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堂暴雨苏轼 〔宋代〕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译文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注释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年),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 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顽云:犹浓云。潋滟(liàn yàn):水波相连貌。凸:高出。敲铿(kēng):啄木鸟啄木声,这里借指打鼓声。羯(音竭)鼓:羯族传入的一种鼓。谪仙: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贺知章曾赞美他为谪仙人。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清醒后,即时写了多篇。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琼瑰:玉石。"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赏析从天那边黑空中吹来的暴风,把海水吹得起立了起来;浙东的暴雨,也都被狂风吹飞过江的这边来。这两句是写天风海雨的狂暴,从另一角度看,也可看作是写山河景观的壮丽。从这两句诗也可看出东坡胸襟雄阔奔放的气概。此联写暴雨突来,风起云涌之势。上句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吹海立”则表现雨势滂沱,如海潮汹涌。而下句则连用“飞”“过”“来”三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创作背景这首《有美堂暴雨》是苏轼即景诗中的力作之一。有美堂,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杭州太守梅挚所建,在杭州吴山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欧阳修曾作《有美堂记》,时人也纷纷吟诗作文题吟此堂。《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初秋作。赏析此诗通首描写暴雨,而前半篇与后半篇用的是两种手法。用传统的术语来说,是前赋后比。它首联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雨即将来临。次联,三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杜甫《朝献太清宫赋》有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苏轼在此时不能不想到他敬爱的前辈所创造的这联惊人奇句,而随风而至的雨却已从东飞来,自然凑泊。在诗的后半,作者接连用了几个比喻来形容这场暴雨。一写雨势之来,竟如金杯中斟满的酒高出了杯面,二写雨声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赶着打击,充满敲铿之声。也评苏轼当时正在有美堂中宴饮,筵中有鼓乐,所以见景生情,因近取譬。但诗人飞腾的想象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爱的前辈李白的故事。这一场暴雨也许是老天爷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来,好写出许多气势如翻江倒海的诗篇,所以特地将雨洒在他的脸上吧。从而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内心活动。暴雨是谁都经历过的,但只有诗人,才能够将生活中这种常见的、但又是稍纵即逝的景物赋予永恒的意义,从而显示了它的美。但必须注意的还在于苏轼写的是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的暴雨,而不是在什么别的地方看到的;同时,他写的是一位诗人特有的想象和感受,而不是别人的想象和感受。创作背景二有美堂,在杭州吴山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赐梅挚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取的。欧阳修曾作《有美堂记》,时人也纷纷吟诗作文题吟此堂。《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秋作,苏轼时官杭州通判。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2、梅挚素描中国南方荔枝节习俗的历史考察——上层社会的荔枝节传统习俗在中国各族的节日里,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荔枝是中国南部主要的经济林树种,而“荔枝节”又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农业节日。虽然媒体对这一活动的宣传大多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扬,但谈及这一活动的起源时,大多都是含糊其辞。很多文章和著作都将这一活动归类为“人造节”,或者是没有任何内涵的“促进经济发展节日”。为更完整、更精确地概括出“荔枝节”风俗,笔者将“荔枝节”定义为“以“品荔”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欢乐聚会”与“交往”。对荔枝节进行梳理分析,不仅可以澄清“过去”,而且可以为当代的荔枝节倡导及有关方面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持。金朝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早和完备的一本地方志,主要记载了巴蜀两省的历史和地理。“有一园子,每到成熟,二千石常在园中烹煮,令文武百官聚在一起,共饮一餐”,江州就是今天的重庆市,这里的“二千石”就是县令。《蜀中名胜记》“江津县”条下云,明代万历年间进士曹学佺所著:“据《宋知县事冉木震碑》记载,“厅事后,有合抱荔枝,唐人所种。每熟时,令肃士大夫会食树下,犹有汉之遗风。”这一记载和《华阳国志》相符,说明巴蜀自两汉以来就已经存在官方举办的“荔枝节”,这一习俗一直持续到了唐、宋时期。宋朝黄庭坚流亡于戎州时,曾在《戎州锁水摩崖留题》中写道:"元符三年,五月戊戌,刘广之领宾客,至锁江边,观荔枝。"王士朋在担任夔州知州的时候,在他的官邸里发现了一株又长又好的荔枝,他邀请同事们一起欣赏,并且“摘实分饷”。元初大诗人汪元量曾盛赞“戎州一绝”,并写出“切下金刀三千,与客人自斟自饮”的诗句。元朝末年,明玉珍占领巴蜀,建国为大夏王朝,后由他的儿子明生继承皇权。明朝孔迩述在《云蕉馆纪谈》中说:“叙州是四川大的荔枝产地,每到成熟的时候,皇帝就会举行一次荔枝宴,招待宾客。”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千年里,巴蜀一带的权贵们是如何聚集在一起品尝荔枝的。南汉国主刘鋹建了一座名为昌华苑的花园,每到荔树成熟时,就会在这里举行一次宴会,因为“四面都是荔枝,一眼看去,宛若一朵红云”,所以被宋代人称为“红云宴”。广州城西的“荔枝湾”,相传为“昌华苑”,这里的“荔枝”也因此而闻名。清朝的梁松年曾经绘声绘色地描写过荔枝湾游人熙熙攘攘的景象:“当暑荔熟,弥望红云。于是八方名人雅士、骚客诗翁、浪子纨绔、声妓歌童,买舟溯洄,乘凉擘荔,络绎不断。”集会是我国古代士大夫之间进行诗词歌赋交流、娱乐消遣的一种主要方式。明代中、晚期,福建地区出现了兴办文学社团的风气。徐炬渤和谢肇淛等人于康熙三十六年在闽中创立了“红云社”,并制订了《红云社约》、《红云社续约》和《餐荔约》等有关的社团章程。《红云社约》对其参加人数、参加雅集的职责分工、内容、地点选择、所作诗词等作了详细规定。而《餐荔约》也为会员们的行为设定了标准与限制。本年度自5月10日起到6月15日,共36个工作日,共举办14次红云社会餐荔雅会。宋珏和方祖兆是莆田士人,他们在同一时期结成了“荔社”,并制订了五条“社约”。荔社的“盟主”宋珏,每一次集会都有一名社员任主事,他的职责是召集大家一起诵读《荔枝》,并提供不少于3000枚荔枝。清末,“红云社”和“荔社”的先后成立,不仅将福建的“荔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同时也显示出了士大夫社团的地域性特征。清代初期,闽县文人高兆仍在倡导建立“荔社”,并写下了《荔社纪事》。张远诗中写道:“遥望故园文酒之会,冰盘剥荔,朱实离离,辄令人神往。”张远大部分时间都在广东当差,对家乡的“荔社”念念不忘,由此可见,这种社团在福建很流行。闽人“红云社”和“荔社”,是一种以吃荔为乐,以诗为乐的“雅趣”。岭南及巴蜀地区,以荔会友,以咏梅赏梅,诗文品评之事,在文献中屡见不鲜,而因赠梅而产生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计其数。黄庭坚曾题词:《廖致平送绿荔支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枝绿酒亦为戎州第一》,戎州朋友廖致平,王公权,曾题赠“绿荔枝”和“荔枝绿”酒。四川成都人梅挚在昭州为官时,曾作过著名的《昭潭十爱》,其中一“爱”正是“荔枝登宴美”。清代,来自广东新丰的赵希璜应朋友之邀,到增城加入了“荔子会”。增城的挂绿荔、新兴的香荔都是广东有名的荔,“招饮园里,品评其优劣”。多年以后,他仍怀念这件事,并为之题词:“不忘增城荔子盛会”。综上所述,广州士绅丘熙,在桂花湾修建了一座名为“虬珠园”的花园,并时常与友人在此啖荔吟宴,“园有擘荔亭,是时开诗社征诗,累至千余首。”参考文献:[1]谭健萍《传统物产型节事形象的测量探究——以深圳南山荔枝文化旅游节为例》[2]李燕《农业旅游营销策略运用及效果实例研究——以广西灵山荔枝节为例》
3、梅挚的生平巜冬游西蜀名园——东湖》——游成都市新都区新繁东湖公园有感西蜀名园古新繁,县令开凿胜江南。古典人文美园林,外朴内秀造型真。玲珑别致布局妙,韵味风雅手法巧。楼台亭阁参天树,桃荷桂梅古藤幽。四季香艳风光秀,堂馆廊桥榭水轩。咫尺园林步异景,山水佳绝花木情。三贤四费瑞莲阁,缅怀唐相怀堂落。专祀御史清白楼,人才辈出数名流。平房青瓦回廊拥,碑林匾联书画丰。人文艺术保护重,历史功绩情愫浓。—— 一叶轻舟85创作于2022年元月。注释:1、胜江南——新繁东湖始建于唐代,早于苏州园林。2、三贤——指唐代名宰相李德裕,又指李卫公。(曾在新繁任过县令)、宋代王益(王安石之父)、宋代邑人梅挚。3、四费——指一门四世六乡贤的四费祠又称瑞莲阁。4、清白江楼——此楼为专祀宋代铁面御史赵忭而建。4、李怀堂——专门修建为缅怀唐相李德裕的纪念堂。#梅挚简介#
4、梅挚是文学家吗3月14日东湖新都新繁东湖,乃唐宰相李德裕所开凿,时在其任西川节度使兼新繁县令,为我国仅存两座隋唐文人园林之一。宋王安石之父王益,梅挚经营东湖。现今之园林建筑,乃清同治三年县令程祥东兴建。园林清溪曲水,荷塘菱沼萦回,垒山叠石,咫尺山林,步移景异,花木扶疏,参天巨树,古藤幽篁,楼台掩映,小巧精致,誉为“西蜀名园”
5、梅挚与欧阳修的关系你问我紧张不紧张?当然紧张!不是临场紧张,而是感受到香港各界求治心切,因而觉得肩上担子很重的紧张,担心有负重托的紧张!如果说,过去二十多年累积了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那么今天不可能再花二十多年来解决这些问题!北宋梅挚诗曰:虎符新合晚芳天,良会难并乐与贤。心愧白公求治切,下车三月始开筵。不完全契合,却犹有可感。庄严宣誓之后,我将忠诚地履行立法会议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