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斌简介(什邡丁斌)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02:50:41 浏览
1、什邡丁斌

公元1390年,朱元璋要把77岁的李善长满门抄斩。李善长想后一搏,拿出朱元璋给他的免死金牌。他以为朱元璋会念旧情,谁知,朱元璋冷笑一声:“你好好看看金牌上写的是什么?”李善长看完,吓得脸色都变了。在历朝历代,皇帝都会给功勋卓著的功臣免死金牌,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也是如此。当时朱元璋赐给了李善长父子一块免死金牌,但李善长得到免死金牌后,却从来没有仔细地看过,只是小心把它放了起来。而他也从来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有这样一天,直到他仔细看了金牌后,才发现上面写着:“除谋逆造反除外”,而李善长的罪名恰恰就是造反!看清上面写的字后,李善长不再挣扎,默默地认了命。都知道朱元璋能建立明朝,离不开手下一帮大将和谋士的功劳,而李善长和刘伯温则是朱元璋的两大谋士,在朱元璋起兵后,李善长一直为他出谋划策,等到朱元璋登基后,李善长担任左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朱元璋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享福的君王。朱元璋的疑心病很重,因为他本人就是起兵造反成功的,所以他对于这些手下的辽西大将和建国功臣都有提防之心。而在他年迈后,为了太子能顺利的登基,便屠杀了许多的功臣,刘伯温就是看到朱元璋的作为,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所以早早的就隐退了。而李善长不懂得暂避锋芒,一直在朝为官,还老是爱出风头,但是朱元璋罕见地没有对他下手。可朱元璋不下手不代表他对李善长没意见,于是在李善长58岁的时候罢了他的官,让他回乡养老。朱元璋还特地问李善长说:“你回乡后,什么人可以接替你的职位,你有推荐人选吗”?李善长对朱元璋说:“臣推荐胡惟庸,他是臣的学生,举贤不避亲,他确实有能力,希望陛下可以采纳臣的意见”。而朱元璋对此事还犹豫不决,他又询问了刘伯温的意见,问刘伯温说:“如今左丞相的位置空缺,先生认为谁可担当重任?你认为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听朱元璋说完后回答说:“这肯定是李善长向您推荐的吧,臣认为胡惟庸此人是有才,但他不是丞相的合适人选,望陛下三思”。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朱元璋后还是选择将胡惟庸提拔为丞相,而胡惟庸此人也颇会撺掇人心,深受朱元璋信任。但是慢慢地此人就开始变得越发胆大妄为起来,传说他竟然与朱元璋的妃子勾结在一起。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胡惟庸竟然想要谋反,事情败露后,胡惟庸被抄家灭族,而李善长作为胡惟庸的老师,也被牵连进来,但是朱元璋却放过了他,没有将他问罪。朱元璋希望李善长能知道感恩,但是李善长对此却没有任何的表示,反而上书希望朱元璋能赦免因为胡惟庸案牵连的远亲丁斌。本来朱元璋的心里就够窝火的了,看到李善长不但不感恩竟然还要让他放掉要谋反的胡惟庸的d羽,也让他下定决心要除掉李善长。朱元璋指示锦衣卫对丁斌进行严刑拷打,没想到从丁斌口中获取了更大的线索,丁斌吐露出了许多重要的信息说:“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同d,我曾经亲眼看到他能们在一起”。锦衣卫将此事上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后生气,立马下令将李存义父子抓起来。李存义父子享受惯了,哪里受过这样的苦,没等上什么刑,两人就招供了,说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事,对锦衣卫说:“我和胡惟庸等人密谋造反我哥哥是知道的,我曾经亲自对他透露过此事,想要得到他的帮助,但是他拒绝了我们”。锦衣卫看着事关李善长,马上拿着供词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拿着供词气的浑身发抖,心想我念你李善长这些年的功劳没有计较你,但你却明知胡惟庸谋反,却知情不报,这等行为比直接造反还可恶,于是朱元璋下令处决李善长全家。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中的一幕,李善长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能拿免死金牌,希望皇上看着他们以前的情分上饶他一命。可他没想到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置他于死地,不管他有没有免死金牌都不会改变,这也怪李善长自己不懂得明哲保身。参考资料:《明史·李善长传》作者:扬扬编辑:小竹

2、丁斌书法

1965年版《青年英雄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插图:高山、朱延龄、顾炳鑫、华三川、沈云瑞、林亮、金根、丁斌曾、杨永青、于青[玫瑰]顾炳鑫和华三川都是绘画大家,特别是连环画,玩连环画的,无人不晓。[玫瑰]朱延龄(1937.6—) 别名胡涛壬,浙江湖州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历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美术室主任、总编辑助理,副编审。1992年任上海画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术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委会主任。[玫瑰]丁斌曾(1927.3—2001.2)浙江绍兴人,擅连环画,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中国连环画大系》美术编辑。作品《铁道游击队》(合作)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一等奖,《沙家浜》在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奖。[玫瑰]杨永青(1928—2011)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擅长版画、中国画、图书插图。先后历任华东青年、中国青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编审。[玫瑰]每天更新,如果您喜欢,请加“关注”、点赞、评论、分享和转发[祈祷]#丁斌简介#

3、丁绍斌简介

丁斌,我想跟你说件事。你对自己的评价似乎有些偏差。我看到你到楼下,你的儿子和女儿肯定不是你亲生的。我的儿子和女儿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的丈夫回家后,他会加菜加酒。我的妻子也会敬酒,我的女儿和女婿也会敬酒。你知道他对你的好吗?他不欠你吃肉,但他欠老邓吃肉。我内心高兴。你知道吗?他对你的好,你肯定会记住。我的女儿、儿子和妻子都会给他加菜加酒。我的妻子不喜欢喝酒,但他会以茶代酒敬酒。看来你做得还不够好。那你为什么做不到呢?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你的智商像羚羊,你要记得这本书不是你自己的。看来你记得很清楚。如果你对他好,他一定会记得你。他会和你好好相处的。你看到你的家人了吗?他们是你的母亲和你的妻子。他对你的态度会好吗?他来到我家,你可以去看看。我们家很和谐,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会受到大家的尊敬。我们都会给他加菜加酒。他并不是因为傻而被忽视,而是因为他没有文化。我的儿子做得很好。他总是寄钱回来。我相信他会对他好。每次遇到问题,他都会寄钱回来。我相信我的儿子不会对他不好。因为他是个老实人,不会和他计较。你在干什么?你不会欺负老实人,否则你就没用了。如果你有能力和那些有能力的人竞争,那就去竞争吧。你能做到吗?我给你这个吗?是的,邓新海给你的草没什么用。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你知道吗?我不会和你一般见识。我只是听你说话。那是什么?你嫁给了他,你必须听他的话。那你打算怎么办?你必须自己决定。你中了吗?我没有告诉你,他也没有告诉你,有时候我们需要签订合同。

4、泰州丁斌

公元1390年,朱元璋将77岁的李善长满门抄斩,李善长翻出当年朱元璋御赐给他的免死金牌,恳请朱元璋饶他一命,谁知朱元璋冷笑一声:“你再仔细看看,金牌上写的是什么?”李善长仔细一看,顿时瘫倒在地上。李善长生于濠州定远,从小饱读诗书的李善长有一身足智多谋的学问。早年,朱元璋攻打滁州时,李善长前往迎接去拜见,两人一见如故。朱元璋赏识李善长的智慧和谋略,又得知李善长在当地也是年高有德之人,就对他以礼相待,将他留下掌管文史书籍。从李善长为朱元璋效力以后,不仅为他出谋划策、补给粮草,而且给朱元璋推荐了很多人才,朱元璋也很倚重李善长。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一口气封了六位公爵,李善长为韩国公,在大将军徐达之上,位居六公之首,年禄四千石,朱元璋对群臣说:“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粮草,功劳很大。”李善长被封韩国公,子孙世袭,并得到免死铁券,而且免李善长两死,其子免一死。李善长有了免死铁券,让他有了无限的越感。朝中大臣,但凡有谁和他意见不合,或者冒犯了他,立马会引来轮番弹劾,直到罢官夺职为止。就连刘伯温也曾被李善长当众责骂,辞职归乡。朝臣对李善长敢怒不敢言。朱元璋念着旧情,睁只眼闭只眼,没有为难他,但李善长连一句谢恩的话都没有。后来,有一个影响大的胡惟庸案,胡惟庸因为谋反罪被朱元璋处死,这个案件牵连数万人被处死。而李善长和胡惟庸是儿女亲家,朱元璋再次顾及兄弟情,没有怪罪李善长。后期,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也越来越重,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扫除障碍,为了维护朱家的天下,他开始对一些功臣痛下杀手。李善长在察觉事情不对之后,就向朱元璋辞去职务,回乡下养老。然而,辞官在家的他也不能消停。一次,李善长的亲戚丁斌犯事要被流放,李善长得知后就找朱元璋求情。这下成功把朱元璋给惹火了,我堂堂一国之帝处理犯事之人竟然还要你一个退休的官员来指手画脚,简直是妄想!朱元璋当即下令,不再流放丁斌,而是把他关起来严刑拷打,很快,丁斌就招供了,说他当年曾在胡惟庸家里当差,并指认李存义参与了胡惟庸的谋反行动。朱元璋立刻拿下了李存义,李存义也是个软骨头,直接供出了李善长,说自己当年曾劝李善长帮胡惟庸谋反。朱元璋本是穷苦人出身,历经千辛万苦建立明帝国,肯定是要以自己江山为重,功臣只是他通往成功的垫脚石。1390年,朱元璋下旨,李善长满门抄斩,谁知李善长并不慌张,因为他有免死金牌。朱元璋只是冷冷地回复了一句,你看看背面,原来勉死金牌背面写着除谋反逆罪五个大字,虽然明朝法制规定,免死除谋反大逆。朱元璋一声令下,李善长一家老小七十多人被处死 。李善长自认是“护身符”的免死铁券,则给了他致命的一击。其实,免死金牌其实是个毫无用处的东西,皇帝喜欢你的时候,没有免死金牌也会对你网开一面,而皇帝厌恶你了,就算有免死金牌,照样难逃一死。朱元璋把帝王权术、谋略智慧等运用得炉火纯青,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难控制的就是人心。

5、丁斌案件

丁斌曾、韩和平老师合绘连环画《铁道游击队》故事《血染洋行》选页欣赏

6、丁斌拼音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赏李善长时,朱元璋说,李善长虽然没有战功,但他为明军后勤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年俸四千石,爵位世袭,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赐李善长丹书铁券,可免其死罪两次,其子一次。可以说朱元璋对李善长是宠信的,但获得了丹书铁券的李善长在朱元璋执政期间还是没能保住性命,只过去了二十多年,李善长就被杀了,李善长之死不全是朱元璋清洗功臣的原因,也和他自己作死有关。李善长这人表面上看宽宏大量,但内在却是个很记仇,小气的人,而他偏偏又是个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官员,这个善妒记仇的性格就很容易出问题,背地里肯定会得罪不少人,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就因得罪了李善长被罢官,李饮冰被割胸乳惨死,杨希圣被施以劓刑致残。李善长有一亲信叫李彬,任职中书省,因违法乱纪被刘伯温弹劾,按律当斩,李善长就去找刘伯温说情,希望刘伯温能给自己一个面子,放过李彬,刘伯温拒绝后秉公执法,李善长因此记恨上刘伯温,而当时朱元璋也有些猜忌刘伯温,李善长乘机弹劾刘伯温,刘伯温被迫辞官返乡。刘伯温的遭遇本该是给每一位开国功臣的警示,但显然没人重视到这一点,朱元璋既然会对刘伯温起疑心,那就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后来李善长也被迫辞去丞相一职,准确说是被朱元璋劝退的,代替他的是汪广洋,到这时,李善长就该老老实实隐退了,但他依旧贪恋权势,仗着朝中半数官员是自己提携的,广结d羽。后来又趁朱元璋厌烦汪广洋无为而治,向他推荐了胡惟庸,胡惟庸初只是个小吏,因贿赂李善长而得到提拔,胡,李两家还结成了姻亲关系,汪广洋被杀后,胡惟庸没有坚持多久也被朱元璋杀了,李善长和胡惟庸关系如此亲密,却躲过一劫,朱元璋已经饶了李善长一命,这是他对李善长后的宽容。朱元璋希望李善长明白,别以为你是开国功臣,劳苦功高就能高枕无忧,如果你犯了罪,依旧难逃一死。但从李善长后来的行为看,他显然没有理解朱元璋的警告,依旧放不下手上的权势,这也彻底葬送了李善长的性命。朱元璋对李善长是优待的,他被迫从丞相位上退下来后,朱元璋赏赐他大片临濠土地,守坟人一百五十户,佃户一千五百户,仪仗士二十家,封李善长的兄弟李存义及其儿子为官,招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为驸马,人要懂得知足,而李善长实在太过贪婪,这样的荣宠依旧无法满足他。洪武十三年,李善长想盖私房,因人手不够,就去找汤和借三百士兵,虽然只是件小事,汤和还是谨慎的将此事密奏朱元璋,朱元璋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他显然对李善长已经很不满了,不久后,李善长的亲戚丁斌因犯罪遭到流放,李善长去找朱元璋求情,这一次朱元璋没有在惯着他,勃然大怒,当众斥责了李善长。朱元璋下令将丁斌押入大牢,严刑拷问,丁斌居然就真供出了一件事,当年李善长参与了胡惟庸谋逆一案,胡惟庸拉李善长入伙时,李善长对胡惟庸说道:“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朱元璋都有充分的理由除掉李善长了。终,朱元璋下令诛杀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其子李祺是驸马免于一死,李善长也倒台了,即便他有丹书铁券,也保不住自己的性命,毕竟解释权在朱元璋那,李善长之死,死于贪心,死于放不下权势,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但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7、平潭丁斌

话说明朝时,有一位大臣的儿子在街上意外坠马而亡。这位大臣一气之下,不仅杀死了马夫,还开始密谋一件“大事”。当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有一个名叫胡惟庸的士兵跟着他一起干。刚开始,胡惟庸只是在朱元璋的元帅府里干活。不久后,朱元璋看他机灵能干,将胡惟庸调到地方上当知县,几经周转,胡惟庸积累了很多当地方官的经历。后来,朱元璋起义成功,自己当上皇帝后,胡惟庸被任命为太常寺卿,身居要职。朱元璋本以为胡惟庸是一个踏实本分的人,没想到,权力之下,胡惟庸也开始一步步沦陷。洪武六年,胡惟庸顺利当上了右丞相。凭着自己一些不齿的手段,成功挤掉了一些同僚,一路高升。1377年,胡惟庸终于当上了左丞相,坐稳了朱元璋手下的权臣之位。身居高位,胡惟庸也越发猖狂。不仅私自把弹劾自己和d羽的奏折扣下,还开始疯狂贪污受贿,结d营私。更过分的是,胡惟庸还把手伸到了刑部。不仅管起了刑部的生杀大事,还瞒着朱元璋自己草率做决定,哪个犯人该死,哪个犯人不该死,都是胡惟庸一句话的事儿。他的野心越来越大,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将朱元璋取而代之,自己坐上至尊之位。俗话说,想法一旦产生,便如雨后春笋般,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胡惟庸马上开始筹备谋反的事宜。不仅暗地里拉帮结派,还私下与倭人勾搭到了一起,想要里应外合,想将大明江山收入自己囊中。胡惟庸本以为自己的一切计划天衣无缝,就等后执行的了。没想到,自己儿子的一个举动却让他落了个满盘皆输。这天,胡惟庸的儿子在闹市策马扬鞭,没想到从马上意外摔下,被过往的马车碾压,当场死亡。失去儿子的胡惟庸,一气之下竟然把马夫给处死了。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引起了朱元璋的强烈不满。对于胡惟庸的种种行事,朱元璋早就看不顺眼了,这不刚好有一个机会可以惩治他,于是他下令让胡惟庸给死去的马夫赔命。怕死的胡惟庸,这下慌了。他立即表示想要给马夫的家人赔钱来解决这件事,没想到却遭到了朱元璋的拒绝。刀都快架到脖子上了,胡惟庸又怎能不怕?回家后胡惟庸想了好久都没有解决的办法,干脆一咬牙准备提前造反。没想到这个时候,催命鬼来了。东南亚地区的首领来见朱元璋,却被胡惟庸私自拦下了。很快,这件事又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这下,这下引起了朱元璋的暴怒。他觉得是时候铲除胡惟庸了,不能给自己留下祸害。于是朱元璋立马下令,诛了胡惟庸的九族。此时,朱元璋本以为胡惟庸的d羽已经被清除干净,没想到事实却让他大跌眼镜。洪武25年,当初被朱元璋封为一等功臣的李善长的家奴丁斌犯案被抓了。奇怪的是,一个家丁被抓,早已退休在家的李善长居然亲自频频向朱元璋求情,想让他放了此人。听到这里,朱元璋捋了捋胡子,觉得事情不简单。于是,秘密下令,派人严查丁斌。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原来,丁斌曾经在胡惟庸的家里做过事。胡惟庸家出事后,他这才投靠了李善长。在严刑逼供下丁斌供述,当年胡惟庸也想把李善长拉到他的那一d去,没想到遭到了拒绝。可是拒绝之后,对于胡惟庸想要谋反一事,李善长却向朱元璋只字不提。听到这里,朱元璋的血压一下就上来了,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立马下令逮捕李善长,并把他的家人全部给杀了。后来朱元璋以丁斌为关键突破口,相继查出了藏在暗中的当年与胡惟庸勾结的二十多人,并将其全部诛杀。至此,胡惟庸的残留d羽彻底被清除干净。不仅如此,为了防止以后发生类似丞相一手遮天,危及江山的事件出现,干脆下令废除丞相制。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胡惟庸可真行,凭一己之力让皇帝为他改制度,也算“名留青史”了。从古到今,身居高位者,像胡惟庸这样自取灭亡的,不计其数。多行不义必自毙。文|西西责编|向晚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