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起源简介(秦的起源和发展史)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15:57:24 浏览
1、秦的起源和发展史

秦国祖上起于畜牧,发迹于养马,现实中的“弼马温”。大秦的崛起,告诉我们,人,须有一技之长,比如养马,并受到领导赏识,方能立足。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在兼并了六国,结束战国时代割据混乱的局面后,自认为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觉得“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表彰他的功绩,便使用了“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奠定“始皇帝”功绩的大秦,是怎样提供“经济基础”的呢?这还要从秦国君王第一人说起。秦国君王第一人,秦非子,大秦基业的奠基者。非子“好马及畜”,继承了祖父造父的优良血统,以擅长养马出名,并被无名氏推荐给了周孝王,于是周孝王命非子在渭水一带为周王室养马。这样一来,非子所从事的刚好是他感兴趣且擅长的。单凭这一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可望而不可即。在古代,马一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于当今的热兵器时代,古代国力的强盛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队力量大小,而军队力量的大小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骑兵的强大与否。非子给周王室养马,一直是凭借自己对养马事业的热爱和精湛的养马技能,养出来的马自然也是膘肥体壮、繁殖甚多。周孝王看到这个满意的成果,对非子也是更加赏识,于是想把他立为大骆的继承人。这中间又存在另一个问题,非子不是大骆的长子,按照周礼是不能立为继承人的。有朋友就说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一切还不是王说了算吗?其实在周朝并不是这样,周朝是一个注重礼的国家。礼,是周朝立朝之本,以周天子为中心,实行分封形成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宗法制”,根据君臣、上下、亲疏、高低的区别,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一种阶梯式的等级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整套严格而完整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如果他不重视“礼”,不按照“礼”的制度行使王的权力,就会颠覆王朝,西周末年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一个惨痛的典型例子。非子给周王室养好了马,但是又不能继承他父亲大骆的位子,于是周孝王重新封赏了秦地给他。后来非子在秦地建立了一座城邑,叫做秦亭。并且周孝王命非子重新祭祀嬴姓,而当时嬴姓共有14个氏,至此确立了非子嬴姓宗主的地位。“秦”和“嬴”有了第一次结合,因此非子号称“秦嬴”。“秦”因非子而生,非子建立的秦亭又是日后秦人扩张土地的基础。后人有诗赞曰:大陇西来万岭横,秦亭何处觅荒荆。非子考牧方分土,陇右山川尽姓嬴。对历史有兴趣的推荐阅读历史超好看系列书籍,多少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人生。#秦起源简介#

2、秦姓氏起源

中国(夏、商、周、秦、朝代灭亡的原因简单总结。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灭亡原因:1、内部生产力的衰退;2、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3、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4、夏“桀”的个人因素(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商王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夏朝之诸侯国部落首领契因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殷”。经历17代31王(共510年)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灭亡原因:1、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如人祭和人殉等;2、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3、商朝统治者连年对外进行战争,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加剧了国内的矛盾;4、战争俘获的奴隶太多,他没有处理好奴隶的安置,导致了大量的奴隶反水。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魏、韩、赵、秦)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约为791年。灭亡原因:1、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2、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3、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4、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架空,加之周平王东迁后更加沦为傀儡;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日渐增大;并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发展自己势力。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而来,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开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春秋时期秦穆公任用虞国的百里奚为相,辅佐其施德诸侯,树大国威,向西拓展称霸西戎;而秦孝公起用“商鞭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等富国强兵政策,使其为后来一统中国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史记》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后秦王嬴政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灭亡原因:1、统一后,没有给人民休养生息,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沉重;2、政策律法没有做及时调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残酷3、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陈胜吴广这样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泽乡4、原六国贵族后裔复辟势力过于强大,秦二世个人能力素质有限5、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斗争;终导致秦朝内部统治四分五裂,完全丧失平叛的主动权。

3、秦的由来简介

秦始皇创造了“秦”字?第 98天《中国文化超有趣》语言文字篇[微笑]抄书的同时涨涨知识[微笑]“秦”字是秦始皇创造的吗?大家看过国产大片《英雄》吗?相信对里面的大秦军队的盛势一定记忆犹新:旌旗蔽日,上书一个斗大的篆字体“秦”字。然而,“秦”字是秦统一六国之前就有了吗?正史缺乏相关的记载,不过一些民间传说倒是描述的很生动。据说“秦”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写作“琹(qin)”。在秦灭六国之后,始皇陛下为重立国号召集群臣议事,他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谁的功绩大?”有臣答曰:“功过是非皆记载于《春秋》”,于是嬴政谓臣:“寡人乃千古一帝,就以《春秋》各一半定国号吧!”这便是“秦”字的由来。至于秦王为什么不用“琹”字做国号,传说秦王觉得此字寓意不好:一木上栖二王,正是一山岂容二虎,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国无宁日也;还有人说,嬴政在造出“秦”之后大感得意,但一臣进言:“秦字上半部分春无日;秦字下半部分秋无火。春无日,则万物难以生长茂盛,秋无火,则百谷难以成熟,乃不祥之兆也”嬴政听罢,大为恼火,平生得意之笔竟被臣下如此奚落,于是很快将那人处死。至此,谁也不敢再提国号的意见了。还有人联系后面的“焚书坑儒”事件大做文章,认为“火”便是焚书,“日”便是坑儒。“火”做焚书很好理解,那么“日”为什么是坑儒呢?原来在甲骨文或篆文中“日”是一个圆圈内有一点,圆圈表示日轮,中间的一点表示阳光。秦始皇所挖的活埋坑亦为圆形,一个一个被扔进去的儒生便是“日”中那一横了。但以上都只是传说,经不起考验。实际上,“秦”字要在秦以前就有了。“秦”字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秦人所创造出来的图腾字,即“秦象抱杵(chu)舂(chong)禾之形”,具体说来,是加工稻谷之意。并且,从西周封国开始,直到秦朝灭亡,秦的国号从来没有更改过,根本没有所谓的“重建国号”之事,当然更没有秦始皇造“秦”字的荒诞之说。

4、秦起源地

60秒读懂秦朝。秦朝于公元前221年以虎狼之势一统天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孝王的驸马温,他被封于秦,即今天的甘肃天水。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子,他是周孝王的驸马温,被封于秦,这也是秦的起源。秦国的正式建国始于秦襄公,他在护驾周平王东迁中表现出色,被封为诸侯。秦国在秦穆公时期达到了顶峰,东出受阻的秦国向西灭国十二,成为仅次于晋楚齐的二等强国。穆公之后,秦国经历了百年的衰落期,东出之势被晋国压制。战国初期,秦国更是被魏国打趴下,彻底沦为三流国家。在秦献公、孝公两代君王的变法图强和墨家黑科技的全力支持下,秦国一扫百年积弱,相继打散打废楚国、齐国、赵国三个可以与其一争的国家,成为战国后期的number one。秦王政即位后,奋六世之余烈,以十倍于六国的国力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称为秦始皇,之后大秦、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全盛之时。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面积340万平方公里。为了防止割据再现,秦始皇将六国富豪和强宗十二万户迁至咸阳。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高速公路,同时为了稳固南疆,秦始皇听取赵佗的意见,将关中五十万秦人迁至岭南,这也导致关中空虚,为后来秦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在沙丘病逝,秦二世即位后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享国15年。虽然秦朝灭亡了,但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留下了无尽的谜团和叹息。我们不禁要问,秦朝的皇后是谁?扶苏为什么要自杀?扫平六合的秦军去了哪里?大泽乡真的是农民起义吗?

5、秦起源哪个时间

“皇帝”的由来?(历史趣谈):坦言之,皇帝——这个称谓是秦嬴政的创意。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嬴政历时十年奋发图强,不惧艰辛,先后灭韓、赵、魏、楚、燕、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创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一的国家。嬴政为表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征集大臣们为国家高统治者拟称号。有的说,叫“王”,有的说,叫“泰皇”,因为泰皇是天皇,地皇,三皇中贵的一皇。嬴政说:采用上古帝位的称号“帝”,保留“皇”,合在一起就叫“皇帝”吧!。从此后,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高统治者就都叫姓氏+“皇帝”了,诸如秦皇帝、汉武帝……之类。秦嬴政认为自己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位皇帝,理应叫“始皇帝”了,所以后人就称他为“秦始皇”。

6、甘肃是秦人的起源吗

秦朝为什么灭亡?总的来说,任何一个封建时代都必然走向灭亡,这是王朝的宿命,也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秦朝灭亡的这么快?是啊,为什么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王朝,在短短15年内就灭亡了?原因有很多,比如残酷的统治,君王的陨落,制度的超前,文化的停滞等等。秦朝老了吗?不就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吗?其实不是,因为秦朝的起源很早,从远古到统一天下,大秦的历史不仅悠久,而且有趣、神奇、壮丽。从秦人诞生到大秦末年,这个悠久的秦诞生了近40个皇帝,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传说。大秦千年四十君,秦非子赢非作为秦国的始祖,一开始他为周天子养马,不要把养马当成不体面的工作而不屑一顾,赢非把皇帝的马养的又肥又壮,当周天子看到时,心情一高兴,把一块土地赐给了嬴非,从此诞生了秦地,嬴非成为了秦国的第一个君主。秦王赢仲牺牲在了战场上。嬴仲即位,就接到了周天子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边境上抗击西戎势力。嬴仲当然很高兴,接到任务就出发了,没想到第一战就让西戎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粉身碎骨。秦庄公赢祺成为秦国的国君后,当然是要为上一任国君报仇,经过长期的斗争,他终于打败了西戎,报了一箭之仇。但是,经过多年的战斗,身体已经吃不消了,很快就生病死了。秦襄公赢开成为秦国的君主时,周朝国力大不如前,地方诸侯和势力都想造反,秦襄公他不仅没有趁人之危,还多次帮助周朝,周朝很感动,于是赏赐秦襄公一大片土地。此时已是春秋初期。秦襄公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却是一个地道的秦国开国奠基者。秦文公也很能干,他即位后,认为光有土地是不够的,国家要发展,还是要搞农业,搞经济。于是在秦文公的统治下,秦国开始出现了黎民种田劳作的景象,农业发展了,秦文公制定了很多法律制度。综上所述,勤文公也是杠杠的,大有作为。秦献公赢立继位后做了两件事,先和阴魂不散的西戎作战,顺便俘虏了小国莴国的君主,反正他这辈子基本没享受过,天天骑着大马和别人打战,不久就病死了。秦武公登基之路可以说是一条血路,因为在他之前有一个叫秦崇子的君主才五岁,所以很快就被秦武公咔嚓了。他登基后,打遍了边境少数民族,踢遍了周边小国。他死后首开人祭制度,死时有66人陪葬。秦德公赢嘉一登基,就开始搞秦国的祭祀制度、伦理道德和文化发展。此时的秦国勉强有了一个国家的样子。秦德公本人也很勤快,每天早起加班,他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国王。秦宣公赢恬继位后,春秋时期秦国国力呼啸向上,使得另一个诸侯国晋国嫉妒,经常对秦国嗤之以鼻。作为一个君主,秦宣公当然不能忍受,所以他带着军队开始与晋国干仗,当时晋国的综合国力其实比秦国强很多,但没想到秦军强悍,晋国也经不起这个对手,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秦晋两国开始打各种各样的仗,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秦穆公赢任好是一个强大的人,他不仅俘虏过晋国的君主,还灭了梁、丙、滑这三个小国。到了后期,他觉得天天打仗没意思,还不如待在家里轻松愉快,就和晋国开始了外交。晋国跟秦国玩了这么多年,也累了,一看秦国示好,就开始休战,“秦晋之好”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秦康公一登上王位,就开始与晋国干战。原来秦穆公搞外交,秦晋相谈甚欢。经过多年的调兵遣将,秦国国力大不如前,国家开始衰落。之后的国君秦共公赢稻,秦桓公赢荣,秦景公赢石,一个比一个更是脾气暴躁,就是和晋国死磕到底,秦国国力仿佛坐了火箭,咔咔掉了下来。到秦哀公赢籍即位时,中原已经诞生了许多诸侯国,其中有一个叫楚国的,一不留神就被隔壁的吴国灭了。楚国有个叫申包胥的爱国者,跑到秦哀公身边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实在受不了了,所以他不得不派兵帮助楚国复国。秦简公赢悼子之前,秦国还有七个君主执政,七君当道,秦国处于混战阶段,那时候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今天我抢你的地盘,明天你抢我的地盘,秦人都是好战分子,所以七代君主通过抢地盘没抢到多少,国力却在大幅退步。秦简公赢悼子继位后,觉得天天打架不是个事,所以他开始推行改革。秦国的经济、农业各方面都恢复了,秦简公居功至伟。秦简公刚刚稳定下来,之后的国君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又开始打起来了,而且是一边打一边打内乱,频繁的战争一直是秦国国力衰弱的重要原因。秦孝公赢渠梁登基的时候,晋国和卫国早已消失在红尘和连年的战乱中,战国七雄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很尴尬的是,秦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秦却属于七雄中弱的一个,这让秦孝公很不满意。于是他马上找到了狠人商鞅,熟悉的商鞅变法开始了,秦国的国力又开始上升了。秦孝公本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因为正是他的政治改革和创新奠定了未来大秦帝国的强大格局。

7、秦的起源

秦人问鼎天下的时间居然长达800年。这个过程,经常被形容为“奋六世之余烈”,这实际是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算起的,按这个算法也就是不足150年,从一个末流小国,进而问鼎天下,一统华夏。150年的时间很长,一句文学化的“纠纠老秦,共赴国难”,把这场奋斗史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描写得入木三分,但其过程之艰辛,让人感叹不已。事实上,秦人在关陇地区的奋斗,何止150年,从秦人进入关陇地区开始,这个过程长达800余年。秦国虽起源于陇西,但秦人却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史记·秦本纪》记载其先祖大业是颛顼孙女的生子,大业的儿子益曾经短期继承大禹的帝位,后又归还于启,到了商朝末年,益的后人中潏跟随着商王武乙西征戎羌,中潏在犬丘(甘肃礼县一带)修建城池,这块初从西戎手中夺取的地盘,就是秦人在陇西初的立脚地。秦人因为和商人关系太近,所以在周初期很不受待见,一直到秦国始祖非子炉火纯青的养马术被周孝王所赏识,这才开始给了秦人一块儿封地:秦地,专门负责向周天子供应战马,这也是秦这个名称的由来,据考证周孝王所封的秦地应该在清水县一带。秦人虽然得到了一块周天子的封地,但秦人的老根据地犬丘(礼县一带)后来却又被西戎夺取。再后来,犬戎作乱,周王室危难之际,秦襄公率兵来救,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于是周平王许诺岐山以西的土地,实际要需要从犬戎手里去夺,并正式封为诸侯。在春秋时代到来的节点上,秦国作为诸侯国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秦作为诸侯以后,长期的任务就是和犬戎厮杀,直到秦穆公时期,经过数代努力,艰苦卓绝的奋斗,秦国才发展成有声有色的大国,才对西戎诸部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这时才又夺回在陇西的初发源地:犬丘。此后百年沉寂,直到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变法才又声名鹊起,后面的故事多数人耳熟能详,也就是电视剧《大秦帝国》里面的内容。秦人在商朝末年因平戎而进入陇西,因周兴代商而沉寂数百年,因周室有难及时出手扶助周室而又兴起。秦人的每一步发展都和西戎息息相关,在西戎各部落的包围圈里顽强生存了数百年,但始终坚持自己的华夏本心,坚守华夏文化,这实在是一件无法被抹杀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