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古诗10首七言(精选146句文案)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10 14:08:17 浏览

一、勤俭节约的古诗10首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2、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5、唐代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出处)《墨子·辞过》。

7、视频: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4《月迹》字词学习

8、嗯,那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呢?

9、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1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咏史》(唐)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悯农》李绅(唐代)

11、视频: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2《示儿》古诗讲解

12、勤俭如细流,润人心,奢侈似猛虎,噬人骨。

13、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爱衣常暖,爱食常饱。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出门走路看风向,穿衣吃饭量家当。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耗子还存三分粮。粮头不俭,粮尾喊饭。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惜衣有衣,惜食有食。也许温饱在某个角落还是难题,请珍惜手中的粮食!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

14、虞舜下令漆饰食具,激起众国纷纷叛离。哪如唐尧俭朴实在,用柞做椽且不削齐。难怪世人赞赏伯夷,盼望搞好社会风气。奢侈本是大罪恶,节俭美德不容怀疑。许由不肯接受天下,难道需要辨出道理?只要实行兼爱尚同,再疏也会和睦亲密。关于节俭的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

15、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第八条: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就是让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把这个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16、三年级上册英语五年级上册数学

17、翻译:丰收之年仍然不忘节约(储备)粮食,太平时期要重视防范避免战争。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要完整、作者、诗名)百度知道

18、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悯农

19、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20、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二、勤俭节约的古诗10首七言

1、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译文:万物生于天地,人类高贵无比。设立君主管理百姓,成为世上正常规矩。天子车辙国君马迹,畅通天下纵横各地。决定人才优劣升降,掌握百姓繁衍生息。我要赞美圣贤君主,他们总管国家疆域。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皇帝伟人都如此节约,而我们现在呢?现在,有许多餐馆都的浪费。客人们为了扩大排场,只有几个人,却要点一满桌子的菜。客人们吃饱后,却有一大堆菜没吃完,没办法,只好全部倒掉。这样,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粮食。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李绅《悯农》)

8、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良,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

9、译文: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10、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11、曹操《度关山》: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12、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咏史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太平乐词二首白居易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13、2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4、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16《太阳》课文讲解

1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16、曹操在《度关山》里有曰:“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17、这首诗描写农民在雨天半夜辛劳耕作的情形。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

18、节俭朴素,人之美德。(薛瑄)

19、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

20、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三、勤俭节约的古诗10首三年级

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3、如果没有了树木,会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4、翻译:丰收之年仍然不忘节约(储备)粮食,太平时期要重视防范避免战争。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有哪些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5、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6、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7、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有关于节俭方面的古诗(10首)君子以俭德辟难。

9、国旗下表演节约粮食主题舞蹈

10、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1、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没错,就是这不起眼的勤俭却决定着我们品德的好坏;

12、遏制餐饮浪费,迫在眉睫。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1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4、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15、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16、10月31日,在升旗仪式上,范晓璇老师带来“珍惜粮食,光盘行动”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全体师生爱惜粮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鲜艳的国旗下,三年级同学为大家带来了《听我说》舞蹈表演。优美的旋律下孩子们翩翩起舞,台下的同学们一边拍打节奏一边欣赏,共同感受歌曲中传达的耕种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更有力倡导节约美德,不浪费粮食。

17、(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提示)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1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19、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10牛郎织女字词学习

20、翻译: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四、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整首

1、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字词学习

2、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3、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3《桂花雨》课文讲解

4、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

5、勤俭节约的古诗如下:唐代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翻译: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唐代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北宋司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翻译: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侈到节俭困难。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唐代白居易《太平乐二首》,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翻译:丰收之年仍然不忘节约(储备)粮食,太平时期要重视防范避免战争。

6、整天在都城里痛哭,泪水都哭干了才回到乡里。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

8、视频: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3《鸟的天堂》字词学习

9、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而且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商纣王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止。

10、释义:小方面的钱不知道节省,再多的钱也都乱花出去了。描写节俭的诗句描写节俭的诗句:

11、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12、译文: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3、浪费是支出,节约是收入。——网络收集

14、这首诗开篇直接议论,表明了诗人以劳动为立身之本的劳动观。中间几句下笔若不经意,却道出了春种秋收、稼穑一年的辛苦。然而农事愈是艰难辛苦,愈见诗人躬耕意志之深沉坚定。这首诗重点在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

15、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6、(出处)李商隐《咏史》。(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17、关于节俭的古诗如下:唐代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翻译: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唐代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翻译: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侈到节俭困难。

18、“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俭不仅于国于家大有裨益,而且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而王安石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他的“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应该成为多少达官显贵的座右铭啊。但也有这警世恒言战胜不了贪欲的时候,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李真之流无不是骄奢淫逸的魁首,假如他们要是能学学蜀国贤相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何至于落到今天如此下场?与此同理,明史《后妃列传》说:“骄纵生于奢侈,危之起于细微”,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都是从反面指出了奢侈浪费的危害以及节俭的重要意义。

19、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要完整、作者、诗名),很急!快!

20、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15《小岛》字词学习

五、勤俭节约的古诗词7首

1、《咏史》 李商隐 唐代

2、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关于美德的古诗诗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报恩)

3、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出自宋 朱熹《麦饭诗》)

4、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6、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7、释义:勤劳节约是永远不会穷的,不劳作就算是山堆一样多的粮食也会被吃空。进一步说,勤俭节约,就是要勤劳而俭朴,有节制有约束。工作要勤劳,生活要节俭。“勤”“俭”两字,相辅相成,是不可分的,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首首古诗,一句句名言,孩子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号召大家勤俭节约,珍惜粮食,合理利用能源。

11、农民伯伯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去种稻谷了,很辛苦。

12、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13、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

1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16、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7、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8、3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1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

20、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3、尧特别关心群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是自己的过错。古代圣贤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

4、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6、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出处)《周易·否》。(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8、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各班利用这时间节点开展了“珍惜粮食,光盘行动”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上,学生知道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现状越来越严重,珍惜粮食尤为重要,从而理解“光盘行动”的深远意义。同时,我校积极号召同学们自觉加入“光盘行动,拒绝浪费”的行动中,以亲手做一次饭、每天进行光盘行动打卡等实际行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争做“光盘”行动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

9、李绅,字公垂,,生于乌程县,亳州谯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代表作有《悯农》、《乐府新题》20首。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他一生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10、有关节约的古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看物力维艰。 一粥一饭,想起来不容易;半丝,半丝,不断思考物质上的困难。

11、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1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4、译文: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1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6、视频:部编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写作手法赏析

17、又有宝宝铅中毒,竟然是家长喂得!这些东西孩子不能碰!

18、(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9、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年级上册数学

20、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1、这首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农户全家男女老少都在为收麦而忙碌。农人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只顾尽力割麦子,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农人却竭力苦干,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粮食的珍惜程度。

2、我们还要节约用电,白天的时候不要开电灯,人走了要把灯关掉。

3、他痛恨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靡费财物,提倡节俭。他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4、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5、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

6、二年级上册语文二年级上册数学

7、勤俭节约的古诗如下:唐代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翻译: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唐代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翻译: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侈到节俭困难。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唐代白居易《太平乐二首》,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翻译:丰收之年仍然不忘节约(储备)粮食,太平时期要重视防范避免战争。

8、晨会开始,首先主持人向师生们介绍了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并告诉大家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不让任何人掉队。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我国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也同时启动,主题就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这也正是晨会主题的由来,是啊,只要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勤劳节俭,传承与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人的饭碗,就能端得稳稳的。

9、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10、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1、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12、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3、浮华奢侈今人鄙,勤俭清廉古训仁。

14、陇亩丰盈四季匀,居安莫忘思寒贫。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7、(出处)李绅《悯农》。(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18、视频: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课文讲解

19、我们可以一水多用,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冲厕所。

20、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3、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18《慈母情深》课文讲解

4、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子书》

5、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6、注释:①本篇题为“咏史”,实系伤悼唐文宗逝世之作。诗作于开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后。②《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问古明主得国失国之由,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③沈约《宋书》载,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捣碎分付诸将。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干里,岂特十二乘哉”!得真:全诗校:“一作待珍。”⑤青海马:一种产于青海湖的杂交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喻可任军国大事的贤才。