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著名历史学者孙盛在《晋春秋》里,评价蜀汉姜维其实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并认为姜维毫无智勇可言,且无半点节操。这与当年蜀汉旧臣郤正对姜维的评价可谓是大相径庭。郤正原是蜀汉中书令,蜀汉投降后,跟随刘禅来到了洛阳,在司马昭的宴会上,就是郤正劝刘禅不能乐不思蜀的,和姜维是同朝为官的同僚。郤正后来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述道:“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宅舍鄙薄,资财无余,无侧事后庭之乐,乐学不倦,清素节约,凡人誉成毁败,以为姜维身死宗灭,是以贬削,实则其有春秋之仪表也!”姜维这个人在蜀汉时虽位极人臣,但居住饮食朴实无华,在家并无妻妾成群,歌舞升平,家无余财,简朴淡雅,一心为国。现在的人多以成败论英雄,以为姜维是个失败者,对其多有贬损,其实姜维是有春秋高节的人物。可见郤正作为蜀汉朝堂的亲身经历者,对姜维的评价是高的。孙盛一生著作颇丰,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历史典籍。他的高祖父叫孙资,是曹睿时期的宠臣,曾极力推荐曹爽当托孤大臣,对曹魏政权的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在《晋阳秋》里是这样点评姜维的:“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谋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义!疲民以致敌丧守,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孙盛认为姜维原是魏国官吏,投奔蜀汉,是为不忠,把母亲留在老家不管,是为不孝,带着兵讨伐旧邦,是为不义,兵败投降不殉国,是为不节,专攻讨伐导致国家失守,是为智勇全无。孙盛这番评价可谓是把姜维说得毫无是处,认为“忠孝义节智勇”,姜维是一样都不沾边,对姜维生平可谓是极尽嘲讽,不屑一顾,这显然跟当年郤正的看法是完全相反的。对此《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则认为,孙盛对姜维的点评大多不合于情理,还算说得比较靠谱的,就是姜维抛下母亲于魏国这件事。首先姜维当初投奔蜀国,实属无奈之举,当时姜维是天水郡的功曹,诸葛亮出祁山攻占天水时,姜维正陪着天水太守马遵,在外边巡查工作,马遵听说天水郡投奔了诸葛亮,以为姜维等人也可能参与其中,于是便半夜抛下姜维躲进了上邽城。等到姜维等人追到城下时,马遵紧闭城门,始终不让他们进城,姜维等人进退无路之下,这才回到了冀城,投奔了诸葛亮。在这件事情上,《三国志》和《魏略》都认为姜维当时并无背叛之心,魏国方面后来也善待他的母亲,并不认为姜维是叛徒。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当时的魏国抛弃了姜维,孙盛因此指责他不忠,于情于理上都是说不通的。其次把母亲留在了天水,也不是姜维本意了,当时事发突然,姜维本想着先投奔诸葛亮,过几天便可以把母亲接过来,谁知顷刻之间,便闻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下令紧急撤军。仓促之间,姜维也只能随军前往蜀汉,没能带上母亲也实在是身不由己。后来母亲来信要求姜维回归魏国,姜维已是蜀汉之臣,回信跟母亲说道:“良田百亩,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儿子已经是职责在身,男儿志在千里,希望母亲给予理解。可见姜维也是忠孝难全,迫不得已。孙盛据此说他不孝,于当时的礼法来说,倒也说得过去,但说他捐亲弃官,丢弃亲人,苟且偷生,又是不合事实,过于苛责了。而孙盛所说姜维“害加旧邦,不可谓义”,那就是纯属胡扯了,姜维既然已经归附蜀汉,就已经是蜀汉之臣,率兵抗击曹魏,那是职责所在,各为其主了,对于蜀汉来说,姜维恰恰是忠义之臣了。至于孙盛后边的三条指责,说姜维败不死难,不可谓节,身死国破,智勇全无,基本都是罔顾事实,妄加讥讽了。姜维在剑阁向钟会投降,那是奉了后主刘禅的诏命,当时蜀军上下听闻消息,史载“将士咸怒,拔刀斫石!”姜维率军投降钟会,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事后姜维一直都在图谋复国,暗中写信给刘禅说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希望刘禅静以待变。表面上故意迎合钟会,劝其到了成都后,杀掉其他魏将,自立为王,并趁机索要到了兵权,准备伺机复国。只是后来钟会进了成都后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处死那些部将,第二天反被下面军官杀害。姜维亲手斩杀数人后,也力战而死,妻子儿女也惨遭屠戮,满门殉国,可谓忠肝义胆,气节壮烈!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评价姜维道:“时蜀官属皆天下英杰,无出维右!”后期的蜀汉朝堂不乏英才贤士,但论才智却没有超过姜维的。可见当时姜维之才智勇略,还是有目共睹的。孙盛评姜维智勇忠节无一是处,可谓处处谬论,当不足为信言,如此不顾事实,苦心相讥,实乃有辱史家之笔。姜维文武皆通,立志建功,与魏国名将郭淮、邓艾周旋十余载,数次挫败魏军,坚守国门,可谓智可应敌,勇能护国!临危受命,清素俭朴,一心报国以至于满门殉节,可谓坦荡君子,贞烈千古!虽终功败垂成,事业未竟,身死国破,但其忠勇气节,当堪为万世之表!
2、钟会生平介绍一代才子蔡邕蔡邕(133—192)是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人,著名学者兼大藏书家,博学多才,著述宏富,有《蔡中郎集》传世。蔡邕是汉代后一位辞赋大家。其所作赋绝大多数为小赋,取材多样,切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的感染力。其代表作《述行赋》,全文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辞俱佳,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他小赋的题材多样,他甚至用以表现男女情爱,风格大胆而直率。《青衣赋》就是相当感人的作品。在这篇言情小赋中,他真实地坦露了对一位出身微贱的美女的爱情,以真挚的感情,表现了人情与封建礼法的矛盾撞击。蔡邕的散文长于碑记,工整典雅,多用排偶,颇受推崇。蔡邕著作共有104篇传于世,藏书多至万余卷。汉灵帝时,他于国家藏书中心东观做校书工作。熹平年间(172—178),蔡邕主导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即与人勘正“六经”文字,工程浩大,历时八载告竣,亲书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供人抄写,为早石书,世称“熹平石经”,影响巨大,今存石经残碑。其藏书之事,据《三国志·钟会传附王弼传》注引《博物记》记载:“蔡邕有书近万卷,末年载数车与(王)粲。”蔡邕是正史中首载藏书近万卷的藏书家。蔡邕生平喜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将所藏之书赠了不少给王粲,如此家存藏书还有四千多卷。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赋著称,藏书传至孙王弼,王弼聪慧超常,年二十三而亡,弱冠即撰《老子注》《周易注》,开魏晋“玄学”之风,王弼能此,与家藏丰富有关。蔡邕平时注重收集汉代历史,看见有价值的都写下来。又写有列传四十二篇,因汉末李傕作乱散失,大多没有保存下来。其所著诗、赋、碑、谋、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执》、祝文、章表、书记,文体甚广。《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其文集20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二卷。丁绍仪《全汉诗·卷七》亦载其作品。严可均《全后汉文》卷69~卷80对其奏疏词赋等作品多有收录。蔡邕现流传于世的400多首诗歌,均由其女蔡琰即蔡文姬,在曹操的救助下,凭借惊人的记忆力默写而来。蔡文姬起初嫁给河东(今山西运城北部)卫仲道,但不久之后,卫仲道病逝,其父蔡邕被司徒王允所杀。东汉兴平年间(公元194年-195年),南匈奴趁汉末大乱入侵,蔡文姬被人掳走献给匈奴左贤王,为其育两子。东汉权臣曹操统一北方后,念与蔡邕的旧情,于是重金从匈奴处赎回蔡文姬,并给其挑了新的丈夫屯田都尉董祀。蔡文姬一生颠沛流离,在乱世之中饱尝别离之苦,她的《悲愤诗》,道尽了她一生的苦难。《续后汉书》作者郝经高度评价蔡文姬:“婉娩淑女,与士并列。至柔动刚,彤管炜节。”“文姬归汉”享誉古今,她在重返故土中所作《胡笳十八拍》琴曲更是千古流传,至今为人演唱,其才华与家富藏书息息相关,所藏皆来自父亲蔡邕赐予。蔡邕藏书另一部分赐予其女,据《后汉书·董祀妻传》记载:“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典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意即,文姬丈夫董祀任屯田官,犯法当死,文姬请求曹操赦免,曹操宥之。时季将寒,曹操赐文姬头巾鞋袜,遂问道:“听说你家以前有许多藏书,还能忆起一些吗?”文姬答:“亡父曾赐我四千多卷,流离涂炭,未能存下。能忆起的仅有四百余篇。”文姬强记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这与她聪慧好学、长于书香之家、从小受父亲影响有直接关系。蔡邕藏书赠后学,文姬才华令操钦。父女嗜书皆高才,藏书佳话传至今。
3、钟会怎么死的公元260年,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要去司马昭手下当大官了,临行前却意外收到了一封分手信《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来是他好的朋友嵇康送来的。嵇康是谁?他是竹林七贤之首,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书画家、玄学家,旷世名曲《广陵散》就出自他手。他每次去太学,都能引起轰动。嵇康家世良好,父亲是曹操旧部,虽然父亲早逝,但是在母亲和哥哥的爱护下,嵇活优渥,后来还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有一儿一女,幸福。司马昭弑君后,朝中大权都被司马氏掌控,司马昭看上了嵇康的才学和他在文人中一呼百应的地位,想要拉拢他为司马氏效力。然而,性情刚烈的嵇康才不愿与乱臣贼子为伍,收拾东西跑去山林隐居了。就在司马昭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叫钟会的人跳出来,愿意代表司马昭前去拜见嵇康,顺便说服他。司马昭大喜。这个钟会何许人也?他就是与王羲之齐名的书法家钟繇的儿子,是司马昭的亲信。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嵇康粉丝,而且是铁杆粉丝。钟会这次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拜访偶像嵇康,别提多高兴了,穿着华服,驾着豪车,又叫来了十多个身份显赫的富家子弟陪同,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往嵇康的竹林。此时的嵇康,正专注地在竹林里打铁铸剑,这是他平生之好。钟会率人到此,见了偶像心里别提多激动了,赶紧上前抱拳问了声“老师好!”,可是偶像嵇康就跟没听见一样,沉迷于打铁而无法自拔,竹林里只听见一声接一声的“当……当……”当时的气氛尴尬极了,钟会被晾在那里许久,心想自己好歹也是个大官儿,又有这么多兄弟看着,这也太没面子了,钟会越想越气,转身要拂袖而去。就在他迈腿的那一刻,嵇康幽幽地来了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句话彻底引爆了钟会的小脾气,如此讽刺于他,他也不甘示弱,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翻译过来就是:嵇康,你给我等着,我一定要你好看!嵇康好友——山涛,亦是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的消极抵抗不同,山涛即将去司马昭的大将军府做参谋了,临行前,向司马昭推荐嵇康来接替自己的原职。然而,山涛万万想不到,嵇康不但不从,还写下了千古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并官宣,天下皆知。山涛,字巨源。这是一封写给山涛的绝交信。嵇康在信中拒绝了山涛的引荐,列举出老庄等十余位历史人物,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又用九条排比把自己写成了个疏懒、邋遢、无礼的烂人,不配为官。后又将山涛一顿臭骂,说自己宁愿赴汤蹈火,也不钻富贵圈套。这封绝交书洋洋洒洒,气贯如虹,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司马氏,也成了自己的催命符。果然,司马昭知道后,怒不可遏,起了杀心。更加可恶的是,钟会又跳了出来,这一次,他递了一把刀子。《晋书.嵇康传》记载,钟会私下对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虑耳。”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是一条卧龙,说天下所有事司马昭都不用担心,只有嵇康是他的心腹大患。受好友吕安连累,嵇康很快被下了大狱。然而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当世文人精神领袖的嵇康,在学子当中有着一呼百应的威力,三千学子都奔向衙门,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钟会立马在司马昭那里说道:“您看见了吗?嵇康有这么大的煽动性,与咱们为敌,这实在是个大祸患啊!”这番话,正中司马昭的下怀,嵇康,必死。嵇康死前,将年仅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山涛。而他与山涛已经“绝交”。道不同,不相为谋。然竹林七贤的情义,却是砍不断绝不了。山涛不负重托,对嵇绍视如己出,培养成才,后来入朝为官,是晋朝著名的忠臣。@无涯书阁嵇康的父亲是曹操旧部,嵇康又娶了曹操的曾孙女,自己也在曹魏政权里当了官。然而曹魏倒台,司马上位。嵇康作为曹魏的姻亲和旧臣,势必不会被司马氏所容。是以嵇康消极抵抗,并在好友山涛即将赴任时,写出绝交书官宣天下,其实不过是让山涛和自己划清界线,可以仕途顺畅,不被猜忌陷害罢了。嵇康此举,实在是用心良苦。而和嵇康心灵相通的山涛,又怎么会参不透这其中用意,所以在嵇康托孤之后,对嵇康的儿子视如己出,给了这个孩子慈父般的爱。二人的友情,比起伯牙子期来,也不遑多让了!
4、钟会简介及历史[心]女生读三国[心]《三国演义》之姜维北伐读书笔记: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按诸葛亮生前锦囊,令杨仪返旗鸣鼓,期间用木人穿着诸葛亮服装,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因诸葛亮临终前将平生所学著成兵书传于姜维,并叮嘱姜维继续完成辅佐刘禅兴复汉室的大愿。此后姜维继承遗志,先后进行了十一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公元238年(延熙元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第二次北伐,公元244年(延熙七年)汉中都督王平兴兵据势,姜维和费祎等率军前去支援,曹爽大败。第三次北伐,公元247年(延熙十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第四次北伐,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姜维派廖化去洮城,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第五次北伐,公元250年(延熙十三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第六次北伐,公元253年(延熙十六年)费祎遇刺被害后,姜维出兵包围南安,粮尽而退。第七次北伐,公元254年(延熙十七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第八次北伐,公元255年(延熙十八年)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第九次北伐,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第十次北伐,公元257年(延熙二十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公元258年(永安元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第十一次北伐,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公元263年(景耀六年)蜀亡。姜维历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军队损耗也是魏重蜀轻。而且姜维北伐的基点已经从诸葛亮时秦岭西县和子午谷一线推进到西县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线了。正是因为姜维多次挫败曹魏大将曹爽,王经,才使得魏军一直被卡制在秦岭一线。姜维北伐十一次,乘胜之时,被刘禅召回两次。一次刘禅又中反间计(诸葛亮北伐时中过一次),一次是被宦官黄皓所惑,以至北伐彻底失去良机。姜维曾建议刘禅提防魏军邓艾突袭,然而由于刘禅宠信奸臣黄皓,根本没有把姜维的话放在心上,终导致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面对邓艾从天而降的大军,刘禅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降。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姜维在蜀降后的后一计。刘禅投降后,姜维不得已也选择了投降,但姜维却一心想要复国,他不想就这样白白将蜀国交给邓艾,也不想辜负了诸葛亮的托付,于是姜维暗暗谋划着一件惊天大事。在刘禅投降邓艾之后,姜维选择了投降钟会。因同是伐蜀的魏军,钟会大军是邓艾的数十倍。姜维成功的取得了钟会的信任,之后看出了钟会的野心。姜维深知,如果想要复国,就必须借助钟会的势力,于是暗自怂恿钟会谋反,在姜维的一番说辞之下,钟会终于起兵谋反,钟会一边诬告邓艾谋反,一边准备起兵,终邓艾被司马昭下狱,后来被田续所杀。此时,姜维的计划成功了一半,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钟会手下的士兵开始倒戈。司马昭发现了钟会的野心,钟会的叛乱很快被平息,而钟会也死于这场叛乱之中。姜维后一计只用一招便除掉了魏国两位猛将,可见姜维也算十分厉害了。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曾对司马懿用了后一计,用假的雕像让司马懿中计,然而也只是让司马懿惊吓退兵,并没有杀掉司马懿,反观姜维,在临死前还杀掉了自己的两位对手,是十分的厉害了。姜维后一计失败后,仰天长叹:“我计不成,乃天命也。”围困姜维的魏将听言感叹到:“蜀国之灭绝非将军之罪,实是后主无道而致啊。” 看到这里,为姜维对诸葛武侯和辅佐刘禅的赤诚之心感动?泪流满面。
5、钟会生平清朝乾隆年间,位于甘肃甘谷姜家庄附近的姜维墓被农民耕地时挖开,但墓中只出土头骨一个。由于墓碑已无存,所以当地官府也无法确定姜维墓真伪,后只能回填,头骨也下落不明。以上事迹来源于1872年由周铣编纂的《伏羌县志》一书,从侧面证实了甘谷姜维墓可能存在的真实性。其实鉴于姜维本人是死于非命,所以到现在全国至少有三座姜维墓, 且每座墓情况不同。无论如何,作为武侯诸葛亮的传人,姜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大程度继承了武侯遗志,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前去墓地瞻仰。有关姜维之死,从《三国史话》一书中可知,蜀汉景耀六年,即公元263年,当后主刘禅投降邓艾以后,为了光复蜀汉基业,姜维选择假装归降钟会,然后挑唆邓艾与钟会之间的矛盾,借机寻找复国机会。不久钟会起兵叛乱,姜维认为时机成熟,却不知钟会部下都不响应,后在一片混战之中,姜维死于非命,享年62岁。由于姜维死时局势十分动荡,因此研究其墓葬下落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那就是姜维墓很可能不止一座。据南朝宋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 时援引《世语》记载可知,姜维死后遗体被魏国士兵剖开,发现胆囊大如覆斗,固有“大胆姜伯约”的说法。无独有偶,从《四川通志》可知,庐山县龙尾山有座姜维墓,是当年姜维部下从魏国士兵手里抢回胆囊进行安葬,现存墓碑为清朝道光十五年,即公元1835年所立,上书“汉大将军平襄侯姜维墓”。由此可见,庐山姜维墓与裴松之的注解相对吻合,里面应葬有姜维的胆囊。至于甘肃甘谷姜维墓,从《伏羌县志》记载来看,乾隆年间挖到的应是姜维本人头骨,只是可惜后来遗失。毕竟《伏羌县志》还记载,姜维死后其亲兵冒死夺回头颅和靴子,火速赶回姜家庄老家进行安葬,既然当时挖到了头骨,起码与县志记载能对上。另从《姜维故里》一书中可知,现在的甘谷姜维墓重建于1989年,墓地坐南朝北,台阶有九级,象征着姜维生前九伐中原的伟业。此外四川剑阁也有一座姜维墓,根据《剑阁县续志》的记载,这座姜维墓是姜维死后部下将其残骸安葬于此,南宋年间陆游曾到此凭吊。1936年为修川陕公路,国民政府将剑阁姜维墓一度搬迁并挖开墓室,不过墓室里并未发现有东西,据推测大可能为遗骸风化,亦或此墓本来就是衣冠冢。如今剑阁姜维墓现存墓碑一块,上书“汉大将军姜维之墓”,另有对联一副,写有“志在中原,费尽平生胆智,神栖剑阁,永昭千秋英灵。”由于剑阁姜维墓位于剑门关风景区内,因此每年节假日都有众多游人前来参观。对于姜维的评价,普遍观点都认为他心怀汉室,立志光复中原,精神可嘉。这一点从《华阳国志》里也能看出端倪,那就是东晋初年,大将军桓温灭掉十六国北朝成汉政权,收复成都,随军的秘书监孙盛在蜀汉皇宫旧址获得一封姜维写给刘禅的密信,其中姜维称自己“欲伪服事钟会,杀之以复蜀土”。也就是说即使刘禅投降了,姜维还在想办法恢复蜀汉基业,因此他无愧于武侯的教诲,更无愧于他一生座右铭的写照,那就是“良田百顷,不在一亩,虽有远志,不在当归。”#钟会生平简介#
6、钟会人物生平曹魏帝国宰相钟会打算利用现有的军事力量叛离曹魏帝国。姜维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挑拨钟会,打算使钟会早起发动。钟会因此对姜维很是看中,二人出则同车,坐则同桌。
7、三国钟会之死功成不学陶朱隐、身败游魂悲故乡……谈钟会之死钟会字季士,颖川郡长社县人。曹髦即帝位后,封其为内关侯,司马昭篡权后,升钟会为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景元三年冬被司马昭封为镇西将军、持符节总督关中军事,景元四年,钟会与邓艾分军攻取蜀国,蜀亡后钟会此时野心膨胀,自以为手握关中大军,天下,便起兵谋反,后被乱军所杀,死时年仅40岁。一、 勇略震主身必危,倒行逆施定遭殃钟会这个人从小就聪明,很有韬略,司马昭曾抚着钟会的后背说:“君真吾之子房也!”(三国演义第112回),司马昭在准备伐蜀之前,看了钟会所绘的攻取蜀国的详细图本后,大为赞叹道:“真良将也!”可见司马昭对钟会的器重程度。其实司马昭重用钟会只是欣赏他的过人才干,对钟会早就有防范之心,就在刚送钟会出师汉中之时,司马昭便立即派大军进驻长安,防止钟会灭了蜀国后生反叛之心。同时又命邓艾引关外陇右之兵十万人,绊住蜀将姜维于沓中。司马昭真实的用意,就是使钟会、邓艾两个互相牵制,便于自己驾驭而已。邓艾冒险偷渡阴平成功攻取成都后,钟会为了除掉邓艾,多次在给司马昭的书信中扇风点火,诬陷邓艾谋反,还多次截获邓艾的书信,改成傲慢之词送给司马昭,因在信中邓艾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类的话,司马昭便认为邓艾有谋叛之心,于是私下让钟会擒拿邓艾,钟会与司马昭的监军卫瓘用计捉拿了邓艾父子并杀害,除掉邓艾后,钟会得意忘形,对姜维说:“吾今日方趁平生之愿矣!”于是同姜维一起密谋起兵反魏,此时接到司马昭书信,言已屯大兵于长安,钟会知道司马昭开始怀疑自己了,于是决定提前行动。元宵节这天,钟会在成都大张灯火,请诸将前来赴宴,酒过数巡,钟会举杯大哭说:“郭太后临崩时留下遗诏,密令自己诛讨弑君的司马昭,接着便拔剑在手,强令诸将各自签名一起讨伐司马昭,众将迫于无奈,只得签字相从。然而钟会又怕诸将不服,走漏风声,便将诸将都囚禁在宫中,并派兵严加看守,一个都不让出去。正月十八日,钟会正要动手坑杀诸将,忽然监军卫瓘和护军胡烈引兵杀来,砍开殿门,一起冲入和众将一起将钟会和姜维一同乱箭射死。二、 有功不退、受疑不隐钟会和邓艾在灭了蜀国后,他与邓艾的功劳都已大大超过了司马昭之:“吾父子三人有大功于魏”的自诩,因为司马懿父子三人多年征战,也只是保住了边关,防止吴、蜀两国的侵犯而已,若论功行赏的话,邓艾、钟会的权势地位不应在司马昭之下,但司马昭不会允许邓艾、钟会的权势超过自己,历代统治阶级都是这样,即使自己做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也要千方百计地谋杀有功之臣,何况司马昭当时仍时皇帝下面的权臣,他的卧榻之侧,更不容他人酣睡了。其实,钟会收擒邓艾后,姜维就曾对他说:“昔韩信不听蒯通之说,而有未央宫之祸;大夫文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死;今公大勋已就,威震其主,何不泛舟绝迹,登峨媚之岭,而从赤松子游乎”!钟会大笑说:“君言差矣,吾年未四旬,方思进取,岂能便效此退闲之事乎”?姜维对钟会说的话,尽管其目的是用激将之法,但这些话从正面来理解,却是很有道理的,当年项羽与刘邦相持不下,谋士蒯通就两次对韩信说:“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劝韩信谁也不帮,拥兵自立。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曾劝文种在功成名就后赶快离开越王勾践,急流勇退,文种没有接受范蠡的建议,后终致被逼自杀。钟会当时也正在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其实钟会要想避免“身危”之祸,就要及时功成身退。明代刘基说:“能盈不能谦者,虽成必毁;知进不知止者,虽得必失。”由于钟会对“名、利”二字的贪恋,既已建立奇功,还要想思进取,前面就定然是万丈深渊了。尽管司马昭有杀钟会之心,并已为此做了准备,但钟会终究不是司马昭所杀,其被杀之祸是由他自己一系列行为造就的:他和邓艾的鹬蚌相争,造成司马昭这个鱼翁得利,可以集中精力对付他,又由于钟会成就灭蜀奇功后不知身退,受怀疑又不知隐藏,盲目行动而又倒行逆施、造成众叛亲离被杀的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