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司母戊鼎”,为什么没被蒋介石带去台湾?司母戊鼎,铸造于商朝,是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的代表。大家知道,台北的故宫,收藏了我国很多重要的文物,是当年国民d败退台湾时,老蒋精挑细选后带过去的,包括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长。毛公鼎重34.5公斤,而司母戊鼎重达1600多斤,相当于46个毛公鼎!当时蒋介石看到了司母戊鼎是“爱不释手”,1949年撤离大陆时,希望能将大鼎带走,可是大鼎实在太重了,没法带上飞机,国军慌乱中只能把它遗弃在南京机场。 解放军发现之后,将其移送至南京博物院。后来国家博物馆建成,司母戊鼎又被搬到了国家博物馆中保存。
2、戊的读音1939年春,司母戊鼎发现于河南安阳武官村。抗战胜利后,被运往南京,在“中央博物院”,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博物院展出。展出期间,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大多都前来参观过。后来国民d逃往台湾,大鼎因为过于沉重,落在了机场,解放军将其转交给南京博物院。再后来,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大鼎运往北京,展出至今。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大重的古代青铜器。
3、戊鼎介绍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据说是商国国君祖庚为纪念母亲而铸造,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现今世界上出土大的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后母戊鼎安保措施严格,放在几厘米厚的密封玻璃罩里,任何人只能看不能摸,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名单,足见其历史价值。2005年,为纪念后母戊鼎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特批让大鼎重回出土地安阳展览,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到现场,提出想亲手抚摸一次大鼎,镇国之宝怎么能随便摸,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拒绝了老人的请求,就在老人失落的准备离开时,一位专家认出了老人,赶忙上前拦住他,特别邀请老人走近大鼎,让他仔细抚摸,工作人员诧异,专家却说“他叫吴培文,没有他,我们现在也看不到后母戊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上世纪三十年代,自从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后,这个地方就成了挖宝人的天堂,专业的古董商、盗墓贼蜂拥而至,就连当地农民农闲时,也加入挖宝队伍,希望一夜暴富。1939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家住安阳武官村的吴培文吃完饭正在休息,堂兄突然找上门,说吴氏族们下面有宝贝,自己拿不定主意,让他一起去看看,吴培文跟着堂兄来到祖坟,发现洛阳铲从地下带上来有铜锈,他根据经验判断,这下面应该埋有青铜器。当时正值抗战时期,裕仁天皇胞弟成立金百合组织,专门搜集中国文物,作为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也是日军重点关注地区,为了防止日军抢走宝贝,吴培文立即叫来20多个青壮劳力进行挖掘,一直挖了13米深,发现一个坚固东西,吴培文扒开泥土,一个铜锈斑斑的大家伙映入眼帘,乖乖,现场的人都没见过这么大的东西,目测高1米多,有耳有腿,现场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是个啥,但大家心里知道,这东西应该是千年以上的宝贝,但决不能让日军发现,终,吴培文带着小伙子们把大鼎偷偷运回村里,藏在吴培文家里。后来,村民们找来被北平的大古董商肖演卿做鉴定,只看了一眼,肖演卿就大概知道这东西不是凡物,可他不说出来,张嘴就开出了收购价—20万现大洋,村民们一听都惊住了,这可是个无法拒绝的天价,但肖演卿随后提出的一个要求让他们无法接受,肖提出,这个大鼎太过巨大,为了安全起见,要切成几块运走,虽然村民们很想挣这个钱,可毁坏老祖宗留下了的东西,他们不能干,终,理智战胜了金钱,村民们拒绝了古董商的收购。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日军很快听说了大鼎的消息,立即组织军队进村搜查,为了防止被日军发现,吴培文把大鼎埋进垃圾坑底下,日军多次搜索都空手而归,后来,大鼎经过多次转移,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真实的藏宝地,吴培文知道日军不会善罢甘休,终,他选择离开家乡,在外漂泊,直到日本投降后才敢回家。1946年7月的《民生报》上刊登这样一则消息“7月11日,夜派队并商的驻军部协助。至村掘至终夜,于天明12日早晨将古炉用大马车运县存放至古委会处”,人们这才知道,吴培文把大鼎上交政府,运往南京,作为蒋介石六十大寿礼物,存放在南京博物馆,解放前夕,国民d溃退,蒋介石曾计划把大鼎运往台湾,可鼎又大又重没能成功,建国后,大鼎从南京运回北京,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司母戊鼎整体呈现方形,口宽79厘米、长110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大832.84公斤,制造难度堪比“瓷母”,用了1000多公斤的铜料,由数百名工匠制作而成,除双耳外,鼎身和鼎足是一次浇铸成型的,可谓铸造工艺上的一个奇迹,技艺之精湛堪称殷商青铜器魁首。郭沫若经过考察,因内壁所铸铭文形似“司母戊”而命名为“司母戊鼎”,后来,随着考古资料不断完善,学者们提出不同意见,殷商时期字体书写比较自由,左右不分,上下不别,既可正写,亦可反写。“司”与“后”正好一正一反,故更名为“后母戊鼎”。吴培文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有着中国人的民族骨气和智慧,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国宝,如果没有他,我们要想瞻仰司母戊鼎,只能去岛国看了!
4、戊鼎的简介再说司母戊鼎:史树青先生题跋:"后母戊鼎"司母戊鼎出出后,关于器物的释读就有"司"与"后"两种不同观点。1995年正月初七,史树青先生为司母戊鼎拓片题跋,跋文中名确指出著名学者于省吾先生释读此鼎铭为:后母戊鼎。原器一九三九年河南安阳出土,重八三二.八公斤,为世界现存大美之彝器。铭文三字,在内壁,旧释司母戊。吾师于思泊先生释"后母戊"。后者,王也。此盖商王武乙之配文丁祀母之鼎也。一一乙亥人日史树青史先生跋文中所言"吾师于思泊",即指著名学者于省吾(1896一1984)先生,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辽宁海城人,中国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史树青先生在辅仁大学读书时,曾受业于于省吾先生,在古文字、训诂学方面受益良多。#戊鼎简介#
5、戊鼎读法听芳菲老师讲一件国宝两个名称为司母戊鼎,继母戍鼎.涨知识吧!#戊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