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十八年(75)三月,两万匈奴骑兵包围了金蒲城。戍已校尉耿恭弯弓持箭曰:"此乃大汉神箭,中箭者必出怪事!"。汉军箭如雨下,匈奴兵中箭的地方立刻溃滥,哀嚎不止,纷纷溃退。耿恭,字伯宗,出身将门,是建威大将军耿弇侄子,为人慷慨有谋略。永平十七年(74),汉明帝刘庄派骑都尉刘张征车师国,耿恭拜为司马(参谋长)随军出征。车师国投降,西域重归大汉版图,大军东归时,戍已校尉耿恭守金蒲城,戍已校尉关宠手柳中城,二人各有精兵数百人。永平十八年(75)三月,匈奴左鹿蠡王率两万骑兵攻车师国。此时,耿恭帐下才九百人,为显示大汉风采,耿恭还是派三百精兵救援,不幸途中与匈奴人遭遇,全军尽没。匈奴人杀了车师王安得以后,大军直扑金蒲城。。六百将士登城迎战,耿恭足智多谋,让士兵们在箭尖上涂了毒药,弯弓指向城下匈奴兵说:此乃大汉神箭,中箭者必有怪事!”,接着,箭如雨下,匈奴兵中箭的地方立刻沸腾溃滥,一个个哀嚎不止。忽然,狂风暴雨而至,匈奴兵阵型大乱,耿恭率汉军杀出,匈奴兵胆战心惊:"汉军有神力,太可怕了!",遂解围而去。耿恭知此地不宜坚守,遂撤往城外有溪流的疏勒城。七月,匈奴单于亲自引兵攻城,耿恭率招募的几千人守城。匈奴人没有攻城装备,决定长期围困,断绝城中水源。城中汉军掘井取水,挖了十五丈深不见水。土兵饥渴困乏,柞马粪汁取水。耿恭和土兵们围着枯井跪拜,仰天叹曰:"以前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塞,数日缺水,以刀刺山,泉水喷出。我大汉威德神明尽知,难道现在不是穷竭的时侯吗?",拜完,枯井中飞出泉水。士兵们欢呼雀跃,向城外泼水示意。匈奴兵不知道凿井取水之术,以为有神人相助,惊惧撤兵。八月,汉明帝驾崩,车师人和匈奴人再围疏勒城。车师后王王后祖先是汉人,她给耿恭传来外界消心,送来粮草。几个月后,城中粮尽,士兵水煮铠甲和弓弩,吃剑鞘皮革充饥,士兵越战越少。耿恭以诚待土,兵无二心,誓与城池共存亡。匈奴单于知道城中粮尽,派使者来劝降:“若将军投降,单于可封恁白屋王,赏美女!"。耿恭微微一笑:"请使者城上一叙"。使者上了城,耿恭一剑杀死他,砍下肉在火中炙烤,面不改色的吃了。这就是:“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可饮匈奴血。"的出处。匈奴单于人大怒,拚命攻城,久攻不下后长期围困。戍已校尉关宠已上书求援,汉章帝刘炟召集群臣讨论。司空第五伦一派认为:区区几百人不值得兴师动众,况且路途遥远,既使去救也来不及了!"。司徒鲍昱振聋发聩的声音点醍了汉章帝:"国家连效命沙场将士都不救,他日匈奴来犯,陛下将以什么驱使将士卫国乎?"。建初元年(76)正月,酒泉太守秦彭,谒者王蒙,皇甫援征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七千人,向西出征。在交河城斩匈奴人三千八百人,俘虏三千余人,匈奴人逃走,车师人重新归附。这时,戍已校尉关宠已死,众将不敢西进,王蒙等人想率军东归。耿恭派取冬衣的军使范羌正在军中,他坚决主张去疏勒城救耿恭。众将也不敢坚持,就给了范羌两千兵马前去救援疏勒城。这支汉军爬冰卧雪,厉尽艰难穿过天山雪峰,在一个夜晚到达城下。耿恭手下只剩下二十六个残兵,已饿得奄奄一息,连战起来的力气都没了。忽听城外人喊马嘶,以为匈奴人来攻,都以为今日必死,面带惊惧!忽然传来一声呼唤:"伯宗兄!范羌带兵来救你们来啦!"。城中士兵听到熟悉的汉音,知道救兵来了,打开城门,相拥而泣。次日,这只汉军东归,匈奴人在后面追杀,汉军且战且退,到达玉门关时,耿恭一伙只剩下十三人。玉门关守将安排为十三个壮士沐浴更衣,并亲自上书为他们请功。耿恭拜为骑都尉,其余十二个壮士各有封赏。耿恭率部戌边,血战匈奴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令后辈敬仰。历史学家蔡东藩赞曰:守边如恭,何需长城为哉!
2、秦彭的先祖汉明帝年间,命统帅窦固率军讨伐匈奴,任秦彭为副帅。秦彭喜欢经常无故杀人,窦固地不满,遂向汉明帝上奏说秦彭专横跋扈、草菅人命,请求朝廷斩杀秦彭。汉明帝让群臣商讨秦彭杀人的问题,并且召来精通法律的地方郡吏郭躬到京来商讨此事。群臣都认可窦固斩杀秦彭的请求,只有郭躬不同意地说:“秦彭是根据军法杀人是合情合理的。”汉明帝说:“大军出征时期,所有将士都要听从统帅指挥,秦彭他怎么可以擅自杀人呢?”郭躬说:“根据规定,军队由统帅统一指挥,是指各个部分的将领,秦彭是军中副帅,是不可同等对待的。再说紧急军情的决断好比一个人的呼吸,容不得事事全向统帅汇报的。 根据朝廷规定,手持用刑兵器执行军法杀人是符合规定的。”汉明帝听后认可郭躬的看法。有一天,发生了俩兄弟合伙杀人的案件,但对案犯没有做后的判决。汉明帝认为杀人案中的哥哥没有做好管教的责任,情节更恶劣。遂判哥哥为死刑,弟弟活为活刑。大臣孙章在念诏书时马虎地将俩兄弟都判为死刑,有人状告孙章修改诏书,根据规定应判他重刑。汉明帝让郭躬对此提出意见。郭躬说:“根据朝廷规定,判罚款就可以了。”汉明帝说:“孙章擅自修改诏书, 罪恶深重, 为何只判罚款呢?”郭躬说:“根据法律规定,有意杀人和无意杀人的区分,孙章宣读诏书是属于无意的,是工作失误导致的。”汉明帝说:“孙章和作案的俩兄弟是老乡,我认为他是有意杀人。”郭躬说“圣上要以客观执行法规,不可主观执行法规。”汉明帝听后赞同郭躬的建议。郭躬身处法律世家,深受家庭熏陶,还有聪明绝项的加持,成为历史级法学大咖是水到渠成的。 恐怕连战国时期法学大师韩非子都不如。
3、东汉太守秦彭六亲文字六亲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3、指父、母、兄、弟、妻、子女。4、指父子、兄弟、夫妇。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6、父母、兄弟、老婆孩子。基本信息中文名六亲外文名Close relatives拼音liù qīn相关合集历代说法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图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汉贾谊《新书·六术》:“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为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务于六,此之谓六亲。”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晋杜预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辰极也。妻父曰昏,重昏曰媾,婿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3、指父、母、兄、弟、妻子、子女。《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4、指父子、兄弟、夫妇。《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后汉书·循吏传·秦彭》:“乃为人设四诚,以定六亲长幼之礼。”唐李贤注:“六亲,谓父子、兄弟、夫妇也。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唐张守节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亦泛指亲族、亲戚。《红楼梦》第一0八回:“你说说,真正是六亲同运:薛家是这么着;二太太的娘家大舅太爷一死,凤丫头的哥哥也不成人......甄家自从抄家以后,别无信息。”又第一一四回:“那王仁自从王子腾死后......已闹的六亲不和。”《镜花缘》第五六回:“不意府上也因接驾合家离散,真可谓六亲同运。”6、父亲为一亲(涵括父亲方的亲戚如祖父母、叔伯、姑娘--姑为父之姐,-娘为父之妹);母亲为二亲(涵括母亲方的亲戚如外祖父母、舅、姨);兄弟为三亲(涵括嫂子、弟媳);姐妹为四亲(涵括姐夫、妹夫);夫妻为五亲(涵括公婆或岳父岳母);子女为六亲(涵括媳妇、女婿)。有代表性的三种说法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1)《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2)《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3)《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易县志》:“六亲,汉族六种亲属,众说不一,一般指外祖父母、父母、姐妹、妻兄弟姐妹、继母兄弟姐妹、女之子女为六亲。实际上是血亲和姻亲的泛指,不只是指六种亲属。展开全部算命术古代算命术中,除了给命主本人算命外,还常常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八字来推论其祖上、父母、兄弟、姐妹、妻妾、子息六亲。在看法上,六亲各有其宫,但更重要的是看用神是否有力。具体为:祖上,位在年宫。用神以偏印为祖父,伤官为祖母。父母位在月宫,用神以偏财为父,正印为正母,偏印为庶母。兄弟姐妹位附月宫,用神以比肩为是。妻宫位在日支,用神以正财为妻,偏财为妾。子息位在时宫,用神以偏官为.男,正官为女,女命以食神为男,伤官为女。六神在用神中如此相配,《子平真诠》解释曰:"正印为母,身所自出,取其生我也。若偏财受我克制,何反为父,偏财者母之正夫也,正印为母,则偏财为父矣。正财为妻,受我克制。夫为妻纲,妻则从夫。若官煞则克制乎我,何以反为子女者,官杀者财所生也。财为妻妾,则官杀为子女矣。至于比肩为兄弟之类,又理之显然者。"依六亲各自所处的宫位和所用之神推命,一般以偏财旺者父长寿,比劫多者父早死,正印有力者父寿,财多破印主克母。比肩财多者兄弟多。比肩劫财财散主克夫及妻。日主得气,正财为喜神者主妻美而富,妻星两透,偏正杂出主多妻。日干坐支遇刑冲则主克妻。官杀多者伤兄弟姐妹,枭印多者克祖父母。看子女以时支为主,另有一套口诀为据。文字展开全部成语【解释】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出自】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我丢了差事去找他,他不惟不帮忙,反倒六亲不认了。”【近义词】寡情绝义、铁面无私【反义词】与人为善、普渡众生【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1]参考资料
4、73年二月,东汉联合羌胡、乌桓、鲜卑,发兵四万余骑,联合进攻北匈奴。这次天山反击战兵分四路:第一路,窦固及其副将耿忠出酒泉;第二路,祭肜、昊棠及南匈奴左贤王出高阙;第三路,耿秉及其副将秦彭出居延;第四路,来苗与乌桓校尉文穆出平城。窦固和副将耿忠,率军从白山袭击北匈奴呼衍王部,斩首千余级。呼衍王败逃,汉军追至蒲类海,攻占了呼衍王驻地伊吾卢城。伊吾卢地区是水草丰美之地,宜耕宜牧。窦固攻占伊吾卢地区后,在这里设置了宜禾都尉,留下部队驻军屯恳。窦固还在这里作出了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决策:派遣随军出征的假司马班超,率领“三十六吏士”出使西域,这成为后来东汉朝廷得以收复和巩固西域的关键一着。这次天山反击战,由于北匈奴采取躲闪避战对策,其他三路军均无功而返。74年十一月,窦固、耿秉与都骑尉刘张合兵一处,率一万四千骑兵出敦煌昆仑塞,再次组织出击,将盘踞在自山的北匈奴余部击溃,追击至蒲类海予以歼灭,接着挥师进击车师。车师分前、后两部,车师前王是车师后王之子,两部相距五百余里。由于山高谷深、天寒地冻,窦固本想进攻车师前部。耿秉认为只要击败车师后部,车师前部将不击自溃。耿秉主动领兵向车师后王部疾进,斩杀数千人,车师后王惊恐,率领数百骑出迎耿秉,主动向汉军投降。至此,天山反击战以窦固、耿秉大胜告终。天山反击战获胜后,东汉朝廷于当年恢复了西域都护府,并将府治从乌垒城迁至龟兹它乾城,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同时恢复了戊、己校尉:任命耿恭为戊校尉,驻军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任命关宠为己校尉,驻军车师前王部柳中城。中原与西域中断了六十多年的交通得以恢复。75年二月,窦固、耿秉等奉诏班师回京后,北匈奴对西域汉军发动反扑。北单于蒲奴派遣左鹿蠡王率两万骑兵袭击车师。留在车师后王部金蒲城的西域戊校尉耿恭派三百人支援车师,全军覆没。北匈奴攻陷车师后王部,杀死车师后王安得,围攻金蒲城。耿恭依靠少量兵力在城内顽强防守,以毒药涂箭,怒射匈奴士兵,并明确告诉他们这是毒箭,这也可以称之为一次“毒箭心理战”。恰好又来了一场暴风雨,“匈奴震怖”,主动撤退。五月,耿恭转移到疏勒城。七月,北匈奴前来围攻疏勒城。耿恭不见援兵,在当地招募“先登”数千人,向匈奴军发起冲杀,将北匈奴击退。北匈奴切断通往城中的水源,企图将耿恭困死在城内。耿恭在城内凿井得水,北匈奴以为“神助”,撤军而去。北匈奴在西域一时占得上风,焉耆、龟兹也反叛东汉朝廷,杀死西域都护陈睦,屯垦于柳中城的关宠也遭到北匈奴围困。当时汉明帝新丧,没有向西域及时发出援兵。车师再度叛汉,与北匈奴联合围攻疏勒城,耿恭已坚守数月,只剩下几十名士兵,粮尽弹绝,“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北匈奴诱逼招降,耿恭“诱其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北单于蒲奴大怒,增兵攻城。派驻西域的汉军处处告急,寡不敌众,命悬一线。刚刚继位的汉章帝刘坦采纳司徒鲍昱建议,于76年正月,令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并行太守事,派秦彭、王蒙、皇甫援等人率领张掖、酒泉、敦煌、鄯善四郡士兵七千余人,与新疆柳中城的屯田兵会合,在交河大破北匈奴和车师联军,斩首三千七百余级,俘虏三千余人,缴获牲畜三万七千余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后,汉军到疏勒城去救援孤军坚守的耿恭余部时,出现了极为感人的一幕。在援军到来之前,耿恭派范羌到敦煌去领取士兵寒衣,范羌返回时跟随援军一起西进。援军到达柳中城时,在此屯垦的己校尉关宠已被叛军杀害。王蒙等人认为戊校尉耿恭生存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准备引兵返回。范羌坚持一定要去接应耿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八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呼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耿恭余部撤离疏勒城时尚有二十六人。归途中“虏兵追之,且战且行”,一路上叉战死、饿死、累死一半,“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履穿决,形容枯槁”(《后汉书·耿弁列传》)。耿恭的事迹真是可歌可泣。当时汉章帝新立,中原大旱,牛瘟流行,耕地减少,饥民塞道,对西域用兵国力难支。汉章帝采纳校书郎杨终的建议,于76年正月发兵救援西域汉军之后,紧接着下了另一道诏书,下令撤回西域都护及西域戊、已校尉。77年三月,又撤回了伊吾卢屯垦兵。总之,汉章帝执政时期,与北匈奴争夺西域全面失利,等于放弃了西域。作者:朱增泉
5、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出处来自于36位大汉勇士,是一段发生在2000年前的史实,成就了精忠报国的民族血脉。史载,公元75年(东汉永平十八年)八月,汉明帝去世,举国大丧。北匈奴趁机策反车师国反叛,合力近三万大军,围困攻打只有300多汉军的疏勒城。守城将军为戊己校尉耿恭,他是汉朝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足智多谋,作战勇敢,而且十分体恤士兵。面对匈奴兵的疯狂进攻,耿恭毫不畏惧,率军奋勇抵抗。敌人截断了疏勒河水,妄想渴死汉军。可天意难违,在耿恭的指挥下,汉军竟然在围城里挖出了水井,而且水质甘甜。半年后,汉军弹尽粮绝,大部官兵战死,余者不足百人。匈奴单于知道汉军已陷入绝境,便以优厚的条件招降:封耿恭为白屋王,并将匈奴公主嫁给他。耿恭假意答应了,于是匈奴单于派出了使者进城。不料,耿恭在城头上,当着单于的面,把匈奴使者砍了,汉军官兵用刀片了一块肉、一块肉地用火烤了吃。这就是1000年后,民族英雄岳飞所著的《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这下,匈奴单于气得快疯了,更加疯狂攻城了。近年底时,来自西域的求援信到了汉章帝刘炟的龙案上。刚登基半年的19岁皇帝,热血沸腾,心想快点发兵。但是朝堂上一片反对出兵的声音,理由是恐怕此时西域汉军们已经殉国了,出兵还不如优厚抚恤勇士的家属。这时,大司徒鲍昱站出来说:“如果朝廷不发兵救援,以后汉家将士谁还会保家卫国呢?”鲍昱的话震动了大家的心,汉章帝刘炟下定决心,派酒泉太守秦彭率军七千多人,前往救援。公元76年正月冬夜,援军趟着2米多深的大雪,来到疏勒城下,匈奴兵早已闻风而逃。面对援军,耿恭等26位将士相拥痛哭不已。次日,26人随救兵东归。76年3月,耿恭等人抵玉门关时,只存活13人,个个衣衫褴褛,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销骨立。中郎将郑众抱着耿恭大哭,心痛不已。郑众亲自烧水煮饭。杀牛宰羊,犒劳各位英雄。当英雄们回到洛阳,汉章帝亲自召见。大司徒鲍昱上奏称:耿恭的节操超过苏武,应当封爵受赏。于是,朝廷任命耿恭为骑都尉,余者任了一个首都洛阳市丞,还有两个司马,其余九人都授予羽林之职。#秦彭简介#
6、公元76年,玉门关外,13名蓬头垢面的士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守城士兵立即出关相迎,玉门关守将亲自为他们更衣,护卫他们的更是皇帝亲自指派的援军,迎接区区13名兵卒为何如此隆重?因为他们是汉家儿郎宁死不屈的魂,这13人中居首的那个人,更是被誉为“节过苏武”,是岳飞《满江红》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的主人公,他的事迹名动千古,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他的名字了。故事的主角叫耿恭,他的叔父是大名鼎鼎的东汉开国名将耿弇,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四,耿家在河北地区也是排得上号的豪强,所以耿恭可以算得上是世家大族之后。东汉建国以后,百废待兴,光武帝刘秀没有太多的心思和精力继续经营西域,所以在东汉初年,匈奴重新染指西域,西域不少小国纷纷投靠匈奴。汉明帝继位后,派出数万汉军进入西域,击退匈奴,西域都护府又在丝绸之路上重新建立,西域小国纷纷投靠汉朝,汉军撤退以后,朝廷留下小部分军队驻守西域,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耿恭、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匈奴见汉朝大部队撤退,重新攻打西域,耿恭在金蒲城、疏勒城数次遭遇匈奴军队围攻,全部以少胜多,让匈奴铩羽而归。永平十八年六月,匈奴卷土重来,联合西域的焉耆和龟兹两国攻打西域都护陈睦,陈睦全军覆没,关宠也吃了败仗,汉朝在西域的驻点就只剩下了耿恭的疏勒城,八月,汉明帝驾崩,东汉国内大丧,朝廷无法派出军队支援西域,西域的车师国背叛汉朝,和匈奴一起围攻耿恭。耿恭立即向朝廷发书求救,可远水解不了近渴,此时耿恭手下只有几百汉军,匈奴截断了水源,耿恭便下令挖井取水,粮草没有了,耿恭就下令宰杀牲畜,牲畜吃光了,大家就扒树皮挖草根,后甚至到了煮弓弦筋和皮甲的地步。就这样,耿恭和匈奴对峙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城里的汉军也只剩下了几十人,但汉军的旗帜却依然在城头上飘扬,匈奴人敬佩耿恭,派出使者进城劝降,以王爵和美女诱惑耿恭,耿恭斩杀了使者,在城头上当着匈奴军队的面,把使者身上的肉一刀刀割下来烤了吃(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出处)。耿恭在这里苦苦坚守,千里之外的洛阳终于有了动静,继位的汉章帝派出七千铁骑支援西域,酒泉太守秦彭进攻车师,车师再度归降东汉,汉朝援军本想就此退兵回国,耿恭的一位军吏范羌正好在军中,他强烈建议继续西进救出耿恭,可是耿恭生死不明,汉军将领大多不愿意前往,范羌只好自己带了两千汉军向疏勒城进发。范羌的汉军翻山越岭,从天山之北救援耿恭,途中遭遇一丈多深的积雪,到达疏勒时已经精疲力尽,耿恭在城内听到马蹄声,以为匈奴发动进攻,爬到城头准备和匈奴进行后一战,这时候,还在城里坚守的汉军只有26人了,只听得城外有人高喊:“我是范羌,大汉朝廷派我来迎接校尉!”耿恭这才知道来的是援军,将士们不禁高呼万岁。耿恭和剩下的士兵立即和援军汇合,匈奴闻讯追击,汉军边打边撤,途中又损失了不少人,当他们到达玉门关时,和耿恭一起驻守疏勒城的汉军就只剩下了13人。这就是“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悲壮故事,其壮烈程度堪比《拯救大兵瑞恩》和《斯巴达三百勇士》,以13名壮士为代表的汉家男儿,是汉民族形成初期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精神的化身,回到中原以后,这些壮士逐渐凋零,但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却一直存续了下去。#秦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