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医学专业,初职医生,专事诊病医人。改从著书写作后,又专事洞察世道人心。这两个专业与其人合体,不得了,确是厉害!文笔大师鲁迅,不就是这个人生路径么!重读冯唐文章,再次被其点穴般提醒:“持续修炼自己才能安身立命,得志行天下,不得志独善其身,活在淡定和从容中。”话说回来,淡定,那是需要足够的心智和心力;从容,则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底气。这种淡定和从容的境界,我们许多人恐怕一生也很难登顶!所以,许多时候,也只能顺风逐世的活着,心正,做个俗人,罢了!
2、鲁迅其人作文300字鲁迅是怎么骂人的?辛辣深刻,2000年来没人比得了。中国老例,凡要排斥异己的时候,常给对手起一个诨号,——或谓之“绰号”。(《华盖集•补白》,《鲁迅全集》三卷79页)乌呼,人和人的魂灵,是不容易相通的。(《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鲁迅全集》三卷188页)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有些熟识的人们的丑闻。(《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鲁迅全集》六卷262页)好名目当然也好得很。只可惜美名未必一定包着美德。(《且介亭杂文二集•四论“文人相轻”》,《鲁迅全集》六卷299页)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 (《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三卷397页)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华盖集续编•记谈话》,《鲁迅全集》三卷265页)我现在觉得世上是仿佛没有所谓闲事的,有人来管,便都和自己有点关系;即便是爱人类,也因为自己是人(《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鲁迅全集》三卷137页)老先生们保存现状,连在黑屋子里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种不可开的理由,但倘有人要来连屋顶也掀掉它,他这才魂飞魄散,设法调解,折中之后,许开一个窗,但总在伺机想把它塞起来。(《书信•致曹聚仁》,《鲁迅全集》十卷147页)人自以为“公平”的时候,就已经有些醉意了。世间都以“d同伐异”为非,可是谁也不做“d异伐同”的事。(《华盖集•并非闲话(二)》,《鲁迅全集》三卷94页)头儿胡行于上,蚁民乱碰于下,结果是各人的门前都不成样,各家的瓦上也一团糟。(《南腔北调集•谚语》,《鲁迅全集》四卷415页)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三卷397页)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莫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的走到这条路上去了。(《南腔北调集•经验》,《鲁迅全集》四卷413页)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要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一卷271页)我们的乏的古人想了几千年,得到一个制驭别人的巧法:可压服的将他压服,否则将他抬高。而抬高也就是一种压服的手段,常常微微示意说,你应该这样,倘不,我要将你摔下来了。求人尊敬的可怜虫于是默默地坐着……(《华盖集•我的“籍”和“系”》,《鲁迅全集》三卷65页)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三闲集•路》,《鲁迅全集》四卷70页)他是知道中国的一切事万不可“办”的;即如档案罢,任其自然,烂掉,霉掉,蛀掉,偷掉,甚而至于烧掉,天下太平;倘一加人为,一“办”,那就舆论沸腾,不可开交了。结果办事的人成为众矢之的,谣言馋谤,百口也分不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鲁迅全集》三卷424页)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挂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集外集拾遗•小引》,《鲁迅全集》七卷419页)我新近才看出这圈套,就是从“青年必读书”事件以来,很收些赞同和嘲骂的信,凡赞同者,都很坦白,并无什么恭维。如果开首称我为什么“学者”“文学家”的,则下面一定是谩骂。我才明白这等称号,乃是他们所公设的巧计,是精神的枷锁,故意将你定为“与众不同”,又借此来束缚你的言动,使你与他们的老生活上失去危险性的。(《华盖集•通讯》,《鲁迅全集》三卷20页)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三卷298页)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华盖集•忽然想到七》,《鲁迅全集》三卷46页)所多的是自在黑幕中,偏说不知道;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允的笑脸……(《华盖集•并非闲话》,《鲁迅全集》三卷62页)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华盖集•杂感》,《鲁迅全集》三卷38页)大约满口激烈之谈者,其人便须留意。(《书信•致姚克》,《鲁迅全集》十卷181页)激烈得快的,也平和得快,甚至于也颓废得快。(《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四卷234页)……#鲁迅其人简介#
3、鲁迅一生个人简介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们永远离不开鲁迅。为什么呢?一、鲁迅的骨头硬。读鲁迅的作品,我们感受的浩然正气,这是中华民族人格力量的彰显,鲁迅的作品读得多了,我们就不会随在生活中意低下头颅。二、鲁迅的感情真。鲁迅对国家、对人民,甚至对亲朋好友和普通人的情感,都发自内心,完全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三、鲁迅的创作力旺盛。其紧扣时代脉搏和超越时空的视野,深邃的洞察力,强大的表现力,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勤勉不辍的写作态度,都让同时代,甚至后世许多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由此可见,鲁迅将永远不朽,凡是批判鲁迅,或者谈论鲁迅过时的,我觉得都不合适。#鲁迅其人简介#
4、鲁迅其人及代表作1926年已经成为文学巨匠的鲁迅先生发表散文《藤野先生》怀念他的老师,有朋友问他:“藤野严九郎是否真有其人?是否真名?鲁迅先生回答说“是”,并说自己很想念藤野先生,他托日本的朋友多次打听先生的近况,却被告知十几年前藤野先生已经辞职离开学校,至今下落不明。1934年,日本出版商岩波书店的负责人来上海拜访鲁迅先生,真诚请求准许翻译鲁迅文集在日本出版。鲁迅先生沉思后提出一个要求:其他文章你们自己决定,但是《藤野先生》一定要包含在内,我希望借这个机会,找到我的老师藤野先生。1935年文集成功在日本出版,但藤野严九郎的下落却依然成谜,这也成了鲁迅先生的一块心病,直到先生病逝,他的床头还摆着藤野先生送给他的那张照片。直到鲁迅先生逝世后,他的日本同学小林茂雄才终于找到了藤野先生!原来他还活着!青年时代的鲁迅先生因为父亲的原因立志做一名救病治人的医生,于是1904年9月他进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那时候由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愈发低落,中国的留学生在日本是被人瞧不起的。但是藤野先生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民族偏见,对待鲁迅先生甚至还格外的用心。鲁迅先生进校后才一个星期,藤野先生就询问他是否能够记下讲义,并经常查看和订正他的讲义,连鲁迅先生画的稍有偏差的血管图都会要红笔进行细细的纠正。因为听说中国人很敬重鬼神,他担心鲁迅先生不敢解剖尸体,直到看到了事实并不是如此,藤野先生才放下心来而且很是为他感到高兴。在鲁迅先生的心中,老师藤野先生是位朴素、正直、对中国人民充满友好感情的日本学者,他超越了狭隘的民族边界,关心和帮助异国青年,鲁迅先生认为在他所认识的老师当中,藤野先生是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人。1915年,仙台医专并入东北帝国大学,缩减了教授编制,藤野先生离开学校去东京进修临床外科,进了东京一家慈善医院做医生。但好景不长,藤野先生接连几次遭遇失业,妻子也在他穷困潦倒时病逝。落魄的藤野严九郎只好回了老家,投奔他二哥藤野明二郎。明二郎在镇上开了家小诊所,而藤野严九郎毕竟在外面上过大学当过教授,在当地人的眼中还是很有点面子的,于是后来他自己另开了个耳鼻科诊所,并且再娶了一位妻子。然而,次年藤野先生的二哥却突然猝死,留下了未成年的孩子,为了帮助侄子,藤野严九郎便每隔一日来二哥的诊所一趟,他一个人操持着两个诊所,养着两家人。山村居民贫穷,藤野严九郎收费低廉,遇到贫穷的病人,他有时干脆不收费,于是他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1919年,藤野先生45岁时喜得一子,取名藤野恒弥。当藤野恒弥读高中时,他的语文老师菅好春老先生交给他一本书,说:“这是中国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里面有一篇《藤野先生》,这个叫藤野严九郎你回去问问是不是你父亲?”这年藤野先生61岁,他拿着一把放大镜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慢慢看了一遍,并将首页鲁迅先生的照片仔细地端详一番,自言自语:“果然是周君啊!”他沉思半天后对儿子藤野恒弥说:“这个藤野严九郎就是我,但你不要对别人说起。”藤野恒弥听父亲的话没有将此事告诉过其他人,但对于老师菅好春老先生他却不好隐瞒,将父亲的话如实告知。菅好春老先生为此还特地找到藤野先生,两人聊了很久,而菅老先生以后也没有跟其他人提起过此事。这个让中日两国学子津津乐道的藤野先生,却无人知道他一直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艰难度日。1936年10月,鲁迅先生的死讯传到日本,藤野先生看到报纸后将报纸举过头顶郑重地拜了几拜。这年年底,鲁迅先生的朋友小林茂雄找到他,藤野先生这才知道,原来鲁迅先生不止是把自己的照片挂在墙上,写在书里,他还一直在四处寻找自己!藤野先生追悔莫及,捶胸顿足,他写了一篇《谨忆周树人君》发表于日本报纸上纪念鲁迅先生。藤野先生告诉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们记住,中国是将文化教给日本的先生。1945年,藤野恒弥去世,71岁的藤野先生遭遇丧子之痛,这个跨越种族偏见的日本学者,曾经给人良心和勇气的老师于日本宣布投降的4天前在家中病逝。
5、鲁迅的其人其事有哪些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人生必读的经典!大家耳熟能详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便是鲁迅先生对司马迁毕生的著作《史记》的高度评价,《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百三十篇,记述了从上古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一部通史。太史公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妥协,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使“人”成为“史”的主体,人本主义的历史观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得以呈现并真正确立。书中社会各阶层代表人物有四千多个,其中性格鲜明的有近百人。写其人、书其事、画其心,注意揣摩人物心理,力求逼真地再现历史情景,对于场面、情节都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描写等都切合实际,也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正如柳宗元的评价“朴素凝练、干脆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这部经典之作,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更是人生必读的经典!
6、鲁迅其人相关的资料贬低鲁迅作品的,终都是徒劳!作家中看不起鲁迅创作的不乏其人,有的说他的作品晦涩难懂,有的说他靠几个短篇立不住脚,不能算作文豪!可以说,说什么的都有,但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鲁迅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置的大文豪!因为鲁迅有思想、有良知、有文采、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