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无非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22:22:45 浏览
1、

今天看到一则农民工讨薪8年未成的新闻,再配合热搜上的“一锅菜被吹翻散落一地,农民工就着馒头起地上的菜”的画面,眼里感觉像进了沙子。简单说一下新闻的信息:一位老板拖欠4位农民工9462元工钱,平均算下来,每位农民工被欠了2365.5元。就这么9000多元钱,4位农民工追着要了8年,老板躲了8年,期间还发生老板为了赖账,把农民工拉黑的情况。4位农民工被逼的没了法子,寻求法律的帮助,想通过打官司讨回9462元的工资,以及讨薪路上的交通、电话、住宿等误工费5000元。2022年年底,一审判决出炉,法院判决这位老板支付农民工的工资及利息,但驳回了5000元误工费诉求。如果你以为这则农民工讨工资的新闻到这里就完了,那就太单纯了。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收到一审判决后,提出上诉,理由是“4位农民工无证据证实案涉的劳务工资与其具有关联性......而且原告已经超过法定诉讼时效”。这个结果甭说这让讨薪农工民始料不及,就连看新闻的我都蚌埠住了。有谁见过哪一个工地干活的,吃饱了撑的没事干,随便去起诉一个人要工资的。只有真的干了活的农民工,才需要拿回属于自己的血汗钱。人生有几个8年,如果不是自己的工钱,怎么会坚持讨要8年。所以杨长毛的上诉理由无疑是对农民工的侮辱。工商信息显示,欠工资的老板名叫杨长毛,不仅是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湖南雄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股东(持股比例30%),还是中方县绿山缘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关于这位搞房地产的老板杨长毛,还有一个重要信息,当时的监工称,“杨长毛出行开的都是100多万的车,但就是赖着不给(工资),能有什么办法。”9462元钱对于杨长毛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农民工却坚持追讨8年,这也说明,这个钱对4位农民工来说是笔巨款。我的一些邻居在工地干活,根据日常聊天和平日观察,2365.5元钱是每位农民工至少4、5个月的伙食费。另外,讨钱加维权8年,他们也仅提出5000元的误工费需求,可谓是良心人,即便如此,都未得到相关支持。退一万步讲,不给误工费,老板好歹把欠的工钱给人,然而即便这基本的需求,经过法律程序,都得不到解决,后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还上诉,无非就是拖延时间,耗死农民工。这起案件后的结果,无非就是杨长毛把拖欠的9462元工资给结了。可笑的是,8年前的9462元和如今的9462元是一个概念吗?这个数字或许都不够杨长毛一顿饭钱,或许也不够他那辆100多万豪车的油钱。结果如何,对杨长毛反正是没有一点影响,他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话说回来,是不是因为这类行为的成本为0,所以才有那么多老赖有恃无恐?

2、

终于,南京刘仕芹老公王德盛的抖音账号被封了。现在抖音上“姓王名强字德盛”的有两人,之前没有,都是蹭流量的。一个是四川的油腻男,一个是辽宁盘锦招生的广告。王德盛的账号为什么会封?其中原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无非是小芹菜和其之前南京晓庄学院的书记举报,怕事情发酵。又或者是王德盛说那个合照图片里的6男6女中的某人,如祝婷和她的南京晓庄学院体育老师丈夫,怕被曝光,自己的丑事被公之于众。可怜王德盛,心里还期待刘仕芹晚上回来后打开房门问一下他睡了吗?多想刘仕芹对他说老公我回来了,抱抱我。自古多情空余恨,握不住的沙,就扬了它吧!

3、

讨厌那些平时爱议论别人的人,人家别人的事跟你有关系吗?我支持王先生,即使他留下了那些钱,也无可厚非,因为杨女士的遗嘱就是留给他的,那些嘴欠的人,无非是眼红罢了……这事本身就是银行做的不对,为什么那些风言风语没有一点是非观念?#杨无非简介#

4、

余秀华婚纱照挺美的,已经正式取代大衣哥成新一代流量之王了,真是双喜临门,可喜可贺啊。背后操盘团队辛苦了,你们做了出色的工作,大家歇歇喝喝茶吧。为什么世俗的人都不相信他们是真的爱情呢?是因为余秀华长的丑吗?我真不明白那些说杨对他是真爱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古话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余之所以对杨一见钟情,无非也是被外貌征服了,杨是他能够选择的天花板,满足了她对爱情的所有幻想,而他除了能给杨带来名利,还有什么可以征服杨的呢?我想这点余心里也是明白了,他就像一只扑火的飞蛾,不计后果。对于爱情她有太多的幻想和期待。所以她想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全世界的人,她忍不住的炫耀。生理的缺陷导致了她心里的扭曲,所以对于外界的质疑,她口不择言的谩骂。网络成就了她,社会包容了她,或许只有她能一直任性下去。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5、

我从个人角度看,别得寸进尺,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弄得鱼死网破。拔出萝卜带出泥,搞得越大,恐怕越不好收场,当然对于杨,刘目前已经无所谓了,人丢了,职免了,还想怎么着,无非就是干了点婚内不该干的事。

6、

关于“高铁掌掴事件”,抛开双方身份来说,就是一件简单的互殴事件,看过几次视频,王某某左右开弓,口吐芬芳,气势逼人,觉得她在整个事件中更趋于上峰。支持王某某一方的,无非以下几点原因:1、事发时,王某某是一个人,而杨某某一行是三个成年人,所以王某某势单力薄,而杨某某人多势众。2、杨某某夫妇的公职人员身份。因为公职人员的地位,福利待遇等,在大众眼里普遍被认为“不公”,所以杨某某夫妇被“另眼看待”。3、舆论导向更利于王某某。比如杨某某夫妇报案用假名(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比如东北大哥仗义执言引来雷鸣般的掌声(为何不见这段视频?)。倘若杨某某夫妇不是公职人员,只是普通农民工,那么事件将会如何发展?舆论又会偏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