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英山县一名干事下乡时,在一个水洼中发现一块灰色石板。好奇之下,他伸手摸了摸石板,突然身后一声吼:“快住手,别摸,触霉头的,赶紧用柚子叶洗一下。”那是9月的一天,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的通讯干事黄尚文,照常下乡办事。当经过五桂墩村时,意外发现水洼中有一块半露出来的灰色石板。石板上部呈圆形,正面刻有图案和文字,明显是被精心雕琢过。黄尚文一时好奇,将石板清洗干净,仔细一看,却吓了一跳。只见上面两行阳刻大字:“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竟然是块墓碑!难怪村民说触霉头,硬要让他用柚子叶洗手。从斑驳的痕迹来看,这显然是一块古墓碑,而上面所刻的“毕昇”,难道就是那位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想到这里,黄尚文心里万分激动,顾不得没办完的公事,赶紧跑到村子里,打听这块碑的来历。据村民所说,两年前村里建水电站,在村边的睡狮山修渡槽时挖出来这块墓碑。大家觉得忌讳,就随手扔到水洼中。黄尚文请了几位村民帮忙,把墓碑抬到睡狮山,当初被发现的地方,并叮嘱村民一定要保护好,随后就去镇里跟领导汇报此事。当时正赶上秋收,都忙得不可开交,领导就没顾上理会。更何况谁也不信毕昇这样的人物,能和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扯上关系,所以根本没人上心。直到次年年初,墓碑的事情传到英山县县志办主任陈凯文那里,这才引起重视。陈凯文起初也将信将疑,他对当地历史了如指掌,却从来没听说过毕昇和英山县有任何关系。沈括的《梦溪笔谈》作为活字印刷术的史料,对毕昇的描述也只有四个字:“布衣毕昇。”对于他的祖籍等其他信息一概没有。怀着好奇的心情,陈凯文带上几名同事,一起来到睡狮山看看墓碑的情况。墓碑由麻灰石凿刻而成,高110厘米,宽70厘米,周边刻有卷草花纹。看样式,应该是宋代墓碑。阳刻大字的右边有一些模糊的阴刻小字:“孝子毕嘉、毕成、毕文、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至于年款部分,已模糊不清。这块碑确实年代久远,但上面的毕昇到底是不是发明家毕昇,还有待考证。为了搞清楚这里到底是不是毕昇的故居,考古人员在附近大量走访,后来发现西边3公里处有个毕家铺,东边三公里还有个毕家畈。《英山县志》中记载,这里曾经是毕、李、肖三姓的家族聚集地。后来他们还在9公里外的王湾村发现了另一个宋代古墓,墓主人正是毕昇墓碑上提到的孙男毕文忠。祖孙二人都葬在此地,看来这里确实是毕昇的祖居之地。之后考古人员通过对墓碑年份的确定,又结合发明家毕昇的去世时间推断,应该就是同一个人。但还有一个疑问需要解开,从墓碑来看,这应该是夫妻墓,妻子“李氏妙音”没什么问题,但提到毕昇,后面却跟着两个字“神主”。“神主”说的是神灵牌位,说明毕昇的尸骨并不在此处。那么毕昇到底葬在何处,他的去世是否有什么隐情呢?英山县出土的大量宋代刻印文物表明,当时这里的刻印工艺已经发达,当地肯定有不少人投身于此行业,那么毕昇应该也是其中一位。后来毕昇跟着不少优秀刻工,一起到杭州刻制书版。正是在那里,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且根据《梦溪笔谈》记载,他的泥活字版被沈括家族收藏。现代的专家们根据这本书,还原当时的工艺,生生花费了两年时间。要知道,毕昇离开家乡时,已是一位有着四子三孙的老人。他搞出这项发明,定然经历了不少艰辛,可谓倾尽毕生心血。活字印刷术终于问世,可毕昇的身体也逐渐油尽灯枯,他于1051年客死异乡,所以在家乡才只有牌位可供奉。不过在整个调查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件事情困惑着考古人员。种种迹象表明,毕氏曾是当地的一个繁盛的家族。可是在毕昇墓附近的多个村庄里,大都是姓田或者姓李的,却没有一个姓毕的人,这中间到底有过什么样的变故呢?几经打听,专家们终于找到原因。原来在明朝时期,毕昇的一个后人叫毕翰儒,因为在草盘地镇私造铜钱,被发现后遭株连九族。家族中人为躲避株连,有些逃命到安徽,留下的人就取毕的繁体字上面的“田”字头为姓,所以才导致后世没人想到这里竟是毕昇的故乡。@称子心史如今这块墓碑现已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原碑则由英山县博物馆收藏,北京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展出着一件复制品。1996年,英山县博物馆将毕昇墓进行修缮,并将另一块复制墓碑置于墓前。虽然之前的1000年里,毕昇的身世一直成谜,但他的发明却并传播海外,实实在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后来德国人古腾堡使用金属活字印刷《圣经》,都已经是400年后的事情了。创新真的能改变世界,每一位发明家都是伟大的存在。
2、毕荣一汽1990年,云南一男子下乡普法,意外发现一水洼地露出一块石板,正伸手去扒,突然身后一声大吼,:“快住手!要倒八辈子大霉,快用柚子水洗洗,驱驱邪”。男子名叫黄尚文,是县里的文物宣传员,下乡普法宣传,路过五桂村时,因为赶路太热了,所以去水洼那里洗一下手。看到一块露出来两个圆角的石板,不顾老伯的劝诫喝止,非要摸个究竟。他发现上面隐隐约约有字,为了看清楚,他使出吃奶的劲把石板从水里拽了出来,清洗干净后,很清楚的看到了阳面写着:“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先考“和“先妣”是我国古代分别对已故父亲和母亲的尊称。很明显,只有墓碑上才会刻上这样的字。“毕昇?毕昇?唉哟!我今天赚大发了!”黄尚文口里喃喃自语,“这个是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呀!”说完他还毕恭毕敬地给墓碑磕了几个响头,一边磕一边说:“伟大的发明家,请你千万不要怪罪,我要把你公之于众了!”他再细看碑面,墓碑边沿刻有卷曲的草纹图案,顶上还雕刻宝珠荷叶顶的华盖。背面刻有“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荣和◎◎◎年2月初7日”字样。因为年代久远,看不清是出于什么年代。后来经专家精心推算,仔细辨识,推算出此碑年款“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即公元152年。黄尚文感觉这是一个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事情非同小可。于是他马上打电话报告本地的文物局,可是那时候刚好是秋收季节,大家都忙着秋收工作,事情一拖就拖到了1991年初。1991年初的一天,在英山县上班的户籍局局长又一次接到一个电话,说五桂村睡狮山睡的不是狮子,是墓碑,并且还是来头不小的墓碑。文物局的领导后来调查到,以前这块墓碑不是在这里的,而是被立在睡狮山上一个山坡上的,因为1988年要修建水电站,墓碑阻碍了建设,所以才被搬了家。1988年的一天,建水电站的建筑工在平整地面。建筑工甲说:“这块墓碑太碍事了,把它挪到别的地方去吧。”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墓碑扛到一个比较低洼的地方,发现时是雨季,才被水淹了。然后有人提出“挖挖旁边那个土堆,万一是有钱人家的古墓我们就发财了。”谁知道一场欢喜一场空,里面除了石头跟土,啥也没有。那就是说这块墓碑是被挪到坡地里,被后人当神位祭奠的,墓地并不是在这里。因为我国一直对毕昇的历史记录就不是很详细,被韩国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都揽走了。这个墓碑的出土,会是一个印证活字印刷术就是我国发明的有力证据!曾经有这么一回事,1966年,韩国发现庆州佛国寺的舍利塔里,有《陀罗尼经咒》用雕版印刷的样本,于是韩国那些学者就大放厥词,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之功欲揽无余。就连联合国也在帮腔附势,好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也是造假的。现在墓碑的出土,追根究底,毕昇就是铁一般的存在,这下子哑了韩国的谎言,亮了联合国的眼睛,在世界上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个墓碑能把祖国的尊严争取回来,这就是文物的价值。当有些人发现了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时,很想据为己有,拿去用金钱交换,殊不知一个国家的尊严又怎么能用金钱去衡量?
3、毕荣宣判1990年9月,通讯干事黄尚文下乡办事。当他经过五桂墩村时,无意间被水洼中的一块石板吸引了注意力。正当他上手要摸石板时,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吼:“不要碰,要触霉头的,赶紧用柚子叶洗一洗。”这一听,黄尚文更好奇了,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还不能摸了?为了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黄尚文将石板清洗干净,再仔细一看,两行大字出现在眼前:“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先考和先妣分别指的是已经去世的父亲和已经去世的母亲。原来是个墓碑,怪不得,刚刚人家不让碰,原来怕影响自己。“毕昇,毕昇……”黄尚文口中不断念叨这两个字,“咦,这难道是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那个发明家?”如果是,他的墓碑为何被人弃置于荒野之中?好奇之心驱使着黄尚文走向了 五桂墩村,他相信那里一定隐藏着一个历史秘密。思及此,黄尚文顾不上公事,连忙跑去村里打听这块墓碑的来历。通过打听得知,这块墓碑是2年前村里修水电站,无意中挖出来的。因为大家比较忌讳这个,所以,就扔了。没想到这次被他捡到了。黄尚文当时就想,既然这块墓碑被自己捡到了,自己有责任弄清 真 相。如果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样,那这块碑的发现,意义就非同一般。待他放置好墓碑后,黄尚文立马离开村庄,赶回去向上级汇报此事。当时正好赶上秋收,领导根本顾不上这事,也可能没放在心上,几个月过去了,无人理会这件事。黄尚文心急如焚,自己人微言轻,现在又能怎么办呢?此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1991年初的一天,英山县县志办公室主任陈凯文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声称发现了毕昇墓碑,陈凯文颇感兴趣,当即决定去实地勘察。这个打电话的人就是黄尚文。在黄尚文的指引下,陈凯文很快找到了那块墓碑。碑由麻灰石凿成,高约110厘米,宽约70厘米。周边还刻有卷草花纹,上部和下部都有各种复杂的纹饰。除了中间两排大字,右边还有一些隐约的小字: 孝子毕嘉,毕成,毕文,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显然,墓主去世时已有四子三孙在世。陈凯文看完后,也很兴奋,如果能够确定这块墓碑的主人就是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毕昇,那么将是震惊科技界的重大发现。毕昇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他是一介布衣,按身份来说,他只是一个印刷界的普通工人,他的这种身份在当时,是没有资格进入官方史书的。所以,史上对他的记载几乎没有。我们之所以知道是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还是因为沈括的《梦溪笔谈》。不过里面虽然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术,对毕昇这个人的记载只有寥寥数字: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据历史考证,毕昇去世的时间是1049年--1053年。如果墓碑上的年款与之相符,那就可以断定墓主是毕昇。可惜,墓碑上的年款已经风化,只能依稀辨认出7个字:四年二月初七日。这无法确认这块墓碑是否是毕昇的。直到1993年4月,湖北省文物处处长孙启康来到英山,通过对墓碑的考察,及大量的研究,基本认定这就是一块宋代墓碑。但这个毕昇到底是不是那位发明家呢?在大家还在为确认其身份进行忙碌时,他又给出了另一个让人吃惊的结论:这座墓碑之后的土堆之中并没有埋葬毕昇的尸骨。而这个判断的依据源于墓碑上的四个字:毕昇神主。神主何意?神主是指供奉祖先或死者用的小木牌。也就是说,当地只有魂灵的牌位,要想寻觅毕昇的尸骨,还要另寻他处。为了弄清墓碑主人的身份,专家们并未放弃,他们将墓碑上的文字拓印下来,交给了专业的文字专家进行研究。墓碑年款部位的字大部分因为风化辨认不出来,但隐约可见有个字的上部首为“白”字。专家通过查找《康熙字典》,上部为白的字一共有七个,皇,帛,泉,皋,皂, 皃 ,皛。在这几个字当中,除了皇字外,都不适合做年号。因为已经确定为宋代墓,便可缩小范围,带皇字的年号自两宋至元代,开始排查,只有四个,分别是皇祐,皇建,皇统,皇庆。而“皇建,皇统,皇庆”这三个年号分属西夏,金,元三个王朝,而当时湖北不在它们的统治之下,所以完全可以排除。那就只剩下“皇祐”。而“皇祐”是宋仁宗在位期间的年号,时间为1049年--1054年,那么基本确定这块墓碑的时间是: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历时三年的时间,终于证实,这块墓碑就是毕昇的墓碑。每次文物的发现,似乎都是不经意间,但为了揭开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我们的文物工作者们始终秉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为求真 相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工作着,这些都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我们学习。
4、毕荣视频1990年,湖北英山县的通讯干事黄尚文下乡时,偶然发现的一块破旧的墓碑,却揭开了中国科技文化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那是金秋九月的一天,黄尚文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乡下采风。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口干舌燥的黄尚文停下来喝了口泉水,便坐在小溪旁休息。一块灰色的石板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块石板被沙土掩盖,虽然锈迹斑斑,但却透着年代的古韵。黄尚文把沙土中的石板挖出来,放到河边清洗干净,发现上面还写着字。“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原来是一块墓碑啊!毕昇神主,这难道是北宋大发明家毕昇的墓碑?如果真的是毕昇的墓碑,那可是个重大发现啊!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黄尚文立即跑到当地村民家中询问这块墓碑的来历。五桂墩村的村民们告诉黄尚文,这块石头是前几年镇上修水库时从旁边的睡狮山上挖出来的,大家都觉得晦气,便把它丢弃在了路旁。在村民的帮助指引下,黄尚文找到了当年出土墓碑的地方,并把墓碑放回了原位。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意识,黄尚文当天就把电话打到了县文化馆,将石碑的情况进行了汇报。县文化馆的领导接到电话后,对这件事重视,第二天便派县志办主任陈凯文赶往睡狮山进行实地考察。陈凯文带着县志办的几个同事来到墓碑前,对墓碑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他们发现这块墓碑是麻灰石凿刻而成的。在墓碑的中间刻着:“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两边阴刻有“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因为年代久远,落款日期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出后面几个字是四年二月初七日。从碑文上看,这确实是一块墓碑,而且是一位名叫毕昇的墓碑,但碑文中的毕昇,是否就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那个毕昇呢?陈凯文不敢确定,也不能确定。尽管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位列古代四大发明之列,对中国文化的记载、流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毕昇的籍贯、身世却是一个未解之谜。没有人知道毕昇是哪里人,也没有人知道毕昇除了发明活字印刷术,还做过什么。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关于毕昇生平信息的记录,也只有寥寥四字---布衣毕昇。根据古代叶落归根的说法,如果能确定这块墓碑是毕昇的,那就基本确定毕昇就是英山县人。由此,还将进一步揭开毕昇的生平身世之谜。为了进一步确定墓碑的主人身份,1993年,时任黄冈博物馆馆长的吴晓松在现场对墓碑进行了完整拓印,获取了更加准确的信息。墓碑高约110厘米,宽约70厘米,厚度约16厘米。吴晓松将墓碑的相关资料传给了上级。一个月后,湖北省文物处处长考古专家孙启康经过实地考证,断定墓碑是宋朝墓碑。又根据碑文中“四年二月初七日”前面的两个模糊字迹,终认定墓碑的落款日期为皇祐四年。这个时间跟国内著名考古专家胡道静考证的毕昇在皇祐年间去世的结论完全符合,也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时段相吻合。至此,毕昇的身世和籍贯这一千古谜团也终于被揭开。公元972年,毕昇出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毕昇读书不多,很早便出来工作。刚开始在一家印刷铺当工人,从事手工印刷的工作。长年累月的实践积累,让毕昇的印刷技艺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他也深感古法印刷的辛苦与不便之处。于是,他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反复摸索、实践,不断尝试,终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采用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只要雕刻一副活字,可以排印任何书籍,大大提升了印刷速度,为我国的印刷事业、文化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此后毕昇离开家乡,来到杭州,继续从事印刷工作。1051年,79岁的毕昇卒于杭州。199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媒体在英山县举行毕昇墓碑联合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通过对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还有碑文的考证,终确认墓碑的主人是北宋大发明家毕昇,并将毕昇墓碑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会后,墓碑复制品被运到中国印刷博物馆,原碑则被馆藏在英山县博物馆。2006年,北京中华世界坛里,一尊金光闪闪的塑像悄然落成。这尊塑像的主人正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在塑像下方的铭牌上,这位千百年来不为人知的布衣发明家,终于有了明确的籍贯地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中,张艺谋导演的人体活字印刷术表演震惊了世界,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对一千多年前的那个伟大的发明者的致敬。
5、毕诗荣简介清代 毕荣九款水晶内画祥瑞图鼻烟壶#毕荣简介#
6、毕荣1990年,黄尚文下乡途中被一块石板绊倒,石板上还有字,正要细看时,突然,有人喊:“别碰!会倒霉的!”黄尚文是湖北英山县草盘镇的通讯干事。这天,他匆匆走在五桂敦村的路上,脚下一绊摔了个跟头,原来是被荒草掩盖的石板绊倒的。哪儿来的石板?黄尚文拨开野草,隐约看到石板上有“毕昇”两个字,心里一惊!毕昇?是发明印刷术的毕昇吗?他凑近细看,突然听到喊声:“别碰,那是墓碑,碰了会倒霉的!”有个村民跑了过来,黄尚文刨根问底,村民说:“这墓碑原本在村边的睡狮山上,山上还有个坟墓。前几年村里修水电站时把石碑挖出来了,这东西晦气,被扔在了路边。”,黄尚文惦记着碑上的字,万一真是大发明家毕昇的墓碑,那可是文物啊!他和村民将墓碑抬到睡狮山上,放在原来的地方,回到镇里又上报了此事,等啊等,这事一直没有音讯。1991年初,黄尚文在焦急的等待中,给英山县志办公室主任陈凯文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陈凯文带领工作人员找到了那块墓碑。墓碑是由麻灰石凿成,清洗后,可以看到四周刻满花纹,上部是荷叶顶的华盖,下部是莲花座刻饰,正中刻着: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可以看出这是毕昇夫妻的合葬墓碑。墓碑上还有小字:孝子毕嘉、毕成、毕文、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这说明毕昇夫妇去世时家中已有四子三孙。这个墓碑让大家兴奋不已!因为虽然毕昇发明印刷术家喻户晓,但他的祖籍和身份史料上没有任何记载。如果能确定这是发明家毕昇的墓碑,那将填补我国科技史上一大空白。可是,由于年代久远,碑上刻的时间模糊不清,只能依稀辨认出,年款第一个字的上半部分是“白”字,以及后面的七个字:四年二月初七日。时间无从考证,考古工作陷入僵局。1993年,湖北文物处的孙启康带领专家们来英山考察毕昇墓碑,专家根据墓边花纹断定此乃宋代墓碑。针对墓碑年款时间的问题,他们从《康熙字典》中查出,上半部是白的字有7个:皇、皂、泉、帛、皋、皃、皛。这些字中只有皇可以做年号。从两宋至元代,带皇字的年号有皇祐、皇建、皇统和皇庆,其中只有皇祐是北宋年间宋仁宗的年号,时间为1049—1054年,其余3个属于西夏、金、元时期,况且湖北也不属于他们的统治范围。因此,专家们断定,墓碑的年代为皇佑四年二月初七日,毕昇是1052年去世的。这与考古学家考证的毕昇故去的时间在1049年至1053年之间相吻合。由此确定,这个就是北宋发明家毕昇的墓碑。按照古代落叶归根的说法,英山就是毕昇的祖籍。有专家提出,碑上的神主二字说明毕昇的尸骨不在墓中,只是灵位与妻子合葬。那么,他的祖籍真的在英山吗?专家们在《英山县志》中查到,当年此地有毕、李、肖3大姓氏。在走访当地百姓时,专家发现附近的村庄多以“毕”字命名,毕家铺、毕家沟、毕家畈……奇怪的是村里却没有一个姓毕的。专家们又查阅了大量古文献,结果发现了一个秘密。明代洪武年间,毕氏家族中有位叫毕翰儒的人执掌英山县财政大权,他暗中打造铜币,结果被发现。私自铸币乃株连九族之罪,毕氏一族纷纷逃亡,剩下的改为田姓,总算逃过一劫,从此毕氏绝迹。后来,专家们又在离毕昇墓碑9公里处,发现了在毕昇墓碑上提字的孙子毕文忠的墓,两个墓碑的外形基本一致,祖孙的墓都在这里,毫无疑问,此地便是毕昇的祖居之地。那当年毕昇是在哪儿去世的?当时英山刻印术十分发达,许多人以此为生,毕昇也是其中之一。为了生活,已是子孙满堂的他来到杭州。他在辛苦劳作中发挥工匠精神,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来积劳成疾,客死异乡。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他的尸骨未能运回英山,因此家人在其墓碑上刻了神主二字,以此希望他的魂魄能够入土为安。虽然毕昇的身世一直无人知晓,但他的活字印刷术却逐步传播到了海外,默默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连德国发现的活字印刷品《圣经》都比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晚了400年。毕昇是古代工匠创业创新的典范,他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科技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 飘飘
7、毕荣照片1990年9月,湖北英山县的一位通讯员去村里办事时,在田间发现了一块石板,上面刻着“毕昇”二字,这不正是活字印刷术发明者的名字吗?他又仔细看了看,发现“毕昇”前后还有几个字,连起来是“故先考毕昇神主”,这似乎是一块墓碑,难不成,那位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就葬在附近?通讯员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立刻前往村里打探石碑的来历。据村民讲,这块石碑是两年前村里建水电站时挖到的,地点就在村旁的睡狮山,至于它的年代,他们也不清楚,此外,除了这块石碑,并未挖到其他东西。虽然没有找到更多的线索,但通讯员还是把发现石碑的事情上报了,不过,当时大家正忙着秋收,没人关注此事,更没有把这座小县城与大名鼎鼎的毕昇联系起来。半年后,在县志办工作的陈凯文无意中听闻此事,决定前往实地进行确认。很快,他和同事就在村边的山林中找到了这块石碑,经过仔细清理,一块竖形圆头式的石碑呈现在众人面前:这是一块由麻灰石凿成的石碑,高约110厘米,宽约70厘米,四周刻有卷草花纹,中间有两排阳刻大字——“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妙音墓”,右侧有一行阴刻的小字,隐约能看到“孝子毕嘉、毕成、毕文、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等字,显然,这是毕昇夫妇的合葬墓墓碑,他们去世时,尚有四子三孙在世。这位毕昇,会是北宋的那位发明家吗?可惜,墓碑上的年款十分模糊,只能依稀辨别出“四年二月初七日”几个字,无法确认具体年代。而大家所熟知的那位毕昇,虽然流芳百世,但世人对他的籍贯和身世却一无所知,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只有沈括的《梦溪笔谈》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活字印刷术相关事迹,对于发明者,沈括只留下四个字——“布衣毕昇”。如果这块墓碑真的是发明家毕昇的话,无疑将填补我国科技史的一大空白!很快,英山发现毕昇墓碑的消息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赶来英山考察。根据墓碑的形制和花纹,大家一致认为,这确实是一块宋代的墓碑。但墓碑上的“神主”二字却困扰了众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另外,墓地又在哪里呢?几个月后,考古人员在距墓碑约9公里的王湾村发现了一处宋代古墓,墓碑形制与毕昇墓碑像,通过考察碑文,考古人员发现,墓主居然就是毕昇墓碑中提到的孙子之一的“毕文忠”。幸运的是,碑刻中的年款保存较好,写的是“戊寅年十二月九日”。考古人员推断,它指的应该是公元1098年,属北宋哲宗在位时期,由此推之,那块毕昇墓碑上所刻的“四年二月”,应该在1098年之前。紧接着,考古学家还辨认出毕昇墓碑年款第一个字的上半部分是个“白”字,字典中上部从白的字,一共有7个,分别是“皇、帛、皂、泉、皋、皃、皛”,其中,只有“皇”字,出现在北宋皇帝的年号中,它就是宋仁宗的年号“皇祐”,其年份为1049年-1054年。综合以上信息,可得出,这块墓碑上的年款应该是皇祐四年,即1052年。巧的是,此前著名考古学家胡道静先生曾考证过发明家毕昇的去世年份,其范围正是1049年-1053年,这下,全都对应上了!如此,基本可以确认,这位墓碑的主人就是北宋发明家毕昇。就在所有人都对这个结果惊喜万分时,一位考古人员却发现了蹊跷之处——墓碑上的“皇祐”二字不是自然侵蚀变模糊的,而是被人刻意凿掉的!但具体是谁,出于什么原因凿掉年号,就不得而知了。此外,墓碑上还雕刻着日月的图案,这是摩尼教的标志之一,摩尼教,又称明教,源于波斯的祆教,信奉日月,唐朝时传入中国,宋元时期,许多民间团体,常打着它的名号发动农民起义。难不成,毕昇竟是一位摩尼教徒?当然,并非所有学者都赞同这种猜测,毕竟,只凭日月图案就下此定论,未免太过武断。至此,大发明家毕昇的墓碑算是找到了,然而,毕昇的生平事迹以及发明活字印刷术等细节,仍然是一个谜,人们只能通过墓碑,结合《梦溪笔谈》的记载,推测毕昇应该是出于某种原因,离开家乡英山前往杭州谋生,历经千辛发明出活字印刷术,但不知何种原因,在发明印刷术后不久,他就客死他乡,尔后被送回老家安葬。对于一介布衣,史官是不屑于记载的,若不是他制作的泥活字版碰巧被沈括家族收藏,进而被科技爱好者沈括记录在案,如此伟大的发明以及背后的发明者,或许就要泯灭于历史中了。
8、毕荣案结果妻妾守寡上集。旧时的男子有妻妾还有同房丫鬟陪伴,今天这小故事就讲的是一个男子与妻妾同房丫鬟之间的小故事。这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就发生在明朝年间,江西有个秀才叫做马林如,是个十分聪明又俊美的男子。因他生的好看常被老人说,男子的容貌不该如此娇合,将来必要受一番磨难。马林如自己也会一些算命的把式,常说自己二十九岁是个坎,若过得去这辈子都有好运。他娶妻罗氏成亲几年的未有孩子。为了子嗣,他又纳了莫氏为妾,有一个叫做茗荣的美貌婢女也被他收了同房。可惜的是几年下来罗氏和君婆却来生子,只有小妾末氏生了一个儿子。这末氏产下儿子那年马林如正好二十九岁,也就是这一年马林如生了一场大病,连医生都诊断不出来。眼看就要丧命了,马林如叫来三个女人指着儿子说道:我这一世就这一点骨血,谁愿意替我抚养。若是不愿意守寡的也趁早说了吧。罗氏听了回答道:相公莫要如此,我与你是结发自然是苦可家的,只是妾和婢女不一样,他们是要走的。末氏听闻此话大怒的回怼罗氏说道:结发又如何,你不生不育,如何守得住?我们三人之中只有牛荣可以改嫁。听了此话马玲珑极为满意,德荣也告知马玲,说自己会照顾孩子。马玲蓉见三个女子都如此贞洁,放下心来只等着血气。哪知道病了一阵后竟好了,从此越发的疼爱罗氏和末氏。只有碧蓉当初不会说话,被马玲珑冷淡了。再说这马玲珑是个精通医术的,他在家里呆着,烦闷便约着朋友到外地游玩,顺便宣扬一下自己的医术。二人到外地后寻了个房子住下,马玲珑就替人看病,名声渐渐传开连知府都找他看病。后来知府升了,官便带着马玲珑一块去了,马玲珑只得把医馆托付给朋友万子渊。因为这二人相貌差不太多,来看病的也分辨不出。后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万紫渊染上了土气,俗,话说如医不知医。万子渊病死在家乡,又无人收尸。当地人用棺材收敛了他丢在城外的墓地,排位上写着名医马广荣。再说马林如的妻子见他迟迟不归,便托人去寻。一问才知道马林如病死了,当地人不知道死的是万紫渊。外人得信后回来告诉罗氏。罗氏和未氏得到消息后悲痛万分,唯有碧蓉不哭。数旧后罗氏和未氏在心完了,必然便催他们去给马莲荣收了。罗氏则以没有盘缠为理由推辞。来氏则说路途遥远不愿意去,碧荣却不愿意让马莲荣失手流落异乡,当下就愿意自己去。让罗氏和来氏会出一些钱财来。起初这二人不愿被毕荣抢白了几句,只得拿出银子让华荣去给马林荣的尸骨拉回家里安葬。再说罗氏和莫氏见大夫死了,都想着改炼。罗氏不好开口,沫氏则觉得儿子是个拖油瓶。这二人烦闷之时互相诉苦,唯有避戎一语不发。#毕荣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