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楼简介(美术楼)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17:38:56 浏览
1、美术楼

万家丽国际MALL十一楼文化大观园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分为360米艺术外长廊、500米文化内长廊和一公里主题文化馆。外长廊采用颐和园式皇家的风格,雕梁画栋,独具匠心,金色瓦顶犹如两条盘旋而卧的金龙,彰显皇家风范。大气、威严的吴尊铜像广场,更好地诠释了“人杰地灵、锦绣毓秀”。提到长沙网红打卡点,你或许想到的是解放西或者五一商圈,但是今天要说的是开启了长沙城东商圈新传奇,他就是万家丽!如今的万家丽早已经是网红打卡点,这栋全球大的单体建筑向来不缺人流量,因此也吸引了大量商户入驻。没有去过的人可能不会明白,万家丽国际MALL不只是全世界大的单体建筑,更是一座集合多元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建筑。

2、教学楼介绍美术

吉林大学教学楼旧址,也称吉林省立大学旧址,坐落在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东北电力大学院内。因为楼体墙壁均为石筑,故人们称之为“石头楼”,这是吉林省的第一所高等学府。石头楼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回国之后设计的第一件作品。石头楼现已被《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建筑史图说》多部著作收录。石头楼始建于1929年,1931年建成。石头楼除了三座石筑的办公楼和教学楼外,还有学生宿舍、实验室、汽车库、收发室、服务组,以及20栋家属宿舍,大小共28栋建筑物。目前,仅留存三栋石头楼。三座楼体分别设计成象形的飞机、军舰、碉堡,寓意海、陆、空三军。主楼中矗,配楼对称,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三合院格局,皆用长方形青花岗岩砌成,故称“石头楼”。主楼和东西配楼的中间部分以粗花岗岩石筑楼体墙壁,将立面装饰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突显文化韵味。虽然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命运,但是仍保存完好。使这座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保存了原有的风貌,让后人能够亲眼目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不朽之作,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建筑的本身。上世纪30年代吉林地方有识之士纷纷向吉林省当局、时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省政府主席的张作相请愿,要求在吉林省创办一所大学。张作相同意后旋即着手解决新校舍的选址问题。1929年6月,张作相携随从亲自前往八百垅察看地势,勘定位置,并决定聘请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先生任总体设计。“吉林省立大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营建起来的。梁思成,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是戊戌变法主要人物梁启超的次子,祖籍广东 新会县。1901年梁思成生于日本东京,1927年6月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27年9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1928年6月与一代才女、后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位建筑系女教授的林徽因结婚。张作相之所以能够找到梁和林,一是因为他们当时在东北,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张想把“吉林大学”创办成东北大学,所以要求建筑别具一格。作为这个时期的新锐建筑师,梁思成能够被张作相相中,成为总体设计师,也在情理之中。这是梁思成回国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参加设计的还有时任东北大学教授、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留学回国的陈植、蔡方荫等人。校园建成后,多年来,几经变迁,吉林省立大学于1929年8月20日在校长张作相、副校长李锡恩的主持下正式开学。1931年7月校舍竣工。但启用后不久,“918事变”,吉林省立大学停办。伪满时期,1932年初,吉林省第一师范学校迁入本校舍,1934年改办为高等师范学校,1938年又改名为“国立师范大学”,1945年日本投降后,师范大学停办。光复后,八路军进驻吉林,于1946年初恢复了吉林大学,对接收的大学生组织政治学习和培训工作。1946年6月,国民d占领吉林市,成立了“长白师范学院”。1948年3月8日,吉林市解放,又重新恢复了“吉林大学”。1948年6月,原在佳木斯市的“东北大学”迁入吉林,与吉林大学合并,学校改称“东北大学”。1948年10月18日,长春解放,“东北大学”陆续搬迁,到1949年初,全部迁往长春成立了师范大学。其后吉林省曾利用本校舍开办了省委d校。1950年初,经东北局决定,“东北工人政治大学”由沈迁吉,在本校址开办。一年后的1951年夏,东北工人政治大学又迁回沈阳,将本校舍交给吉林省军区。1955年5月,吉林省军区伴同省委、省政府迁往长春。长春电力学校将校舍与吉林省军区在吉房舍对调,迁来此地,改名吉林电力学校,并于1958年8月升格为高等工科院校,改名为“吉林电力学院”,2005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1999年石头楼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上饶师范学院美术楼

参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位于在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八号。该美术馆建于2006年,由国际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这是他在北京设计的第一个美术馆。占地3546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7平方米,为地下2层,地上4层建筑。美术馆建筑呈微微扭转的三维曲面体,虚实参半,天然岩板的幕墙,配以现代性的类雕塑建筑,展现中央美术学院内敛低调的特质,与校园内吴良镛先生设计的深灰色彩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物既融合又协调。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第一眼给我呈现的是一种灰黑色调,美术馆与美术学院原有的深灰色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显示出了美院内敛低调的特质。走进4楼在这里举行了第二期“传统的维度:20世纪50、60年代中央美院对民族传统绘画的临摹与购藏展”。第二期的展览延续了第一期“走出去”、“收进来”的已有展示板块,所有陈列藏品全部予以更换。但第二期依旧难以将一期之后该项目下的藏品全部展示完毕,依旧是从中挑选部分保存品相良好的壁画摹品和卷轴画作加以陈列,共计展出三十余件。其中,“走出去”的壁画临摹板块,选有陈董希文、叶浅予、邓白、吴作人、刘凌沧、陆鸿年等教师1953、1954年在麦积山、敦煌的壁画摹品十余件,其中不乏对著名壁画遗存长达数米的长篇临摹。“收进来”的古代卷轴画板块,未特以名家流派为要,而着重于藏品本身的艺术特色和价值,选陈明清大小名头或名不见经传画家的山水、花卉和人物卷轴真迹十余件,另外也选陈了个别虽非名家真迹,但却不乏艺术价值,可以用为资料参考的作品。这十余件卷轴画有四分之三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宝古斋、西单门市部购入,有四分之一应为美术院旧藏。在慢慢品味这些名画的同时,令我对这些名家肃然起敬,欣赏画作还是欣赏这些名人的画作,给人以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的美好,更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美术馆出来后,在美术学院院内逛了一圈,遇见了徐悲鸿,吴作人的塑像,还有一面子的墙壁画, 这些画栩栩如生,就连整个校园的设计也犹如一幅图画。真的好美!这次参观活动,使我获益匪浅,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加深了对国家艺术教育和艺术类院校的认识和了解,陶冶了对艺术兴趣的情操。#美术楼简介#

4、美术楼介绍

据说,这是成都有名的“镇魂楼”,你肯定见过,知道这是哪里吗?“锦绣天府第一楼”——九天楼巍然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塔子山园内浅丘顶部,原名散花楼,始建于隋末,为蜀王杨秀所建,但不知何时已经湮没。其名取自诗仙李白名诗《登锦城散花楼》中“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该塔楼设计精巧,结构独特,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融楼塔亭台为一体,古代建筑艺术和现代民间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建筑风格突出了地方特色,远看似塔,近看似楼,造型新颖独特,享有“塔山揽秀”的美誉。这个楼也是不少成都土著的童年回忆。每年春节,塔子山公园举行灯会的时候,这个楼就是瞩目的焦点。此外,坊间又戏称为“镇魂楼”,据说走到里面都是感觉冷飕飕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5、湖北工程学院美术楼

在江苏省常州市延政中大道上屹立着一幢高约30层的“波浪楼”,无疑是该地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巨大的建筑物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别样的视觉艺术享受。从远处眺望,波浪楼呈现出鲜明而奇妙的线条轮廓,它像一条优美的大河,在周围高楼中蜿蜒流淌。当然,除去这种美妙的建筑线条外,它的颜色也很特别,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淡紫色调,给人以特殊的感受。靠近一看,波浪楼格外惊艳,但却没有任何让人感到惊吓和恐惧的因素。这幢建筑有意境和设计感,所有阳台及外立面均为横向不规则的波浪纹路,使整个建筑呈现出动感十足的特点,每栋楼层的波浪状设计形成了交错排列的效果,复杂多变的外立面分布着令人惊叹的造型,像一件件惊世珍品。在阳光下,高层玻璃透光部分的建筑结构形成了一片明显而重要的区域。太阳光透过透明的立面,折射出令人惊叹的灵动光芒,就像是幸福与和谐在这里流转。从楼顶的全景中,城市的美丽尽在眼底。这是一个极好的拍摄拍摄点,每一个细节都深受大家的喜爱,在拍照时总会有一些神奇的感觉随之降临。至此,这座“波浪楼”已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它更是一场艺术盛宴,向我们展现了设计与生活的美学融合,创造了一种别具风骨的新意识和新趋势。这幢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波浪楼”建筑物颇受欢迎,许多人都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神奇的视觉效果所吸引并赞不绝口。但是在美丽的外表下,也让我们思考一些问题:1、你认为“波浪楼”这种别致的建筑风格会不会成为日后城市建筑发展的一股新潮流?还是只是个案?2、对于设计独特而富有艺术性的建筑,你更倾向于晦涩难懂还是直白易懂?3、以景观和外观做卖点,会不会影响到建筑物本身实用功能的需求?4、是否存在一线城市喜欢烘托自己特色、二线城市跟进模仿的趋势?5、建筑师们可否依据营销特色和地域文化进行创作,既美观又注重低碳环保?针对以上问题,您的看法又是什么呢?请与大家分享!

6、美术楼三视图

在去北京西站的莲花桥上,你会看到一座为奇葩的建筑,远远望去,一座突兀的黑白楼,不禁让人遐想连篇。起初路过都以为是个艺术楼,其实它不过是吴家厂经济适用房,既然是盖给特定人群的房子,那么设计师也就发挥了的表现力,还能得以呈现。为奇特的是偌大的建筑中窗户的数量屈指可数,窗户之小也是让人诟病,在成本上可谓是做到了对成本的极端控制。整个楼体看上去还极为单薄,不知居住在里面的人儿会不会害怕? #美术楼简介#

7、美术楼的风景

保定西郊人的购物天堂———大世界商业城始建于1987年建成于89年暮秋,花洋1300万元。坐落在繁华惹眼的东风中路,占地55亩,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商城里面分东西北三条街,两层楼中间捅个大天井,梯形的平面构图被文化人称为金蝴蝶,并作为图腾和象征,秦砖砌墙汉瓦盖顶,人造琉璃瓦雕梁画柱,确有宫廷殿堂的韵味。因此它的面世给喜欢评头论足的保定人许多赞赏和贬斥的机会,保定文化人首先对它产生了兴趣,于是乎发起了一场起名运动,把起名运动推向高层次的是保定市报社编委韩克定,老韩是地道的文化人,诗词歌赋造诣颇深,楹联射谜无所不精,他首先撰文提出,这座规模恢宏,结构独特,造型美观,风格典雅,特色鲜明的建筑,不仅在保定,在京南数百里都屈指可数,随便叫新马号,俗,浅,无新意。韩克定提出新马号应该叫金台大厦,或者叫燕南第一楼,一石激起千层浪,参与者很快达到两百多人,拟名提案达到587个,毫不逊色于人大政协的提案数量,为此,保定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城建开发公司不得不于1989年11月8日组成庞大的评委会进行评选,评委中有河北大学,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的专家教授,市委宣传部,市建委,市城科会,市地名办等d政官员11人。评委们从登记册中每人选出一个,共选出了8个,槐都新市,金台大厦,仰龙市场,金台新号,燕南第一楼,新马号等,并写上推荐理由,但是经验丰富学富五车的评委们也是见仁见智,意见不同,难以达成一致,直到市政府有关领导决定仍用新马号,这场热热闹闹的起名运动才告一段落。新马号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车水马龙,相反却是门可罗雀,人迹稀少,像路边一位穿着华丽而苍老难支的老太婆,远看有形式近看没内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空旷的室内布局,和松散的个体经营使那些务实的消费者不想再来转第二圈,于是新马号基本上闲置了两年。时任保定天华市场总经理的张献生,正过五关斩六将,把天华市场搞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张献生想来新马号,保定市商业局还真的同意列,给他提供了继续折腾的舞台。90年秋,张献生带着副总经理叶士卿和王新建,耿永贵等坐上南下列车考察访问,从郑州亚细亚到福州商业城,11天跑37个城市,南方大厦,上海一百等名冠华夏的商场的规模,风格,特点模式,尽收眼底牢记心中,经过消化吸收为未来商业城宏伟蓝图的细节与线条。大世界商业城这个名字就诞生在张献生做火车迷迷糊糊的灵感状态中。回来后汇报给市商业局领导和市委副书记王桂兰,得到首肯,于是,大世界商业城名正言顺的叫开了。1990年11月25日,商业城筹建处成立,12月29日,副市长米绍棠在此召开现场协调会,市政府,财政局,商业局,审计局,工商银行,城建开发公司负责人,坐下来谈判研究移交问题,1991年3月11日,市商业局对关于成立大世界商业城的请示作出正式批复,3月25日,财政局,商业局,城建开发公司协商产权移交具体事宜,3月商业局d委还研究决定天华市场干部,职工和商品,资产,搬迁大世界商业城,于是,总经理张献生,d委书记张凤鹤,副总经理苏幼朴,叶士卿,薛英芬,陈福寿由天华市场搬到大世界商业城办公,4月17日,建筑部门各施工队进驻,破碎地面工程开始……1991年9月29日,大世界商业城广场人山人海,宾朋云集,横标竖幅彩旗鞭炮锣鼓,武警总队军乐团的表演营造出热烈喜庆迷人的氛围,十万群众逛商城,这壮烈的一幕给保定人留下深长的记忆和怀念。中国商业部福部长何济海发来贺信,河北省商业厅副厅长马凤岐,市长周德满,副书记郝泽滨,政协主席田福庭,副市长米绍棠,赵燕,王坦,李森,陈学曾,等出席开业典礼。开业当天销售25万元,国庆期间销售上百万元,当月销售500万元,创税25万元,大世界商业城终于焕发出诱人的光彩。

8、美术楼的设计

【天津记忆】曹禺故居曹禺故居座落在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该楼始建于民国初年,为意式建筑风格。前后两楼均为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带阳台,青少年时代的曹禺居住于此,这里也是他艺术生涯的起点,著名话剧《雷雨》就是在民主道25号完成的。注:资料来自互联网。照片编者拍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