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读书笔记中的这一小段杂文文字优美,诗意盎然,可单独看作是一首恣肆、回肠荡气的杂言体诗。赵新月老师的译诗也同样气势磅礴、不同凡响。河出潼关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赵新月老师译诗黄河咆哮啊砸向潼关,太华横拦啊一夫当关,浪涛怒吼啊猛士逆天。狂风回旋啊三峡鸣猿,巫山封锁啊江水生寒,大风飞扬啊一往无前。
2、潼关古诗词简介诗词全集150首第十九首是《杂言诗·河出潼关》,全诗如下: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此首诗是毛主席青年时期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的批注,写于1918年夏,毛主席当时25岁。毛主席爱读书,在写下这样一段批注的时候,一定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你看,潼关的巨流,巫山的狂风,在毛主席眼里,都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巨大力量,也是一种因受到阻碍而生的力量,这种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是革命家取得成功的可贵的昂扬激情,显示出当时的毛主席博大激情的的胸怀。
3、潼关的全诗解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4、潼关诗句讲解古诗一首,自古以来,老百姓是苦命的人。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 一作: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白话文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潼关诗简介#
5、潼关诗词介绍今天朗诵了一首的杂言诗《河出潼关》,这是在1918年写下的一首诗。当时正在阅读19世纪德国康德派哲学家包尔生写的《伦理学原理》一书, 体会颇多,在书上留下了多达12000多字的读书笔记,当他看到书中写有“正以有各种抵抗婴儿由于抵抗相应吃动作”的观点时,感触颇深,欣然命笔在书旁写下了这首诗。 这既是自立的箴言,也显示了博大的内心世界。网页链接 - 杂言诗 河出潼关 作者 1918年 朗诵 向东 - 今日头条杂言诗 河出潼关(1918年夏,25岁)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
6、潼关诗全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该诗出自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