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正”和“忠武”为例,谈谥号背后的政治思维(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对于古代官员来讲,生前的声名固然重要,死后之名也就是谥号的意义也毋庸置疑,他们一辈子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谥号流芳百世。而之于统治者而言谥法亦是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只有位高权重、于国有功的少数官员才能受谥,某种程度强化了社会等级制度,有利于引导政治评价,激励世人忠君爱国,维护皇权的专制统治。谥号政治的演变多数学者认为,谥法是由周公所制,西周初期,周公旦为了树立王权之威严,选择以礼治国,创建了一整套严格的礼法,那时谥法作为礼法的一种而出现,用以表彰世卿诸侯的政治功勋。《仪礼·士冠礼》中有言:“生无爵,死无谥。”按照西周的谥法,死者有爵位才能够获得谥号,而有爵位的一般只有诸侯和卿大夫,他们的谥号由周天子所赐予。值得注意的是,西周的谥号只是为了避讳生前之名,并没有善恶谥号之分,而为了表达对死者的缅怀之情,时人会把一些蕴涵美好之意的字作为死者的称谓,因而当时的谥号应该都是褒义之词。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增强,死皆不请谥于天子,譬如隐公八年,鲁国贵族姬无骇去世,按照礼法应由周天子赐以谥号,但是鲁国并未请示天子,而是直接由隐公赐谥。赐谥权的下移遭到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反对,孔子以“春秋笔法”褒贬诸侯贵族,孟子在其基础上提出谥法须严格褒贬。《孟子·离娄上》中有言:“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他们试图中国谥号的褒贬之词挽救礼崩乐坏的世风,谥号由此开始根据死者的生平功过而定,而不仅仅局限于避讳生前之名而谥。秦始皇以法家之道治国,他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于是在秦朝阶段,臣子共议君父的谥法被短暂地取消。而到了以儒学治天下的汉朝,谥号制度重新被启用,刘邦下令叔孙通制定谥法,为王侯将相赐谥以巩固政权,这一时期的谥法更趋于规范严格,有爵为侯伯,则给谥,否则无谥,封侯者,若因罪夺爵,亦不予谥。东汉实权控制在外戚和宦官手中,这两人多有得谥号者,而文武大臣却很少得谥,私谥重新盛行,汉末三国,魏、蜀、吴及少数民族政权纷纷使用谥法来强化自己政权的形象和招揽人才。及至魏晋南北朝,从“唯才是举”思想出发,废除了流传一千多年的王公列侯无功得谥的陋习,有爵者需有功才能得谥,无爵者依功德给谥,使官员谥法突破了爵位限制,同时还确立起了官员不必回避君主之谥的原则。其后随着专制主义不断发展,唐代律例更加严明,“诸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身亡者,佐史录行状申考功,考功责历任勘校,下太常寺拟谥讫。”太常寺有博士4人,专门负责按照死者的行状判定功过,为其褒贬定谥。宋代沿袭前朝的谥法,但是更为严格,太常礼院据官员行状议定谥号之后博士还要撰写谥议,然后由太常所审核,确定是否公允,再由尚书省集合各部主官讨论及给出意见,交由宰相裁定批准,终奏报皇帝决定。明代皇权更加集中,官员得谥必经礼部、内阁、翰林院、吏部、兵部各政府机构,赐谥之权终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而且谥号字数都已固定下来,“凡亲王谥,例用一字,郡王二字……凡文武大臣赐谥,亦用二字。”清代之谥,规制完备但操作灵活,不仅有专谥、通谥,在例谥之外还存在大量由皇帝不按谥法之例,特旨给予的谥号,称特谥,此外还有追谥、夺谥,虽前朝已有,但是清朝此类的事例尤其之多。
2、古文典籍简介文正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一个谥号,有清一代,获得文正谥号的共有八人,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之中,曹振镛被认为是没有资格得到这一美谥的。曹振镛一生小心谨慎,唯唯诺诺,信奉多磕头,少说话之原则。作为首席军机大臣,曹振镛对官员的奏折挑剔细故,拘泥文义,使得朝中众臣无法畅所欲言,终造成一个不痛不痒的天下。道光皇帝刚登基时,对政务很不熟悉,对无法遍阅奏章苦恼,曹振镛便向道光献计说:“当今天下太平,根本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众臣喜作危言,指点天下得失,以此来获取名声。如果指责他们,就会蒙上一个拒谏的骂名。所以今后的奏章,皇上不用全部阅读,只要挑选奏折中细小的错误并以此斥责上奏者,众臣肯定会认为皇上能够明察秋毫,从而惧怕皇上的圣明,不敢随意上折子。”道光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常借大小臣工奏折中的极小错误,对臣工施以罚俸降职等处罚。久之,众臣都开始小心谨慎,奏折中也只是报喜不报忧。太平天国之乱发生后,地方之间互相隐瞒,不敢上奏,直到太平军攻城掠地、已成气候时才不得不报告朝廷。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始作俑者便是曹振镛,后人因此有视曹振镛为晚清第一罪人者。然而,就这个表面上“小心谨慎,一守文法”的曹振镛,在有人威胁到他的地位时,便会毫不留情地施展种种手段铲除异己。道光初年,直隶总督蒋攸铦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受到道光皇帝的青睐,隐约有取代曹振镛之势。当时,两江总督琦善被名职,道光皇帝召集军机大臣讨论继任两江总督人选。曹振镛说:“以臣之见,似乎那彦成为合适。”道光说:“西口正多事,何能他移?”原来当时那彦成正忙于镇压天理教起义,根本不可能离开前线。道光这样一说,曹振镛便不再言语。道光想了一会,指着蒋攸铦说:“你曾在地方历练过,两江总督之职非你莫属。”于是蒋攸铦便被外放为两江总督。蒋攸铦退朝后对人说:“曹振镛这个人城府太深了,他想把我排挤出去,却根本不作任何暗示,而由皇帝作决定,当着皇帝面排挤我,我却无话可说,曹振镛真是太可怕了。”清中期大学问家阮元,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不但在学问方面远胜曹振镛,被当时学者奉为泰山北斗,而且勤于军政,政绩斐然。阮元各方面都如此优秀,曹振镛自然就对他忌惮。有一天道光跟曹振镛偶然谈起时任云贵总督阮元,道光说:“阮元已历任多地督抚三十余年,三十来岁时就官登二品,他为何升迁如此之快?”曹振镛答道:“因为阮元学问深厚。”道光又问:“你怎么知道他学问深厚呢?”曹振镛说:“我听说阮元在云贵总督任内,每天都召集书生谈书论文,创作了很多佳作,都刻书出版,被士人传颂。云贵地区素来难以治理,而阮元却有时间吟诗作文,可见其能力是优异的。”道光听后,便不再讨论阮元,不久就把阮元召回朝廷,给了几个有职无权的闲职。原来道光皇帝重视吏治,希望官员勤于政事,上,曹振镛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明着是夸阮元学问好,实际上是暗示道光皇帝阮元整天只知不务正业。#古文正简介#
3、古文正古代高官、勋贵去世,都要盖棺定论,就看谥号怎样,文臣以“文正”为尊,武将以“武宁”为尊,诸多文臣中“文正”含金量高的唯有宋朝范仲淹、元朝耶律楚材、明朝李东阳、清朝曾国藩,而唯有范仲淹与曾国藩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课本中出现过的“范文正公”、“曾文正公”便是指的这两位大佬!
4、古文正怎么写别人吹!受不了!古代文人高的理想是,谥号“文正”!古代武将的高理想是,谥号“忠武”!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
5、古文十大名篇古代文臣武将谥号等级分类在清代,“文正”虽说是大臣谥号中等级高的,但在晚清咸丰之后,原本在清朝谥号中排在23位的“文襄”谥号却堪称隆。在咸丰及以后,尚有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等4人获得“文正”谥号,可获得“文襄”的却只有左宗棠和张之洞2人,比“文正”还难获得。何谓“襄”?“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咸丰皇帝对“襄”字有特殊的规定:文武大臣或阵亡、或军营积劳病故而武功未成者,均不得拟用“襄”字。所以,晚清时期“襄”字不轻取,也不会轻易给谥。胡林翼战功卓著,但病逝军营功未成,后无缘“文襄”而得“文忠”。左宗棠远征西北,为国家挽回1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谓功莫大焉,获谥“文襄”可谓实至名归;张之洞能得“文襄”虽说是当时的摄政王载沣特别加恩的“特谥”,其军功也不如左宗棠那样大,但其身居封疆大吏,后又位居中枢,创立的一系列近代工业对维护清朝统治也有大功,所以能获得“文襄”的谥号也算当之无愧。#古文正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