,内部各种问题自然会相继暴露,与其硬攻龙城抬高拿下北燕的成本,不如欲擒故纵,耐心等待,说不定时机一成熟,龙城不攻自破。冯弘后宫那些家丑,拓跋焘早打探得一清二楚,所以返回平城不久拓跋焘就派给事中王德秘密潜入肥如城,准备说服冯崇归顺北魏。王德赶到肥如时恰好冯崇兄弟刚刚商定要归顺北魏,这下好了,根本无须王德多废一句口舌,冯崇直接派弟弟冯邈跟随王德返回平城,商议归顺之事。不过,冯弘也不是吃素的,尽管冯崇兄弟行踪诡秘,但还是没逃出冯弘的眼线。公元432年12月,冯弘派凡城(今河北承德平泉县南)守将封羽率军攻打肥如。冯崇一边闭城坚守,一面向拓跋焘求援。433年正月,拓跋焘命永昌王拓跋健(拓跋焘弟弟)率军增援冯崇。433年2月,王德和冯邈抵达平城,随后拓跋焘派主管藩国事务的鸿胪寺官员李继带着符节赶赴肥如,拜冯崇为假节、侍中、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幽平二州牧,赐爵辽西王,以辽西十郡作为食邑。当初北凉沮渠蒙逊称臣时,拓跋焘给沮渠蒙逊加封的官职也不过是侍中、都督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太傅、行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凉王,食邑为北凉七郡,和冯崇持平。可沮渠蒙逊那可是实打实的割据势力,而冯崇不过是北燕一个出逃皇子。到目前为止,只有胡夏末帝赫连定被吐谷浑俘虏后送到平城,拓跋焘毫不犹豫地就给杀了,除此外,不管是战争中俘虏的敌国将领,即便是滑台守将朱修之这种至死不降的死硬分子,还是主动归顺的冯崇等人,甚至是俘虏的敌国皇帝,比如现在已是秦王的赫连昌,拓跋焘不但不杀,还一律重用,大度得有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很像当年的前秦皇帝苻坚,和大肆屠杀南燕和后秦宗室的刘裕形成鲜明对比。此前明元帝拓跋嗣也是如此,在位期间重用司马文思、司马楚之、司马国璠、王慧龙、刁雍等大批北逃南士。拓跋嗣父子如此善待降臣降将不知是否和当年道武帝拓跋珪杀汉人崔逞的恶果有关,崔逞被杀直接导致当时想投奔北魏的司马休之等人临时改投南燕,后来又投奔后秦,就是不去北魏。这让拓跋珪大为失望,也后悔。还有就是参合陂大胜后,拓跋硅听了大将王建的建议,斩杀数万后燕降卒,后来也是大悔不已,气得直朝王建脸上吐口水。不管出于何故,从对待俘虏和降臣的包容态度上看,北魏的强大显然是有道理的。至于冯朗和冯邈被授予何种官职,史书未做记载。而且冯崇兄弟投降北魏之后的情况也未再见于史书。北魏后来有一个外戚叫冯熙,三个女儿都嫁给了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冯熙有一个小四岁且没有名字的妹妹,姑且称为冯氏。这个冯氏可就了不得了,她是北魏有权势的女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权势的女人之一,仅次于武则天,宣太后、吕后、慈禧等等不过和她一个级别。她就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拓跋焘孙子)的皇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奶奶,叱诧北魏朝野的文明太后。冯熙兄妹俩的父亲正是冯朗。冯熙生于438年,冯太后生于442年。《魏书.冯熙传》中提到说冯朗被拓跋焘封为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后来不知因何罪被杀,但肯定是归顺北魏多年以后,至少生下冯氏以后。历史真的很有意思,北燕虽然逃不脱被灭的命运,但谁能想到北燕冯氏的后人有朝一日却能主宰北魏,呼风唤雨。因冯太后是冯朗的女儿,这里顺便扩展一下,下面言归正传。封羽攻打肥如城的战况史书没有记载,但肯定没攻下来。到了6月,奉命增援的拓跋健没有直接杀到肥如去给冯崇兄弟解围,而是兵分两路,围魏救赵,一路再攻龙城,一路直接攻打封羽老巢凡城。关注本号,感受两晋十六国烽烟,品味乱世风云,历史的精彩就在这里。内容完全尊重史实,写作不易,需要您的关注、点赞或留言,感谢您对原创的支持!(719)

7、卢龙大横河村历史名人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居庸关位于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水经注》卷十四原文: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扉,悉石也,盖故关之候台矣。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羇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释文:居庸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处居庸县界内,所以关名也叫居庸。更始帝使者入上谷,耿况到居庸关迎接他,就是这关。湿余水源出关山,南流经故关之下,溪东岸有石室三层,石室的门窗都是石制的,原是故关的烽火台。南面原是绝谷,垒石筑成关口城墙,墙高壁峻,确非轻易劳作可成的工程。山峦层叠幽深,侧道狭隘,深林阻障,山路只能放得下一辆车子。朝朝暮暮鸟鸣兽啼,互相应和,在他乡当官或作客的人,听到这种声音,没有不悲伤忧愁的。经典用词: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受到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遭到免职。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孝昌三年(527年),镇守雍州的齐王萧宝夤出现反状,拜关右慰劳大使,负责监管萧宝夤,遭到杀害。武泰初年,获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均已失传。

8、卢龙名人有多厉害

河北为何多小县?首先说明一下,本文所说的小县,是指面积而非人口数量。河北省中南部县域面积普遍偏小,小县林立,小于500平方公里的有24个,而全国才有60多个,比例似乎是高了一点,但存在即合理, 本文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县小但历史悠久燕赵之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物华天宝,人文荟萃,英雄辈出。高邑县,面积才20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20万,是小县中的小县。但历史却不遑多让,西汉初年设县,称为鄗县(音号),东汉刘秀在此筑台(千秋台)称帝,改名高邑至今未变。比如大名县,在北宋时大名鼎鼎,是北宋的陪都,政治地位仅次于东京开封。又比如行唐县,据其县志记载,尧帝从他的封地唐(今定州市北唐城村)去平阳即位,南行经过此地,因此名为南行唐。春秋战国就开始建造南行唐城邑,北魏时去掉“南”字,定名为行唐县。还比如博野县,面积仅330平方,但历史也挺长,西汉就开始设县,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再比如馆陶县,面积也不大,但历史更悠久,自西汉初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馆陶之名,取自此地陶山生产的黑陶,属于史前的陶山文化。二、县小但人文荟萃魏晋以后,直至唐朝和五代,河北一带儒学盛行,文化教育走在前列,产生了很多名闻天下的文化世家。我们常说的“五姓七家”,即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当中有四个大氏族竟都集中在河北中南部,这些家族人才辈出,冠盖云集,影响控制了中国经济、文化、政治近千年。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氏族。纵观有唐一代,博陵崔氏出宰相16人,清河崔氏出宰相12人,赵郡李氏出了17位宰相,其余大官不可胜数。而范阳卢氏在正史中有记载的名人足有八百多人,六祖慧能也是卢氏子弟。北宋大儒程颢、程颐的祖籍就在博野县。唐太宗曾命大臣编撰《氏族志》,结果大臣们将清河崔氏列为第一等,皇族李氏反而排在其后,惹得李世民大为光火,责令重新排名。三、县小但发达富庶河北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大海,西衔太行山,北接燕山,南近黄河,兼具河海之利,境内河流众多,土地较为肥沃,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因此自古是富庶之地,国家税赋的重要来源。魏晋之际,河北就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区,唐代则更为突出,“大河之北号富疆”,是唐中央政府重要赋税来源地之一。安史之乱之前,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统领兵力达15万人,是唐朝边镇实力强的。能够支撑如此强大的兵力,必须有强大的物力和财力,而富庶的河北可以支撑。安史之乱后,河北卢龙、魏博、成德三镇损失很大,但由于原本优越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三镇积极招抚百姓,劝人耕桑,很快“转荒残为富贵”,甚至超过动乱前期,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河朔三镇中,从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来说,魏博无可置疑的是河朔三镇中强的,而魏博镇基本范围就在河北中南部。河朔三镇税赋全部留给了自己,不再上交中央政府,朝廷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税赋来源。这也是为什么河朔三镇仅以区区自身之力,能够与中央政府拉锯抗衡而不被碾压消灭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河北多小县还有一个原因,河北省拱卫京师,统治者把它划分得细碎一些,一则有利于安插更多的亲信,二则小县力量小,即使叛乱也掀不了大风浪。貌似有道理,但禁不得认真推敲。如果统治者有此想法,首先应该把环绕京师的县划分细碎,变成小县,但京师周边恰恰都是大县。为拱卫京师安全,而把远离京师的冀中南划得稀碎,这对京师安全有什么影响呢?另外,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军队受中央的垂直领导,即便在郡县有驻军,也不会听从所在郡县领导的指挥调度,除非藩镇割据。因此,县域的大小对京师安全构不成威胁,没必要把大县划成小县。所以此说不足信。一般而言,越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县域越小,冀中南就是如此。而越是人口稀疏的区域,县域越大,比如河北北部山区。这说明人口数量是决定县域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小县的去留,经人大代表提议,媒体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小县何去何从?仅以冀中南为例,文化积淀、人口密集、富庶丰足是小县形成的主要历史原因,必须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由于文化积淀深厚,各自都有引以为傲的历史,人为拉郎配合并后以谁为主?大家可能都不服气,貌合神离,难以形成合力。农村人口多在县城买房,读书、做生意,人口集中于县城,如果县城合并,也要在当地保留一套相当完整的编制,也不见得明显减少行政成本。而且现在县城的公共基础设施都已然建设成型,撤并行政,也不会减少成本费用,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1958年冀中南曾经搞过行政区划撤并,比如撤销柏乡县并入内邱县,撤销枣强、武邑、冀县并入衡水县,但1962年又予以恢复,复置柏乡县,枣强县和冀县也于当年恢复。因此,不能简单的一撤了之,为现实,也为可行的措施是严格限定财政性定编,控制编制人数,保持精干高效,等到经济格局进一步发展成熟后,撤县设区,水到渠成。#卢龙名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